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琥珀教学设计 渭南市实验小学 梁娅萍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由一块稀世珍宝琥珀,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推测并再现了这块少见的琥珀的形成过程。文章布局严谨,语言细腻形象,逻辑推理严密,真实与想象相结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教学时,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真实情景描写的简洁翔实,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想象中的故事情节描写的生动传神,细致巧妙。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化石、琥珀的认识较少,学习起来困难较大,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探究的情境,帮助学生筛选确定探究学习的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努力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
2、的问题意识,强化学习动机,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性的推理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从而逐步实现语文、科学、网络教育的学科整合,共建教学相长的和谐状态。资源利用:课件、学生查找有关琥珀的资料 阅读课文黄河象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合理的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想象
3、的。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复习旧知识出示琥珀图片,生动描绘琥珀的样子。(设计意图:加深对琥珀样子的认识,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二、穿越时空: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1.科学家是怎样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请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段落。2.自由读114自然段,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都知道了什么?(形成分为几个阶段?再抓住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捕捉文本信息。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3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松脂球、化石)4.形成松脂球、化石分别在哪些段落呢?找出来。(松脂球211自然段 化石1214自然段)5.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同学们想看琥珀的形成过程吗
4、?认真观察后要复述的哟!(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对琥珀的成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样有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复述。)6.同桌互相复述,看谁说的好。三我是科学家:了解琥珀形成所需要的条件。今天老师想让大家当一回科学家,愿意吗?今天科研的主题是:研究琥珀形成所需要的条件。1.(课件)我是科学家“松脂球”科研组、“化石”科研组,你们分别读一读,议一议,研究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并完成表格。松脂球形成的条件需要条件理由化石形成的条件需要条件理由(设计意图:以“科学家”的身份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有更深的,更科学的了解。 )2.科研组分别汇报交流,师相机板书。3.画出自
5、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提出汇报要求:我会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我会演:动手表演写得精彩的部分,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自由发挥。(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表演,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会科学家们丰富的想象力。)4.生汇报,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引导体会科普小品语言的生动与准确性。5这块琥珀的形成是科学家推测出来的,这样的想象依据是什么?(在海滩上发现的,推测出大水淹没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沙石里,逐渐形成化石;二从琥珀的样子可以想象它们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6师小结:想象要合理,要以现实为依据。四、体会写法课前,同学们读了黄河象一文,你能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吗?(课件):黄河
6、象一文的写作顺序是:先讲 ,再讲 ,最后讲 。 琥珀 这篇课文,作者是先讲 ,再讲 ,最后讲 。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体会科普小品的不同写法,为拓展训练做好铺垫,同时体会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五、拓展延伸1出示“柏抱槐”图片,学生欣赏。2想象说话。黄河象这篇课文,科学家根据黄河骨骼化石的样子,推测出它失足落水时的情景。琥珀这篇课文,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的过程。我们再当一次科学家,推测一下柏抱槐的原因,要做到想象合理。(设计意图:学习仿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为写简单的科普小品做铺垫。)六、作业(二选一)1.写一篇关于“琥珀的自述”的科普小品。2.写一篇关于“柏抱槐”的
7、科普小品。板书设计:琥珀形成松脂球(松树、炎热、巧合)形成化石(时间之长、地质变化、陆沉水漫、海沙掩埋)被人发现科学价值教学反思: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并不算难,如何在这样一篇科学小品课堂中积累语言有效交流、培养想象和创新,提高写作能力、激发探索兴趣是我教学设计中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读懂文本,想象文本,深化文本内涵,走出文本,真正了解到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事情发生的巧妙,并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科普小品的趣味性。其次,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学习,让生在轻松快乐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我是科学家”更
8、是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拓展迁移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尊重与热爱之情。当然这节课中也有缺憾:学生在汇报时,汇报的内容零散,不能汇总提炼后,精简汇报。其他学生不能耐心听同学的发言,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的评价语不够精准,有的评价语指导性不强,有待于不断提高。蓝方教师点评:板书设计:我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想到的抒情教学反思: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
9、,节奏鲜明,琅琅上口。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采取了“以读为本,自读自探自悟”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有得。蓝方教师点评: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1.体现以读为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还原成逼真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读出内容,读出画面,读出情感,充分品味、体味语言文字之精妙。2. 重视写字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学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试题及答案
- 职高变压器试题及答案
- 教室考试笔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医护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应试前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药学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的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探讨试题及答案
- 突围挑战育婴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课件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综合训练第一单元(含答案)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广东省护士延续注册健康体检表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 活动物料清单
- 精细化工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方案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冠状动脉CT解剖详解
-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单值和移动极差X-MR控制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