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中_第1页
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中_第2页
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责任。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大力弘扬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思想过硬、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合格人才。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化学教学; 意志品质、爱国、环境保护。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21世纪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责任。育人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书应该是为育人服务的,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2、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课题。教育德位先是自古以来恒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渗透的必要性。我国教育要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同学校工作中最大量、最经常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渗透的可能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

3、好比茁壮的幼苗,在你不断为其浇水施肥的同时,经常为其剪除多余的枝叶,随时扳直弯曲的茎杆,它就能成为参天大树。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其它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的内容一、.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意志是勇往直前、努力进取、实现理想的保证。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居里夫人、侯德榜的人的反复实验、孜孜以求、永不气馁、决不放弃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感染和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要知难而上、孜孜以求、永不气馁、决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兴趣是最好

4、的老师。可通过介绍化学与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兴衰的关系,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等,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教育学生,这些美好的未来,必须依靠同学们扎扎实实地从现在做起,努力去开创,坐享其成是等不来的。使同学们明白自己肩负着重任,从而树立起为振兴家乡经济,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的远大理想,以促使他们自觉并努力地学习。二、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化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

5、转化为他们的习惯而终身受用。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让学生为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而自豪。如在化学课上介绍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学习“铁的冶炼”时可说明我国早在春秋战国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冶铁炼钢技术,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也会促进科技的发展。介绍我国民族资本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领先西方国家技术,为民族争光。钱三强等科学家研制出两弹一星,使新中国不再被西方列强欺负,位中国成为

6、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等。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国际源自委员会采用。还有两弹一星、神州飞船、探月工程、人类基因图谱工程等在许多方面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可以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择机穿插,这一切的成就无不闪烁着我们中国人智慧的光芒。这些内容的加入一方面拉近学生与本学科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受民族的伟大,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

7、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能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了解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的让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一个人也是可以变化的。粒子可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物质的纯与不纯是相对的,人的各方面好与坏、对与错也是相对的。通过化学变化中物质或其他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的探究,逐步使学生建立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强者上弱者下”,人只有自强不息,才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才有更多的机会。化学研究的目的最终就是认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任何的物质都可以为人类所用,从不活泼的稀有气体到我们周

8、围的一切物质,即使是剧毒的氰化钾、一氧化碳等也可以为人类广泛使用,引导学生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好习惯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土壤污染已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长江的水不清了,西湖的水不美了,垃圾充溢臭气熏天,许多河流鱼虾绝迹,沙尘暴和泥石流频频发生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水华等,这都是人祸。让学生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

9、,也在给人类制造灾难。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师们可以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过程,化学课外活动,加强环境教育。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实验探究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总之,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