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_第1页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_第2页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_第3页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_第4页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里是东南大学牌区的南门,也是正门,挺古朴大气的吧。南门的建筑风格所采用的是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式样,它由我国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设计的。你们猜这“东南大学”这四个字是谁的字,这四个大字可是王羲之的哟,这个门还在2010年被网民评为南京市最美的校门,6不6。钟(中央路):我们进去吧,大家脚下的就是中央路。这些树,可能大家司空见惯,也可能十分陌生,我想,既然要讲一讲,那就讲讲他的由来吧,这可是东南一景了。无法梧,不中央。现在南京街头多见的“法国梧桐”,其实大部分是“英国梧桐”,少量的主次干道两旁、南大校园、中山陵等地区,还有零星的“美国梧桐”,而正宗的“法国梧桐”,基本已经销声匿迹

2、。他们通称“悬铃木”,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其中英国梧桐是法国梧桐和美国梧桐杂交而成,它们之间差异是从果枝上的果球来区分,美国梧桐多为一球、英国梧桐多为两球、法国梧桐则多为三-六球。当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于中山陵前夕,经过专家的勘查和选定,曾留学法国的东南大学教授常宗会从上海法租界购得悬铃木数千株,其中一千多株种植于陵园大道,余下的则植于中山北路、长江路、江苏路等处。后来南京又陆续引进这种树木作为行道树,因为它们来自法租界,就一直被称作“法国梧桐”。东大的贴吧里就曾有人发过帖子说:别走开,四牌楼2号,那片法国梧桐下。我想,倾一个校园,满眼皆是法梧,中央大道与秋天,每个词语都很美,这里,很美!丁(

3、五四楼):顺着我左手边的方向是五四楼,是不是想到五四运动了,嗯,没错,这栋楼和五四运动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只是在54年建成的,五四楼现在是我们学校的行政办公楼,是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以及部分院系如机械、数学、人文等院系在本部的办公地点。五四楼往西,对面是学校的档案馆。往里走,是动力楼,能环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的原址所在。讲到1954就不能不说1952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全国院系调整,照搬苏联模式,很多原来的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大学在分分合合中实力剧减。国立中央大学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国立中央大学主校区旧址南京四牌楼2号成立了南京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是日后新中国最有影响的工科

4、大学之一,开启了“北有清华,南有南工”的辉煌。大家请看东南院对面草坪上的这座铜鼎,这座鼎名叫百年鼎。百年鼎是东南大学百年辉煌和百年变迁的证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和江苏大学,作为原国立中央大学衍生的这9所高校,其历史均可溯源到上个世纪开始时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02年),在2002年,这九所高校同时迎来建校100周年,故江苏省政府赠送给每个学校一个铜鼎作为纪念。由一所大学,衍生出九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其气度和辉煌,正如这巍巍百年鼎,不言而明。钟(中大院、老图书馆):顺着我右手边的就是中大院啦。原名生物馆的他是在192

5、9年落成的,在东大几经变迁的历史中,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中央大学的这段校史中,一直承担着生物学系办公楼的重任,我国的生物学鼻祖秉志教授就曾在此楼办公。所以顾名思义昂,叫他生物馆。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以后,他又作为院办公楼的所在地。至于更名为中大院就更好懂啦,因为我们曾经叫什么,中央大学嘛!不过现在他是建筑学院所在地。中大院是由近代建筑大师李宗侃设计,上海金祥记营造厂营造的,本来有两层并且另设地下室一层,面积2321平方米,混合结构,入口为柱廊。后来加建为三层,总计763平方米,并将大门外移,添加四根爱奥尼柱及山花线刻恐龙图案,门楣浮雕图案,呈西方古典建筑式样,有没有觉得这些名词很耳

6、熟呢?有没有觉得他与毗邻的大礼堂、老图书馆非常非常和谐,简直就是相映交辉嘛。中大院从1958年至今都是建筑系的系馆。1988年扩建后楼1226m2,1996年后楼再次扩建604m2。2001年11月至2002年9月对中大院主体实施了加固、改造、整修。至此,中大院总建筑面积达6827m2。这里就是老图书馆了,也就是孟芳图书馆。我爱你东南里面有句歌词是:矗立的孟芳馆,书声琅琅,纸墨飘香。是不是超有感觉的呢?假如唱起来的话。遥望1921年刚成立的东南大学,为向社会募捐图书馆经费,校长郭秉文奔走相告,对,就是东大今年新成立的郭秉文文科实验班。终获江苏督军齐燮元捐助,独资建馆并购置配套设备。1922年立

7、基,帕斯卡尔(JousseumePoscal)设计,1923年落成,耗资16万银元。建成后,以齐父之名命名为孟芳图书馆,张謇题匾。1933年,经过关颂声、朱彬、杨廷宝设计扩建两翼及书库,建筑面积达到3813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造型仍然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比例匀称,构图稳实,风格隽雅,入口爱奥尼柱廊及墙面装饰细部极为精美,是国内近代建筑的优秀作品。对于图书馆,我一直是心怀敬畏的,我向来认为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虔诚对待的美好的名词,就像某种隐秘的心绪一般。所以,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是简单陈述,但是我认为,在这样一座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建筑前面,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平铺直叙,单薄,薄到自己都不忍直视,但是

8、足够。丁(梅庵):欢迎你们来体味中西文化融合的民国建筑梅庵,此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的办公室,是四牌楼校区的重要景点,至今保存完好。刚才提到的李瑞清校长与其原配余梅仙伉俪情深,青年时代的李瑞清才貌双全,年仅二十二三岁的李瑞清痴情憨厚,却遭丧妻之痛,为悼亡妻,自号梅庵、梅痴,刻“阿梅”章,取“玉梅花庵”之斋名,并在文章中多署“梅庵、”“阿梅、”“玉梅花庵、”“梅庵先生”等名。他更在六朝松旁建“梅庵,”作亡妻余梅仙墓志铭、春日元配余梅仙墓下作、梅庵悼文等文,一番深情、痴情、思念可见一斑。今者“梅庵”,故此得名。梅庵建成于1914年,最初只是以带皮松木为梁架的三间平顶茅屋。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为

9、了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于1915年将其取名为“梅庵。”1933年国学大师柳诒征亲自题匾,此时梅庵已经改建为204平米的砖混结构平房。走进梅庵,内廊式的布局、深邃的通道,让现代的气息中透着缕缕古韵古风,中西合璧的风格浑然而成。梅庵可是南京党史上一处重要的地标哦,是共青团南京委员会的诞生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均在此。下面就为大家略微介绍一下:南京城区革命组织的建立是先青年团后共产党的顺序。1922年5月5日这一天,24位青年相聚在梅庵,他们讨论通过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章,成立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3年10月11日,按照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

10、会的决定,南京的5名党员编为第六组,组长谢远定。这便是南京城区的第一个党小组。再回到1923年8月20日至25日,宁静的梅庵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周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据档案馆的老师记述,第二次代表大会原本决定在湖南召开。但因江浙沪一带青年工作较有基础,尤以谢远定为委员长的南京团地委的工作卓有成效,所以会址最终花落梅庵。20世纪20年代后,梅庵已成为会议、讲习之所,广大青年在这里接受了大量革命道理。梁启超、胡适、恽代英、瞿秋白、邓中夏等名人都在此讲学或活动过呢。中央大学期间,曾为音乐系琴房,亦称音乐馆。现在的梅庵,是我校艺术学院的院址所在,东南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传统

11、。早在两江师范学堂阶段,李瑞清校长就开始在我校设立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在我校历史上,先后有许多艺术大师,如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戏曲研究和教育家吴梅,美学大师宗白华,绘画大师吕凤子、陈之佛、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都曾执教于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所拥有的艺术学科在2004年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二,从“十五”到“十一五,”连续两届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4年,艺术学与伦理学联盟,成功申报教育部“985工程二期”“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旨在促动科技、伦理与艺术研究的交叉与融合。2007年东南大学艺术学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江苏首家、唯一

12、的艺术类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唯一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梅庵到六朝松你们看那边,那就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性的文物之一六朝松。对了,想不想听听我们的校歌“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歌唱得不好啊,哈哈,不过歌里的的六朝松就是它了。六朝松大家来看,这棵树高9.58米,围2.65米,相传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遗物。因年代久远已显出垂垂老态,被两层铁栅栏“保护”着,两侧架着粗粗的铁杆。大家可以走近一点,看没看到还有两根小钢管和三个铁环共同支撑着它,钢管直插入树干,露出黑漆漆的树洞,让人心中不由的触动。让我们细看一下

13、,这古树的树皮已经裂开,中间是灰白的颜色。古树的树干内部已经死去,完全靠外面的树皮传输养分,为了支撑树干,古树的内部被掏空后浇注了砂石。这株古树看上去非常老,整个身体都被搀扶着,外皮斑驳,长势衰落。但令人称奇的是,古树的树冠竟仍然枝叶葱翠,显示出一股神奇的生命力。它的树冠尽管低垂着,却都伸向前方,是不是一颗神奇的东方之树。在南京的古树中号称“最古老”,相传是由梁武帝亲手栽种的。据考证,六朝松的所在距离“古堞烟埋宫井树,陈主吴姬堕泉处”的胭脂井不远,六朝时是宫廷的中心区,明代属于国子监,后来成为东南大学的校园。六朝时期的宫苑中心,园林殊佳,梁武帝闲暇无事之时,在宫中花园种棵树也完全是可能的。对于

14、传说的真伪,现今已无从考证,但据园林专家推测,六朝松的树龄确在千年以上,是难得的“活化石。”六朝松历经千年风霜,它见证了古都南京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昭明文选的成书、永乐大典的编纂,也见证了两江师范学堂的兴衰以及东南大学的百年校史。其实我们细看,会发现六朝松的树干上挂了两块牌子,分别写着“六朝松”和“桧柏,”你们有没有感到奇怪,为什么这古树有两个名字?经过考证,六朝松其实不是松树,而是柏树。“六朝松”是人们对古树的习惯称法,它的真正名称应为“桧柏。”为什么会有指柏为松的谬误呢?因为过去栽植松柏,老百姓素有“松树不下山,柏树不上岭”之说,在古代,不少地方和群众,松柏不分。直到现在,北方老乡尚有称柏树

15、为松的习惯。据古树左前方碑文记载,著名林学家马大浦、黄宝龙教授曾对古树进行了分类学上的鉴定,指出了“六朝松”并非松树,而为桧柏。因此,这株名闻遐迩的“六朝松”,准确的名称应为“六朝柏”。东大的校友无论从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回到母校,都要来六朝松这里看一看,与它合张影。钟(体育馆):体育馆,想必能让在场很多男生心潮澎湃吧!这可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大学最著名的体育馆之一哦。1921年郭秉文校长主政东南大学时筹建的,还是1922年立基,1923年落成。并且仍然受西方古典复兴手法影响,体育馆突出入口,青砖墙,拱形窗,屋顶设烟囱,西式扶梯双路上下,造型简洁,色彩素雅,是各个班级和部门拍合照的绝佳取景点,甚至

16、连造型都不用费心凹,排排站站好就行。面积2317平方米,主楼耗资6万银元,游泳池及配套设备4万银元,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体育馆建成后,不仅作为体育健身之所,同样也是集会、讲学之处。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均曾在此作过讲演。我想,这样子的体育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健身场所,他还代表了东大永不放弃永远拼搏的文化精神。内部同最初兴建的时候已经改变了很多,不过随着大家的走入,时光的沧桑和活力还在完美的交融,不曾改变。丁(涌泉池):这汪喷泉叫做涌泉,名字来源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时刻提醒东大人,感念父母养育,不忘社会扶助,铭记恩师培育。涌泉位于校园主轴线上,它的

17、设计构思以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为基础,旨在与中心区建筑风格相呼应,体现和谐完美。涌泉的正南方是百年校庆的碑记,由我校著名的学者王步高教授撰写。涌泉池和纪念碑是2002年东大百年校庆所增建的。钟(大礼堂):各位同学,大家请看这里。我觉得大家应该从进校门开始,就一眼被这个建筑物吸引了吧,人民的名义中他可是有多次惊艳现身哦!我不知道大家能否刻画出他的模样,但是,大礼堂,可以说是东南大学最知名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被刻画进校徽中的建筑物,也是我要着重介绍的好地方,说他是镇校之宝也不为过啊。修建的历史可谓一波三折,他是由时任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筹款兴建的,英国公和洋行设计,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包建造的。于193

18、0年动工,但是因为经费困难而中辍。继任校长朱家骅请得拨款,由建筑系教授卢毓骏主持续建,于1931年竣工。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四月刚竣工的大礼堂在五月五号就承办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第一届国民会议。大礼堂整体造型庄严雄伟,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众所周知,东南大学的建筑可以说,那是不得了的厉害啊,实在不是我自吹自擂,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按理来说,我是应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座东南大学最负盛名的建筑物的,可惜,我不是专业的建筑学子,无法用详实的数据和权威的专业术语来为大家全面剖析他,所以呢,我只能用我认为的非常厉害的字眼来形容他,他的主立面采用的是欧洲文艺复兴式构图,用了什么爱奥尼柱式与山花,

19、还有一个,就是他顶高34米的铜质大穹窿顶,我委实不太懂,但是确实是极漂亮的。堂内有三层,面积是4320平方米,本来可以容纳2700余人。1965年又添建了两翼,相当于又增加了2544平方米。这么多年以来,海内外校友均视礼堂为母校的象征,他的地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1994年4月,台湾中大校友余纪忠先生捐资107万美元把大礼堂重新修葺一遍,使其焕然一新。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在大礼堂前增建了百年校庆纪念碑和涌泉池,寓师生对父母养育之恩、母校培育之恩、社会携助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座涌泉池,大家可以猜一猜为什么他呈现出这么精致而温婉的颜色呢?我们有时候会戏称四牌楼校区为东南大学影视基地,

20、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各类电影都喜欢到大礼堂来取景,比如致青春,七月与安生,建国大业等等,不过我又怎么会告诉你,我们如此令人推崇的大礼堂居然会在某部电影中客串了一把东京日本海军司令部呢?每年六月份这里都会搭好架子,不同的人会在这里留下他们在东大最后的表情,但是大礼堂始终驻守。我要顺手向大家安利我大东的建筑!绝对强!丁(健雄院):前面这座楼是健雄院,曾名口字房、科学馆、江南院。它的历史悠久,它的口字房始建可以追溯到1909年,那时条件很艰苦,这座楼只有两层,却同时作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用。1923年一场熊熊大火烧毁了口字楼。后来因为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于口字房原址合资兴建了科学馆。19

21、24年破土,1927年建成,面积5234平方米,新建的科学馆成为了培养理科人才的重要基地。数十年来,这里人才辈出,师生中仅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便有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等5位。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为纪念并入部分系科的江南大学,科学馆更名江南院。1992年学校九十华诞,更名为健雄院。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地。说起更名为建雄院,不得不提一下一位奇女子,你们知道是谁吗?其实答案就在其中,对,就是吴健雄。吴健雄是毕业于我校的一位著名核物理学家。她丈夫也是一位名人哦,是袁家骝先生,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儿子。吴健雄院士不仅在钻研物理上成就卓越,而且为祖国的物理学发展积

22、极奔走,为国内物理学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建雄远是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公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的办学历史,可追溯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建立的电机工程系。当时该系设有电机制造、荷电铁道、无线电三个组。1928年国立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32年陈章先生来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授。1936年起担任系主任。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了金陵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工科系科,建立了南京工学院,并将电机工程系分设为电力工程系和电信工程系。陈章教授任电信工程系主任,该系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1953

2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中,又有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工学院的电信系并入,建立了无线电工程系。在学院的发展历程中,1956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支援新建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62年又分出电真空专业,成立我校电子工程系。2006年3月18日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长期的努力,全院在学科地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横向联合、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均居全校之首,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无线电电子学教学和科研中心,可谓人才济济、成果斐然。逸夫科技馆各位同学,在我们右前方的是逸夫科技馆。逸夫科技馆是由邵逸夫先生捐资建造的,于2000年落成。此

24、馆的四分之一面积是学术报告中心,有扇形报告厅、大中小型会议室和多功能厅。在这里已多次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舒适的条件,典雅的环境,给海内外专家学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外,这里荟集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是我校的科研重地。钟(吴健雄纪念馆):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大家看到左前方的建筑是吴健雄纪念馆。它位于大礼堂西南侧,与东边的健雄院相应。1999年,为纪念我校的杰出校友、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伟大的一生及辉煌的科学业绩,使她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风范能长驻天地,激励后学,我校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校园内建造吴健雄纪念馆,这是经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第一个华人科学家纪念馆。2000年7月中旬

25、,袁家骝访问我校,确定了吴健雄纪念馆的选址、设计方案及纪念馆建设的相关问题,并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对纪念馆的选址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审定。2000年11月5日,首届“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在我校开幕,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博士来到我校作了首场演讲。袁家骝先生也不顾年事已高,辗转万里,出席了这次科学讲座开幕式,并与丁肇中博士审阅了纪念馆设计图纸及效果图并实地察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吴健雄纪念馆。2001年6月6日,在东大99周年校庆之日,吴健雄纪念馆举行了封顶仪式。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衡高上将为吴健雄纪念馆封顶发令。2002年5月31日,在东同大学百年校庆之日,吴健雄

26、纪念馆落成开馆。江苏卫视通过卫星频道对开馆仪式向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院士、吴健雄先生之子袁纬承先生等为纪念馆开馆剪彩。纪念馆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高民权教授设计。为单体建筑、框架结构,造型庄重朴实、简洁明快。总投资约为2000万元,整体四层,地下一层。馆内不仅展示了吴健雄先生的生平业绩,还陈列了由吴健雄家属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赠的大批遗物,包括吴健雄先生生前所获得的奖章、奖状、证书、聘书,有关文件、书籍,朋友及要人赠送的书画、物品,吴健雄先生的日常生活用品等(吴健雄纪念馆可在手册目录找到)。丁杨廷宝故居:,又名成贤小筑。是杨廷宝先生在1946年1

27、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杨廷宝,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也就是我们东南大学建筑系的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建筑学家,位列中国近代建筑四大家之一。杨廷宝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素有“南杨(廷宝)北梁(思成)”之美誉。这里的北梁指的是梁思成先生。杨廷宝先生代表作众多,比如中山陵音乐台、长江大桥桥头堡、大华大戏院等等。而杨廷宝故居也是他自己的作品之一。说起其建造的历史,还有段故事: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人员从陪都重庆回到南京,一度造成房荒。时间紧、任务重,而战后资金又有限,修建大批住宅的重担就交给了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此时,杨廷宝到国外考察了一年刚刚回来,匆匆赶回南

28、京。“成贤小筑”就是同年兴建的。那时,杨廷宝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刚回到南京,分居三处,急需有一个家。此时的杨廷宝,已经设计了中山陵音乐台以及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声名鹊起。相对于这些大手笔来说,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家设计得奢华铺张,反而力求设计简易、造价低廉。故居宅院位于成贤街上,低调、朴实,但简约紧凑又不失大气的建筑风格,堪称公共民居的“典范之作。”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房,现空置。我们走进来可以看到院子里有松树、椿树、枇杷树等,植物很多,杨廷宝先生亲手种植的三棵老杨槐树还守护在此,还有菜畦,非常有生活的味道。这

29、幢实际使用面积只有164平方米的大师故居,加上后院的车库,使用面积仅232平方米。但走进建筑内部,我们才能体会到,杨廷宝的设计颇具匠心。楼下是公共生活用房,用柱和短墙来分出客厅和餐厅,隔而不断,空间流通,吊灯、壁灯及客厅里的橱柜等细节都很有西方味道。特别是门厅的一块“照壁”体现大师的建筑风格,由它把会客与用餐等功能区分开来。在一楼的客厅里,整齐陈列着各种资料展板,分多个单元展示了杨廷宝传奇的一生。客厅的一角,是当年杨老给夫人陈法青购置的“珠江牌”钢琴。客厅还新设置了一些展柜,陈列着杨老戴了一辈子的钟山牌手表,杨老心爱的、第一部用来拍摄全世界各种建筑的柯达相机,以及在国外游学时的拎包,在清华读书

30、时健身锻炼常用的长剑,还有若干本袖珍笔记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杨老的字迹。展柜里,还整齐地陈列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杨老的通信,还有陈毅、李四光等历史名人与他的往来信件。客厅东面是杨老的书房,里面陈列着杨老生前多年收藏的国内外近3000册书刊文献,很多是外文原著。书房偏于东南角,当年大师看书累了,想必会抬头赏赏户外景色,舒缓一下神经。厨房退居一楼东北一隅,较为隐蔽,有独立出入口,以使食物进出和来往人流分开。在厨房拐角,还有一个半世纪前的家用锅炉,冬季时可以加温热水,由管道通往各居室,这个开放式的“古董”也成为体现大师匠心的一大亮点。一楼中间是一处不宽的、通往二楼的木楼梯,为了尽可能满足居住需求,

31、杨廷宝尽量压缩了楼梯结构所占的面积,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尽量提高得房率,布局显得紧凑而实用。墙上挂着杨老生前创作的福州郊区等几幅水粉画作。每一幅画都承载着这位建筑大师一段难忘的人生记忆。今天的许多建筑设计师,因有计算机的辅助,手绘能力已大大退化了。其实,手绘的记录作用和感知媒介作用,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建筑画堪称是杨廷宝敏锐观察力的最好体现。他外出在世界各地考察建筑时,总带着小本子,以“画日记”的独到方式,记录着他的收获。聚沙成塔知识全靠勤奋和积累,“画日记”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他学习中西方古典建筑的阅历,而且也提高了他的建筑艺术素养。楼上是主人和家人生活的私密生活空间,三间卧室加卫生间、贮藏间。

32、让人感慨的是,在主卧内,杨廷宝和其夫人陈法青各有一张书桌,两人下了床就能在书桌前独立学习、阅读、办公,不得不让人佩服大师珍惜光阴和“学到老”的精神。杨廷宝故居的修缮完全由新街口街道自筹资金完成,开了南京故居修缮的一个先河。作为杨廷宝故居的产权所有人和家属代表,杨老的女儿杨士英教授将杨廷宝故居无偿提供给玄武区,在此建设杨廷宝纪念馆。修缮方案由东南大学周琦教授主持设计,并报经市文物局审批。杨廷宝故居纪念馆开馆后,成为东南大学校史馆的一部分。钟(工艺实习场):建于1918年,是校园里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工艺实习场所,我国最早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含锻工场、木工场、金工场和铸工场。著名

33、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杨杏佛曾任实习工场主任。几十年来,东南大学经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变更为国立中央大学,期间历经八年抗战之苦,西迁重庆之累,但工艺实习场一直得以保留并不断发展。现在建东南大学校史馆。大家不要小看了这里,东南大学的学生在大一是要经历工业培训的,虽然大一新生是在九龙湖校区工培中心完成训练的,但是现在大家对这里的参观,谁能保证说不定就有助于大家拿到工培的那个学分呢。让我们带着浓郁的好奇心去瞅瞅这些木头和铁家伙吧。金陵,是个美好的地方。金陵院,听起来同样熠熠生辉。曾是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牙科医院所在地的他,坐西朝东。1935年,中大奉令主办国立牙医专门学校,设牙医专科,筹建牙科大楼,由基泰工

34、程公司杨廷宝设计,三合兴营造厂承建,1937年建成,位于校园东北部。占地面积1189平方米,建筑面积3567平方米。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口腔医院迁出。为纪念院系调整时并入部分系科的金陵大学,命名该楼为金陵院,后为电子工程系所在地。丁(校史馆):接下来大家要参观的地方是东南大学校史馆。它既是展馆,又是展品,它是东南大学现存最早的大型民国建筑。提到校史,我就想起来军训期间举办的校史校情知识竞赛,旨在让新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东大这个百年老校,能够走近东大的百年历史。东南大学校史馆主要是通史展,一楼西侧为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时期,二楼东侧为南京工学院时期,二楼西侧为现东南大学时期。

35、校史馆里有不少珍贵展品,比如国立中央大学关防复制件,“国立东南大学之父”郭秉文伍斯特学院褒奖状复制件等。此外还有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的两块地界石。国立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的孙子张文嘉先生将自己多年的收藏,祖父使用过的书、笔,还有和中央大学相关的一些资料捐赠给了东南大学校史馆。言归正传,2017年6月3号东南大学校史馆在始建于1918年的工艺实习场重新开馆。校史馆的建设落成历时4年之久,东南大学新校史馆的重新修缮历时四年之久。一、门厅校史馆馆舍为工艺实习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据说墙壁系用明城墙砖砌造,是我校现存最早的大型民国建筑。东南大学的校训为

36、“止于至善”,最早是由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提出的,在于勉励学生为国分忧,一言一行,臻于至善。西侧墙壁陈列的分别是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以及现今东南大学时期的校标。二、序言厅(文脉渊源)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东南大学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四牌楼校区曾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亦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鸡笼山南建国子学;次年改称国子监。国子监生员最多时曾逾万人,更有许多来自日本、琉球、暹罗等国的留学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三、三江、两江东南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

37、学堂。1903年,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1905年改称两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以忠君习经为本,同时引进西方文化科技,模仿日本办学模式,是我国旧式书院教育体制向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过渡。李瑞清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19051911年间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主张融会贯通中西之学,以造就“中国之培根、笛卡尔”。他大力改革,新设了一批现代学科。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为子弟,率身示范,树立了“简朴、勤奋、诚笃”的校风。三江、两江时期,学堂教员由中日教习组成,教学成绩卓著,学生考试成绩为江南各高等学校之冠。四、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

3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于两江旧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一。1915年南高成立时,学校设有国文、理化两部及一个国文专修科。到1920年,全校共设八科,其中文理科下设八个系。南高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掌校者们的苦心筹划,江谦、郭秉文、刘伯明、陶行知、杨杏佛等南高先贤改弦更张,使南高突破了“师范”的界限,寓师范教育、基础教育、实科教育于一体,初具综合大学雏形。南高的许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1916年,开办第一个体育专修科。1920年,首开女禁,实行男女同校。1920年,首次面向社会开办暑期学校。1920年,成立第一个新型地学系。调和文理,沟通中外,为南高的办学宏旨,许多著名的国际学者如美

39、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杜威、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罗素,都曾受邀在此讲学。五、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6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在南高的基础上创建而成,成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几所国立大学之一。现今东南大学即以6月6日作为学校的校庆日。国立东南大学文、理、工、农、商、师范诸科兼设,具备当时中国大学最为完备的系科设置。郭秉文推行民主治校,仿行欧美模式,力促改革,使东南大学校誉日隆。在办学方针上,他倡导“四个平衡。”“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人文与科学、师资与设备、国内与国际。东南大学鼎新革故,新建了一些系科,如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算学系和生物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实验室。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与暨南学校在上海

40、合办了国内第一所商科大学。1922年,改由国立东南大学独立承办,定名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即现今的上海财经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以科学闻名于世,以学衡昌明国粹,是当时中国学术交流的重镇。东南大学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任鸿隽、胡明复、秉志等均受聘于南高和东南大学。东南大学还孕育出了堪称“国学支柱”的学衡派。学衡派反对新文化运动中的全盘西化论,重视传统和文化的民族个性,认为“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东大所延教授,皆一时英秀,竺可桢、茅以升、熊庆来等皆为各科系国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这一时期,还培养了吕叔湘、柳大纲、赵忠尧、严济慈等一批杰出毕业生。国立东南大学是当时

41、国际学术交流最活跃的大学之一。192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在徐志摩等陪同下来校讲演,轰动一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孟禄院长多次来校参观、讲演,称赞东南大学“是中国最有希望之大学”。六、国立中央大学(一)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南京及江苏省内多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易名江苏大学,5月16日,定名国立中央大学。1932年,罗家伦临危受命接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0月11日,他发表了中央大学之使命的就职演说,提出中央大学对于民族和国家,应尽到特殊的责任这种使命,就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罗家伦掌校十年,是我校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他提出了“安定、充实、

42、发展”的治校方针,延聘名师,扩充学科设置,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央大学时期建立起了大礼堂、生物馆、工学院教室等一批恢宏建筑。大礼堂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始由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筹款兴建,1930年动工,后因经费困难而中辍。继任校长朱家骅以国民会议的名义请求中央拨款,方得建筑完成。1931年5月5日,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会议即在此召开。为扩展拓展办学空间,中央大学还曾计划另辟新址,在石子岗建设“万人大学”,后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而终止。七、国立中央大学(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形势危急,校长罗家伦力排众议,果断提出迁校之议。几经讨论,校务会议做出将中央大学本

43、部迁往重庆、医学院迁往成都的决议。1937年10月,在各系主任的组织带领下,1900余箱图书仪器、4000余名师生及员工家属先后运抵重庆,11月初,正式开学复课。在内迁的诸多高校中,中央大学迁校“筹划最周密,速度最快,保存最完整”。在中央大学的西迁之路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那就是王酉亭所率动物大军的长征故事。中央大学曾耗巨资从国外引进良种牲畜,为保存珍贵的实验成果,中央大学曾与民生公司商议改造轮船结构,将各品种选取一对,随图书仪器西迁。11月中旬,战火正向南京蔓延,中大畜牧场负责人王酉亭不忍余下动物落入敌手,进言罗家伦:“愿用学校发放的安置费将这批动物全部从南京迁到重庆,绝不流失丢弃,更

44、不留下成为日寇的盘中餐。”1937年12月9日,南京已成围城形势,王酉亭带领牧场职工,全部出动,将动物分批赶出挹江门,于枪炮声中匆匆上船,向西挺进。12月13日南京沦陷,这支西迁“大军”沿大别山北麓公路西行,过平汉路,继而沿桐柏山南麓,行程近四千里抵达宜昌,此时离开南京已一年有余。宜昌交通部门的负责人被教职工们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同意挤出舱位,并免费运输这支特殊的“大军”至重庆。1938年深秋,王酉亭带领的动物大军终于抵达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师生听闻事迹,深为感动。南开校长张伯苓也感慨道:“抗战开始以后,有两个大学都弄得精光:南开大学被日本飞机炸得精光;中央大学却搬得精光,连畜牧场的牛羊都从南

45、京赶到了重庆。”中央大学入川后,校分四处:重庆沙坪坝校址和柏溪校址,成都华西坝校址,贵阳的实验学校。中央大学名师云集、俊彦辈出,抗战期间,教育部审定部聘教授45名,中央大学即有12名,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一时期培养的学生,有50多位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大学师生把战时所需和社会服务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中大学生一面汲取知识、修习技能;一面奔走呼号、加入抗日救亡的行列。周恩来感念学生爱国精神,曾为中央大学学生写下:“一代胜似一代,青年是未来的主人。”八、国立中央大学(三)1946年夏,中央大学返回南京,复校开课。民国时期,中央大学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

46、耳,具备最完备的系科设置,为当仁不让的第一学府。中央大学师生始终怀抱赤子之心,未曾一刻忘记他们对于民族和国家的伟大使命。1946年底,北平发生“沈崇事件”,中大学生随即组织上街游行,抗议美军暴行。1947年,中央大学等十六校师生在南京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o”运动,被毛泽东誉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1949年初,国民政府行政院要求各院校拟定措施,应变迁校。中大师生坚决抵制,并成立“中央大学校务维持会”主持校政,开展护校运动,克服种种困难,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一、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中央大学。8月改名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6月至9月,国家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加强了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