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_第1页
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_第2页
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_第3页
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_第4页
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强调教育(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的规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

2、平衡性,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教育“成人化”,这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答案解析:2.【答案】B。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自然科学在近代教育中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教育规模的扩大B.普及教育C.生产力发展D.教育的阶段性答案解析:3.【答案】C。解析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变革。4.人口数量决定教育的( )。 A.速度B.质量C.实际规模D.可能规模答案解析:4.【答案】D。解析:人口数量只能决定教育的可能规模,而不能完全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质量及实际规模。据此,选 D。5.一个国家整个教育制度中最主要和核心的部分是( )。 A.学校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方针C.教育经费控制D.教育行政管理答案解析:5.【答案】A。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6.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掌握和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再加工善于表达,善于选择运用良好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自学、实践等属于教师的( )。 A.教育才能B

4、.教学才能C.社会交往才能D.组织才能答案解析:6.【答案】B。解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育的核心能力。(1)教师要善于制订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材,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预见性、有序性;(2)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3)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各方面相互配合,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故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掌握和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再加工,善于表达,善于选择运用良好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自学、实践等属于教师的教学才能。7.( )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A.教师的学识B.教

5、师的言行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教学答案解析:7.【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8.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 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答案解析:8.【答案】B。解析: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的在于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9.关于活动课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杜威对活动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课程的排列重视逻辑排序C.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进行教学D.儿童从活动课程中获得知识缺乏系统性,无连贯性,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答案解析:9.【答案

6、】B。解析: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的价值,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就是学生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因此b描述的应该是学科课程的特点。10.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 A.杜威B.泰勒C.布卢姆D.布鲁纳答案解析:10.【答案】C。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分类目标是将课程分成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

7、;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确定,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的思想基本相似。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他的认知目标分类影响深远。就选项所给人物而言,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是最为著名的。11.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不包括( )。 A.教条化B.模式化C.静态化D.多样化答案解析:11.【答案】D。解析: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有:(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12.下面是某小学老师给学生的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

8、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个评语主要体现了( )。 A.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解析:12.【答案】D。解析:定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题干中重在采用谈心式的评语模式对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13.受测验长度影响

9、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解析:13.【答案】A。解析: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测验的长度会影响测验的信度,因为如果测验较长时,可以很好的测出先后题目答案是否一致。14.下列关于“说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要完全按照教案的流程讲解B.教材是唯一的标准C.详讲重难点、教学流程及理论依据D.视听者为学生答案解析:14.【答案】C。解析:说课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某一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科学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系统地表述自己执教该课程内容的教学设想

10、、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而说课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所以 A 项错误。说课主要有四个方面: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所以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B 项错误。视听者为同行或专家,D 项错误。说课重点主要在教学流程上,所以 C 项符合题意。1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B.途径C.内容D.基础答案解析:15.【答案】D。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11、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 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有:(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最终形成。16.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答案解析:16.【答案】B。解析:构成德育过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德

12、育过程的诸种矛盾。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了德育过程的发展。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能动主体,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它具体表现为,教育者代表社会提出的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德育要求与整个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现状之间这一社会矛盾的反映。17.一个人情绪心理的核心成分( )。 A.性格B.气质C.需要D.兴趣答案解析:17.【答案】C。解析:情绪是人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一种体验。其核心成分是需要,满足需要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的情绪。18.歌德传的作者精彩地描绘了歌德的性格世界:“这个人,平常非常温柔忍耐的,竟有

13、时愤怒至于咬牙跺脚。他能闲静,又能活泼,愉快时犹如登天,苦闷时如坠地狱。他有坚强的自信,他又常有自若的怀疑,他能自觉为超人去毁灭一个世界,但又觉得懦弱无能,不能移动道途中一块小石。”这说明的是( )。 A.能力特点B.气质特点C.性格特点D.兴趣特点答案解析:18.【答案】C。解析: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一项工作;气质也称脾气秉性,指个体神经活动类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的特点;性格是指人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具有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题干中表述的非气质,而是性格。1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 A.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期D

14、.青年期答案解析:19.【答案】C。解析: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幼儿期,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20.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答案解析:20.【答案】B。解析:场独立性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性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21.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背乘法口诀表”属于( )。 A.机械的接受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答案解析:21.【答案】A。解析

15、: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材料没有逻辑意义,不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或学生缺乏意义学习的态度,靠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背乘法口诀表”属于机械学习。22.根据知识深度不同,可将知识分为感性和( )知识 A.具体B.抽象C.理性D.概念答案解析:22.【答案】C。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应,是对具体感性特征的具体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理性知识是指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23.心智技能形成最后阶段( )。 A.完善B.内部言语C.无声言语D.有声言语答案解析:23.【答案】B。解析: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等,以人们是

16、通过活动把客观现实反映到脑中成为主观映象、又将自己的心理意识通过活动变为客观现实的观念作为依据,从20 世纪 50 年代起,应用不同的材料,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包括正常的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了一系列智力活动的实验研究。根据 20 多年的研究,他们认为智力技能形成有一个从外部物质活动转向内部心理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24.学习了汉语拼音,会不利于学习英文字母,这是( )。 A.逆向迁移B.水平迁移C.负迁移D.具体迁移答案解析:24.【答案】C。解析: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

17、消极影响。题干强“不利于”所以选择负迁移。25.学生在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倾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 A.直觉的道德感B.想象性的道德感C.伦理性的道德感D.感性的道德感答案解析:25.【答案】B。解析: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是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它往往由具体情境而引起的,以迅速产生为特点,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想象的道德情感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它往往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一种

18、道德情感。如儿童看一本小说或一部电影后,小说或电影中的人物会引起儿童情感共鸣。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往往是在道德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是最高形式的道德情感。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就属于这一类形式。26.有的教师常常具有不现实的期望和理想,对外界干扰容易妥协,人际交往中体验到无能感,研究表明这样的老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他们是( )。 A.低自尊和内控的教师B.低自尊和外控的教师C.高自尊和内控的教师D.高自尊和外控的教师答案解析:26.【答案】B。解析:对外界干扰容易妥协,属于外控型的老师,人际交往中体验

19、无能感,属于低自尊的教师,因此答案选择 B。27.中学生赵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多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赵明具备较高的( )。 A.视觉-空间智力B.人际智力C.语言智力D.音乐智力答案解析:27.【答案】A。解析:几何成绩的好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空间思维能力。小明的几何成绩很好,说明小明具备较高的视觉-空间智力。28.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学生的( )。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答案解析:28.【答案】D。解析: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学生的人格尊严权。答案选择 D。29.下列教师的违法行为

20、中,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 )。 A.对学生进行负面宣传的;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损失的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对学生进行负面宣传的D.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答案解析:29.【答案】D。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

21、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0.自觉抑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教书育人B.关爱学生C.爱国守法D.为人师表答案解析:30.【答案】D。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二、判断解析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个 4 分,共 24 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无论正误,并简述理由。31.小学低年级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更感兴趣,而对于学习的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弱一些。( ) 答案解析:答案

22、解析:31.【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小学低年级同学的注意力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容易被无关事物所吸引,故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更感兴趣,而对于学习的内容和记过的兴趣相对较弱。故此题正确。32.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2.【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和培养,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题干所述过于片面和局限,故此题错误。33.德育应当

23、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3.【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的途径和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包括非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中。因此,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说法是正确的。34.幼儿早期阶段,主要是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 )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4.【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 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 岁)、

24、童年期(6、7-11、12 岁)、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期(14、15-25 岁)、成年期(25-65 岁)、老年期(65 岁以后)。因此幼儿早期应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所以,已经不是以动作思维为主了。35.知识积累得多了,自然就形成技能。( )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5.【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

25、物的主观表征,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因此,技能是需要通过练习的,不能简单地说,知识积累得多了,自然就形成技能。36.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重于教育。( )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6.【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遗传素质

26、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遗传并不比教育重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37.简述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7.【参考答案】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38.你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怎么样才算上好一堂课?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8.【参考答案】(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

27、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39.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9.【参考答案】(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5)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40.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40.【参考答案】(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

28、清晰的动觉41.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41.【参考答案】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4)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5)个别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0 分)42.请你联系木桶理论,谈谈你对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的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42.【参考答案】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 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木桶效应也体现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1)全面发展

29、和个性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发展也必须以尊重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遵守国家法律为基础和前提,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如“木桶理论”中所说的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人的发展也是要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成为社会需要的人。(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

30、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样的个性,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如“水桶理论”说的,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1 分)阅读案例回答问题:王老师今年刚刚担任五年级(1)班的数学老师,他对提高班里的数学成绩信心十 足。在王老师看来,提高数学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锻炼、多做题,为此他对 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严格。每天都要留大量的练习题,中午休息的时候也要在班里巡 查、监督学生的作业,并让家长晚上监督孩子把作业写完,学生的作业中一旦出现错 误,都要改正好几遍,再默写好几遍,还要写检查保障自己不会再犯错误。王老师还 会时不时的进行班级小测验,在本应讲授新知识时突然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起 初一段时间,班里的数学成绩在全年级提高的很快,但时间一长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学 习精神头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