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学时报》:刘庆: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态影响不容小觑_第1页
2022年《科学时报》:刘庆: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态影响不容小觑_第2页
2022年《科学时报》:刘庆: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态影响不容小觑_第3页
2022年《科学时报》:刘庆: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态影响不容小觑_第4页
2022年《科学时报》:刘庆: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态影响不容小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时报:刘庆: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 态影响不容小觑理县典型高山峡谷区的人口聚居点和河谷农业5 月 12 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了 8.0 级剧烈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难造成了大 批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工程建筑物损坏以及地面、道路破 坏;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和道路破坏是人们可以直接 感受到的,而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 察;地震破坏植被和农田“ 事实上,剧烈地震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破坏和 影响,不仅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生存产生严峻后果,而且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中国科学院 讨论员刘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XX 生物讨论所汶川地区属于高山峡

2、谷区,地层结构以疏松的千枚岩和 片麻岩为主,地质条件特别差,生态环境也相当脆弱;刘庆指出:“ 特殊是8.0 级大地震后发生多次余震,仍连续下雨,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倒塌;因此,不光地 震灾难,震后的次生灾难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特别 大;”汶川地震不同于唐山大地震,刘庆认为,汶川地震对当 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达在对植被和农田的破坏;山体中上部的大量植被会被破坏,从而形成荒芜的迹地;与此同时,这一区域内的部分动植物生境将丢失,影响珍稀的动植物资 源,如该区域内的大熊猫;而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的农 业大多在河谷区域和山体中下部的坡地上,很简单被泥石流 冲垮,从而缺失大量的耕地;受损农田

3、将在 1000 万亩以上 四川是农业大省,主要农副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虽然汶川处于高山峡谷区,农业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地震涉 及的绵阳、 XX、广元、雅安、XX等区域的农业受到庞大影响;“ 初步估量,受损的农田将在 的问题是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了;被毁,导致农田面积急剧削减;1000 万亩以上;” 最大 刘庆说:“ 大量农田被淹、另外,新掩盖上的冲积客土,其肥力和耕作性能很低,土地生产力可能大大降低;”四川重灾区几个区县大路毁坏严峻,运输的受阻将加剧 化肥、农药、种子、薄膜、种畜等农资供应紧急,夏秋季甚 至接下来一两年的农业生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地震对农业生产设施的破坏不容忽视,后期对农

4、业生产影响明显;虽然目前仍无详细受灾数字统计,但地震 后农业生产设施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被毁 损,生产力会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而经受过地震的老旧水 库、堤坝的输水才能会减弱甚至丢失,这都将会影响将来农 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人力短缺也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正值夏粮水 稻插秧高峰期,救灾救人及灾后重建将成为将来一段时间内 灾区的生产主题,人身伤亡及工作重心的转移可能使得农夫 无暇顾及农忙播种,人力短缺可能使得传统的插秧时令延 误;受灾区域的农业仍将面临很多问题,包括资金不足、技 术薄弱、病虫害暴发等;刘庆特殊指出:“ 这次地震的重灾区是 XX 平原以及周 边省市的重要蔬菜供应基

5、地;由于受灾区域海拔较高,蔬菜 上市比平原地区晚,用于补充淡季的蔬菜供应;因此估量这 次地震将对冬季的蔬菜供应产生较大影响;这都是随后才会 表达出来的问题;”保证基本生活和复原生产力相结合 针对地震对农业的这一系列影响,刘庆建议可以实行相 应措施来解决;第一,对农业影响进行调查和评估,统计受损农田的面 积、类型、分布及其潜在影响;地震作为影响农业的一个自然因素,它对粮食生产的生物学效应,要加强监测和监控;接着,加快灾区受损农田的复原重建,这是最大的一个 问题;然后,调整农业结构,短期满意基本生活和长期复原生 产力相结合; 灾后短期内, 粮食供应将是一个大问题;因此,舍弃原有生产周期较长的种植模

6、式,调整为生产周期较短的 粮食作物和蔬菜,如小麦、青稞、土豆、玉米等,尽快满意 灾后基本生活;从长期考虑,农业生产应当考虑与复原土地 生产力相结合;最终,加强农业生产复原的政策支持;比如,增加对当 地农业的补贴、补助,修复农田水利、养殖场所,加强生产 技术的指导,供应优惠的信贷政策等各方面扶持;开展震后自然复原与人工复原比较讨论“ 我们会尽快进入受灾地区,调查评估受损情形;” 刘 庆显得很繁重,由于位于茂县境内沟谷中的茂县山地生态系 统定位讨论站的 11 名同学和工作人员至今仍旧被困;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世界难题,在刘庆看来,地震对生态 系统的影响和生物效应的讨论也是特别缺乏的;而且汶川地区特别有特点, 当地的地质结构特殊脆弱,高山峡谷很陡峭,无论是下雨仍是干旱岩层都会松动,倒塌时有发生;刘庆回 忆说:“ 以前到那里去调查,常常有石头从山上砸下来;”下一步他们会在野外台站适当的地区建立试验点,储存一些受地震破坏产生的迹地生态,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研 究,明白地震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潜在长期影响以及生物的响 应和适应过程,同时将地震形成的迹地的自然演替过程与人 工复原进行比较讨论;“ 据我明白,如此剧烈的地震后的生态复原工作,以往 基本没有;” 刘庆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