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编版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编版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编版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编版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注:火星一小行星带一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一环境)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水源)第二节太阳对地

2、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能量产生为H原子的核聚变,只有1/2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2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动和生物活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一色球一日冕(由内向外)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一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在耀斑之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

3、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一自转和公转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和速度)(a):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色远日咛达Wvrn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恒星日(真正周期23时56分4秒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速度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V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极点为0。1月初,位于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速度慢读图要求(必修IP图1

4、-14):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21j*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把握公转方向;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15210万公里地球公转图示(6月22日)夏至N希甘(3月21日)14710近日点(1月初)冬至(12月22日)1月初邸点,公7、昼夜交替现象(b):由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拓展提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太阳髙度,晨昏线上太阳髙度为0。8、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a):偏转规律: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力,纬度越高偏转越大。9、地

5、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即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早,表现为地方时的值越大。拓展: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晨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区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又称标准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与该时区各地的地方时相差最多不超过半小时。中国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即120oE的地方时),英国为0时区(国际标准时间,也称世界时)。能力要求:学会由

6、所给经度推算时区、由时区推算其中央经线和时区的经度范围,熟悉1800经线两侧的时区分布。掌握区时换算的基本方法:同侧减、异侧加,推算时区差,东加西减得区时。10、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日界线即1800经线(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这里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侧为西12区,日期晚一天;西侧为东12区,日期早一天)。掌握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规则(东一减西加)。注意: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0经线重合,而是有几处折线(弯曲)。11、地球公转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

7、体现。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右图所示:强调: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范围是由黄赤交角大小决定的。读图要求(必修IP?】图1-15):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公转中,地轴的北极总指向北极星;认识赤道面和黄道面;识别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12、正午太阳咼度的变化(c):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地方时的12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纬度上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在同一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髙度达最大值,南半

8、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髙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拓展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Oo纬度差。13、昼夜长短的变化(c):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上,昼长夜短,且地理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学会比较不同纬度地点的昼夜长短。以北半球为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昼夜昼长于夜昼最长昼长于夜昼夜昼短于夜昼最短昼短于夜昼夜平分昼渐长昼渐短平分夜渐长昼渐长平分14、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b):15、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特点(a):深度V一理AAs千米四季变化: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9、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五带分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赤道到高纬递减的规律。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在三态物质中都可以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两个界面:莫霍面(平均17千米。海洋6、陆地33)古登堡面(2900千米)。三个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分上、下地幔)、地核(分内、外核)。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千米。16、地球外部圈层及特点(a):地壳以外由大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10、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2.大气的温室效应过程:太阳暖地面一地面暖大气一大气还地面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气温f,地面气温f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太空,大气气温f,地面气温/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辐射到达地面,大气气温(,地面气温f大气问温室效应3太阳辐射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二热力环流1.产生原因:地面受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衣冷汨福不射均空气同一水1空气垂貢tA平面气s&水平运动压差昇1原凶运动大七逞訪:&育旦老式受热冷却受热3.代表类型-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白天由于山坡增温强烈,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大作用力)EmO地转偏向力(BI6)1000-近地面凤的形威03m2(K0I北城/积習冰川带555(?世普滿山漑木林带存如0髙山许叶韩带4汽*离山蚀测P令液網翅阀叶林带典型代表:温带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