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21年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21年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21年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21年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 年最新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城市概况*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 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地理坐标为北纬 38 3440 15,东经 116 43118 04,南北长189km东西宽117kM总面积约11920 平方公里。*市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资源 、燃料和地热资源有30多种。海洋资源主要有海盐、石油和鱼类等 。水资源含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年收水均30亿立方米。*主要自然条件如下:地质条件:*地区由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 界地层组成,其在我国地质构造体系中,处于燕山纬向构造体系与 新华

2、夏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地震烈度为 8度。地貌:*地貌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山地 、丘陵、平原、海岸带四类。气候:*市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属暖温带半 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2.2 C,平均气压1016.6毫巴,年平均无霜期为19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00mm最大 冻土深度690mm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C,采暖天数122天,采 暖期室外平均温度-0.9 C。全市平均风速为2-5m/s,冬季多为偏北 风,寒冷、干燥、降水少,夏季多为东南风,高温,高湿,降水集 中。*是中国著名的老工商业城市,近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经济体 系。1997年底,中央宣布

3、了 *城市的定位,即“*是环渤海地区的 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 中心。*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优势,按照中央对 *城市的定位, 确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 2010年,力争把*市建设为 现代化港口城市,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第二节编制依据1、设计委托书2、*园区总体规划3、*市*供热专项规划4、*园区供热规划5、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第三节供热区域简介*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为*的一部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地处*市区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占地 30.5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唐津高速公路;南至杨北公路;

4、西至津岐公路;北至津汉快速路及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详见附图一)它北临东丽湖 水库,东倚空港水库。规划用地距*市中心20公里、距塘沽城区中 心17公里,距泰达9公里,距京津城际铁路 6公里,距北京市150 公里。其地理位置优越。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规划建筑面积约200gm2,集中供热面积约153g点 其中产业 区生产用房占32.3% (494万m2),办公及公共设施占44.3% (678万m2 ),住宅占23.4% (358万m2)。区内存在三类用热需求:冬季供暖、夏 季集中空调和常年生产、生活用蒸汽。根据规划测算最大供热负荷约871MW要满足如此大量的用热需求,目前在国家环保政策允许条件

5、下可采用的方式有三种:1、全区域采用统一集中供热。2、小区域集中供热(供冷),可使用清洁能源(电、天然气、 轻柴油)为动力。3、各热用户自备热源,如:住宅可采用冷、暖空调、燃气炉等;企业和公建设施自备燃气(油)锅炉。方式2和方式3的优点是使用灵活,各用户可根据各自需要,设 置和使用自备热源。缺点:1)运行费用高。较以煤为燃料的集中供热运行费高 23倍。2)管理费用增加。3)产业区内小烟囱林立,是必影响产业区整体景观形象,同时 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全区域集中供热,将热源建在产业区以外,对产业区的环境和 景观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热源规模较大,以煤为燃料时可采用较 复杂的环保设施,使对外排放达到

6、环保要求。因此热源动力可使用价格较低的煤,使各热用户的用热成本较低,同时免去了自备热源 的运行管理负担。*根据其总体规划,将建成代表21世纪城市新形象的城区。经 济发达,环境优美,具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为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产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七通一平) 是基本条件和保证。其中集中供热工程则是体现新城市形象,保证 产业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和基 本保证。根据*市*供热专项规划,*园区供热规划,*所处区域 中远期由区域西部约2公里的规划热电厂为热源。近期需建区域供热锅 炉房满足其供热需要。*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目前*约400万平方米的起步区

7、已开始建设,2009底需供 暖,区域内道路正在建设。集中供热工程作为一项基础设施也应尽 快实施。第五节建设内容和规模1、供热方式根据*热用户性质和用热需求,确定其供热方式如下:供暖热水管生活热水管*集中空调机冷、热水管网生活热水用户集中空调用户常年热用户供热流程示意图2、建设范围本项目建设范围为:1、区域锅炉房,2、一级热水管网,3、小 区热力站。3、建设内容和规模1)、建设规模根据供热规划,本项目供热区域 30平方公里,供热面积约1530万平方米,供热负荷871MW2)、建设内容区域锅炉房(热源厂)一座,供热能力 280MW装机4x70MW工程投资约:13286.59万元一级热水管网:37.

8、43公里(DN1400-DN200 ,供热能力857MW工程投资约:23171.87万元热 力站:85座,供热能力871MW工程投资约: 13679.7万元。调度中心: 881.96 万元。合计工程总投资约:5.10亿元(一类费)。第六节主要技术原则1 、根据国家及*市现行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2、合理布局,考虑产业区的建设周期,统一规划设计,分段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效益。3、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使供热系统达到经济运行、节约能源、维护方便、运行可靠、便于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热水管网预热无补偿直埋敷设。第八节工作经过*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能源有限公司组织,*

9、编制完 成。第九节工程实施进度根据产业区发展规则和对产业区开发建设进度的预测,确定*供热面积发展如下:200科20万m2009-2011年达到405万m2(一期工程)2012-2015年达到905万m2(二期工程)2016-2020年达到1530万m2 (三期工程)本项目建设期较长,供热负荷可变性较大,特别是工业负荷无 法准确预测。本项目的建设规划和进度既要与产业区开发进度相配合,也要充分考虑预测热负荷与实际供热负荷出现较大误差时的风险控制,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原则是:统一规划,分期设计,分步实施。1、区域锅炉房(热源厂)热源厂为一期配套项目,设计和土建一次完成,主要设备安装 分三年完成。2009年:4 X70M啾炉房一座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及全部土建 工程完成,安装2x70M啾炉及配套设备,供热能力140MW2010年:安装1x70M糊炉及配套设备,增加供热能力70MW2011年:安装1x70M糊炉及配套设备,增加供热能力70MW至2011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形成供热能力280M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