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博物馆漫评大师手法初探内容摘要: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以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园 林式布局,追求和谐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空间上更是精益求精,使之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 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并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本文正是 从这一理念出发,粗浅地分析了苏博的一些设计手法,并虔诚借鉴,以做好此次的文化馆建筑设计。关键词:苏州博物馆;虚实;空间;地域在做文化馆课程设计时,我准备尝试一下做地域性建筑,然而 地域性建筑最重要的是地域文化,在学习之中,我接触到了苏州博物 馆。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大师的惊世之作,很特别,
2、它是一座具有中 国传统文化的园林式建筑。它没有国家美术馆东馆一样的厚重体型, 也没有像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的奇特造型。建筑的艺术是展 示给人民大众的,对于一个普通中国人来说,在看到苏州博物馆时候, 感觉到的是亲切,是一个只属于中国的艺术品,是一个不断展现中国 园林特色和地方建筑文化的媒介。它的设计很新颖,不庸俗,是中国 地域性建筑的典范,更是我们学习的经典范本。所以,在做文化馆设 计时,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分析。在对其设计的理念、造型手法、空 间组织等方面分析之余,更多的是品味苏州博物馆是如何做到汲取中 国文化,并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建筑总体布局纵观贝聿铭的建筑,我们 可以发现,他对建筑的选
3、址都 很奇特,做出的建筑,都很经 典,这也许是贝聿铭擅长统筹 大局,融合环境的缘故了。北 京香山饭店,选址并没有在北 京市区,而是在郊外;美国国 家美术馆东馆的三角形地形给予了贝聿铭很好的创作条件;卢浮宫的 金字塔更是经典的将卢浮宫古建筑投映在其中。其实在苏博的选址中 出现了很多困难,苏州博物馆东紧邻忠王府,北临拙政园,使得它的 建筑风貌不能打破这种传统格局,而是更好的与之契合,要起到一种 文化承接作用。对于文化馆设计的舒城地块,可以看出,东边是舒城文化广场和飞霞公园,东北边有龙头古塔,西边是一片低矮的住宅 建筑,对于这种包容着当地文化的建筑的 场地,自然想到的是做一个带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较为合
4、适。然而对于苏博来说,贝聿铭先生采用的 是园林式布局,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手法, 化整为零,创作出一个拥有很多低矮小体 量、并且具有传统味道的建筑群。建筑群了很多室外景观空间。的布置符合周边忠王府和拙政园的肌理,疏密结合,虚实相生,创造对于舒城文化馆设计则是采用几个 简单的体块相结合,将东西向的长体块 分割为几个小体块,已取得与西边的细 碎住宅肌理的呼应,在建筑东边设置一 很大的灰空间,企图将广场环境延续至建筑下,在材质方面与龙头塔 和飞霞公园都有一定的契合。进一步分析苏州博物馆的的布局,可以看出,整个建筑群坐北 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 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
5、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 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 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 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 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 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 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二、建筑的空间组织“让光线来设计建筑“这是贝聿铭先生的空间设计的一贯理念。同时空间与功能、空间与内容、空间与光及空间中人的移动,这些均是贝聿铭先生空间设计的心得。在苏州博物馆中贝聿铭先生试图把这一切与苏州文化的建筑空间精神统一起来,使得苏州博物馆的空间与 他以往的建筑本质有了本质的不同,我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园林式
6、”的空间组织。园林式的空间组织是以建筑 平面铺开、廊道串联为基础, 室内外空间为整体,视线设计 作为核心的一套设计手法。回想贝聿铭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德国历史博物馆扩建等,均有 一个相当体量、空间变化丰富的共享空间作为博物馆的空间标志 与交通枢纽,并以此为中心展开空间的组织。在苏州博物馆中、 贝先生放弃了他驾轻就熟的手法,试图探索一条地域化空间路线。 让人们进入其中就好像进入了古典私家园林中。2、各种空间的匠心独运。各类空间如中央大厅,贝先生有意加配合茶室设置的静态特征的紫藤苑休息空间、结合竖向交通构筑的动态控制着它的尺寸,四面通透,八方玲珑(大厅为八边形,小边开菱形景窗),又的荷花落水庭等
7、各类空间,也都投射出贝聿铭先生的匠心。三、建筑立面及形体虚实处理首先是前面提到过的总体布局具有虚实关系。在总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建筑均是采取传统围合形制,实抱虚,虚映实。大面积水 景产生了虚体,水给予了建筑以灵气。水的产生使得建筑内部产生了 更多的景致。在看到苏州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我们发现它有很多中庭 空间,中庭空间很开敞、有的很通透,与邻近的空间与走道产生空间 上的虚与实,使得空间更加有节奏。从立面上的开窗,可以看出,大 实大虚,并以实面为主。由此我们可 以联想到苏州民居的实面山墙。加之 很多灰黑色的线脚,菱形开窗,凸显 了其文化韵味。对于舒城文化馆建筑在立 面上的虚实表现,主要体现在东 立面
8、,因为东立面可以看出是建 筑的脸面,更能直接体现建筑的 特点。在东立面上,由构架组成 的灰空间形成虚面,背景则是大 面积实面,虚实组合。虚的一面可以包容更多的环境,很通透,实得一面则稳定了建筑,使得建筑庄严起来。二、建筑造型苏州博物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 有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房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 新馆的坡度与远处及更远的苏州民居的坡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这 使得人们首先从图形构成认同达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 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形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 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
9、在的三 角形、围墙线性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西中有中,苏中有西,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简洁、抽象、有力度,不知不觉 之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新馆整个运 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 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玻璃天棚,空间封闭而有通 透。在色彩运用方面:色彩总是首先进入人们的实现,色彩比形式更 能体现空间的情趣。正常状态下,人们在观赏建筑时,最先引起视觉 反应的就是色彩。中国传统空间美学十分讲究以景叙情、情景交融, 色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色调。苏州青白 相间的地域色调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黑白灰延续千年已成为苏州城 的文化色。贝聿铭先生意识到这一点,采取了与设计其他城市地标性 建筑物不同的手法,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秀丽的黑白基调。在舒城文化馆设计色彩运用方面,采用了灰砖贴面和白瓷砖贴 面,其中的灰砖是根据舒城县龙头塔的材质而演化来的,两者材质的 对比,凸显了黑白灰的徽州建筑韵味以及地方建筑特色。结语:时代的进步,产生很多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 历史的国家,当然文化的沉淀导致我们所造的建筑要力图去契合它, 适应它,更要传承它。城市建筑设计关乎文化血脉的传承,没有自己 文明的城市也就失去了自生存在的价值。贝聿铭曾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建筑企业劳务合同
- 新能源车辆租赁合同
- 建筑水电工程劳务合同
- 劳动法律服务合同
- 信托资金借款合同经典
- 保护市场协议合同
- 水电费剩余合同协议书
- 建设合同作废协议
- 居间供货合同协议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指导服务与心理咨询
- 政务服务人员培训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2030中国化妆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宠物医院招聘课件
- 2025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安全标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教学课件】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 早产儿护理的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 贸易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