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彬斯基征意义及检查方法_第1页
巴彬斯基征意义及检查方法_第2页
巴彬斯基征意义及检查方法_第3页
巴彬斯基征意义及检查方法_第4页
巴彬斯基征意义及检查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abinski征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 HYPERLINK /view/48472.htm t _blank 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1岁半前儿童可出现,余为异常。Babinski征 为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 HYPERLINK /view/48472.htm t _blank 脑干的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不属于病理性。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

2、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Oppenheim征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Gordon征检查方法: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一侧阳性考虑锥体束受损或更高位中枢病变。双侧阳性为下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病变致双侧都失去高位中枢的抑制而出现,注意1岁内小儿可以 HYPERLINK /view/881239.htm t _blank 锥体束征阳性。当一侧肢体锥体束征(+)时,还需检查对侧锥体束征,还有其它体征检查如运动和感觉等检查,定性定位评估病变位置。Ba

3、binski征是当刺激足底外侧缘时,出现 HYPERLINK /view/4401449.htm t _blank 拇趾背屈现象,被认为是锥体束征之一。正常成人当刺激足底外侧缘时,可见到髋关节、 HYPERLINK /view/94862.htm t _blank 膝关节、踝关节轻度屈曲,足趾蹠曲,也可能不出现上述关节屈曲。正常情况下的蹠曲极为迅速,而病理情况下的背曲却稍缓慢。典型的Babinski征是第25趾扇形散开,拇趾呈背屈。但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情况下难以判断是生理性或病理性。若拇趾迅速背屈,且范围不大时,应反复多次检查。反复刺激足底,有时见各趾均屈曲,有时见多个趾伸展,如果所有各趾均呈

4、伸展位,也应考虑是病理性的。从这一点看Babinski征的检出绝不是刺激一次足底就能判定有或无的问题,当判断不清时,应反复多次检查。当刺激足底皮肤时,有时可见几个足趾呈扇形展开,且呈外展位,此时不要立即判断为病理性。2注意问题 HYPERLINK /view/1886350.htm o 编辑本段 1.刺激部位正常的足底反射出现趾的屈曲,与刺激足底外侧比较,内侧刺激时明显。而病理性的趾现象却与之相反,刺激足底外侧部时明显,尤其是足底的最外侧部,即刺激足底外侧缘最易引出。2.刺激方法最好用钝尖物用力划足的外侧缘,比如曲别针、棉签等。但有时刺激后,下肢各部分均动,不易判明足趾动作的方向,不易判定是反

5、射运动还是随意运动。正常情况下,当足底被刺激时不出现趾的伸展,但随意运动时就可以出现,此时可将 HYPERLINK /view/3876009.htm t _blank 刺激强度减弱。3.足的姿势检查Babinski征时,应避免足及小腿呈收缩状态,且要解除患者精神紧张,使 HYPERLINK /view/28789.htm t _blank 肌肉松弛。例如患者可在下肢轻度屈曲、外旋、足外侧缘贴近床面情况下进行检查。4.足的温度这是引出Babinski征的一个重要条件,寒冷环境下不易引出Babinski征。因此可疑锥体束受累时,应在温暖环境下进行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如脚温过热,可能引出假性Bab

6、inski征。3辨别方法 HYPERLINK /view/1886350.htm o 编辑本段 (1)有明显的末梢运动神经受累时,趾的背屈功能严重受累,即使有锥体束受损,足趾也不能背屈。这种情况下,当刺激足底未引出 Babinski征时,不能说Babinski征阴性,最好注明Babinski征不清。(2)足有明显感觉障碍,尤其是痛觉丧失时,也可能引不出Babinski征,也以注明Babinski征不清为宜。(3)手足徐动、舞蹈病时,因不随意运动,趾常呈背屈状,尤其常见髃趾背屈,有时稍给刺激,拇趾即呈背屈状。原则上在有舞蹈病,手足徐动时,见到的拇趾背屈,不能一概认定为Babinski征。如上述,

7、Babinski征是通过刺激足底皮肤引出的。但是,有时其诱发范围可扩及至足背、小腿,不仅是浅感觉刺激,应用深感觉刺激也可引出足趾背屈现象,虽然刺激方法不同,但其临床意义是一致的。临床上常用的有chaddock,其方法是由 HYPERLINK /view/779083.htm t _blank 外踝下方向前划至足背外侧。Oppenheim征:由上至下划胫骨前侧面皮肤或用拇指和食指沿胫骨前缘由上向下滑。Schaeffer征:用手挤压跟腱。Gordon征:用力挤捏腓肠肌。Gonda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以上各征的表现及病理意义均与Babinski征相同,应当指出的是应认真、反复检

8、查有无Babinski征,熟练引出Babinski征的检查手技远比以上各征重要。除检查时可引出Babinski征外,有时患者的某些动作也可见到足趾背屈,很多情况下其临床意义和Babinski是一致的。如患者在主动活动下肢时,可出现趾背屈现象,意味着有锥体束受累。患者做膝踵试验时,当一侧足跟放在膝关节上,或沿 HYPERLINK /view/92184.htm t _blank 胫骨棱下滑的过程中,开始出现 HYPERLINK /view/4401449.htm t _blank 拇趾背屈,有时膝踵试验结束,这种背屈仍持续存在,甚至同时有25趾一并出现背屈。另外,在下肢不全瘫,检查肌力过程中,让

9、患者下肢尽量屈曲,这时如出现 HYPERLINK /view/4401449.htm t _blank 拇趾背屈,也可以认为与 Babinski征有同样临床意义。有人认为这是检查有无轻度锥体束受累的很好的指标之一。因为即使有些患者引不出Babinski征,但当做下肢主动运动时有时就可能见到拇趾背屈。4意义 HYPERLINK /view/1886350.htm o 编辑本段 Babinski征阳性意味着锥体束受累。然而。并非临床上见到了Babinski征均有病理意义,如不满1岁的小儿可有Babinski征,这是因为生后到锥体束的髓鞘完全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脑卒中患者卒中发作后,要经几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才可能出现 HYPERLINK /view/1746186.htm t _blank 腱反射亢进,但Babinski征却是发病后即可出现。偏瘫肢体出现 HYPERLINK /view/970230.htm t _b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