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诗律课件_第1页
古汉语通论:诗律课件_第2页
古汉语通论:诗律课件_第3页
古汉语通论:诗律课件_第4页
古汉语通论:诗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汉语通论诗律一、诗体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汉魏六朝至唐代的诗歌,根据其有无格律,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一)古诗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作。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不讲究平仄、对仗。五言诗、七言诗是汉朝产生的诗体。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最早的成熟的五言诗是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简称七古,最早的七言诗是汉代柏梁台诗。杂言古诗有三七杂言、五七杂言、三五七杂言等句式,三五七言兼用者也算七古。(二)近体诗南朝齐梁时代,随着四声的发现,诗歌创作开始讲究平仄,当时“永明体”的特点就是讲究声韵格律。南北朝时期,骈体文讲究对仗。这些都对近体诗格

2、律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体诗萌芽于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初唐,成熟于中唐。近体诗或称今体诗、格律诗。(三)古体诗近体诗产生以后,唐代及后世诗人按照古诗写法创作的诗歌叫古体诗,又叫古风。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近体诗在句数、句式、平仄、押韵、对仗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古体诗既无句数的限制,也无固定的句式,更无平仄、韵律、对仗的严格约束。二、诗律(一)字句有定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绝句:四句一首。五言绝句(五绝):每句五字(古绝)。七言绝句(七绝):每句七字。分律绝和古绝。二、诗律(一)字句有定律诗:八句一首。五言律诗(五律):每句五字。七言律诗(七律):每句七字。长律/排律:超过八句,分五言长律

3、或七言长律。二、诗律(一)字句有定律诗和绝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五律和七律各四联:首(起)联、颔(次)联、颈(三)联、尾(结)联。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一)字句有定(五绝)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五律)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押韵严格1、韵脚固定。近体诗偶句末字押韵,首句可入韵;古体诗一般也是隔句押韵。2、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忌换韵或出韵(首句入韵可以用邻韵);古体诗押韵比近体诗宽,邻近的韵可以通押,还可以换韵。3、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古体诗可押平

4、、仄声韵,仄声韵中区别上去入声韵。4、忌重韵。(二)押韵严格唐诗的韵部:隋陆法言切韵193韵;北宋陈彭年、丘雍广韵206韵;规定一些韵可以“同用”,即被规定“同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在押韵时可以当作一个韵来用。南宋江北平水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同用的韵加以合并,成107韵;金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归并为106韵。后来作为近体诗押韵依据的“平水韵”即指此106韵,一般叫诗韵。(P1518-1520)平声字韵目表上平声一东二冬 三江四支五微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 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 四豪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十一尤十二侵 十三覃十四盐 十五咸(二)押

5、韵严格近体诗的选韵宽韵:在一百零六韵中,有的韵包含字数很多,如平声的东、支、虞、真、先、阳、庚、尤等韵,称为宽韵;中韵;有的韵包含字数较多,如平声的冬、鱼、齐、灰、元、寒、萧、豪、歌、麻、侵等韵,称为中韵;窄韵:有的韵包含字数较少,如平声的微、文、删、青、蒸、覃、盐等韵,称为窄韵;险韵:还有的韵包含字数极少,如平声的江、佳、肴、咸等韵,称为险韵。(二)押韵严格近体诗的选韵写诗用宽韵,选择韵脚字的余地就大;用窄韵、险韵,选择的余地就小,甚至有选不出的危险。但是也有些诗人喜欢用窄韵、险韵,以造成奇特的效果。(二)押韵严格近体诗的和韵和限韵和韵:在写诗填词时,后人用前人的韵叫和韵。次韵:所用的韵脚字

6、完全相同,先后次序也完全相同的叫次韵,又叫步韵。始于唐代白居易与元稹的互相唱和,至宋代比较兴盛。依韵:用原韵而不用原字的叫依韵。同韵:用原字原韵而次序不同的叫同韵。限韵:数人一起写诗填词时限定使用同一韵律的情况。可以限韵不限字,也可以限韵也限字。叠韵:如果用自己作过的诗词原韵再作一首或几首则称为叠韵,按一首或几首称为一叠或几叠。(三)平仄协调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1、平仄沈约、周颙提出中古四声“平上去入”: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从中古音到近代北京音: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 中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对应: 中古四声 普通话四声 (消失的调类)平

7、 平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上声 入声仄 去声 去声 入声(三)平仄协调1、平仄注意辨别阴平、阳平中的入声字:P1682利用谐声偏旁各格胳骼阁搁白伯帛舶泊箔拍曷喝揭竭偈碣羯利用方音鼻音韵母字不是入声字2、平仄的组合规则(1)间的规则(组句)一句之中,平仄要交替出现。基本节奏(音步)是双音节,所以两个字为一个平仄单位,节奏点在第二个音节,节奏点的平仄相反。平仄相间就是上两个字是平平,下两个字则为仄仄,反之亦然。但因近体诗是奇字句,必然孤一个字,这个孤字不能出现在句首,只能出现在句末或句中。一句中倒数第三个字的平仄应和最后一个字相反。 近体诗的基本句式的推演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8、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1)间的规则(组句)四种基本句式:五言:A.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仄起句B.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平起句七言即在五言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单位: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2)对的规则(组联): 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的平仄必须对立。出句:A.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b.平平平仄仄,对句:B.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A.仄仄仄平平。A.仄仄仄平平。(3)粘的规则(组篇)下一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应和上一联对句第二字相同。上联对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 下联出句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上联对句

9、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 下联出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五言(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五言仄起式(七言平起式)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平起式(七言仄起式)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10、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仄的运用(1)避免失粘、失对。(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七言近体诗的第一三五个字(五言为第一三个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个字(五言为第二四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3、平仄的运用(3)避免犯孤平就 B.(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言,五言第一个字(七言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那么除了句末押韵的平声字以外,全句就只有一个孤单的平声字,成为“(仄仄)仄平仄仄平”,

11、这叫犯孤平。3、平仄的运用(4)避免三平调就 A.(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言,五言第三个字(七言第五个字)必须用仄声。如果用了平声字,全句成为“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这叫三平调。3、平仄的运用(5)讲究拗救违反平仄格律叫“拗”;违反平仄格律的句式叫“拗句”;“拗救”是对拗句的补救。拗而有救的诗句仍是合于格律的。A.本句自救B型句的拗救(救孤平、一拗三救):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仄平平仄平恐惊天上人。 仄平平仄平。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b型句的拗救(三拗四救、特种拗句):b.

12、(仄仄)平平平仄仄 b.(仄仄)平平仄平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B.对句互救:一联(a,B)中的拗救相同位置的对句互救(三拗三救、小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不同位置的对句互救(四拗三救):(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南朝四

13、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C.一字两救:对句(a)互救与救孤平(B)结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四种句式各处平仄的宽严情况:b.(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 确定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的步骤:第一步:将首句转换成基本句式,看它属于四种基本平仄格式中的哪一种。 第二步:在

14、确定首句格式的基础上,按照相对、相黏的原则推出剩余各句所属的基本句式。 第三步:确定诗中每一个字的平仄。第四步:拿诗中实际用字的平仄与基本句式进行比较,分析诗中是否有“一三五不论”和“拗救”一类的情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基本格式 实际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15、,戚戚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张籍没蕃故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四)讲求对仗1、基本要求:两个平行的句子,句法结构相同,

16、字数相等,平仄相对,意思相关或相反。 山从人面起,水傍马头生。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忌合掌:上下两句意思相同或相近2、对仗的宽严:分工对和宽对。工对就是不仅要求对仗的两句句法一致、相应位置上字词的性质一致,而且要求相应位置上字词的义类要一致。禾黍青山外,桑麻绿水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宽对就是在对仗的两句中某些地方不符合上述要求,尤其是在义类上不符合要求。 王力汉语诗律学中将义类归纳为十一类二十八门,各门内的字对偶是最工的对偶,越类的对偶一般就是宽对。3、对仗的特殊类型:(1)借对:借意: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构成对仗。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

17、臣。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借音:利用同音异义词构成对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2)流水对:一句话分为两句,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承连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4、近体诗的对仗格式:律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有时首联也用对仗;尾联一般不用。绝句可两联都不用或都用对仗,也可以只有其中一联对仗。长律也就是八句

18、以上的律诗一般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

19、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

20、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21、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

22、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23、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

24、,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