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春最新最全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学 号一、填空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中国一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 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 迟可追溯到西汉。“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一纹理一。“文”与“化”并联使用最 早见于_一易.一贲卦.一象传。.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 与_精神文明的总和。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阶段,夏商西周时
2、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 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沉暮总结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 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8. 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
3、说产生。.儒家发展了“周礼” 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 ”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 五伦说 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 说。.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 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 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 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 ”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得分教师签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
4、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人为” “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 ”精神。.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 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 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纽带 。.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 多元结构 ,这一特 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 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
5、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 “家国同构 ”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文化。.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 春秋战国 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 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明清 实学、乾嘉朴学。.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 申不害、慎到 为代表。战国末年的韩非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 者相辅而相成。.理学实际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以儒家学说 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 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理学以 程朱 理学和陆王心
6、学为主流。.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韩愈 、李翱 ,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 二程兄弟,至南宋朱熹 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先秦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主要是围绕天人 、古今、知行等问题展开 的。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 分。)“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O引申 为文字、文章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乂引申为法令条文引申为精神修 养,在此基础上乂引申为文彩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 有代表性的区域是()o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南地区沿海地区3.夏商 周时期中国传统
7、文化的主要标志有()。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 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o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5.秦汉时 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王充著论衡基本形成以 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O造纸术甘石星经。锚书九章算术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道教的完善与佛教 的传播玄学的兴起儒学
8、的繁荣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陶渊明为代表的印园、山水诗赋与 五言古诗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 有()。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浑天仪、地动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伤寒杂病 论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o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班固的汉书萧子显的南齐书11.()属于唐代官修史书。晋书隋书史通通典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刘焯的皇极历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13.宋元时期中国 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o兼容并包的文化气派以理学为代表的儒 家
9、新学派的形成 市民文化的兴起 官学兴盛,私学特别是书院空前发展14.宋代最突 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15.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有()。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1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文学名著主要有()o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永乐大典17.明代至清代中期 (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永乐大典康熙字典本草 纲目四库全书18.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层次。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人文”精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19.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民族性与农耕性连续性与传承性显著的伦理型特征
10、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20.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有()。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 型范式中国文化的包容性21.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克己复礼任贤以德服人2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经论语庄子管子23.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24.墨家主张 ()。“节用”“节葬”“非攻”法治25.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40.宋元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 ()等。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通典文献通考三、名词解释(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8题).“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涵十分 广泛,其层次结构则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 制度、风俗习惯、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设备购买合同(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II)
- 项目三 任务二《迷你盆景小花架》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计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 防事故课件结尾
- 防中毒课件教学课件
- 结核病防控课件
- 2024小自考汉语言作文提升试题及答案
- 森林资源法律法规与政策考核试卷
- 培训学校组织
- 2024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汽车模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鹤岗市“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招聘466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同步训练:二次函数与几何结合压轴题(Ⅱ)(原卷版)
- 婚内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
- 招标投标法培训
- 筒仓防雷施工方案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背诵知识点
- 2025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