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及其控制1_第1页
噪声及其控制1_第2页
噪声及其控制1_第3页
噪声及其控制1_第4页
噪声及其控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 PAGE 11页 噪声及其控制1一、选择题1.下列交通标志牌,表示防止噪音产生的是( )ABCD2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乐器只会发出乐音,不会发出噪声C乐音能使人心情舒畅;噪音却使人烦燥不安,有碍健康D乐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噪音振动是无规律的3.一位同学晚上在家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他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让家里其他人戴上耳塞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

2、耳机听 D用电视罩把电视机罩住4.西安地铁三号线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5.关于噪声危害的正确叙述是( )A强噪声可以使胎儿致畸、妨碍儿童智力发展B噪声使人脑胀、失眠、心慌、乏力C强噪声可以使门窗破裂、墙体震裂D噪声的影响同其他污染一样,其危害是持久性的6.在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A.小聪: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噪声B.小涵: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彤: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

3、会产生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D.小宇: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燃放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7.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A30 dB; B50 dB; C90 dB; D110dB.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音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D我们利用响度可以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9.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10.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

4、方法是最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教室周围植树二、填空题1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是:乐音的振动是 ,而噪声的振动却是 的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 的声音都叫噪声12在声学上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通常把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大小定义为 1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控制噪声是政府部门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_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噪声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噪声过大,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14.噪声强度如果在 dB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

5、人的听力的伤害15“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教室外噪声较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认真听课,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16现代城市中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上显示5068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若附近有汽车或者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17.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南昌”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8.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三大污染之一,请你根据自己在生活或

6、学习环境中的切身感受,举出两个噪声的例子。(1) _(2) _三、实验探究题1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表一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响度较响较响弱表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较长很长短20.随

7、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最强最弱较弱(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

8、,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四、简答题21.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22.请阅读下列材料: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械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动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效果好且耐腐蚀的先进材料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

9、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检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回答下列问题:(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防止噪声在处产生;阻断噪声的;防止噪声进入。(3)在教室里上课,校外常有噪声的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参考答案1.C2.B3.C4.A 解析: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方法。在设备上面安装消声装置,可以避免设备产生噪声,故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B6.C解析:本题考查噪声的定义及来源。过春节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是会产生很大

10、的噪声,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释放出的烟雾、灰尘还会污染环境。7.C8.B解析: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B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正确;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我们可以音色来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错误。正确的B。9.A10.D11.规律 杂乱无章 人们的身心健康 12.分贝 零分贝13.振动 空气 能量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噪声也不例外,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噪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如果噪声过大,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能量。14.70 9015.声源 人耳 传播过程16.分贝 增大17.声源处响度 解析:减弱控制噪声

11、有三种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监测装置是显示噪声的响度,为了控制噪声大小。18.(1)正在学习时,机动车辆从教师旁边经过 (2)上自习课时,教室里有些学生的说话声19. 机械闹钟方案二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解析:音叉发声不能持久,且声音逐渐变弱,所以声源选择机械闹钟适合;方案二比方案一设计得要好,容易准确地测出距离来比较,将感觉的比较转化成了数据的比较。根据方案二得出的现象应是表二中材料和距离的关系,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是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20.(1)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2)吸音性能(3)聚酯棉(4)厚度等合理均可 解析:21.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上考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22.(1)无规则(2)声源传播人耳(3)找到噪声源,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植草坪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解析:本题考查了噪声的产生和减弱噪声的途径。(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