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1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2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3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4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一、低碳经济与中国的战略目标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该报告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

2、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三是选择重点行业特别是清洁煤发电和煤炭多联产等,提高这些行业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规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该报告还指出,我国应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

3、5年降低40%至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报告预计,如果我国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有效的国际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下,我国碳排放可争取在2030年到2040年达到顶点,之后进入稳定和下降期。到2050年,我国GDP的门人排放强度将比2000年下降80%以上,达到美元,相当于OECD2000年的水平(见表1)。届时我国人均GDP大体与发达国家1970年左右的水平相当,而GDP的.排放强度仅为OECD1971年平均水平的55%。因此,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的进展历程相较,能够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和排放实现现代化目标,从而为减缓排放做出奉献。我国未来能

4、源消势C3排故悄量分析顼訂2000年2020耶人均巩美石人)R563027抚能源13033000CDF储独强廈枫时黄元)L210.69協源消费强度伽7磚)0j630.55CDP的心偽强度阳缎元)().760.38人旳ch排放(kg-c/人650】14&资料来源:何键坤.刘滨乂找国减缓碳排故的近期形势与远朋芒殊分析,屮网人口资跋与环瓏旳注4;DP按2000年价4fi计算。二、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窘境我国高碳产业现状分析所谓高碳产业即高耗能、高排碳量的产业。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高耗能高排碳量的重化工业在我国仍处于主要地位,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煤炭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

5、5以上,由此带来了我国高碳产业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现状,为了更进一步解析我国高碳产业的耗能及碳排放,本文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1-2008)中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全国工业分行业的碳排放量及我国工业分行业的煤炭消费量。、iftt勺帘?、皮峨,亡皮羽爐及其剧总业制进业化澤纤维制骷业金属制需业电rsiffit设auuiM2000门7”92婭9.彌1341.25482.28838.43489,45M7jO3?9.79133诂507,14949恥523312OQ2J59.91665.2S137白.4353O.W1119.Z36OO.S520031S5.U802.W136.14619.04J2MO67fi

6、46777.45E沾U4.26H7O.259血船2(Mnmi4my111X)4.161083.051662J52006259.75M.01116451192331303.01280JO棉4胖1161.751215.592I17J51500.25和-2007年我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情况3200(2007年物国工那分行业碟排披况业采掘业直品JH革加E号食晶歌料制逍业幼织业石油咖l_L非金属矿物制戲业1:业电力煤水生产供h2(册6197682543.722029.3253OWI8746.2513Q7fitSl5629J72()016529.7725H3.202127.S65415.75S536.8&1

7、36Z3J65824,42fi669192700,H2314.423034了加2嗣14610.056256Hl20037505.332632.9126512376267.2SIO035J41818)726S.K42004M75J02940*75.UOI.77T753.7B13505.72IK24.54隔,292()056841.6fi3235J7725.S17828.5114193.6527564,15眈蓟占92吹BB71J&73431314303J57V24.S314877南31725.859028,44MS射輻怡53639.304*4(1738570215IRL663,M4fi.2lMV7

8、酣忆崔2我3戦瞅中国腌牌统计年也(2制I-200B蔽SftW届撕羅社采丿冃发应去耗计云債应万吨毎潇為、热龙屮的媒城(山插陕煤烘换系數似74购鴻昂和腹由表二、表3分析可知,我国工业行业中,就2007年数据来看,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采掘业等,碳排放量最小的行业依次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从时间层面上看,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2007年比2000年增长最快的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供应业,增长率达到630,其次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增长了628,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了271。行皿年#皮敢.冠

9、皮、抽就廉K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遗业魏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輸设备制逬业.64497,S1872.501342&214.50和脫200262.854332G720,23104J6217,2757J320016WM5.93153.44134.94202.44&.64200484.415眇却771M225.52269A5137.622005R4CM573.50価肿223.6127畑132920U68526宓肿7603225.91264.23126.11200784,66581JQ&30.30225,15场4例123曲聚52QW-2W?年我国井舒业煤除消费总*吁业采撮业*品,烟軍加工与超融石

10、油加工及非金陀色金属冶炼电力操吒刀年朮品、饮料制施业炼焼业及JK延加工业生产供胚2m10858.372WM313)4.29阳阳加H17256iimn$呻絕别2002g他14弟331266.890062.1昭嗣H805.427014X812W12734*07275?.75I422.7A12927.0011259.011473&7463601-+!2004II371-922659.27I99IJ615792.6S16304.84!6209,57956655520054iM102757.602141.141S91WI6764.2Ai知酣70巧4妬左32775.464301.451677.701682

11、7.572MS5.58E2M93.5200717659.862937.782392.725653417105.3922504.92133424.2资料未際:灰4、我彳數撩来源于中倒能游饶计年曬)(2001甜0町和我数抵“由表4、表5可知,我国最近几年来煤炭消费量最大的行业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采掘业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煤炭消费量最低的行业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及医药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大体上与上述行业排碳量最大与最小行业能够相对应。这说明,随着工业的进展,我国碳排放量也出现了专门大的增加,使得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这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进展目标带来了必然

12、的困难。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困境分析因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重化工业的发展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持续数十年高能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已遇瓶颈之殇,其瓶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又加之中国国内工业化比重不平衡,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较大,这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年”测算,2005-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

13、源需求年均分别增长和,能源相关排放将年均别离增加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中国工业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电力行业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同时,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天然气占,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得多,所以较高的排放强度则成为中国能源的主要特征。中国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据有

14、关机构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含的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中国工业受到能源技术与设施锁定效应的危险。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目前,中国正面临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据有关机构估计,在参考情景下,中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万亿美元。如果不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这些能源设施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在其长达15-50年的使用周期内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不利影响。中国

15、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导致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沉重负担。三、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政策路径选择由上述制约因素可知,我们应将高碳产业与相关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相融合,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并以此为方向,制定相关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构建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指通过确定产业的构成比例、相

16、互关系和产业发展序列,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实施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在这里主要涉及到二类政策,即:产业间结构政策和产业内部结构政策。产业间结构政策是关于各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的政策;产业内部结构政策旨在调整产业的内部结构。产业间结构政策。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靠钢铁、煤炭、电力、化工、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这种产业结构将在很长时期内继续下去,但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一国经济增长可以更多地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以及制度的改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产出效益,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为此,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中,我们应依靠产业

17、结构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由高碳重化产业向高科技低碳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减少工业对碳排放的需求,并逐步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偏好,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产业内部结构政策。优化能源产业内部结构,拓展新能源是我们实施能源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仍是高碳的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的,我国经济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靠高碳能源驱动,而且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较低,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此,我们应对现有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加快新能源的开发,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改进能源构成结构,

18、多开发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和经济手段,调整能源产业内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路径。构建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产业内部、通过市场机制使企业之间资源合理配置而制定的政策总合。产业组织政策着重影响产业组织的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对企业实施严格的能耗效率管制政策。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必须在产业内部制定更严格的产品的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促使企业降碳。为此,我们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碳锁定效应”,创新政策制度,借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法案、法规、法律

19、,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制定激励性的财税政策,包括税收、补贴、价格和贷款政策等等;在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节能建筑材料、清洁能源方面执行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紧密研究和跟踪国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势,制定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将企业的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建设、改善、健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企业低碳生产和经营环境。同时,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与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支持,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注重建立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碳交易市场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碳交易即政府制定一个行业、部门、地区或国家可能

20、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总量上限,然后给予或出售给企业有限额规定的许可证,且这个排放许可可以在排放者之间相互交易,如果企业排放的量超过许可证的上限,就必须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排放配额。排放交易是以最低成本来实现减排的重要工具,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计划在对企业提出政策要求的同时,又给企业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来探寻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减排途径。我国应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排放权市场,整合各种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各个企业的交易行为,减少买卖双方寻找项目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欧盟在国际社会上不断宣扬低碳发展的理念,呼吁各国共

21、同行动发展低碳产业,希望中国能够积极参与制定中期减排,并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制定详尽的低碳发展计划。欧盟还与众多国家开展能源与气候、环境合作。为此,我国发展低碳产业,也要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去,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要加强与欧盟的合作,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具有相互依存性,在低碳产业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构建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技术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指的是引导或影响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主要包括技术自主开发政策、技术引进政策、技术扩散政策等等。这些政策通过利用财政、金融、税收、产权保护等工具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

22、新,进而实现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经济体系的技术创新,带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远高于同时期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表明我国能源利用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近期我国能源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及时更新落后能源消耗设备,实现能源消耗设备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创新能源利用技术,对现有能源利用特别是煤炭利用进行改造,进行清洁煤生产。另外,我国必需通过一系列产业技术政策,成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为进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撑。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蓄

23、;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功效的转化和应用;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等;加速核能、水电等低碳特征能源开发利用,协调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污染减排,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以现有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进展平台为依托,增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增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四、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的产业政策建议我国要实现高碳产业向低碳化转型,必须以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政策为导向,抓住国际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机遇,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走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1.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结构政策建议重点调整我国重工

24、业比例,建立鼓励知识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重工业一方面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大户,另一方面又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重工业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高达,2007年上升到。重工业比例的调整必然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以及中国的节能减排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在维持资源环境容量平衡的基础上,加快对产业存量中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能进行调整、改造、淘汰的步伐,以腾出资源环境容量,用于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建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积极鼓励增加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

25、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等低碳产业,通过相关产业结构政策,积极扶持国内低碳型的新兴产业发展。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提高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的建立。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机制,以是否有利于建设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系统为基本的取舍标准,从能源、水、土地、矿产资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实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加快产业能效准入标准和污染排放准入标准的制定,设立“产业门槛”、“能效门槛”和“环境准入门槛”,变“盲目引资”为“慎重选资”,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以提高我国产

26、业结构的高度化,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建立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政策目标。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传统的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依旧会保持不变。从优化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发展低碳和零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排放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能源产业结构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近期,我国应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作用作为重点,不

27、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除了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外,还必须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应减少地下含碳能源的开采,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2.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组织政策建议建立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激励、补偿机制的产业组织政策。要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激励、补偿机制必须从几个方面着手,即:一是国家和有条件的地方要提

28、供资金支持,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二是对不按期淘汰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三是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基金,将税收的一部分划入该基金,并接受单位与个人的捐助,在等量替换产能中对依法建设生产的淘汰企业经济损失进行必要的补偿。建立合理财政税收政策以完善高碳产业低碳化的转型机制。一是开征二氧化碳税,即碳税。这是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的实际征收往往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征收,而不是直接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这主要是由于直接以二氧化碳的排

29、放量为征收对象,在技术上不易操作。从长远看,实施碳税势在必行,虽然近期在中国征收低税率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对遏制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二是建立税收优惠与税收强制相结合政策。由于大多数税种不直接进入生产成本(关税例外),因而税收优惠政策对鼓励企业改造生产制造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对低碳生产的激励则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落后产能机械设备的低碳技术更新和低碳生产设备的换代起着一定的激励作用,这些政策包括:减免关税、减免形成固定资产税、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而强制性税收政策,尤其是高标准、高强度的收费政策,不仅能起到鼓励开发利用这类资源的作用,还能促进

30、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刺激措施,污染者付费原则即属此类。充分发挥碳汇潜力,构建我国碳平衡交易产业组织政策。中国拥有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基本潜力,在此,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思考和架构比较合理的中国碳平衡模式,制定相应的碳平衡交易产业组织政策。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即:一是建立区域碳交易机制。在我国的不同功能区,一些区域是生态屏障区,一些区域是生态收益区,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生态受益区应当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享用“外部效益”溢出的合理份额,对于生态保护区实施补偿。补偿原则是碳源大于碳汇的省份按照一定的价格(双方协商或国家定价)向碳源小于

31、碳汇的省份购买碳排放额,以此保证各区域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总和的相对平衡;二是制定和实施企业低碳认证、交易制度。在此,咱们可借鉴意大利“白色证书”制度,“白色证书”也称能源效率证书,是一个为减少企业能源消耗而出台的鼓励办法。“白色证书”实际上是对能源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一种认证,政府管理部门按照企业的节能效果给予认证,并肯定具体的标准。我国也能够借鉴这种制度,对最终用户达到必然能源消耗标准的企业实施这一制度,发放必然能源配额利用证书,在必然能源消耗标准以下的企业或服务、制造和安装部门的企业能够志愿实行证书利用。对达到节能目标的企业,政府有关节能部门将给予必然的经济奖励或补助,节能效果超过规定目标,可出售其丰裕的“证书”配额,达不到最低节能目标者,可从市场上购买其他丰裕企业的“证书”余额,不然将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惩罚。同时,还要求各企业的节能总额中至少有一半是通过采取节能办法而非购买“证书”而实现的。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产业技术政策建议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的产业技术政策的建立。要增强本国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相关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