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_第1页
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_第2页
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_第3页
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_第4页
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第1页,共49页。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设计遵循哪些原则?第2页,共49页。实验方案设计原则:科学性:原理正确;可行性 :实验室条件可以完成

2、,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简约性:方法简便;现象明显;操作易行;环保性:污染物少第3页,共49页。中考试题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评价他人的实验方案第二层次:完善他人的实验方案第三层次:自己完成简单的实验方案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层次第4页,共49页。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A实验目的:证明草木灰溶液呈碱性方案一:滴加几滴石蕊溶液观察是否变红方案二: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B实验目的:检验鸡蛋壳里含碳酸根离子方案一:加氯化钡溶液方案二:加盐酸 C实验目的: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方案一: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方案二: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实验目的:检验长期

3、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方案一:加稀盐酸方案二:加澄清石灰水 第5页,共49页。2实验操作是初中化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无色酚酞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D用燃烧区别晴纶和羊毛纤维 第6页,共49页。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试回答:(1)以上步骤中,加入( )可以除去河水中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加入 ( )能够消毒杀菌(2)生产得到的自来水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4、 ) 第7页,共49页。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并均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定溶液中SO42-试评价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甲同学方案:溶液_ 白色沉淀 _ 沉淀不溶解乙同学方案:溶液_无沉淀 _ 白色沉淀甲同学的方案:乙同学的方案BaCl2溶液加足量HNO3 BaCl2溶液 加盐酸不严密,若溶液中有Ag+也产生同样现象严密,既可排除Ag+的干扰也可排除CO32-的干扰第8页,共49页。10农民使用的氮肥主要是“氢铵”和尿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氢铵”化肥进行了专项研究:预测:根据已有知识和“氢铵”的名称,该小组预测该“氢铵”是碳酸或亚硫酸或硫酸

5、的铵盐(1)验证和探究:NH4的验证: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加水溶解,再滴加 _ 浓溶液,将置于试管口部,加热试管,若,则证明含NH4+(2)阴离子的探究:a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向滴加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初步结论:“氢铵”是_的铵盐NaOH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碳酸第9页,共49页。b要进一步确定“氢铵”的成分还需要补做如下实验:取适量“氢铵”配制成溶液,取试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足量BaCl2溶液振荡充分反应,若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化肥主

6、要成分为_ 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取滤液加适量的Ba(OH)2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化肥主要成分为;(3)该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二个实验方案测定该化肥的含氮量,请你阅读后解释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评价:(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NH4HCO3第10页,共49页。方案(一):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一)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烧杯增加的质量(忽略漏斗中附着溶液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方案(二):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二)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0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测量生成的氨气

7、体积(设所测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请你评价上述两套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只需要说明结论;若不合理,请简要说明原因:方案(一):;方案(二):不合理,装置中没有干燥装置,吸收了较多水蒸汽(或烧瓶中有氨气残留)合理第11页,共49页。2006湖北)为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1)方案一:往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所得溶液即为氢氧化钠溶液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2)方案二: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氢氧化钠溶液写出该方案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该方案是否合理第12页,共49页。走

8、进第二层次二,完善他人的实验方案第13页,共49页。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填序号)C第14页,共49页。(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B现象为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塑料瓶变扁了鸡蛋进入到了瓶内气球鼓起第15页,共49页。

9、(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 ; 第二组同学滴加 氯化钙溶液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被水溶解了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第16页,共49页。问题1某工厂的废水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 (1)方案一

10、,选用镁粉为试剂。 往废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 时,说明加入镁粉的量已经足够。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 和 ;(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向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 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为了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得到硫酸镁固体。(3)比较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 ,原因是 。(4)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属不同类别):你选用的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 ;该试剂发生反应的

11、化学方程式是 。 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Mg+H2SO4=MgSO4+H2 过滤 蒸发 不再生成沉淀 H2SO4+2NaOH=Na2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 过滤,取出沉淀,加入稀硫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不同 方案一中加入镁粉,增加了硫酸镁的质量 MgO 第17页,共49页。开动脑筋问题2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H2C2O4 CO+CO2+H2O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第18页,共

12、49页。(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 _(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_ ;E装置的作用_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_。(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 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 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

13、6 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A 先 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除去CO2 检验CO与Fe2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CO+Fe2O3 2Fe+3CO2 80 原装置中空气含有的二氧化碳被E装置吸收第19页,共49页。走进第三层次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第20页,共49页。1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

14、没有明显现象,CO2和 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还是CO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第21页,共49页。做个对比实验:取两个同样大的矿泉水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盖上瓶盖振荡,比较两矿泉水瓶变瘪的程度(或者打开变瘪的矿泉水瓶盖,加入少量盐酸,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若矿泉水瓶重新

15、鼓起来,证明是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只利用A装置-矿泉水瓶进行)第22页,共49页。问题3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问题:如何鉴定孔雀石Cu2(OH)2 CO3加热分解的产物?假设:假设孔雀石加热分解的产物是H2O、CO2和CuO。设计实验:实验:按右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 。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按此顺序连接的理由是: 。d e b 必须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否则,因澄清石灰水中水的挥发或冷凝作用而干扰原产物中水蒸气的检出;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须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第23页,共49页。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孔雀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固

16、体是CuO(用图示或文字说明均可): 。现象和结论:实验中: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有 ;证明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实验中(你设计的):因为有 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铜元素;因为有 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氧元素;由此可得到结论:产物中有CuO。 待反应后的试管冷却,拔下橡皮塞,用一根长导管向黑色固体通氢气,一会儿,加热试管,当看到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有水珠时,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氢气(本问题是开放的:用图示、或其他合理解答均可) H2O(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 第24页,共49页。学以致用1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17、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二个预测(假设),并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证明你预测的正确性。预测序号实验步骤和方法现象和结论预测1:可能来源于 。 预测2:可能来源于 。 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若铜片上仍有黑色物质出现,说明预测1正确。 (可能的实验方案还有:(1)用酸或H2、CO等,检验预测假设的成分;(2)冷却后,用软布轻擦黑色物质。)提示:黑色物质有可能与铜本身有关(氧化铜),也可能来源于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由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由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 第25页,共49页。2用珍珠(主要成分CaCO3)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

18、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请你展开探究:(只要写出猜想、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猜想一: 真、假“珍珠粉”的气味可能不同 。方案一: 取样,分别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分辨气味有无差异 。猜想二: 。方案二: 。猜想三: 。方案三: 。真假“珍珠粉”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取样,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并搅拌,观察它们溶解性有无差异。真假“珍珠粉”与酸反应现象可能不同;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有无差异。猜想:真假“珍珠粉”灼烧后可能有不同现象;方案:取样,在酒精灯

19、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色态变化。第26页,共49页。【假珍珠粉】(一般是用碱水和石灰将蚌壳加温,然后除去表层的黑衣,通过粉碎、筛、包装而成。)1)质地:(用手指沾取少量粉末,展开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闪光,这是云母。)海水珍珠粉磨研的细度不够细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这种现状,不一定就是云母。2)色泽:明显白于纯珍珠粉。 这种假珍珠粉内兑有水解动物蛋白粉,长期服用,云母会在胃中粘结。 【劣质珍珠粉】1)质地:(此粉主要原料是加工珍珠首饰时钻孔钻下来的粉末,掺入滑石粉而成),钻孔钻下来的粉末没有这么多,掺入滑石粉不必要,假的就是假的 ,假的珍珠粉就是用单纯的滑石粉。2)色泽:偏黄,这主要是

20、钻孔时高温发热所引起的。3)气味:服用时口感有焦味或臭味。乌钢针靠加热转动在珍珠上钻孔,乌钢针的碎片落在粉末中,内含大量的金属体,长期服用会使人慢性中毒。 白云母的化学式为KAl2AlSi3O10OH2,其中SiO2 45.2%、Al2O3 38.5%、K2O 11.8%、H2O 4.5%,此外,含少量Na、Ca、Mg、Ti、Cr、Mn、Fe和F等。 滑石主要成分是滑石含水的硅酸镁,分子式为Mg3Si4O10(OH)2。 第27页,共49页。3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要

21、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下同)。(4)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E、C A、E、B、D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或吸收CO2中的水分) 第28页,共49页。6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小王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以下一套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量筒中收集到的液体的

22、体积(相当于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已知:HCl+NaHCO3=NaCl+CO2+H2O;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1)在A和B 两套装置中,哪一套装置更合理_(选填“A”或“B”)。(2)准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方法是_ _。(3)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_(填“有”或“没有”)。A 取出导管,量筒平放,视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没有 第29页,共49页。(4)若实验中用的盐酸是浓盐酸,则测得的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与实际值相比会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5)在实验过程中,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有一定要求,为什么?_ _

23、 _ 。偏大 因为样品量太多会使液体外溢或气体外逸导致测量不准;太少会导致气体量太少,产生的气压不够,造成较大误差第30页,共49页。科学探究一、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收集证据 5、解释与结论6、交流与讨论第31页,共49页。问题探究问题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

24、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量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第32页,共49页。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 、 等

25、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氧气(或O2)、二氧化碳(或CO2) 氧气 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或表面镀上保护膜等) 将食品进行真空包装等。 第33页,共49页。问题2小红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如图所示)。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常 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

26、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阅读使用说明:一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型后直接焙制;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取少量样品加入水,发现其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pH = 11;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人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 。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将少许面粉加人水中 取上层液用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 。二氧化碳 一是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发酵,产生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二是碳酸氢

27、钠在加热过程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食品内部形成许多小孔。 第34页,共49页。(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4)请你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的其他用途 。白色固体,能(易)溶于水。 制取二氧化碳、治疗胃酸过多、作干粉灭火器中的药品等。问题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可能有一种气体和

28、另一种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第35页,共49页。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氧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

29、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CO3 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生成物中没有Na2CO3 第36页,共49页。(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碱 Na2O2 +2H2O = 4NaOH+O2学以致用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

30、论B 第37页,共49页。3、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 ; 。Ca(OH)2;CaCO3 CaO+H2O=Ca(OH)2; Ca(OH)2+C

31、O2=CaCO3+H2O。 放热 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 第38页,共49页。(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甲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认为,白色固体C

32、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方 案现 象 和 结 论Ca(OH)2 和CaCO3的混合物 步骤: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步骤: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 第39页,共49页。导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第40页,共49页。(4)用简单的方法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石墨,写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5)通过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可得到的物质有_ _(至少答2种)将黑色粉末放在金属片上加热,黑色粉末燃烧(有火星) 碳棒(石墨)、锌、二氧化锰、氯化锌、氯化铵(任意两个) 第41页,共49页。(2008湛江)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A有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