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章产品质量第1页,共86页。产品质量法本章主要内容:一、产品质量法概论二、产品质量监督三、产品责任第2页,共86页。 一、产品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根据这一规定,产品质量法调整的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所谓加工、制作是指改变原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性质或表面状态,使之达到规定要求的各种工作的统称。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论第3页,共86页。 2、初级农产品(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等,例如小麦、鱼等)及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如石油、原煤、天然气等)不适用该法的规定。
2、但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 3、虽然经过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纯为科学研究或为自己使用而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该法调整的范围。 4、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但建设工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该法的规定。 5、军工产品不适用该法的规定。第4页,共86页。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 ) A.军工用品质量 B.建筑工程质量 C.食品卫生质量D.建筑材料质量。第5页,共86页。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 A.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农产品 B.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食品 C.经过炼制并用于销售的矿产品 D.直接开采的原油第6页,共86页。、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3、,下列何种产品属于该法所称的产品( )A.芝麻油B.大坝C.冰毒D.电力第7页,共86页。D AC A第8页,共86页。不属于产品的物品建设工程军工产品违禁品初级农产品产品应具备的条件经过加工制作的物品须用于销售应是动产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产品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产品满足明示或隐含要求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 第9页,共86页。二、产品质量 是指反映产品满足明示或隐含要求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主要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以及担保性。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物质、技术、社会因素。第10页,共86页。(1)功能性,即产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预定目的或规定功能的能力。 (2)安全性
4、,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知危害人身、财产和环境的能力。 (3)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经济性,即最经济地提供使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质量。 (5)可维修性。第11页,共86页。三、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法的概念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调整两大类社会关系:(1)在国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质量管理关系;(2)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与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因产品缺陷而产生的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第12页,共86页。 2、中国产品质量法体系 中国产品质量法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产品质量的其它法
5、律规范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使基本法; (2)其他法律规范,如计量法、标准化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等专门法; (3)其他法中的相关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第13页,共86页。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概念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据法定权限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二)我国产品质量监督体制第14页,共86页。国家产品质量监督体制中央产品质量监督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地方产品质量监督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县级以上政府各有关
6、部门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垂直领导第15页,共86页。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第16页,共86页。(一)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1、产品质量认证的概念 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 2、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依据是:国家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17页,共86页。 3、国家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内容: (1)认证标准 第一,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二,我国名、特产品,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
7、 第三,对于我国和国外认证机构签订了双边、多边认证合作协议的产品,依据协议中规定的标准。 (2)认证原则 企业自愿申请认证的原则。 (3)认证机构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由其授权的部门。第18页,共86页。 (4)认证形式 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的认证; 产品质量合格认证。对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和达到某一水平的认证。 (5)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是由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设计,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发布的一种专用标志。国际上比较著名的认证标志有:英国的风筝标志、德国的VDE标志、美国的UL标志;中国的认证标志有:长城认证标志、PRC认证标志、方圆认证标志。 (6)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
8、系认证的区别: 前者认证的对象是某种特定的产品;后者认证的对象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综合能力。第19页,共86页。 (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1、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概念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或由他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通过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书,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应要求的制度。第20页,共86页。 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依据是产品质量法。该法规定: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认证程序是:(1)企业根
9、据自愿原则申请质量体系认证;(2)认证机构接受企业申请;(3)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法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第21页,共86页。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 (1)在合同的条件下,是为了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向需方提供质量担保,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在非合同的条件下,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目标。4、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GB/TI9000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该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采用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第22页,共86页。(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从广义上讲,是
10、指国家、社会、用户、消费者以及企业自身等,对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所做的检验、检查、评价、措施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产品质量监督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和途径:1) 国家监督。2)社会监督。3)企业监督。第23页,共86页。第一、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国家对产品质量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1、抽查的对象 (1)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2)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 (3)用户、消费者和有关组织反映的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第24页,共86页。2、监督抽查的组织 中央,监督检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 地方,监督检查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本行政
11、区内组织监督检查; 法律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的法律的规定执行。第25页,共86页。3、抽查的样品 抽查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由被抽查者无偿提供; 检验合格的样品除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之外,在检验工作结束且无异议后一个季度内必须返还,同时通知被检查单位解封作备样的封存样品; 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第26页,共86页。 4、抽查规则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国务院和省级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其监督抽查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 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以
12、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不得以对产品进行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 对抽检产品检验,禁止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第27页,共86页。 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复检合格的,不再收取检验费;复检不合格的,应当缴纳检验费。 第二,社会监督 1、社会监督的形式 (1)消费者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 2、社会监督的权利 (1)建议处理权(2)支持起诉权第28页,共86页。1、县级以上
1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对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检查时,有权行使下列职权( ) A.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B.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生产销售活动有关情况; C.对有证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予以扣留或封存; D.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第29页,共86页。ABCD第30页,共86页。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产品质量检验抽查中不得() A .超过规定数量索取样品 B .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 C .
14、向送检人或单位收取检验费 D. 向消费者协会收取检验费 第31页,共86页。AB第32页,共86页。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的责任和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33页,共86页。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对产品质量的默示和明示担保义务 对产品真实标识的义务 特殊产品包装要求的规定生产者不得从事的行为 必须满足的国家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的规定以文字或行为表示对产品质量承担保证和承诺义务 易碎、易燃、易爆、剧毒、不能倒置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产品。 作出警示标志、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第34页,共86页。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
15、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做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第35页,共86页。对产品真实标识的义务 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按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标识 限期使用产品标识 安全使用标识 产品标识的例外规定 第36页,共86页。产品包装的概念 产品包装是指为在产品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并在包装上附加有关标识的总称。第37页,共86页。某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
16、以印有龙丰牌方便面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未细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该损失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A装卸工承担B装卸工的雇主承担C运输部门承担D某厂承担第38页,共86页。答案:D解析:见产品质量法第28条。根据这一规定,产品包装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剧毒、危险、易碎,储运中不能倒置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必须符合相应要求,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以标明储藏运输的注意事项。第39页,共86页。生产者不得从事的行为不得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不得伪冒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认证标志不得搀假、搀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40页,共86页。
17、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执行进货验收制度采取措施,保证产品质量销售产品的标志符合法定要求不得违反禁止性规定第41页,共86页。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销售产品质量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 销售产品的标识 符合法律规定 不得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名优等质量标志 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42页,共86页。第四节 产品损害赔偿责任 一、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 产品损害赔偿责任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因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用户、消费者或第三人人身和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18、 二、归责原则 1、归责原则的概念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和依据。第43页,共86页。 2、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在国际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合同责任阶段。在这个阶段,奉行“无合同即无责任”原则; (2)一般侵权责任阶段。在这个阶段,奉行“过错责任”原则; (3)严格责任阶段。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因产品存在缺陷知识他人人身、财产发生损害,生产者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0世纪以来,这一原则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采用。第44页,共86页。 3、我国实行的归责原则 (1)对生产者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因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人身、财产发生损害,生产者就应
19、当承担赔偿责任。 (2)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销售者由于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才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45页,共86页。 三、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一)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法律依据 1、民法通则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产品质量法规定,因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第46页,共86页。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
20、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赔偿损失。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例如轮椅、双拐)、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还应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第47页,共86页。案例 1994年,一户赵姓人家在为家中老人祝寿时,高压锅突然爆炸,儿媳妇被锅盖击中头部,抢救无效死亡。据负责高压锅质理检测的专家鉴定,高压锅爆炸的直接原因是高压锅的设计有问题,导致锅盖上的排气孔堵塞。由于高压锅的生产厂家距离遥远,赵家要求出售此高压锅的商场承担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但商场声称缺陷不是由自己造成的,而且商场在出售这种高压锅
21、(尚处于试销期)的时候已与买方签订有一份合同,约定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场负责退货,并双倍返还货款,因而商场只承担双倍返还货款的违约责任。问题: (1) 请问赵家可否向该商场请求承担责任?为什么? (2)赵家可以请求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赔偿责任? 第48页,共86页。答1. 可以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2. 侵权赔偿责任。因为造成了人身损
22、害,所以超越了违约责任,应属于侵权责任。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四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第49页,共86页。(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产品存在缺陷 产品缺陷包括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及不符合
23、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体包括: (1)设计上的缺陷 设计上的缺陷是指产品的设计不符合安全性能指标,对人身、财产安全具有潜在的危险。第50页,共86页。(2)原材料的缺陷 原材料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尤其在食品、药品等方面常引起副作用,甚至影响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3)制造上的缺陷 制造上的缺陷是指引产品生产中的不当,致使产品质量未达设计或预期的要求。 (4)指示上的缺陷 指示上的缺陷是指产品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未作充分、适当、正确的使用说明和警示说明。 产品缺陷的范围比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范围要宽。第51页,共86页。 2、存在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
24、事实。即“无损害,无责任”。 3、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第一,损害事实是由产品缺陷造成的,而不是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例如,外力的破坏、受害人的故意等; 第二,损害赔偿责任不以生产者、销售者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作为前提条件,只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有缺陷,并且因此造成了人身、财产损害的,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第52页,共86页。缺陷与瑕疵1、“瑕疵”一般指微小的缺点,如产品的外观、使用性能等方面。2、“缺陷”则是针对较大的质量问题而言。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
25、不符合该标准。”3、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第一,都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第二,都应当承担质量责任(但对瑕疵,经营者作出明确的说明或者用户、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前已经知道的除外)。第53页,共86页。4、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在程度上:瑕疵是一般质量问题;缺陷是严重质量问题。 第二,在求偿对象上:对瑕疵,用户、消费者应直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对缺陷,用户、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三,在赔偿方式和标准上:对瑕疵,由销售者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以至赔偿损失;对缺陷,以损害赔偿为原则。 第四,在诉讼时效上: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产
26、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起计算。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平衡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产品质量法又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第54页,共86页。以下产品中,哪些不是存在产品质量法所称“缺陷”的产品( ) A.损伤皮肤的化妆品 B.制冷效果不好的空调机 C.图像效果不佳的电视机 D.保温效果不良的暖水瓶 第55页,共86页。BCD第56页,共86页。一日,李女士在家中做饭时高压锅突然爆炸,李女士被炸飞的锅盖击中头部,抢救无效死亡
27、。后据质量检测专家鉴定,高压锅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设计不尽合理,使用时造成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爆炸,本案中,可以以下列何种依据判定生产者承担责任?A产品存在的缺陷B产品买卖约定C产品默示担保条件D产品明示担保条件第57页,共86页。答案:A产品质量法第41条。该条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明示担保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对产品的性能、质量所作的一种声明或陈述。第58页,共86页。产品质量法第40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
28、当符合该标准;(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这两条规定,不管厂商是否承诺,是否说明,都必须做到,否则就是违法,就不得销售。这种担保,主要是商销性默示担保,即厂商用于销售的产品应当符合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目的。第59页,共86页。 四、损害赔偿范围及责任形式 (一)生产者、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1、生产者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 (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2)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生产者将产品投入
29、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第60页,共86页。某厂开发一种新型节能炉具,先后制造出10件样品,后来样品有6件丢失。1996年某户居民的燃气罐发生爆炸,查明原因是使用了某厂丢失的6件样品炉具中的一件,而该炉具存在重大缺陷。该户居民要求某厂赔偿损失,某厂不同意赔偿,下列理由中哪一个最能支持某厂立场() A.该炉具尚未投入流通 B.该户居民如何得到炉具的事实不清 C.该户居民偷盗样品,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其自负 D.该户居民应向提供给其炉具的人索赔第61页,共86页。 A 第62页,共86页。2、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1)销售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 售出的产品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
30、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不符合以产品说明书、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销售者依法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第63页,共86页。 销售者未按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部门责令改正。 对于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等问题,如果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产品购销、加工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
31、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64页,共86页。 3、受害人的求偿权与先行赔偿人的追偿权 (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2)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先行赔偿,若责任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若责任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第65页,共86页。(二)损害赔偿范围1、人身伤害赔偿范围(1)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
32、赔偿金;(2)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2、财产损害赔偿范围 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受害人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第66页,共86页。 3、争议的解决 (1)通过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 (3)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当事人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第67页,共86页。案情 今年年初,某经营管理中心的部分员工到某县大峡谷风景区团体旅游。到达的当日中午下起了小雨。此团体的部分人员乘坐景区内某滑道公司经营的滑道车下山。因雨水冲刷滑道及滑道车,导致部分滑道车刹车失灵相
33、撞,致使于先生骨折。于先生为此支付医疗费4万余元。不久,于先生以侵权为由将滑道公司告上法庭,并追加提供滑道设备的某设备公司为共同被告,要求二被告对自己遭受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经法院审理查明,滑道公司与设备公司是两个独立法人,滑道公司的滑道设备由设备公司制造并负责安装。法院应当事人申请,委托有资质的鉴定中心对滑道公司的滑道车进行了技术鉴定,确认滑道车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质量瑕疵的产品。 问题:1.本案中谁是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 2.设备公司与滑道公司对于先生的损失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3.法院应如何审理本案? 第68页,共86页。 分歧意见 对于本案中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合议庭产生两种
34、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于先生的损失滑道公司与设备公司应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判决支持于先生的诉讼请求。本案涉及到产品质量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因滑道车质量不合格导致于先生的损害发生已具备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滑道公司和于先生之间有两种法律关系旅游服务合同关系和因滑道车质量不合格而产生的侵权行为关系而设备公司作为滑道设备的制造者与滑道公司应共同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第69页,共86页。 第二种意见认为设备公司在本案中对于先生的损害不应承担责任法院应判决由滑道公司承担于先生的损失而驳回于先生对设备公司的起诉。因为滑道公司和于先生形成了旅游服务合同关系滑道公司在提供娱乐服务过程中没有尽到保护游客安全
35、的义务使于先生遭受损害于先生可以基于合同关系要求滑道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也可基于侵权之债要求滑道公司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但对于设备公司的责任问题则应由滑道公司向于先生承担责任之后依照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其承担产品质量责任而不是由于先生来起诉。第70页,共86页。本案涉及了两种法律关系:于先生与滑道公司之间的旅游服务合同关系;滑道公司与设备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第一种意见混淆了这两种基本法律关系,其将设备公司定位为产品滑道车的制造者,将滑道公司定位为产品的销售者,而将于先生看作是产品的使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
36、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所以,如果第一种意见成立,确实就产生了产品质量责任问题,设备公司作为制造者就有义务与销售者滑道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71页,共86页。但事实上,在设备公司与滑道公司的买卖合同中,设备公司是卖方,是滑道车的制造者,同时也是销售者,而滑道车的真正消费者是买方滑道公司,并不是受害人于先生。滑道公司购买滑道车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作为自己提供旅游服务的工具,其向旅游者收取的费用具有服务费的性质,而不是销
37、售滑道车的价款。于先生与滑道公司之间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所以,也就不能产生产品质量责任,只产生侵权和违约责任。因此,设备公司、滑道公司、于先生这三者的地位及形成的法律关系不符合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合同的相对性,有权依据产品质量责任要求生产者承担责任的是滑道公司,而不是于先生。于先生对于自己的损失,只能向滑道公司主张权利。 最终,法院判决滑道公司支付于先生各项损失4万余元,驳回于先生对设备公司的起诉。第72页,共86页。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
38、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乙商场应予退换并赔偿损失B乙商场退换并赔偿损失后可向甲公司追偿C消费者丙被花瓶裂缝划伤,可向甲公司直接索赔D乙商场无过错,不应当对此负责第73页,共86页。 D 第74页,共86页。第五节 行政和刑事责任一、生产者、销售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一)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1、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标准产品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
39、上3倍以下的罚款;第75页,共86页。 (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第76页,共86页。(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或者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
40、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第77页,共86页。 4、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或未售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2倍以下的罚款;(2)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78页,共86页。(二)以欺诈手段生产、销售产品的行政法律责任 生产者、销售者伪造产品的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
41、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79页,共86页。(三)产品标识不当的法律责任 产品标识不符合对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的要求的,应依法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有关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规定的,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第80页,共86页。 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质量法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一)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定情形及法律责任 1
42、、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质量法的行为; 2、向违法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3、阻挠、干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查处,造成后果的。 具有以上情形之一的,以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81页,共86页。(二)质量监督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违反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1、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产品监督抽查中超过规定的数量索要样品或者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的,由上级监督管理部门或监察部门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对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违法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
43、动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82页,共86页。 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违反规定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收入1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质量检验资格。 4、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83页,共86页。 三、当事人对行政处罚的诉讼权利 1、申请行政复议权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 2、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3、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