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课件_第1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课件_第2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课件_第3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课件_第4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中国的文明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高三历史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宁波万里国际学校西周 秦汉唐元明清475B.C1840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夏宋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演进物质文明经济结构及特点精神文明主流思想演变、科技与文化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1世纪 2、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1)夏朝:奴隶制建立 (2)商朝:奴隶制发展(3)西周(前11世纪- 8世纪):强盛 (4)春秋:奴隶制衰亡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1)战国

2、(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2)秦汉(前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6)明清(鸦片战争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夏、商、周(分封制、宗法制)战国清 朝形成发展 (汉唐宋元

3、)顶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475年1840-1912年)秦西周 秦汉唐元明清475B.C1840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设军机处夏宋古代中国文明政治制度演进主要内容分封制 宗法制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秦统一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 中央机构 郡县制郡国并行刺史制选官制 (察举制)选官制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 正副相 三司使废丞相内阁制1912年封建君主制度结束选官制 (九品中正)王位世袭制行省制 枢密院 宣政院 地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刺史制(州)司府县道州县路州县省府县行省路其中,地方机构是何?(1)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

4、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考点扫描】 1考试题型 本专题试题的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命题,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注重文字史料或图片,切人点较为新颖,通过创设“新情境”、“新材料”注重考查对主干显性知识的理解以及与主干知识相关联的隐性知识。2【考情分析】浙江宁夏海南安徽江苏山东广东宗法制度

5、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宗法观念10宗法制 分封制度“封建”含义中央机构09明朝内阁权力变化明朝六部职责宋代宰相权力唐三省流程10宋君权强化废相10宋君主专制 地方机构09宋代地方机构古皖政区10郡县制 10西汉郡国并存 选官监察10科举制刺史制度10九品中正民族关系10清代民族10宣政院 2009-10年新课程高考各地试题在本专题的考点分布表3.命题规律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中的中央和古代地方机构是考查的重点内容。4.命题特点提供材料、设置情景、贴近生活。试题情景体现了贴近生活和学以致用对社会生活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历史分析的特点,预计今后仍将保持这种态势。注重能力考查。体现新课标高考的特点和课改方

6、向。注重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同类事物的比较鉴别能力。关注考查文化常识。如09年试题福建卷年代与世纪转换,江苏卷九鼎与权力的关系。因此,与解读历史和理解现实有密切关联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也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家族血缘影响较大,战国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打破血缘贵族政治,秦汉起逐渐形成一皇帝独尊为核心的官僚政治,晚清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走向灭亡。作为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文明成果,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成熟、完备,并在当时发挥重要作用,对后世中外政治文明的演进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专题特征】 中国古代政治

7、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制度体系。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典型,主要包括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行政制度(中央和地方)、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知识梳理】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奴隶社会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周:分封制、宗法制一、中国早期主要政治制度1.西周分封制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西周分封的目的、对象是什么?分封对象相应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作用?1、西周分封制(1)原因:疆域广阔,需要加强统治,加强王权。(2)目的:巩固周政权,扩展周的统治范围。(3)对象:王族子

8、弟(主体)、功臣、先代旧贵族。(4)权利:受封者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5)义务:受封诸侯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6)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7)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延续数百年。 (8)影响: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强的独立性,滋生割据,分封制崩溃。在封建社会分封诸王一直是皇帝分配族内利益的方式。(9)崩溃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势力壮大。注意:西周的分封制的对象不只是依据血缘关系。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西周的宗法制(1)渊源:源于氏族公社的父系家

9、长制。(2)目的: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3)分配政治权力的依据和原则:依据血缘,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4)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血缘贵族政治 )(5)作用:强化王权,保证贵族特权;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凝聚宗族,促进团结 。(6)影响: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宗族意识、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之比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分 封 制宗 法 制目 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注意:封建的含义与近代不同)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内 容三类对象,构成等级秩序;周王与封国以权利和义务关系

10、为纽带联系在一起,是政治关系.同一血缘,以血缘关系确定亲疏;权力财产传承,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历史作用扩大周的势力范围;加强了统治,密切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形成“周王一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封建社会分封诸王做法一直存在。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巨大。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和稳定实施。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4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以

11、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2009辽宁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2(2009江苏卷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实战演练AD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2008广东卷)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

12、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5(2008江苏卷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实战演练BC概念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政治制度。(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特点:决策方式是皇帝独裁,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政权组织形式 。 特点: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

13、央权力来源于皇帝,因此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君权来源于?皇权加强则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反之则是中央集权不力时。2.制度发展历程:萌发于战国(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厘清郡县关系,全国范围推行);结束于辛亥革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制度结束)。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基本内容:(1)皇帝制;(2)中央行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4)监察制度;(5)选官制度。4、注要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3)百官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专制统治。5、基本矛盾和趋势:两大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

14、相权的矛盾。三个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思想控制日益加强。6、实行原因:(历史阶段整合)(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要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朝诸侯割据局的教训;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4)实践基础: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强大。7、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利于抵御外患

15、维护统一与领土完整,促进中外交流; 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专制主义(决策方式)思想:法家思想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思想文化,控制加强君相矛盾中央地方矛盾积极作用:(初期、中期)政治安定;维护统一;组织生产;调整矛盾;民族融合;经文交流;中外交流;抵御外患。消极作用:(后期:明清)政治腐败;束缚萌芽;文

16、化专制;阻碍进步。中央集权(组织形式)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顶峰于明清结束于民国经济:自然经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解手 段核 心概 念 发展过程经济基础指导思想作 用 矛 盾 趋 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解 皇帝制度起止:前221年嬴政开创,后为历朝封建最高统治者所沿用,1912年溥仪结束。特点:皇帝独尊,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 皇权至高,独揽全国政、经、军大权,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终身制世袭制,权力不可转移; 神化皇权,显示皇权神圣。弊端:个人意志,独断性、随意性。君主个人的品行、能力、性格等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考点2 秦朝中央集

17、权制度的形成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地方机构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三公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由来: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官吏全部都由皇帝任免。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县设县令。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加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秦代三公分掌权力、互不统属、听命

18、皇帝。丞相权力受到御史大夫牵制。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应该注意的问题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09广东卷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2(2008上海卷

19、2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实战演练DB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2007广东,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2007江苏)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实战演练CA频繁更换

20、丞相; 形成“中朝”,启用布衣参议要政;重用亲信近臣于参与决策。使丞相为首机构演化成为执行机构。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削弱相权有哪些措施?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演化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特点:两队矛盾汉代:内朝、外朝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中(内)朝外朝有事上报实际的决策机构实际的执行机构吏户礼兵刑工隋唐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职能和运转程序?作用:分散相权、合作牵制、 强化皇权、提高效率中书省:草拟、颁布诏令;门下省:审核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割相权;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唐代怎样削弱相权

21、?宋代的中央宋代中央机构?析相权为三,强化了皇权中书门下,长官“同平章事”; 副相参知政事 设枢密院管军事,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元代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元代中央怎样制约行省?中央:废三省,设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宰相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藏族地区(藏、川、青)。中央对行省有效监管:行省的政、军、财等受到中央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办法加以控制。作用:调整好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对地方管理。影响:开端省制,奠定地方行政区划初步基础。 地方:行省、路、府、州、县1、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

22、政制度比较比较点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时代拥有权力与中央关系作用和影响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战国开始,盛行封建社会确立于元朝,沿用至今拥有封地和统治权只有俸禄,无封地,无统治权只有俸禄,无封地,无统治权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纵横联系】 2、对中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3、这是历史的进步;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纵横联系】 监察制度 (1)秦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刺史:刺史制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 (3)后世沿袭。(名称有变化)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特点世袭 以官举士 考试选拔形成发展 先秦汉武帝时形成,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 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 发展为八股取士评价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是血缘 政治打破血缘政治;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破除世家大族垄断,保证了官员来源,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素养和行政效率;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缺乏进取和创新意识

24、。应该注意的问题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参与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有制约君权作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09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2(2009江苏卷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25、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3(2009海南卷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 什伍连坐 B 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 皇权独尊实战演练DCC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2009海南卷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7(2009上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8(2008江苏)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26、,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实战演练BDA9、2008海南)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10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实战演练AD11(2007宁夏)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 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

27、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12(2007广东)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BCD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实战演练AA皇 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内 阁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皇 帝 军机处 内阁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清朝中枢权力机构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实战演练1(2009辽宁文

28、综)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2(2009浙江)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3、(2007宁夏文)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 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六部制BBC 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1)特点: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到明清时期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监察体制,选官制度不断变革;历代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注意整体趋势和特列的关系:如,元朝相权得到强化,行省权力得到集中和加强等。你的面前是一片蓝天!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