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络管理的DCN优化原理研究_第1页
传输网络管理的DCN优化原理研究_第2页
传输网络管理的DCN优化原理研究_第3页
传输网络管理的DCN优化原理研究_第4页
传输网络管理的DCN优化原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输网络管理的DCN优化原理研究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基础的传输网络自然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SDH网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为多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手段,但同时也对SDH的DCN和嵌入式控制信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DCN和ECC的稳定性将影响业务数据维护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本文对传输网管的DCN优化原理和ECC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中兴传输网管的DCN通道和ECC通道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保证网管和接入网元之间、接入网元和网元之间的通信畅通,避免数据通道瓶颈和ECC风暴。关键词:传输网络;OSPF;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网关功能;ECC优化;双节点保护;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

2、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76 绪言4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77 第一章、光传输网网管网络组织结构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78 1.1、SMN的组织模型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79 1.2、DCN7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0 1.3、ECC7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1 1.4、OSPF介绍9 HYPERLINK l _Re

3、fHeading_Toc183618082 第二章光传输网DCN网络模型和规划、优化原则1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3 2.1、各种DCN模型1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4 2.2、网管主机IP地址与路由设置原则12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5 2.3、WDM设备网络DCN网络优化与路由设置区别21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6 第三章光传输网ECC网络规划、优化原则23 HYPERLINK l _RefHea

4、ding_Toc183618087 3.1、网元网络地址编码规则2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8 3.2、子网划分原则27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89 3.3、区域划分的规则29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0 3.4、网络优化典型案例32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1 3.5、DCC透传设置3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2 3.6、WDM网络的ECC优化原则的区别41 H

5、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3 第四章光传输网多服务器原理和DCN配置4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4 4.1、负荷分担的多服务器原则4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5 4.2、硬件冗余的多服务器原则4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6 第五章光传输网集中网管DCN组织和连接配置方式研究48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7 5.1、光传输网络网络层网管和网元层网管的DCN配置48 H

6、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8 5.2、光传输服务层网管DCN组织和连接配置方式研究5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099 附录1:光传输网DCN网络问题诊断常用命令51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100 附录2:光传输网ECC问题诊断方法和处理常用命令55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183618101 参考文献:61绪言SDH网管网络由两部分组成,按协议可分为TCP/IP-DCN和OSI-ECC,如图1所示。上层TCP/IP实现了EMS服务器、N

7、MS服务器及其工作站之间的通信,也实现了EMS与接入网网元之间的通信。使用符合OSI框架的下层ECC协议使网元和网元节点能够互操作。上层TCP/IP DCN可以通过使用数据网络的路由器和网桥等数据设备来实现。较低的OSI-ECC是建立在网络元件之间的DCC信道上的数据路径。图1 SDH网络管理网络的结构和组成TCP/IP-DCN网络位于网络层网管与网络层网管服务器、网络层网管服务器与接入网元、网络层网管工作站与网络层网管服务器、综合网管与网络层/网络层网管服务器之间。通常,在DCN网络的构建中会用到大量的设备,如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调制解调器或接口协议转换器。在网管建设的前期,尤其是

8、干线网的网管,每个厂家都会单独架设一套DCN网络,每套网络设备种类繁多,布线复杂,这使得网管故障频发。SDH网元间的ECC网络主要建立在以开销字节为物理通道的DCC通道上,网络中的任何网元都可以实现互通。如果网元之间没有光纤连接,可以使用DCN网络通过以太网端口互连设备。网元间的ECC通信协议遵循TCP/IP协议,在SDH开销字节中采用D1 D3或D1D12组成的DCC传输通道。几乎所有不同厂家的SDH网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通信故障,即网元管理服务器或网管服务器无法与被监控的网元正常通信。DCN网络和ECC通道是传输网络管理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要彻底解决这类问题,必

9、须:1。各厂商对这12个数据通信开销字节D1-D12的进一步研发;2.路由表的安排更加彻底和完善;3.更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数据通信网络(DCN)。对于我们维护人员来说,重要的是掌握SDH网管系统的具体配置和实施方案,了解通信故障的原因,合理规划和设计DCN,使SDH网管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监控和管理功能。第一章:光传输网络管理的网络组织结构通信网络根据所提供的技术和业务分为若干个专业网络,每个专业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根据专业网络本身的需要分别建立。光传输网络管理网络是光传输设备的专业网络管理,功能强大,组网灵活。光传输网管网络由设备、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管服务器、网管客户端等网

10、元组成。它是专用于管理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络中所有网元NE的网络,是叠加在光传输网络上的网络,简称SMN(SDH管理网)。SMN网络主要由设备的ECC功能和DCN网络组成,下面分别介绍。1.1.SMN的组织模式SMN采用多层分布式管理流程,每层都有预定的网络管理能力。图1显示了SMN的组织模型,其中较低层包括几个提供传输服务的SDH网元(NE)。网元中的管理应用功能(MAF)通过对等网元的转发与EMS(网元管理系统)进行通信。SDH管理采用经理/代理模式。每个实体的MAF只能包括代理(Agent,a)或经理(Manager,m),或者两者都包括。SDH网络有多种拓扑结构,如总线、星形、环形和网状网

11、络。网络接入EMS是由作为物理层的SDH NE的DCC和上层协议组成的ECC。SDH设备网络部必须至少有一个网元通过DCN网络连接到EMS,称为接入网元。图1 SMN的组织模式SDH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五个管理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事务管理、业务管理、网络管理、网元管理和网元层。比如中兴E系列网管属于网元管理,N系列网管属于网管。分层结构如图2所示。图2网络管理层级1.2、DCNDCN网络在SMN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为SMN各级网络管理系统提供数据通信通道。DCN网络的实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构建DCN网络时,需要大量设备,如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调制解调器或接口协议转换器。就中兴通讯的

12、网络管理系统而言,DCN负责NMS、EMS和接入网网元之间的IP通信。另外,如果网元之间的通信不走ECC路径,也可以通过DCN网络连接,称为DCN。总之,DCN为SMN提供了一条基于TCP/IP的连接路径。1.3、ECC在SDH帧结构中,属于段开销(SOH)字节的D1-D12构成数据通信链路DCC。嵌入控制路径ECC意味着在DCC之上构建数据通信路径。SOH中的DCC用于构成光传输网络的传输链路,其中D1-D3字节称为再生段DCC,用于以192kbit/s的速率在再生段终端之间交换OAM信息,D4-D12字节称为复用段DCC,用于以576 kbit/s的速率在复用段终端之间交换OAM信息,总共

13、768kbit/s的数据通道为SDH网络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ITU-T在G .784建议中规定了ECC协议栈,如图3所示。图3 ECC协议栈规格SMN相关的Q3协议栈主要操作接口是Q接口(包括完整Q3接口和简化Q3接口)和F接口,与其他网管设备连接时也涉及X接口。Q3接口由ITU-TQ.811和Q.812规范,适用于SDH的协议栈如图4所示。图4 Q3接口协议栈规范1.4、OSPF简介OSPF是一种开放的动态路由协议,属于TCP/IP协议集群框架,被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它是由标准协议组织制定的,所有厂商都可以得到协议的细节。“最短路径优先”是该协议在路由计算中执行的算法。OS

14、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动态路由协议,一般在同一个自治域内使用。OSPF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性能最好的网关协议。它具有路由收敛速度快、支持VLSM和等价路由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网络。链路状态通告LSA是每个OSPF路由器计算路由的最基本信息,它描述了路由域的本地情况。通过整合所有LSA,可以形成链路状态数据库。当OSPF路由器从一个端口接收到新的LSA时,它会将LSA存储在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并沿着其他端口发送出去。这个过程叫做泛滥。OSPF协议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区域,区域之间不会交换LSA信息,从而减轻每个区域的路由协议对处理器和网络的负担。同时位于几个区域的OSPF路由器称为区域边

15、界路由器。自治系统边界的OSPF路由器称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中兴的传输设备基于TCP/IP协议簇,OSPF在中兴设备中的应用也遵循了上述特点。然而,中兴ECC和OSPF之间有一点不同:1 .中兴设备在OSPF的域管理中,非骨干域的路由在骨干域被强制聚合成一条路由;2.中兴通讯默认192.0.0.0域为骨干域,即0域或0.0.0域。第二章DCN网络模型、光传输网络的规划和优化原则DCN网络是NMS网管主机、EMS网管主机和网管网络的客户端主机,提供与设备的数据通信通道。对于中兴通讯的网管系统,一般由DCN负责NMS、EMS和接入网网元之间的IP通信。在特定情况下,网元之间的通信不能走ECC路径

16、,因此可以使用DCN网络进行连接。NMS与EMS、NMS/EMS与客户端之间的DCN只需要负责按照标准的TCP/IP协议进行通信,与DCN之间的网络只负责按照标准的TCP/IP协议进行通信,无需关注。但是,DCN网络中EMS和接入网网元之间相对复杂,所以我们将重点实现DCN的这一部分。2.1.各种DCN模型EMS和接入网网元之间的实际组网情况差异很大,不同的需求导致不同的网管连接方式。网络管理的模式通常取决于EMS主机和接入网元是否可以连接,以及是否需要网络监控和保护。第一,直接网络连接当EMS主机和接入网元可以直接连接到同一个HUB或交换机,且网络监控不需要第二条路由保护时,EMS和接入网元

17、一般采用这种网线直接连接的方式。网络直连是最简单、最安全、最可靠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局域网。第二,桥接模式当EMS主机和接入网元不能直接连接到同一个集线器或交换机,网络监控不需要第二条路由保护时,一般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其实用桥接的方法相当于延长了网线,属于变相的第一种方法。但毫无疑问,这一次引入的是桥接设备,引入的是可能失效的节点。第三,一对路由器这种方法一般用于EMS主机和接入网元不能直接连接到同一个集线器或交换机,网络监控不需要第二条路由保护,EMS主机和接入网元不在同一个网段的情况。这种方法要求路由器在与设备网络相同的域中启用OSPF,或者在骨干网域中启用OSPF。另一种方法是在路由器

18、上配置静态路由。这时就需要在EMS主机上配置网关或者添加静态路由,在路由器上添加双向静态路由,添加静态路由接入网元。四、直连加一对路由器。当EMS主机和接入网元可以直接连接到同一集线器或交换机,并且需要第二路由保护时,通常使用这种方法。也就是说,除了模式1接入之外,还使用一对路由器将EMS主机同时连接到另一个接入网元,这样当本地直连的网元掉电或者NCP挂机时,EMS可以通过另一个接入网元管理网络。该方法可以实现自动网络路由保护。五、三路由器模式当EMS主机和接入网络元件不能直接连接到同一集线器或交换机,并且网络监控需要第二路由保护时,通常使用这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启用动态路由协议OSP

19、F,使得设备网络的网元的IP地址的路由信息可以直接到达与EMS主机相连的路由器,然后EMS主机可以将网关设置为与网管计算机相连的路由器的局域网地址,从而实现对网络设备的保护监控。该方法可以实现网络路由的自动保护。第六,路由器网络当有多个EMS主机并且网络管理监控也需要保护时,通常使用这种方法。当设备网络庞大时,网管需要多个EMS共同监控,客户端多,如果客户端要求接入多个EMS,监控环境复杂、监控要求高的网管系统DCN一般采用专有路由器网络实现信息传输。比如中国移动西部19个省市,8个EMS服务器,40多个客户端。本网管系统的DCN采用专有路由器网络,所有路由器均启用OSPF,网络监控达到了完善

20、的保护。此时,网络管理计算机的网关被设置为与其直接相连的路由器的LAN端口地址。该方法可以实现网络路由的自动保护。七。黑盒DCN通道模式如果EMS主机与网络设备之间存在基于TCP/IP的DCN通道,那么在构建网管网络时,一般会使用这个DCN网络,但通常不足以将设备网络的所有IP地址的路由信息传输到EMS主机所在的局域网。有时候甚至连网络监控都无法通过添加静态路由来实现。对于EMS主机和接入网元来说,只知道与自己直连的端口的IP地址信息,中间实现方式和路由信息未知。那么,这种只在两端提供IP接口的DCN网络模式可以称为黑盒DCN通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接入网元的路由器的LAN端口一般不开启

21、OSPF动态路由功能。在黑DCN通道模式下,网管计算机的网关设置为网络中指定的IP地址(通常由本地方指定),接入网元需要增加一条静态路由,保证网管主机可以PING通接入网元,其他网元几乎都不能通信。那么此时接入网元需要使用网关网元功能,接入网元负责转发所有需要管理的网络元数据。这种模式的接入网元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实现网络路由的自动保护。八。可配置DCN如果黑盒DCN的网络部分的所有节点都可以添加一条静态路由到传输网络部分,我们称之为可配置DCN。此时,接入网元的网关网元功能无法启用,即EMS无法使用网关网元功能。2.2、网络管理主机IP地址和路由设置原则一般来说,对于中兴设备,只要EM

22、S主机能ping通,就能管理网元。对于使用网关网元功能的网络,只要EMS主机能ping通主网关网元,就能管理整个网络。如果存在来自主网关网络元件和备用网关网络元件的保护,那么如果主网关网络元件所绑定的IP地址被删除并且备用网关网络元件可以被查验,那么网络监控可以被保护来自主网关网络元件和备用网关网络元件。因此,设置EMS主机的IP地址和路由是EMS能够ping通被管理的网元或网关网元的关键。EMS和网元之间的通信是双向的,数据流包括EMS到网元的下行和网元到EMS的上行。因此,IP地址设置和路由设置的原则是确保下行路由和上行路由都可以到达。根据2.1中描述的七种模型,我们分别说明IP地址和路由

23、的设置方法。1.直接网络电缆连接。在这种情况下,IP地址通常被设置为与接入网元相同的IP地址段。在路由时,为了保证下游数据的正常传输,EMS主机需要将网关设置为接入网元的IP地址193.1.1.18/24或者设置路由:“路由添加193.1.0.0掩码255.255.0.0 193.1.1.18”(这里假设193.1.0.0/16包含所有网元)。因为中兴的设备是基于TCP/IP协议集群的,设备默认会运行OSPF,所有网元都有到接入网段的路由,所以上行可以正常到达EMS主机。如下图2.2.1.1所示。图2.2.1.1请注意,如果网管的IP地址是规划好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需要在EMS主机上添加一

24、个同网段的IP地址,此时只能使用路由。另外,如果网络有多个接入网元不同的子网,那么这个时候网关就不能用了,相应的路由只能添加到不同的子网。如下图2.2.1.2所示。图2.2.1.22.桥接模式。实际上网桥相当于网线的延伸,所以EMS主机的IP地址设置和路由设置与直接网线连接完全一样,如下图2.2.2所示,具体配置这里不再赘述。图2.2.23.一对路由器。最好以这种方式使用动态路由:1 .EMS主机将网关设置为路由器的局域网端口或者添加路由:“路由添加193.1.0.0掩码255.255.0.0 132.1.1.1”。这里假设193.1.0.0/16包含所有网元,132.1.1.1是路由器在EM

25、S侧的局域网地址;2.路由器的启用域是与设备域一致的主干域或OSPF动态路由协议。请注意,连接到网元的路由器的LAN端口需要启用与设备一致的域(本例中为193.0.0.0域),这样路由器才能起到ABR路由器的作用,正常转发路由表。如下图2.2.3所示。图2.2.3也可以使用静态路由:1 .EMS主机将网关设置为路由器的局域网端口或者添加路由:“路由添加193.1.0.0掩码255.255.0.0 132.1.1.3”。这里假设193.1.0.0/16包含所有网元,132.1.1.3是路由器在EMS侧的局域网地址;2.路由器增加双向静态路由,即下行EMS侧路由器增加“路由添加193.1.0.0掩

26、码255.255.0.0 10.1.1.2”,接入网元侧路由器增加“路由添加193.1.0.0掩码255.255.0.0 193.1.1.1”。这里假设在上游网元侧的路由器上添加“路由添加132.1.1.0掩码255.255.255.0 10.1.1.1”。这里假设132.1.1.X是EMS主机地址,10.1.1是EMS主机端路由器的WAN地址。3.将静态路由“路由添加132.1.1.0掩码255.255.255.0 193.1.1.1”添加到接入网元。这里假设132.1.1.X是EMS主机地址,193.1.1.18是接入网元地址,193.1.1.1是接入网元侧路由器的LAN地址。4.直接连接

27、加一对路由器。这种方法在本地网或省级干线网的监控和保护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情况下,EMS的IP地址通常设置为与直连接入网元相同的IP地址段,也与直连路由器的LAN地址在同一网段。远程路由器和远程接入网元的地址在同一个网段。为了实现自动监控保护,该模式下路由器的配置不能使用静态路由。在路由中,为了保证下游的正常传输:1 将EMS主机上的网关设置为直接连接到EMS主机的路由器的LAN地址,或者在EMS主机上添加路由“Route Add 193 . 1 . 0 . 0 Mask 255 . 255 . 0 . 0 193 . 1 . 1 . 3”。这里假设193.1.0.0/16包含所有网元,1

28、93.1.1.3是路由器的局域网地址;2 路由器中启用了OSPF,OSPF域与设备域一致。这样,下行数据可以正常到达网元。请注意,连接到网元的路由器的LAN端口需要启用与设备一致的域(本例中为193.0.0.0的域),这样路由器才能起到ABR路由器的作用,正常转发路由表。为了保证上游的正常传输:1 从网元到接入网元的平滑路由由默认运行的OSPF来保证。2 在接入网元到EMS主机的部分,路由器中要启用OSPF,设备域的路由表要能传播到路由器,即路由器的域要为骨干域或与设备域一致。经过以上上下游设置,路由器和设备形成统一的自治域,网元监控可以得到动态保护。上面的描述有点复杂。其实要想实现这种保护模

29、式的配置,最简单的有两点:EMS主机将网关设置为路由器的局域网端口;所有路由器都启用域和设备域一致的OSPF动态路由协议。直接连接加一对路由器的配置如下图2.2.4所示。图2.2.4说明:中兴SDH和DWDM设备类似于一个路由器设备。设备的默认OSPF域与设备的网段相关。假设设备是193.x.x,设备的OSPF域是193.0.0.0,192.0.0是设备的主干域。对于路由器,0.0.0.0或0是主干域。要在设备的OSPF和路由器的OSPF之间默认交换路由信息,需要设备是192.x.x.x网段或者路由器的域设置为0域(或者0.0.0.0域,表述方式不同,但都是骨干域)。在本例中,由于两台路由器的

30、LAN端口都连接到设备,因此LAN端口必须与设备域一致。所以路由器要用骨干域,只能在WAN口启用,没有意义。最好是直接启用与设备域一致的OSPF。当多个子网共用一对路由器进行保护时,由于多个网段的地址需要路由器将多个IP地址绑定到一个局域网端口,但一般情况下,路由器无法为非主用IP地址段启用OSPF,所以启用OSPF的方法只能通过其他路由协议从分布到OSPF来实现。具体配置请参考相关文档。5.三路由器之道。这种方式常见于一级干线网,EMS主机在一个省,而设备在另一个省,需要保护监控。在这种情况下,IP地址通常是规划的专用网络管理IP地址。如果要在路由设置中实现自动路由保护,路由器不能采用静态路

31、由配置。下行链路:1 EMS主机应将网关设置为所连接路由器的LAN端口,或者设置静态路由“路由添加193.1.0.0掩码255.255.0.0 132.1。1.1”(这里假设193.1.0.0/16包含所有网元,132.1.1.1是路由器的局域网地址);2 、三台路由器应启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且默认域应设置为与设备一致或使用主干域。请注意,连接到网元的路由器的LAN端口需要启用与设备一致的域,这样路由器才能起到ABR路由器的作用,正常转发路由表。上行链路:OSPF,默认设备,使网元能够获得到该网元所连接的网段的路由。如果所有路由器都启用动态路由,路由表会广播到整个设备网络,然后网元就可以获

32、得EMS主机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保证上游的正常运行。如下图2.2.5所示。图2.2.56.路由器网络模式。当设备网络庞大、EMS主机众多、客户端众多时,这种监控环境复杂、监控要求高的网管系统的DCN一般采用专有路由器网络实现信息传输。这种网络会有多个em,IP地址会特别规划。通常每个EMS主机的连接方式可以简化为上述多种方式的组合,这里不再赘述实现方法。但不同的是,考虑到网络节点众多,增加静态路由无法实现,所有路由器都会启用OSPF,一般启用骨干域的OSPF。整个SMN和设备网络共同构成一个大的OSPF自治域,所有的路由信息都在全网的节点中广播,从而实现全网的全自动监控和保护。7.黑盒DC

33、N通道模式。该模式下主机的IP地址采用规划的IP地址,通常与提供的DCN接口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在这种DCN模式下,EMS需要使用网关网元功能,路由设置分为两种情况:1、不需要监控保护,2、需要监控主备保护,下面分别介绍。1 不需要监控和保护。EMS管理设备网络只经过一个网关网元。此时,EMS主机需要ping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为此,EMS主机需要设置网关为DCN提供的IP地址(或者设置网关网元的IP地址,通过DCN提供的IP地址进行路由)。在接入网元上设置上行路由DCN提供的接口的IP地址(在EMS网管接口上设置),例如:路由添加132.1.1.1掩码255.255.255 193.1。

34、1.3(假设132.1.1.1是EMS的IP地址,193.1.1.3是DCN提供的IP地址接口,网关网元的IP地址是193.1.1.18)。然后将其他网元的网关网元设置为连接的网元,并启用网关网元功能实现网络监控。如下图2.2.7.1所示。图2.2.7.12 要监控的主保护和备用保护。这种活动和备用保护需要两个网关网元,一个活动,一个备用。此时,需要将IP地址设置为两个IP地址,可以是不同网段的两个地址(取决于DCN能否提供两个网段的IP接口),也可以是同一网段的两个IP地址。这两个IP地址应该被绑定到EMS上的两个接入网元,然后EMS主机可以设置从相应的IP地址到相应网关网元的IP地址的路由

35、,以及从主用和备用网关网元到相应EMS的主用和备用IP地址的路由。例如,193.1.1.3 132.1.1.1的路由添加掩码255.255.255.255和193.1.5.3 132.1.1.2的路由添加掩码255.255.255。假设132.1.1.1和132.1.1.2是EMS的主备IP地址,193.1.1.3和193.1.5.3是DCN提供给主备网关网元的IP地址接口。然后,将其他网元的主备网关网元设置为两个相连的网关网元,并启用网关网元功能实现受保护的网络监控。如下图2.2.7.2所示。图2.2.7.28.可以配置DCN通道模式。可配置DCN在概念上包括上述各种与路由器联网的方式,但我

36、们在这里特指非路由器方式。因此,可配置DCN通道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无法一一描述,但配置方式与路由器方式类似。各种具体配置请参考上述路由器方式。2.3、WDM设备网DCN网络优化和路由差异SDH设备和波分设备几乎都是基于TCP/IP协议的,所以DCN设置基本一致,只是在一些小点上略有差异。中兴通讯波分设备可分为M900、M800、M600和W32设备,分别介绍如下:M900的DCN设置。M900设备基于TCP/IP,其DCN设置与SDH完全相同,无需赘述。M800的DCN设置。M800设备是100M系统的ECC通道,与2M系统略有不同。EMS数据包首先到达OSCF板,经过OSCF板后到达N

37、CPF板。然而,DCN网络和SDH没有区别。3.M600的DCN设置。M600是纯第2层交换系统,没有路由功能。在网络规划中,多个M600设备类似于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的级联。由于没有路由功能,M600设备不能使用网关网元功能,即不能使用2.1章描述的第六种DCN模型,但是M600设备可以通过其他设备作为非网关网元被EMS管理。直接组网时,EMS直接连接一台M600设备,其余设备像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一样,通过二层交换相互通信。如果M600网络连接到M800设备,M600设备需要网络电缆来连接到M800设备,并且M600的IP地址应该与所连接的M800网络的电气端口的IP地址位于同一子网中。根据M

38、600网元的数量,适当调整M800网元的电端口大小,每个M600网元都要将网关(实际上配置了静态路由)指向M800网元的OSCF的电端口。4.W32设备。W32设备是中兴通讯较早开发的波分设备。设备部门的通信采用私有协议,不是基于TCP /IP协议,但是当设备作为接入网元与外界通信时,其网络口才基于TCP/IP协议,相当于一台“电脑”。因此,W32设备的DCN设置非常类似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对于接入网元,除了网关网元可以使用上述方法,非接入网元只能通过接入网元由EMS进行管理,有点类似于网关网元。另外,可以直接ping通的网元应该在网管上设置为接入网元。第三章光传输网ECC网络规划和优化原则光

39、传输网络中网元之间的通信采用ECC协议。中兴设备的每个网元都需要分配一个IP地址,网元之间的路由协议是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网元存储、路由表、接口数量等系统资源的限制,ECC在一个子网内的组网实际上受到了网元数量的限制。目前中兴传输设备上软件的路由表大小限制在180。去掉网络接口和本地环路路由后,要求区域路由、区域间路由、外部路由和光接口路由不超过128。为解决网络规模超过128个网元的问题,子网划分或下面是中兴传输设备网元的网络地址编码规则、子网划分规则、区域划分规则。3.1.网元的网络地址编码规则网元地址的定义采用IP地址的定义方法,但重新定义了IP地址

40、中每个字节的含义。根据mask的形式,原理设置为与byte的含义略有不同。1.固定长度掩码(FLSM)编码A.网元IP地址/子网掩码定义网络单元的IP地址/子网掩码的定义(固定长度掩码)项目形容评论网元的IP地址1.字节2。字节3。字节41.由区号、网元号和单板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字节1构成区域号,字节2和字节3中的部分地址位构成网元号,剩余的地址位和字节4构成单板号。2.区号和网元号对应网络地址,NCP的板号对应主机地址。子网掩码55.字节2。字节3.0在与网元的IP地址进行比较后,定义了网元的IP地址的每个字节的具体含义。B.区域号、网元号和单板号的定义区域号/网元号/单板号定义(定长掩码

41、)项目形容评论区域号码1.表示网络元素所属的ospf区域。2.将网元的IP地址与255.0.0.0组合的结果简称为“IP地址字节1”区,如193区。1.取值范围为12232.192号区域被指定为主干区域,负责连接其他区域。非骨干地区一般建议使用193201。3.非骨干区域之间的通信是通过骨干区域完成的,不同的非骨干区域之间不应该有其他连接。4.建议同一区号下的网元数量不超过64个,最多不超过128个。网元号网元IP地址字节2和字节3与子网掩码对应字节的AND运算结果。同一区域的每个网元必须对应一个唯一的网元号。1号单板1.单板数量为1。NCP委员会。代表网元的主机号,需要手动定义。2.网元IP

42、地址的字节2、字节3、字节4和子网掩码对应字节反转的结果。1.NCP板的板号需要手工定义,其他板的板号根据NCP的板号自动分配。同一网元的单板号不能重复,不同网元的单板号可以重复。2.NCP板号必须大于9,建议统一采用18。C.网元IP地址含义的描述。网元IP地址的含义(固定长度掩码)网元的IP地址子网掩码解释1.字节2。字节3。字节4255.255.255.01字节是区域号;字节2和字节3构成网元号;4个字节是单板编号。255.255.0.01字节是区域号;2字节是网元号;字节3和字节4构成单板编号。2.可变长度掩码(VLSM)寻址目前,中兴通讯可以使用VLSM寻址方式和CIDR技术定义网元

43、的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空间。A.网元IP地址/子网掩码定义网络元素的IP地址/子网掩码定义(可变长度掩码)项目形容评论网元的IP地址1.字节2。字节3。字节41.它由三部分组成:区域号、ECC子网号和网元号。2.每个网络元素都需要分配一个IP地址。在同一个ECC子网(互连的ECC网络)中,网元的IP地址不能重复。子网掩码1.字节2。字节3。字节41.在与网元的IP地址进行比较后,定义网元的IP地址的每个字节的具体含义。2.字节1通常为255,字节4可以任意设置。B.区域号、ECC子网号和网元号的定义区域号/网元号/单板号的定义(可变长度掩码)项目形容评论区域号码1.表示网络元素所属的o

44、spf区域。2.网元IP地址的字节11.对于复杂的ECC子网,由于网元处理能力的限制和动态路由协议的要求,必须采用多区域配置。2.区域划分的原则和要求请参考定长掩码中对区域号的描述。ECC子网号1.表示网络元素所属的ECC子网号。2.网元IP地址的字节2对于复杂的ECC子网,它可以包含多个区域。网元号IP地址的字节3和字节4与子网掩码的相应字节之间的AND运算的结果。-3.网元网络地址编码示例及说明目前ECC协议的物理层支持光纤连接(DCC通道)和网线连接(以太网),两个网元之间同时只有一个连接有效。使用光纤连接时,串口(WAN)连接的两个网元的IP地址不能属于同一个子网(IP地址和IP掩码相

45、位不能相同),以太网(LAN)连接的两个网元的IP地址必须属于同一个子网(IP地址和IP掩码相位相同)。当使用网络电缆连接两个网络元件时,应该注意两个连接的网络元件的IP地址必须属于同一子网。A.如果之前某个网络中的所有网元都是用光纤连接的,那么每个网元的地址码(网元的IP地址)定义为:192.1.x.1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中x为1,2,。现在希望192.1.1.18和192.1.2.18用网线连接,不用光纤,这样192.1.2.18网元的地址码就可以改成192.1.1.128,子网掩码也一样。B.如果有许多网络元素通过网络电缆连接,例如,如果您希望从192.1.1.1

46、8到192.1.10.18的10个网络元素通过网络电缆相互连接,您可以按如下方式更改它们:将地址代码从192.254.1.18改为192.254.10.18,并将子网掩码改为255.255.0.0。请注意,必须在网络管理端添加到这些网络元素的路由。例如,使用工作站网络管理时,必须添加:Route Add 192.254.0.0网络掩码255.255.0.0 192.1.a.18 1,其中192.1.a.18是接入网网元。以下地址代码不正确:以及192.1.1.18和192.1.1.19,掩码为255.255.255.0。这种地址编码可能会导致其他板(如光板)的IP地址重复。目前网元中每块板预留

47、的地址空间为27*4=108。正确的应该是192.1.1.18和192.1.2.18,掩码为255.255.0.0。C.使用光纤连接时,因为协议采用路由方式,所以与MAC地址无关,而使用网线连接时,协议采用广播方式,所以MAC地址一定不能重复!D.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在连接网线时采用方案A。以下是网络元素的网络地址编码的示例:A.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网管主机地址为:193.1.192.1,子网号为1,可以编码如下:193.1.192.18:区号为0 xC1,网元号为0 x01c0,NCP板号为0 x12。193.1.193.18:区号为0 xC1,网元号为0 x01c1,

48、NCP板号为0 x12。192.1.192.18:区号为0 xC0(骨干域),网元号为0 x01C0,NCP板号为0 x12。B.网络掩码为:255.255.0.0,网管主机地址为:194.192.2.1,子网号为2,可以编码如下:194.192.2.18:区号为0 xC2,网元号为0 xc0,NCP板号为0 x0212。194.193.2.18:区号为0 xC2,网元号为0 xc1,NCP板号为0 x0212。192.192.2.18:区号为0 xC0(骨干域),网元号为0 xc0,NCP板号为0 x0212。注意,在分配地址码的时候,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把子网号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我们整个网络

49、的地址码就可以按顺序核对了。3.2、子网划分原则子网划分是指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的网络,划分后的独立网络之间没有ECC连接。如果划分后子网之间存在ECC连接,可以通过DCC屏蔽切断子网之间的ECC连接。对大规模传输网络进行子网划分的目的是减少同一网络中网元之间路由信息交换的数据量,使网络管理更加稳定。一、子网划分的理论支持在多区域复杂组网的情况下,网元之间建立邻接关系时,会有大量的LSA交换,包括LSA15。对于LSA交换机,要求在5S内完成响应,否则进行重传。如果数据交换过程始终无法完成,或者因为数据交换而导致HELLO包发送或接收不稳定,就会影响OSPF的邻接建立,从而产生不确定的路由

50、表。理论上,根据路由表大小、cpu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和ospf交换时间的限制,单个网络的规模被限制在不超过200个网元。我们来描述一下OSPF路由协议的协议性能指标,一般用路由恢复时间(综合值)来反映动态路由的性能值。路由恢复时间=链路检测时间+LSA生成时间+路由计算时间+网络通信时间根据测试,参考值如下:最大/秒平均/秒路线计算时间11六网络通信时间三一个链路检测时间1515LSA世代时间五一个对于ptp网络,链路检测时间,即相邻网络元件(通过光连接连接的网络元件)停机时的感知时间,目前为15s。路由计算时间是指OSPF SPF算法的计算时间。SPF开始计算的时候会有延迟。延迟时间最长9秒

51、,最短5秒。SPF的真实计算时间与cpu的处理能力有关。网络通信时间与数据包大小和链路状况有关,包括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和osfp的处理时间。LSA生成时间是链接更改后OSPF再次生成LSA的时间。在满足组网约束的前提下,要保证路由交换网元不失控,应满足以下条件:网络管理链路的最长中断时间(T1)应该大于路由恢复时间(T2)。设路由计算时间为Ts,网络通信时间为Tnc,链路检测时间为Tlc,LSA产生时间为Tlsa。即t1 ts+n * TNC+TLC+tlsa。网管通信链路的中断可能是由网管或网元造成的。网管和网元的最长检测时间分别为150秒和120秒。T1=120。因此,对于单区域组成的网络,

52、在路由保护的情况下,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切换不会造成断线。20 15+11+5+n * 3,其中n是网元到边界网元的跳数。N 89/Tnc且n 3GHz(或双核主频“1.6g”)保存2G硬盘“80GCPU:900MHz*2保存2G硬盘“80GCPU:单核主频 3GHz(或双核主频“1.6g”)保存1G硬盘“60G100060016CPU:双核主频“1.8g保存2G硬盘“80GCPU: 1.6GHz*2保存4G硬盘“80G1.6g CPU:双核主频保存1G硬盘“60G2000120024CPU:2双核主频“1.6g保存4G硬盘”120GCPU:双核主频“1.8g保存2G硬盘“60GCPU: 1.6

53、GHz*4保存4G硬盘”120GCPU:双核主频“1.8g保存2G硬盘“60G3000200032CPU: 4倍双核主频“2.6g保存4G硬盘”200GCPU:双核主频“1.8g保存2G硬盘“60G这里只列出ZXONM E300 V3.18版本的管理能力。与之前的版本相比,V3.18在管理能力上有一定的提升。4.1.2.配置原理描述是否需要在现有网络中增加服务器分担负载,需要分析现有E300的管理能力。分析需要将E300网管管理的网元数量转换为等效的网元数量,然后根据使用的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服务器来分担负载。下表是从各种类型的网元转换而来的等效网元数量的快速计算表:物理网络元件

54、等效网络元素(数量)典型配置ZXMP S3854.52*10G 2*2.5G 4*622M 4*63*E1ZXMP S390四2*10G 4*63*E1ZXMP S3803.54 * 2.5克4*63*E1ZXMP S3302.52*2.5G 2*622M 8*21E1ZXMP S32522 * 622米4 * 155米6*21E1ZXMP S200一个2 * 622米2 * 155米1*21E1ZXMP S3602.52*2.5G 2*63E1ZXMP S320一个2 * 622米4 * 155米1*16E1ZXMP S1000.82 * 155米1*8E1M900/M800七OTM 80*

55、10G4.5OTM 40*10G2光分插复用设备0.5左枕前ZXWM-322.75OTM 32*2.5G1.5光分插复用设备0.5左枕前M600一个OTM8*2.5G0.5光分插复用设备4.1.3具有负载共享的多服务器网络的描述目前现网大部分EMS都是独立的计算机配置,即一个EMS网管通过一个接入网元管理所有网元。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EMS网管的处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增加网管服务器来分担负载。如果新的服务器想要接入传输网络,则需要指定接入网络单元。此时,连接接入网元有两种方式:1.直接访问网元;接入网络单元可以使用原始网络管理服务器的接入网络单元,或者添加新的接入网络单元。建议新EMS和原E

56、MS使用不同的接入网元。2.DCN接入接入网元;通过DCN网络连接新的接入网元,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原网管服务器的接入网元,或者增加新的接入网元,但必须保证新增加的服务器与接入网元之间的DCN通道。建议新EMS和原EMS使用不同的接入网元。4.2.硬件冗余的多服务器原理硬件冗余是为了防止单个EMS服务器节点的软硬件损坏影响正常监控。配置多个服务器管理网络,可以防止由于单台服务器损坏导致网络无法监控。4.2.1.硬件冗余配置标准网络监控的重要性由网络用户判断,以决定是否使用冗余配置。建议:A、国营合同要用主备服务器的配置;b、省干委根据各省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冗余配置;c、局域网一般不需要冗余配置。4

57、.2.2.主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的管理模式主备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对于一个代理,也就是一个网元的NCP,访问两个(或者更多,这里我们以两个网管的情况为例)后台网管,在代理看来就是访问多个网管。只有一个网络管理员有写权限,称为主网络管理员,另一个网络管理员只有读权限,称为次网络管理员。当主网管与代理的链接断开时,代理向辅网管上报权限切换事件,通知辅网管权限的变化,辅网管完成自动切换,为代理获得写权限;当主要网络管理器重新建立链时,代理向次要网络管理器报告另一个权限改变通知,次要网络管理器也将权限改变通知给次要网络管理器,并且次要网络管理器再次自动切换权限,失去对代理的写权限。这样就完成了主从切换的过程

58、。主备切换的服务器冗余原理是同一时刻只有一台服务器有写权限,适用于管理严格、需要保护的网络管理策略。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数据同步模式可以基于代理和网络管理数据库。具体配置方法请参考中兴通讯相关文档。4.2.3.多主服务器共管模式多台主服务器协同管理的工作原理对于一个代理,也就是一个网元的NCP,访问两个(或者更多,这里我们以两个网管的情况为例)后台网管,在代理看来就是访问多个网管。每个网络管理器都有写权限,并且每个网络管理器都配置有自动同步代理数据的选项。这样,多个网管就相当于同时管理一个网络。多主共管的服务器冗余原理,多台服务器同时具有写权限,适用于维护部门分散在多个地方,需要统一管理的网管

59、保护策略。多个主服务器共同管理的数据同步方式可以是基于代理的代理网管数据库的同步方式。具体配置方法请参考中兴通讯相关文档。4.2.4.多主服务器的分区管理模式多服务器分区管理的工作原理分区管理和普通管理的区别在于,分区管理没有非托管网元的写权限,但是配置数据自动与NCP同步。多分区管理的服务器冗余原理是多台服务器同时具有写权限,对于单个网元,同一时间只有一台服务器具有写权限,适用于干线网的分区负责维护但需要统一管理的网管保护策略。多服务器分区管理的数据同步方式可以基于代理和网管数据库。具体配置方法请参考中兴通讯相关文档。光传输网络集中网管的DCN组织和连接配置研究5.1光传输网网络层网管和网元

60、层网管的DCN配置中兴的网络层网管是N100系列网管,网元层网管是E系列网管,包括E300、E100、E400,其中E100、E400已经基本全部升级为E300网管,所以本文只讨论E300网管和N100网管的连接配置。网络层和网元层网管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以E300为服务器,N100相当于E300的客户端。所有软件模块都建立在TCP/IP协议簇上。所以N100系列网管和E300系列网管的连接是基于TCP/IP协议的,连接配置要保证能ping通,连接正常。ZONMN100网络管理在网络管理系统层次中的位置:体重指数SML核磁测井EML/SNML海军电子研究所(Naval El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