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简介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任吏部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主张维护礼法,定嫡庶之分。后因反对高宗立门第低微的武则天为后,被贬职而死。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碑刻有伊阙佛龛碑、孟
2、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小字阴符经等。著有晋右军王羲之书目。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653)立,正书,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部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故张怀瓘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此碑由当时名刻手万文韶刻,精细入微,兼得褚书形神。另古同州亦有一文字相同的碑刻,称“同州圣教”,与此“雁塔圣教”相区别。王偁曾评说:“
3、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此碑“记”中两个“治”字,为避高宗讳,缺末笔。作品介绍碑帖详述: 大唐三藏圣教序(下简称圣教序)与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下简称圣教序记)二石皆为楷书,万文韶刻。两石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分立塔门之东、西龛各一。东龛内为唐太宗所撰之序碑,书写行次从右排向左;西龛内为唐高宗还是太子时所制,书写行次从左排向右,两碑对称。圣教序21行,行42字,共821字,文左行。圣教序记20行,行40字,共642字,文右行。前者题额是隶书、后者为篆书。褚遂良的官名,前者为中书令、后者为尚书右仆射。年月日,前者为永徽四
4、年岁次癸丑十月己卯朔十五日癸巳、后者为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二月戊寅朔十日丁亥。碑版释文: 唐太宗李世民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而征,虽愚不惑,形潜莫覩,在智者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则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5、?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人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指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糺。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
6、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涂闲(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
7、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月己卯朔十五日癸巳建。中枢令臣褚遂良书。唐高宗李治圣教序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理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
8、。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锺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其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法性凝寂,靡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
9、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伽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皇帝在春宫日制此文。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二月戊寅朔十日丁亥建。尚书仆射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臣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字。书法欣赏: 雁塔
10、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结体: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褚遂良书法特点中整幅书法作品以弧形线条居多,即使是短线条,也有一咏三叹的情调。弧线的大量使用,使原本笔直、坚挺的基本笔画,增加了柔和委婉。褚遂良在起笔时略微多了点逆笔,然后引回,波转一下。这些用笔都使褚遂良的书法显得生动活泼,不局限于原有的形式。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
11、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折转笔,也是一丝不苟,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风格和取法:褚遂良虽起吴、越,其书法遒劲,乃本褚亮. 与欧阳询同习隋派,实不出于二王。褚遂良书法师承前后大致可以认定为史陵、欧阳询、虞世南、王羲之。隋书本传者. 但云: 世习锤卫,索,工书,善草隶,工行草,长于碑版。从书体功用的角度和北朝书家“长于碑版”的特点,把隋代划入北派。褚遂良书法出于史陵又受欧阳询指点,所以褚的书法必然归为北派。其次宫殿之榜宜于篆隶,褚书又从隶法而来字中杂有隶笔“碑版石经,尚沿北派余风”,自然褚书归为北派。40 岁后浸染于二王书风中,或受益匪浅
12、然自有成规不舍北朝遗风,成雁塔风韵所谓若瑶台青璞官映春林. 美人蝉娟绮增华绰约。雁塔圣教序的点画细润华滋,有的地方细如蝉翼,有的地方重如奔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雁塔圣教序有很多细的笔画,但是却给人以韧劲十足的感觉,就像是一根根略被弯曲的钢丝。在细的笔画过后,也会出现厚重的笔画,让人赏心悦目。在中国书法的审美因素中,除布白结构外,最重要的是点画。除力感外,笔画的立体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标准。历来评论书法都推重圆劲。劲,指的是力感,而圆指的就是立体感,而褚遂良的灵活运用中锋,营造一种力透纸背的苍劲质感。以他永徽三年、四年所书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来看确实与此前书法风格有所不同。阮元曾说褚遂良书法曾取
13、法王羲之,所言: 间习南朝体书圣教序即嫌飘逸。盖登善深知古法非隶书不足已被丰碑而凿贞石也。”可见他既有北派苍劲的碑板之风,还取法二王飘逸柔美的书卷气。后世名家评价褚遂良的书迹传世不少,真正可靠确为褚遂良所书的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等几种碑刻。传为褚遂良所书的墨迹本有倪宽赞和大字阴符经两种,但都不能确定为褚遂良的真迹。 对褚遂良的书法,历来评价极高,他上继欧、虞,下开颜、柳,是唐代书法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清刘熙载艺概.云:“褚河南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褚遂良的书法艺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众多中晚唐乃至唐代以后的书法家。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可以用“遒逸
14、”来概括之,遒为遒劲,逸为飘逸。魏征向唐太宗推荐褚遂良善书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刘熙载评价欧阳询和褚遂良的书法说“欧其如龙威虎震,褚其如鹤游鸿戏”,鹤游鸿戏则为逸也。 唐代褚遂良书法被刘熙载称为: “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阮元云: “褚书碑石. 杂以隶笔,今有存者可复按也。褚临兰亭改动二王不可强同。”又褚遂良唐初人宜多正书,乃今所存褚迹则隶体为多。禇遂良书此碑,运之以清朗飘逸的笔触,极尽抒情遒婉。与此前所作房玄龄碑略似,而与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则大不同。显然,这种风格对刻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笔为主,用锋较浅,要求有精湛的镌刻技艺;而意态的传达,则有赖于
15、对原作的充分理解。郭尚先认为此碑乃禇公“平生最用意书”。 康有为广艺舟双揖体系云: “唐世小碑开元以前习褚、薛者最盛。清人王澎云: “褚河南书陶铸有唐一代. 稍险劲则为薛耀,稍痛快则为颜真卿,稍坚卓则为柳公权,稍纤媚则为钟绍京,稍映润则为吕向,稍纵逸则为魏栖梧,步移不失尺寸则为薛翟。”续书断云: “褚遂良其书多法,或教钟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言外之意是褚遂良书法也混一南北,自成规矩。褚遂良书法师承的划分就应该是两条线索其一早年学习隋代史陵书法,受欧阳询指点其书风受隋代书法南北合一的影响,不尽然为南为北所以其孟法师碑颇有书风转变之嫌; 其二,40 岁后浸染于二王书风中,或受
16、益匪浅然自有成规不舍北朝遗风,成雁塔风韵所谓若瑶台青璞官映春林. 美人蝉娟绮增华绰约。张怀灌书断: 褚遂良善书,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窦泉述书赋: “河南专精克俭克勤。服膺告誓锐思椅文。”李嗣真书后品: 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徐无闻谈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用笔特点时说:“这个特点就是有法而又无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的横画、直画、点、钩、撇、捺,不同的形态,比欧、虞、颜、柳诸家都多;各种点画的轻重、长短、粗细、正斜、曲直、方圆,都随手取势配合,没有固定的程式,这是后人最难学到家的所在。”(徐无闻褚遂良书法试论)。与本人其他
17、作品比较禇遂良书此碑雁塔,运之以清朗飘逸的笔触,极尽抒情遒婉。与此前所作房玄龄碑略似,而与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则大不同。显然,这种风格对刻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笔为主,用锋较浅,要求有精湛的镌刻技艺;而意态的传达,则有赖于对原作的充分理解。褚遂良唐初人宜多正书,乃今所存褚迹则隶体为多。以三完碑、孟法师碑。而雁塔、房玄龄二碑与龙藏寺风格相近。相较风格相近于王羲之,可见雁塔有取法王羲之风格。 大字阴符经虽然并非褚遂良的真迹,但也属褚体,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的横画、直画、点、钩、撇、捺,不同的形态,比欧、虞、颜、柳诸家都多;各种点画的轻重、长短、粗细、正斜、曲直、方圆,都随手取势配合,没有固定的程式,把褚体学到了家,其变化的丰富多样程度甚至大大超过雁塔圣教序,这也正是大字阴符经的高超之处和价值所在。下面请欣赏真迹 日文版雁塔圣教序记录荒金大琳 (高清)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能源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范本大全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房产转让合同模板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工程承包合伙合同示范
- 二零二五年度洗碗工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配套服务合同
- 2025版茶叶包装设计及印刷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道路货物运输合同责任保险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盗门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担保企业借款合同附三方担保细则
- 2025年滑雪教练职业技能测试卷:滑雪场地设施管理与维护试题
- 浙江典当行管理办法
- 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制度
- 家电采购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 电力笔试题目及答案
- 员工减肥奖励管理办法
- 旅游服务礼仪说课课件
- 顾客特定要求CSR清单
- 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办法
- 医疗行风警示教育
- 电力采集系统培训课件
- 服装贸易公司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