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O2CO通过灼热的CuOBFeCl2溶液CuCl2溶液先加入过量铁粉,过滤CFeCu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DCuOCu通入足量的CO,加热AABBCCDD2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变质的是
2、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食盐水3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D牛顿4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H2 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B鉴别双氧水和水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C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D除去 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过量Zn粉,过滤AABBCCDD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认识化学学科价值 B认识灭火的方法
3、研制剧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油锅起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吹灭燃着的蜡烛降低蜡烛着火点森林失火开辟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认识能量变化D认识物质的分类只有燃烧才放出热量化学反应都是放出热量的人类利用的能量只能通过化学反应获得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常见碳单质金刚石、石墨常见合金不锈钢、生铁AABBCCDD7化学工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工业生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工业炼铁C工业制二氧化碳D工业制氢气8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夏天雪糕慢慢融化B潮湿的衣服在空气中变干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
4、子外壁附着一层水珠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10甲、乙两个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D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湿衣晒干C粮食酿酒D石蜡熔化12下列操作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二氧
5、化碳熄灭燃着的木条13下列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C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D蜡烛燃烧后,其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药品C称量药品D验满氧气15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一定的认识,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能创造新的物质B化学可以保护环境C化学能帮助人们改善生活D化学只会破坏自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1)
6、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错误的是_A 分液漏斗B 集气瓶C 酒精灯D 水糟(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AB C D 查阅资料知,过氧化钙(CaO2)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方案一:;方案二:若用方案二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a 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b 方案二发生的是置换反应c 方案二更简便、节能d 质量相等的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钙完全反应制取的氧气质量相等(3)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具有相似。若用装置D证明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生成物,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硫,从而释或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的
7、原因。利用D装置完成该实验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从f端通氦气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从e端通二氧化硫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D装置的广口瓶中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实长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3.202.882.492.49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g。(2)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是多少?_18(8分)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是一作果酸,有爽快的
8、酸味,常用于固体饮料。请计算:(1)柠檬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2)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3)柠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最简正比数);(4)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5)96g柠檬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59.879.799.7生成气体的质量(g)0.1X0.30.3 (1)上述表格中X
9、的值为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_(4)同学们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速率减慢,原因可能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详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灼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在氧气中引入杂质二氧化碳,选项错误;B、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得溶液只有氯化亚铁溶液,选项正确;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得固体只有铜,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灼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只有铜,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除
10、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C【详解】A、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增加,但浓硫酸在吸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B、由于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从而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C、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钠,从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正确;D、由于食盐水既不吸水,也不挥发,因此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溶液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C。3、C【解析】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错误;B、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11、的结论,正确;D、牛顿发现了力学定律,错误。故选C。4、B【解析】A、H2 和CH4燃烧都有水生成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都会出现水雾,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分别向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能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区分,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点燃CO2中的少量CO ,故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掉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选项错误;D、锌的活动性比铜和银的都强,与 Cu(NO3)2和AgNO3溶液都能反应,加入过量Zn粉,过滤,所得溶液是硝酸锌溶液,选项错误。故
12、选B。5、D【详解】A.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显红色,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说法正确;C.用木炭烤火易生成一氧化碳,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说法正确;D.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石墨导的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作电极,说法错误。故选D。6、D【详解】A、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错误;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正确;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正确,故选项错误;B、油锅起火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正确,吹灭燃着的蜡烛是为了降低蜡烛的温度,错误,森林失火开辟隔离带是为了隔绝可燃物,正确,故选项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通过燃烧才能放出热量,例如缓慢氧化,
13、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吸收热量的,例如碳和氧化铜反应就是吸热反应,错误,水能、风能、潮汐能也是人们利用的能量,它们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错误,故选项错误;D、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正确,常见碳单质金刚石、石墨,正确,常见合金不锈钢、生铁,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7、A【解析】A、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工业制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
14、化碳和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工业制氢气,利用电解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或利用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8、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中是雪糕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B中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
15、C中铁锅生锈,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中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9、A【解析】A、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错误;B、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正确;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正确;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
16、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正确。故选A。10、D【分析】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甲:H2OCl2=HClHClO;乙:2HClO2HClO2【详解】A、图中包含一种氧化物,物质a是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故选项错误;C、气体b是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错误;D、甲、乙两个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11、C【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矿石粉碎只是矿石形状发生改变,
17、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湿衣晾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是利用粮食发酵产生酒精,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故符合题意;D、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2、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8、,故B正确;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够使木条熄灭,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3、B【详解】A、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C、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D、蜡烛燃烧后,其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
19、,因为有氧气参与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14、A【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氧气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5、D【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可以理解为化学是研究物
20、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详解】A、化学能创造新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可以消除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化学能创造新物质,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只会破坏自然,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 A a ac 【详解】(1)A为长颈漏斗,A错,故选:A。(2)若用方案二制取氧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用装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该从a端通入,故填:A;a。 a 方案一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正确。b 方案二反应物都是化合物,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 方案二更
21、简便、节能,正确。故选A。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316份质量高锰酸钾生成32份质量氧气,144份质量过氧化钙生成32份质量氧气,质量相等的高铁酸钾和过氧化钙完全反应制取的氧气质量不相等,选项错误。故选:ac。(3)本题是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不是二氧化硫,所以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从e端通二氧化硫,此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从f端通氦气,排出二氧化硫,接着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纸花仍不变色;最后再从e端通二氧化硫,此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故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0.96g(2)3.45g【详解】(1)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质量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寒假安全知识教育
- 江苏省南通市海马安13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CRRT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 开票人员培训
- 培训基地答辩
- 墙板灌浆知识培训课件
- 中药饮片工作规范
- 《GBT 40417-2021电子特气 六氟丁二烯》全新解读
- 引用童话故事的数学知识
- 学校招生接待培训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31古籍书册结构
- 2024年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 医疗器械冷链(运输、贮存)管理指南
- 医美下店培训课件
- 髂动脉瘤的护理查房
- 语文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 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
- 门诊导医护理课件
- 第6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声明函正规范本(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