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问答题_第1页
药用植物学问答题_第2页
药用植物学问答题_第3页
药用植物学问答题_第4页
药用植物学问答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被子植物门两个纲的区别器官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根直根系须根系茎维管束环列,具形成层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叶网状脉平行脉花通常为5或4基数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3基数花粉粒具单萌发孔胚2片子叶1片子叶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木质部管胞导管、管胞韧皮部筛胞筛管、伴胞木材无孔材有孔材叶小,多为针、线、鳞形较大,叶面宽阔胚珠裸露包藏于子房里种子裸露包藏于果皮内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在初生结构上的主要异同。(10分)根和茎的初生构造均可从各自的成熟区横切面上观察到。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结 构的异同主要是:(1)相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茎中也基本 相同,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

2、育顺序均为外始式。(2分)不同之处:a.根表皮具根毛、无气孔,茎表皮无根毛而往往具气孔。(1分)b.根中有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维管柱有中柱鞘;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无显著的内皮层,更谈不上具凯氏带,茎维管柱 也无中柱鞘。(2分)c.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 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排列,共同组成束状结构。(2分)d.根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外始式,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内始式。(1.5分)e.根中无髓射线,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无髓,茎中央为髓,维管束间具髓射线。(1分)根与茎的这些差异是由二者所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决定的。(0.5分简述果实和种

3、子的各部分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5分)(1)果实有由单纯子房发育而成的,即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这种果实为真果;也可由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序轴等一起参与组成果皮,这即假果。(2分)种皮由胚珠的胚被发育而成。(1分)(3)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来。(1分)(4)胚乳由2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1分)被子植物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胚珠包在子房内(3)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有何异同。答;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上进行比较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有: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管无 筛管、伴胞;双子

4、叶植物茎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中心有明显的髓。双子叶植物根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一般无髓,少数有髓部.从外形上如何区分根和地下茎?答:茎上着生叶和腋芽的部位称节,节与节之间称节间。具节与节间是茎的形态主要特征, 而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且根上不生叶,这是根和茎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答: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位于根的最外围,由单层细胞组成,细胸排列整 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不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没有气孔。皮层位于表皮内 方,由多层薄壁细胞所组成,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有限相当大的部分。通 常可分为

5、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维管柱在根的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构造统称 为维管柱,在横切面上可见结构,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三部分。明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指出与茎的初生结构有何不同(与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根皮层发达,无厚角组织,有内皮层(具有凯式带结构)、中柱 鞘,辐射式维管束,一般无髓。初生木质部外始式。茎皮层无根发达,常有厚角组织,无明显内皮层,维管束环状排列,具明显的髓与髓射线。 初生木质部内始式。五、简要概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的来源与发育过程(12分)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分裂分化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分为三个主要细胞群,即原表皮层、基本分 生组织与原形成层,

6、其中原表皮层分化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原形成层发 育为初生维管组织,共同形成根的初生结构。在形成次生结构时,位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 皮部间的原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逐渐扩展到左右两侧,向外与恢复分生能力的中柱鞘细胞 相连构成完整的形成层环,产生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在外,次生木质部在内)。中柱 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结构(木栓层、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周皮以 外的皮层与表皮由于次生生长逐渐被破坏1、比较初生壁与次生壁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初生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果胶,薄而柔软,可以适应细胞伸长生长的需要。 次生壁:覆盖在初生壁上,在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主

7、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 素,较为坚硬,具有更强的支持作用。2、比较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厚角组织:为生活细胞,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既有一定的硬度,又富有柔韧性,可以 随细胞生长而生长,主要在植物体的地上幼嫩部分(如茎,叶柄等处)起支持作用。厚壁组织:成熟时为死细胞,具有均匀加厚的次生壁,强烈木质化,比较坚硬。主要在植物 体的成熟部分起支持作用。五、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次生结构在起源上有何不同?二者的次生生长对其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影响?(10分)根:周皮起源于中柱鞘细胞,维管形成层起源于原形成层与部分中柱鞘细胞。由于次生生长导 致表皮、皮层破坏。茎:周皮起源于表皮下层

8、的薄壁组织,维管形成层起源于初生维管束中的原形成层与束间薄壁 组织(髓射线)恢复分裂形成的束中形成层。只有表皮因为次生生长而破坏,其它初生结构不 受影响。2、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5分)被子植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既有木本,更多为草本与藤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具有真花、真果与双受精现象,有真正的三倍体胚乳。输导组织由导管代替了管胞,筛管代替了筛胞,输导效率大大提高。3、那些形态特征表明菊科比毛茛科进化? (6分)菊科形成头状花序,具有两侧对称花,花冠合生,聚药雄蕊,2心皮合生,子房下位,瘦果。以上均为进化性状。毛茛科具单生花或形成花序,辐射对称花,花各部多数离生,雄蕊心皮多

9、数,螺旋排列,子 房上位,骨突果或瘦果、浆果。以上为原始性性状3、比较木兰科与菊科在形态特征上的原始性与进化性。(5分)木兰科原始性状:木本,花单生,辐射对称;花被多数,每轮三片。雄蕊、心皮多数离生, 螺旋排列在柱状花托上,子房上位。骨突果或浆果。菊科进化性状:草本稀木本;头状花序有总苞;花冠舌状或管状,常5裂;雄蕊5,聚药; 2心皮合生,1室,子房下位。连萼瘦果。5、为什么以花的特征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3分)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繁衍后代维持物种稳定的重要器官,形态稳定,变异较小,受环境 变化的影响小,因而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双子叶植物的根状茎构造特征:1、表面通常为木栓

10、组织,少数具表皮和鳞叶2、皮层中有根迹纤维束和叶迹纤维束斜向通过3、皮层内侧有纤维和石细胞。纤维束为外韧型,呈环状排列4、贮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组织不发达5、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特征:1、少有周皮,表面仍有表皮或木栓化皮层细胞2、皮层常占较大面积,常分布有叶迹维管束,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型,但也有周 木维管束3、内皮层大多明显,具有凯氏带4、有些植物根状茎皮层靠近表皮部位的细胞形成木栓组织 单子叶茎的构造特征:1、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终身只具初生构造,不能无限增 粗2、单子叶植物茎的最外层由一列表皮细胞构成的表皮,通常不产生周皮3、表皮以内为基本薄壁组织和散

11、布其中的多数维管束,因此无皮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2.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有机营养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可分为二类,即管胞和导管;筛胞 和筛管。(1)管胞和导管:位于木质部。管胞是大多数蕨类、裸子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输水 组织;导管是被子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输水组织。管胞:是一种较原始的组织,细胞长管状,壁不均匀增厚呈环纹、螺纹、梯纹和 孔纹带状。为死细胞。导管:由一系列长管状或筒状死细胞连接,横壁消失,成为一个连通的管子。输 送水分的能力比管胞强。壁不均匀增厚呈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等。(2)筛胞和筛管:位于韧皮部。筛胞是大多数蕨类、裸子植物运输有机营养的组织; 筛管是被子植物运输有机营养的组织。筛胞:为单个分子的狭长细胞,不连接成行;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