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1页
哲学导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2页
哲学导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3页
哲学导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4页
哲学导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原理思考题:1、你认为哲学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请列出你曾经看过的有关哲学的书目。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 知识的总括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哲学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哲 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具体科学特殊规律哲 学一般规律部分世界整个世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

2、关系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 系问题1、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2、思维对存在的反映问题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绝大多数哲

3、学家,包括多数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可知论者并非都是唯物主义者。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1、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形态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辩证法的三个发展形态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1、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形态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

4、气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3)辩证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物是感觉的复合唯心主义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旗动!风动! 主观唯心主义佛教寺院里正在 发生一场争论,风吹幡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一 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是幡动,另一个和尚说是心动。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3、辩证法的三个发展形态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

5、法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公孙龙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小结:辩证法不等于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不等于唯心主义 四、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根源 2、自然科学前提3、直接的理论来源4、主观努力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2、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细胞学说能量守恒 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细胞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焦尔赫

6、尔姆霍兹自然科学前提生物进化论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 对立统一的思想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理论来源4、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主观条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

7、律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本质、存在和自身全面发展的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4、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其科学性表现为它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和探求真理的求实态度,革命性表现为它坚持对现实的辩证理解和主体能动的创新精神以及哲学的批判功能。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需要一个大发展第二节 马

8、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1、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2)、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1、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一、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19世纪70年代以后 面对时代主题的转换,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阶级合法斗争的需要,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 面对时代的前进、革命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推进到了列宁主义阶段。(2)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当代科技革命的挑战马

9、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当代社会变革的挑战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当代社会变革的挑战资本主义呈现表面繁荣萨特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潮的挑战雅斯贝尔斯尼采叔本华人本主义思潮(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的必然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需要一个大发展(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的必然性 从挑战的客观性质来看,马克思主义哲

10、学所遇到的挑战是同一时代精神发展过程中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的必然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来看,其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它具有适应时代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它的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具有真理性的基本原理。即:坚持实践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地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升华新的范畴,形成新的理论。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