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杨氏萆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1页
2021年杨氏萆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2页
2021年杨氏萆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3页
2021年杨氏萆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4页
2021年杨氏萆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打开文本图片集【摘 要】 目的观察杨氏萆薢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 方法将 90 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45 例 。 治疗组给予杨氏萆薢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 20 d 为 1 个疗程 , 1 个疗程及随访6 个月后 , 评定患者临床疗效、 安全性指标及远期疗效 ,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个疗程后 , 治疗组显效30 例 , 有效 12 例 , 无效 3 例 ,总有效率为 933% ; 对照组显效28 例 , 有效 13 例 , 无效 4 例 , 总有效率为

2、911% 。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 例 , 其中胃肠道不适5 例 , 肝功能损害1 例 , 皮疹 1 例 , 停药后自行好转。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组较对照组安全性高。 随访 6 个月 , 治疗组显效29 例 ,有效 11 例 , 无效 5 例 , 总有效率为 889% ; 对照组显效22 例 , 有效 9 例 , 无效 14 例 , 总有效率为 689% 。 两组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

3、n the treatmentgroup , while there were 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ving adverse reaction , 5 case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1 case with liverfunction damage , and 1 case with rash, getting better after stoppingthe drug.The differ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

4、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more saf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6-month follow up, in thetreatment group , 29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11 cases wereeffective , and 5 cases were invali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889% ;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22 cases were

5、 markedly effective9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14 cases were invalid, the totaleffective rate being 689%.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中医骨伤科学 6 拟定 。 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痛反射痛,咳嗽 、 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 ; 腰部前屈活动受限; 病程较长者 , 可出现下肢反射痛部位感觉麻木、 冷感 、 无力等 。 体征直腿抬高

6、试验阳性 , 加强试验阳性; 或仰卧挺腹试验阳性 ; 腰部压痛 、 叩击痛阳性; 肌力减退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CT、 MRI 检查显示髓核突出位置及神经根受压情况; X 线检查示腰椎侧凸 , 椎间隙变窄 , 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中医辨证标准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7 。 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 转侧不利 ,静卧后痛稍减, 受寒及阴雨加重, 肢体发凉 , 舌质淡 , 苔白或腻 , 脉沉紧或濡缓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无手术指征,同意保守治疗;年龄1870岁;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先天或骨性腰椎管狭窄症者; 局部皮肤破损或有感染性疾病者; 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

7、 ; 急性腰扭伤 、 腰椎结核 、 肿瘤 、 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及腹部病变者。方法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国药准字 H20083921 ), 每次 100 mg , 每日 1 次, 口服 。 治疗组给予杨氏萆薢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 汤加减 。 药物组成萆薢20 g 、 石菖蒲 20 g 、 乌药 10 g 、 益智仁 10 g 、 桂枝 10 g 、 葛根40 g 、 白芍 10 g 、 僵蚕 10 g 、 羌活 10 g 、 独活 10 g 、 土茯苓 30 g 、 甘草 10 g 。 临证 加减偏于气血不足者 , 加黄芪 20 g 、 当归 10

8、 g ; 寒甚者 , 加干姜 10 g 、 肉桂 10 g 、 制附 子 6 g ; 腰痛如刺拒按者, 加延胡索 20 g 、 制乳香 6 g 、 制没药 6 g ; 老年女性 , 加补骨脂20 g 、 骨碎补 20 g 。 以上药物每日 1 剂 , 水煎分 2 次温服 。两组均以 20 d 为 1 个疗程 , 1 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并随访 6 个月 , 观察远期疗效。疗效评定标准 疼痛程度评分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 镇痛效果评价镇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 X 100%显效,镇痛评分 60%;有效,镇痛评分30%60%;无效,镇痛评分70

9、 ,镇痛评分 60%。有效腰腿痛 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直腿抬高3070 ,镇痛评分30%60%。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直 腿抬高 30 , 镇痛评分 30%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样本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 0.05)见表 1 。安全性比较治疗 1 个疗程后 ,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 例 , 其中胃肠道不适5 例 , 肝功能损害 1 例 , 皮疹 1 例 , 停药后自行好转。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随访 6 个月后远期疗效比较 随访 6 个月后 , 治疗组总有效

10、率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 2 。讨论LDH 属中医学 “腰痛 ”“ 腰腿痛 ” 范畴 , 以肾虚为本, 风寒湿热瘀痹阻为标 , 虚实夹杂而致现代医学认为 , LDH 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 , 在急慢性损伤、 受凉等因素作用下, 椎体出现位移 、 纤维环破裂, 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 加之椎管内外软组织 、 筋膜 、 肌肉等附着处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刺激 , 引发腰痛并沿坐骨神经( 足太阳膀胱经 ) 走向放射至下肢, 其中炎症反 TOC o 1-5 h z 应多是引起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 8 。 故其治疗的关键在于缓解椎间盘对脊神经根的压迫, 消除脊神经根周

11、围水肿 、 血肿 、 粘连等无菌性炎症9-10。寒湿型 LDH 多因风寒湿闭阻, 阻滞气血 , 筋脉不利所致不通而痛; 多表现为腰腿冷痛重着, 活动受限 , 遇寒加重 , 得温则减 , 舌淡 , 苔白偏腻 , 脉沉紧 ; 治宜温肾强筋,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 应用杨氏萆薢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 杨氏家藏方 言萆薢分清饮“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七”伤寒论中桂枝加葛根汤用于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 风者 ” , 以发表解肌, 调和营卫 , 舒筋活络之用 , 合用达标本同治之效。 名医别录 曰 “葛 根, 疗伤寒 , 中风 , 头痛 , 解肌 , 发表出汗 , 开腠理 。 ”冠葛根以

12、“解肌 ”之名 , 且大剂量运用葛根可改善血液流变学 , 扩张血管 , 调节平滑肌的活动及缓解肌肉痉挛11 。 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同时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 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 , 缓解椎间盘退变的炎症反应12 。 羌活 、 独活 , 祛风胜湿 , 除痹止痛 , 合用治全身痹痛, 且能起到风能胜湿的作用, 同时具有抗炎、 镇痛 、 调节免疫功能、 扩张血管 、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13 。 乌药 、 益智仁温肾培元, 行气散寒 , 且乌药可扩张局部血管, 加速血循 , 缓解肌肉痉挛疼痛 。 萆薢 、 石菖蒲利湿化浊,神农本草经言草薜 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

13、湿周痹 。”石菖蒲亦主风 寒湿痹 。 桂枝合白芍, 调和营卫 , 可解腰背部膀胱经的挛痛, 加甘草 , 取芍药甘草汤解“胫尚温拘急 ” 以达 “胫伸 ” 之意 , 缓解全身肌肉的痉挛。 僵蚕祛风通络止痛。 此外从病理解剖上分析LDH 是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的骨赘、 肥厚的黄韧带压迫和刺激了神经根, 神经根局部有炎性充血水肿 , 而水肿从中医学角度看可为湿14-15, 故杨氏萆薢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中运用大量利湿药以除湿困 。杨氏萆薢分清饮和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LDH, 意在祛风湿通络的同时, 从肾虚入手, 标本同治 , 疗效优 , 安全性高 , 且远期疗效可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下转第

14、23 页 )( 上接第 15 页 )5 参考文献吴在德 , 吴肇汉 . 外科学 M.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7胥少汀 , 葛宝丰 , 徐印坎 . 实用骨科学 M.4 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2042205李少飞 . 独活寄生汤结合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 例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 2009 , 24 ( 7 ) 1326-132席涛 . 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2 , 18 (24 ) 35张兆振 , 杨豪 , 郭会卿 , 等 .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湿热内蕴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

15、135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 , 2 (3) 29-3王和鸣 . 中医骨伤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296-291994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扬生 , 陈其听 , 周韧 . 腰椎间盘纤维环病理变化与腰腿痛的相关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 2006 , 12 ( 6 ) 483-489高静,刘晓琳.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100 例J.陕西中医,2011 ,32 ( 3 ) 338-33张兆振 , 杨豪 , 郭会卿 , 等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 , 2 ( 6) 70-7张艳梅 , 王越 , 董大伟 . 葛根的解肌作用和药理学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0 , 23( 3 ) 416-41孙晓龙 , 王宽宇 , 张丹琦 . 土茯苓注射液抗炎、 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