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主体意识_第1页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主体意识_第2页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主体意识_第3页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主体意识_第4页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主体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7/7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主体意识*(周文伟,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摘 要:本文从图式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化图式的特点,指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以及文化主体意识三者的之间的关系,并以“龙”的翻译为例,强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发挥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使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信息在异域文化中得以传播。关键词:图式;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文化困惑;文化主体意识On Cultural Schem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nd Dominant Cultural Awareness(Zhou Wen-wei, School of For

2、eign Languages,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categorize the properties of culture sche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ema theory. It also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three factors, namely, culture schem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d

3、ominant cultural awareness. Furthermore, by using the example of Chinese “long(龙)”,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ominant cultural awareness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activities,which is virtually the keystone of spreading ethnic cultural information to other cultures.

4、Key words:schema;cultural schema;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puzzlement;dominant cultural awareness1. 引言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体验、不同的思维方式等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彼此的交往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轨迹:有的不断壮大,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强势文化(如英美文化),而有的却日益没落,沦为当代文化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由此看来,民族文化的兴衰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本文拟从图式理论出发,从语言文化

5、的角度来探讨与民族文化发展相关的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以及文化主体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2文化与文化图式自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 Tylor)1871年率先对“文化”一词进行界定以来,各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作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释,其数量之多不下200余种。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各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结晶、具有民族差异性等这些本质特征是不会改变的。根据这些特征,有学者提出文化包含了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戚雨村,1992),除物质文化以外,其它两种文化似乎都和人的主观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看来,文化

6、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是物在我们头脑中的观念化或概念化。如看到松、菊,中国人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它们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情景。这种情景经过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最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被概念化,松、菊等实物被图式(schematized)成了顽强坚毅、不屈不挠的象征。换句话说,松、菊的图式中所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义,是一个含有文化因子的图式,即文化图示(cultural schema)。要进一步了解文化图式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图式。图式(schema)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一种头脑中的先存知识(pre-existent knowle

7、dge)或背景知识。”(訾韦力,2004) 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假想成一个由图式构成的仓库,它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其中每个组成成份形成一个空挡(slot,即存在于大脑之中的空白图式),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通过图式的实现,即图式的激活和空挡的填充来实现的。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指的是“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类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刘明东、刘宽平,2004)换而言之,文化图式是文化在人类大脑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头脑中先天就存在着关于文化的空白图式,在后天的生活体验和社会交往过程中,这些空

8、白图式会因不断受到某具体文化因素的刺激而最终被激活,定型为某一具体的文化图式,随后,文化就以图式的形式进行交际。在文化图式的具体形成过程中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文化图式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和文化一样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1)文化图式具有民族差异性。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民族在世界各地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明,如爱琴文明,古埃及文明,华夏文明等。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不同的民族对世界产生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和认识,即民族间的文化图式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即便是同一事物,它在不同民族中所激发出来的文化图式也可能会大相径庭。正所谓“月是故乡明”即是这个

9、道理。(2)不同民族的文化图式具有同一性。文化图式虽具有民族差异性,但并不是说不同民族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认识都绝然不同,他们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如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等的认识大体上是一致的,至少这些事物在不同民族中所激发出来的表层文化图式,即它们的形状、颜色、状态等显性特征应该是相同的,否则世界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往就失去了基础,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繁荣。(3)文化图式具有包容性。所谓包容性,是指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不断地吸收和引进异族文化图式的内涵而使自身的图式得到扩展。例如玫瑰花象征爱情,这一观念现在已被中西文化共同接受

10、,然而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玫瑰花象征爱情其实是源于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忒从海水中诞生时,她身上的泡沫变成了玫瑰,于是,在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玫瑰就成了爱与美的象征。但是在我国古代,玫瑰花并不象征爱情(参见 HYPERLINK /023/224685/ 欧阳石子,2006)。翻遍我国古代名家诗词,我们很难找到用玫瑰花来代表爱情的诗句,就是在历代大诗人们专门写玫瑰的诗章中也寻不出一丝爱情的痕迹。如明朝诗人陈淳的玫瑰:“色与香同赋,江乡种亦稀。临家走儿女,错认是蔷薇。”该诗全篇都是在写玫瑰花香色美,珍贵稀奇,这似乎与爱情并没有什么联系。直到现当代,玫瑰花才在东西文化的交

11、流和碰撞下撞出了爱情的火花。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许多青年男女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冲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传统婚姻的樊笼,自由恋爱成为了一种时尚;再加上西方文人及其作品的介入,如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在他的诗歌“A Red,Red Rose”中就曾直接把他的恋人比喻成一朵红红的玫瑰,玫瑰花的鲜红与爱情的火热在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下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玫瑰花很快就成了爱情的象征而被国人广泛接受。东方文化包容了西方文化中包含有爱情因子的玫瑰,玫瑰的文化图式在中华文化中得到了扩展。(4)文化图式具有开放性。任何民族的文化图式都经

12、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语言全息论(钱冠连,2003:85,268)的角度来看,存在于大脑之中的原有图式通过信息输入和输出与外界实现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若我们把图式看成是已有知识的存在形式,那么这种存在则应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存在。同样,文化图式是先天就存在于我们大脑之中的本民族各种文化观念的总和,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晶,但这些观念的形成并非是空穴来风,它们是各民族在对其先辈文化知识进行先验总结的基础之上才产生的,正如生物学上的基因一样,是代代相传的,是一种文化的基因。正因为如此,文化图式的连续性才得以实现,不同时代的人在理解同一个事物时才不会谬以千里,我

13、们才有可能通过遗留的文化形式与千百年前的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文化图式才能在这种吐故纳新的开放体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图式的各特点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完全对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辨正统一的一个整体:差异性和同一性体现出文化图式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包容性和开放性则从运动的角度揭示了文化图示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这些特点的概括总结恰好是哲学在语言文化层次上的体现。3. 跨文化交际及其与文化图式与的关系我们一般把“交际”、“交流”都译成communication,但若将其反译过来,我们会发现它具有不同的含义。王宗炎(1994:1)指出:“communication一词既可以译

14、成交际,也可以译成沟通,但二者实际上时有差别的。说了话,对方懂了,这既是交际,也时是沟通。说了话,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反效果的交际。”王宗炎从语用效果的角度来区分交际和沟通,其目的是要强调我们所研究的communication是一种讲究实效和积极结果的双边活动,只有产生实际效果的、能把“语言不通变为声入心通”(ibid, 2)的活动才能称为交际。从效果的角度来说,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双边或多边文化之间的交流或沟通,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彼此理解以致接受的双边活动。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民族之间在

15、交往中往往会遇到文化障碍,这一状况的存在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和必要。跨文化交际使异域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播,并逐渐被世界其他各民族认识、了解和接受,是民族文化传播的动力系统。我们可以说正是跨文化交际造就了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跨文化交际有两种方式:直接交际和间接交际。所谓直接交际是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或交流活动;间接交际则是指不同民族之间通过诸如书籍、广播、翻译等中间媒介手段或活动而形成的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特定民族的文化正是在直接或间接的交流过程中使自己吸收了异族文化的因素或融入于异族文化之中而使自己焕发出新生的。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图式有着密切的联系。Sperber

16、和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他们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出发来揭示交际的内在规律。这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会话含意推导摆脱了Grice合作原则的束缚,从认知的角度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Sperber和Wilson(1986,1995:138)指出:储存在人脑中居于长期记忆状态的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information)是按照某种块状结构(chunks)组织起来的,而这种块状结构其实就是图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为百科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知识的交流必然要通过文化图示才能进行。也就是说,不同民族文化图式的接受与传播是通过

17、跨文化交际来实现的。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图示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一方面,跨文化交际为不同民族文化图式的传播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图式之间的差异又往往制约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受本族文化图式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尤其是当异域文化与本族文化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因为最初受到的母语的干扰而倾向于以本族文化图式中现有的东西为基础去认识异域文化,其结果往往只能是得其形而忘其神,即只看到同一事物两种文化图式中浅层意义上的对等,而忽略了其深层意义上的差异。如“狗”与“dog”虽为同一种动物,在中西文化中都具有+Animate、-Human的图式特征,

18、但中国人所说的“狗崽子”、“狗东西”与西方人说的“My poor dog”二者之间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心理是决不相同的:前者是咒骂,而后者却是一种关怀与同情。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而应更加关注相关图式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等,因为这些往往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样一来,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如何调整和协调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图式,即采用什么样的交际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4.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主体意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着语言文化的差异,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来对待中西文化中的这些差异

19、呢?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是全盘接受,还是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很显然,这两种态度都非可取之法。我们认为,文化交流是一种双边活动,是一种对等的行为,不存在优劣之分。但遗憾的是,由于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差异,交流双方在这种双边活动中所传递和接受的信息呈现出不对等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以英语为交际媒体的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强势文化,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强势文化往往借助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其他民族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取向,这些文化因素在异域文化中不断被图式化而最终为异域文化所接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

20、文化侵略。有资料显示,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有一半将在下个世纪消失,何以如此?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交流的不对等性。这些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由于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而处于弱势地位,是文化中的弱势群体,它们在与外界的交流过程中逐渐被同化而逐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空间。这些语言一旦消失,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也必将枯萎。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跨文化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竞争。为此,要使本民族文化能够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就必须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牢固地树立起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即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把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质的东西传播出去,让他人了解,为世

21、人接受,从而取得与某些强势文化平等的话语地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期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纵观中西文化交流史,我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繁荣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到西亚以及欧洲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首次把中西文化连接在了一起,成就了汉唐盛世;与之并行的“海上丝绸之路”(亦称为“香药之路”、“陶瓷之路”)也在不断拓展,郑和七下西洋,把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世界各地,使我国与西文化的交流达到了高潮,瓷器在英语中至今仍被称为 “chin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宋元以后至明清,由于封建理学的统治延缓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势头,中国文化逐渐落后于西方,特别是

22、清朝后期,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由于伴随着舰炮利剑而受到国人的反抗和抵制。到了近代,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国人对西方文化开始重新审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个新起点。然而,过久的封闭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失明的眼睛在重见天日之后总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于是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判断而习惯了一味的接受,认为一切都是外来的好。时至今日,我们还未完全改掉这个毛病。陈平原在“文化语境中的 落后情绪”(陈平原,1992:269)一文中就曾指出:“100多年来,中国接受西方的文化很多,而中国文化流到西方则少得可怜。对西方人来说,是西化还是中化,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直困

23、扰着中国人。”(转引至蔡新乐,2005)我们不妨把这种面对异域文化不知所措的状况叫做“文化困惑”)(cultural puzzlement)。“文化困惑”这种现象在文化交流的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而在翻译界尤甚。翻译是交际,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来说,由于经济和历史的原因,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交流出现了不对称的状况,“在汉译英和英译汉的过程中采取不对等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袁晓宁、刘成,2003),这与众多翻译工作者在涉及到中英文化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当不无关系。例如,关于“龙”与“dragon”的

24、对译近年来就有不少的评论。龙和dragon都是人们想象中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但二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我们的文化图式中是吉祥、富贵、皇权和威严的象征;而dragon则是长着翅膀,口吐烈焰或毒汁的恶魔,在西方文化中被图式成了邪恶的化身。二者除了外形特征上有些许相似之外,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可译者为什么在这二者之间划上了等号呢?究竟是龙先译成dragon,还是dragon先译成龙,我们现在很难考证,但无论是那种情况,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即译者在文化转译过程中没有发挥文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是造成龙与dragon对等的主要原因。现在有学者提议把“龙”

25、译成“long”(蒋红红,2003),这一做法值得肯定。我们且先不论”long”这个译词是否会得到西方人的认可,至少这种做法至少体现了译者在文化主体意识方面的思考,这可以让西方人在这种反差中去寻求“龙”的真正内涵,从而使西方人关于中华龙的文化空挡得到填充,这将有利于中华文明在西方文化中的进一步传播,使相关文化信息更容易为西方人所了解和接受。其实,各民族的文化皆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点,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欣赏自家精神文化的美,如果为了跟从某种外国潮流,或学会某种外国观念解释,便毅然抛弃全部传统家底,大概也是一种殖民地心态吧。”(唐逸,2004)eq oac(,1)在文化交流并不对称的今天,处于弱势

26、的民族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要主动地用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文化图式去填充其在其他民族文化图式,尤其是强势文化图式中的空白,以增强异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5结语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以及文化主体意识是紧密相联的。文化图式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体系与其它文化体系相互交换能量和信息从而彼此了解和接受的重要方式;文化主体意识则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传播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信息时应采取的重要策略,只有有意识地把本族文化中的文化因子主动地播洒在异域文化之中,并积极加以维护,弱势文化才不至于湮没在强势文化的阴霾之中。文化习得与语

27、言习得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是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获得对该文化的认识的。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当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不应只是被动学习、接受异文化,还应具备向异文化的成员解释、介绍本国文化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却更容易忽视。”(文卫平,2002)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各种文化之间必然在文化交流或交际中相互碰撞,从而彼此融合、相互并存、共同发展,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若不积极树立而是主动放弃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话,我们的文化终有一日会被社会所摈弃。注释:eq oac(,1)此文是该作者2004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稿。参考文献 Bartlett. F.C. Remember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32. Dan Sperber &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lackwell Publishers.1986,1995.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