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新高考全国卷U)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 可与计事。”是汉为质厚少文造次丕熊必辞适自返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衽二召见其后勤 勒丕禹公门上亦必其南,怛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日:吾欲北发 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 ”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 者二”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 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
2、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 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 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那么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 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架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 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假设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 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缺乏,何多买田宅乎! ”遂尽以分与昆弟 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 俭如此。疾笃,
3、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 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 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 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 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
4、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 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解析:选C “少文”指缺少文采,“质厚”指质朴宽厚,二者均是形容吴汉性情的 词语;“造次”指匆忙、仓促,是“不能以辞语自达”的条件,所以应在“少文”后断开, 据此排除A、D两项。“上”指皇上,是下文“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的主语,所以应在 “上”前断开,排除B项。应选C。.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
5、视,二者的意思不同。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解析:选B B项,“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错误。结合原文“激扬吏 士” “吴公差强人意,隐假设一敌国矣”可知,此处“差强人意”指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当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 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 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
6、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 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 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解析:选D D项,“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错误。根据原文第2段中“遂尽以 分与昆弟外家”可知,吴汉将田产宅业都分给了兄弟和外家,并不是送给了故旧部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译文:(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缺乏,何多买田宅乎!”译文:解析:(1)数:屡次。勇鸯:勇敢凶猛。鲜:少。(2)让:责备。缺乏:(费用)缺乏。何
7、 乎:为什么呢。参考答案:(1)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 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2)吴汉回来,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缺乏,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 呢!”刷有所得方法文言文翻译审题的两个关注点第一个,审语境,即审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及其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第二个,审得分点。其一是重要实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从词性上看,动词、形容 词是得分点。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 得分点。从特殊性上看,古今异义词(如“军旅” “王室”)、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 通假字、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
8、、较难理解而要借助推断的实词也常是得分点。其二是重要 虚词,需根据语境推断出其意义和用法。其三是重要句式,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省略句要根据句式特点按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进行表述。.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 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 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答:解析:“刚毅”指刚强坚毅,“木讷”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概述吴汉刚毅与木讷之 处,需要理顺文中表达的吴汉的事件。征战时吴汉能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勇敢作战, 以及被延岑偷袭击败后坠入水中,最后拉着马尾才得以逃出的事件,都能表现其刚毅的性 格。由开篇对吴汉的描述“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及结尾吴汉对皇上的临终寄语“唯愿慎
9、 无赦而已”,可见其木讷的特点。参考答案:刚毅: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 大破敌军;作战不幸落水后,拉着马尾脱险。木讷: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 的意思;临终对皇上所说的仍是国家之事。参考译文:吴汉,字子颜,是南阳人。韩鸿担任使者,拿着符节出使,降服河北,有人跟他说: “吴子颜是奇才,可以和他谋划事情。”吴汉为人质朴宽厚但缺少文采,仓促之间不能用 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邓禹和众将领们屡次推举他,(皇上)屡次召见他,之后他勤苦不 倦常在刘秀门下,皇上也因为他是南阳人,渐渐亲近他。皇上已经攻破邯郸,杀了王郎, 召见邓禹留宿,晚上(和邓禹)说:“我打算向北调发
10、幽州精锐骑兵,众将领中谁可以派遣呢? ” 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 比得上的。”皇上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皇上认为邓禹善 于赏识人才。吴汉和苏茂、周建打仗,吴汉亲自穿上盔甲拿着戟,命令众将士说:“听到 鼓声都大声呼喊一起前进,后到的人杀。”于是击鼓进军,大败敌军。(吴汉)向北攻打清河 长垣和平原五里的敌人,都平定了。吴汉征伐蜀地,分别在水南和水北扎营,北边的军营战事不顺利,于是在口中横衔着 枚带着士兵去往水南边的军营会合,大败公孙述。吴汉的军队守在成都,公孙述的将领延 岑派遣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的后面,偷袭打败了吴汉
11、,吴汉掉落水中,拉着马尾得以逃出 来。吴汉性情忠诚宽厚,忠诚地侍奉皇上,从最开始跟着皇上征战,常在(皇上)身边,皇上 没有安寝,他便侧身屏住气息(小心地陪伴),皇上安寝以后他才离开。兵器不锋利,军营不 充实,吴汉常常自己修理调整弓戟,视察兵卒战马,激励振奋官兵。皇上时常派人看看吴 汉在做什么,(被派去的人)回来说(吴汉)正在修整作战进攻的工具,皇上常常说:“吴公还 能振奋人们的意志,稳重得可以匹敌一个国家了。”封吴汉做广平侯。吴汉曾经出兵征战, 妻子在他走后置买了田产。吴汉回来,贵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缺乏,为什么 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 ”最后把田产宅业全分给了兄弟和外家。吴汉的
12、爵位俸禄赏赐最 尊贵显要,然而(他)只修造内宅,不另建巷第。妻子先他去世,只埋葬在一个小的坟墓,没 有设祠堂(供奉),恭敬节俭到这种地步。(吴汉)病重,皇上亲自前来,问他想说什么。(他) 回答说:“我愚笨,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您)千万不要大赦天下罢了。”因病而亡,(官 员)上奏给他定谥号时说:“官员们商议应该为武。(皇上)下诏特意赐予(他)谥号为 “忠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另IJ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演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
13、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解析:选B B项,“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那里的 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您到了南中一定会很喜欢。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题干中“如何”二字提示考生,解答此题应分析表达技巧。这首送别诗在表现 离愁别绪时着重描写
14、了送别时的景色,分析表达技巧时,可从这里入手。“送君别有八月 秋,飒飒芦花复益愁”的意思是:在金秋八月之时送君离别,芦花飒飒作响再次增加了我 的愁绪。诗人与友人离别本怀离情,又遇芦花飒飒,离愁更甚,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的意思是:你乘坐的船越望越远,最终遥不可见, 只留下日暮时的长江单独流淌。结尾只字未提离情,只是描写了友人远去的船帆及空旷的 江面,却将离愁别绪渲染得更加浓重,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参考答案:(例如)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 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 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