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故都的秋课 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解读文本,体会情、景、理相结合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赞美北国之秋的深刻内涵。3、体会作者对北国秋天的深情,了解感情背后的意蕴。教学重点解读描写故都秋景的段落,体会作者笔下北国之秋的特点,以及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通过全文的品读,了解作者赞美北国秋天背后的文化意蕴。 教学方法美读+探究+品悟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导入 假如让你即兴写一篇文章,题目叫“品秋”。这时,你的脑海里浮现的秋景是怎样的呢?师:相信大部分同学的脑海里都会浮现这样的一个场景:秋天到了,在一片金黄色的田野地里,各种庄稼都成熟了;在果园里,各种果树结着累累硕果,挂满枝
2、头。这时候,满天飞舞的枫叶,轻轻地飘落到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但是,秋天,它也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满天枯叶纷飞,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此景真让人心绪悲凉。师:所以说,秋天,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以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情去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秋”。那么,在郁达夫笔下,“秋”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让我们走进故都,一起领略他那独有的“秋味”。展示学习目标重点解读描写故都秋景的段落文本,体会情、景、理相结合的特点。体会作者笔下北国之秋的特点,理解作者赞美北国之秋的深刻内涵。学生齐声朗读第311段鉴赏体味,把握主旨1、课文重点描
3、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大家快速阅读相应的段落,找出相关语句。明确:秋院一椽破屋;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第三段(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色彩,“冷色调”师:冷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清冷、悲凉】师:同样的色调还表现在哪些句子中?【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秋槐铺得满地;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灰土上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大约也就在这些深
4、沉的地方。第四段(环境给人寂静的感觉,清静悠闲,“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师:在作者描写秋槐这一景物时,主要是表现在环境上。环境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从哪里可以看得出?【寂静、清闲的感觉。“灰土上扫帚的丝纹细腻、清 闲、落寞,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种清 闲生活却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 秋蝉衰弱的残声,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叫,简直是家虫。第五段(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师: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境,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
5、得。 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第六十段(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落寞和 感伤”) 秋果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小椭圆形的细叶;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淡绿微黄的颜色;等枣树叶落;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国的清秋佳节。第十一段(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师:这些景物,在课文中有一句话能够将他们全都概括出来。这句话可以说是这些景物的总特点,也是这篇课文的“文眼”,是哪一句话呢?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2、“清”表现在什么地方?注意之前我们分析的
6、那些带色彩的词。明确: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种“清冷之感”恰好对应“故都的秋”的“清”。3、那么,故都的“静”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明确:“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
7、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师:“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流水”,这些没有声音的“静”,正好体现出作者清闲的生活。但也是因为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应该说,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师:除了上面以“无声”的方式表现出清秋的“静”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表现出秋的“静”?明确:有声语言。主要是“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等。师:写这么多声音,岂不是热闹非凡?怎么还能表现出秋的“静”呢?明
8、确: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应该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可是,作者却很少提到,更别说金碧辉煌的故宫,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等,更是只字不提。 作者写秋,为什么会选择那些灰暗的景物来写呢?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十二自然段。先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刚刚的那个问题。师:作者为什么会选择那些灰暗的景物来写“秋”?关于“秋”,作者在这一段中是怎样描述的?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9、5、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触呢?知人论世,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郁达夫其人。【插入郁达夫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三岁丧父,在日本留学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性格方面,他忧郁多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因此,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的色彩。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
10、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从青岛转道北平赶秋,寻秋,文章渗透着拂之不去的人事沧桑感。师:我们再来看课文题目。一个“故”字,给人一种历史人事的沧桑感,往事已成云烟;与“秋”结合在一起,从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故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表现出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情境。这种情境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师: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的“秋景”与他内心当中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情境相融合,使得文章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继而在文章中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
11、围。这样恰好又是“故都的秋”的一大特点。师:所以,课文中写景部分是作者正面描写秋景,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6、除了正面描写秋景外,郁达夫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写“故都的秋”?明确:对比。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作对比。7、为什么作者不喜欢“南国之秋”?明确: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而且,“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师:作者不喜欢这样的秋天,他喜欢的秋天就像北国之秋这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且,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目的,也仅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并在课文的最后一段特别提到:“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足见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小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京东 连锁加盟合同范例
- 乙方填写合同范例
- 个人购买担保合同标准文本
- 为不用合同标准文本
- 可持续发展下的医院运营管理计划
- 保安行业自律与管理机制探讨计划
- 供应商开发策略的总结与反思计划
- 养马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建筑材料购销合同
- 医学临床症状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寺庙祈福活动方案(共6篇)
- 2024-2030年中国税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战略及管理模式分析报告
- 梅尼埃病的护理查房
- 精酿啤酒厂合作协议书范文
- 劳务分包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试题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开大2018-社区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 北京公交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反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三份)
- 新版SEW MOVIDRIVE MDX61B调试步骤(variable setpoint)VER.4.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