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7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与文明演进摘要:论述了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迁和中华民族文明演进之间的关系。在中华文明诞生与发展的5000年中,中国的气候经历了许多次冷暖交替变化,而且每次的寒冷期在逐渐变长,温暖期逐渐变暖。伴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也表现出动荡与繁荣交替的周期变化。具体表现为: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温暖期中原王朝实力强大,能够抵御少数民族入侵,国家统一。所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几千年来气候的变动,有着一定的联系。关键词:中国气候变迁;文明演进;游牧民族;中原政权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文明虽饱经风霜,但从未间断
2、,一直延续至今,不断发展。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代,甲骨文已经是中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根据1996年5月国家开始进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中国可追溯到的确切历史年代可以达到约4000年的夏朝初期1。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奴隶制时期,国家开始正式形成,中华民族由相对分散的部落逐渐走向统一。研究表明,在中国历史上,温暖期常常伴随着气候的湿润期,寒冷期则常常伴随着气候的干燥期,表现出暖湿与冷干之间的搭配。而温暖期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寒冷期气象灾害频繁,气候冷干,农业发展受到限制,这就使得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华文明发展受到气
3、候变化的强烈影响。明确认识中华文明5000年来经历的气候变化,对解释中华文明的演进有着重要意义。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从总体上来看,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不仅表现出冷暖交替的规律,而且总的规律表现出温湿期越来越短,冷干期则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低,寒冷程度则越来越强2。这样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地区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工业文明之前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农业中心从黄河流域南移到长江流域的整体趋势。由于农业是中原国家的经济命脉,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而牧业北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当气候寒冷时,不仅中原政权无法稳固,而且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恶化而向中原地区发起进
4、攻,是的北方黄河流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动荡,而气候温暖时,中原地区农业繁荣,国力强盛,足以抵御少数民族入侵,而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生存压力减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较少,使得整个国家进入大一统的繁荣时代。根据竺可桢等人的研究,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以下几个交替出现的温湿期和干冷期2-3。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1100年,也就是从仰韶文化到商朝后期,是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一个温暖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院在1954-1957年对半坡遗址的考古中,曾发现麞(又名河麂)和竹鼠的化石,而这两种动物是亚热带动物,现在在西安已经不存在,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而关于安阳殷甲骨的考古中,表明安阳人当时
5、种稻,下种的时间为阳历3月份,比现在的要到4月份大约早1个月。在武丁时代(元前1365?-1324?)的一个甲骨上的刻文说,捕猎时获得一象,表明当时大象还存在于安阳地区,而现在中国大象仅分布在热带的西双版纳地区。1930-1931年,在山东历城县两城镇(北纬3525,东经11925)发掘龙山文化遗址,一个灰坑中找到一块炭化的竹节,有些陶器器形的外表也似竹节。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的分布在黄河流域是直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断,从仰韶文化到商朝后期,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的平均气温,正月大约比现在高3-5C,年平均温度约高2C,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一时期,农业得到发展,并已
6、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国家诞生并逐渐发展,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兴起。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是继第一温暖期之后的第一个寒冷期。这一时期的气候记录,主要是从流传下来的文字记录中推测出来的物候记录。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水,有两次结冰,分别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早。这就表示公元前十世纪时期的寒冷。诗经也可证实这点,相传诗经豳风是周初成王时代的作品,可能在成王后不久写成。豳(邠)的地点约在西安附近,海拔500米高的地区,豳风中的下列有着这样的诗句:“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陵阴,四之日其蚤,献羔
7、祭韮,九月肃霜,”而豳风八月等于阳历的九月。当时气候明显较之前变冷,被称为西周寒冷期。不过,这次的寒冷期持续较短。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也就是从春秋时期到西汉末年的700年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温暖期。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耕作技术的改进与提高,配以温暖湿润的优越自然气候,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获得长足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这个时期,国家处在四分五裂的局面,但各国的经济都比前代繁荣,争霸战争从未间断,而战争需要以经济来支撑,这在侧面也体现了当时有利的农业发展条件。从公元初年开始的长达600年的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寒冷期,当时
8、黄河流域的年均气温比现在低2C左右。史书曾记载到在公元225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到淮河广陵(今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这是现知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这一时期,国家陷入了长达400年大分裂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占据黄河流域,中原政权南迁,只能统治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而南方地区则随着中原人进口南迁、耕作技术改进和气候湿热度减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文化进入相对繁荣时期。从600年到100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温暖期,被称为唐宋温暖。在这个时期,国家重新出现大一统局面,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黄河
9、流域的经济重新得到发展。中期变得和暖,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史书记载,在唐玄宗李隆基时(公元712-756年),妃子江采苹因其所居种满梅花,所以称为梅妃,9世纪初期,西安南郊的曲江池还种有梅花。与此同时,柑桔也种植于长安,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在病桔诗,提到李隆基种桔于蓬莱殿,当时关中地区有梅和柑橘种植,表明气候比较温暖的。但是,在这一阶段后期,气候开始变冷变干,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兴起,中原政权势力减弱。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寒冷期。在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没有梅树,情况与现代相似,梅树只能在西安和洛阳皇家花园中及富家的私
10、人培养园中生存。著名诗人苏轼(公元1037-1101年)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苏轼咏杏花诗有“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之句。同时代的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从这种物候中,就可以看出北宋时气候已经变冷。在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冷。公元1110年和公元1178年,福州(北纬2642,东经11920)的荔枝曾经全部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还要寒冷。在12世纪以后的800年间,中国的气候表现为冷暖交替,出现过一些短暂的温暖时期,但总体以寒冷期为主。明清两朝几百年间,气候学上俗称为小冰期时期,气温很低,黄河流
11、域及以北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进一步向南推进,所受的旱灾也比其他时期多而且重,特别是在1629-1643年间,竟发生了连续14年、赤地几千里的严重干旱。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禾草俱枯,农业萧条,各地农民起义频发。这时,南方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气候变化与政治变动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演变的历史密切相关,但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迄今仍存在许多未知问题。特别是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往往将将二者的关系一笔抹煞4。但是,气候变动对于中国古代赖以生存的农业的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分析可知,在气候温暖时期,雨量丰沛,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业丰收,经
12、济繁荣,中原地区政局稳定,中国历史局面的繁荣局面。而寒冷时期,由于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北方游牧民族生存条件又恶化,是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冲突不断,中原政局不稳,国家陷入分裂的动荡时代。王会昌将数千年来气候的冷暖波动、干湿变化与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以东经115为准)变化三者用一个时间坐标绘制在同一图上(图1),从图中可以发现,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体同步的共振关系5。在这里,仅对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化与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i.ox$,ndj.oc.sJoeiBrr闻4UD0乜来找尽气候的冷暧液和扁I:溟变/松1)片:能国北
13、方击牧尺取政权顒理南畀纬度变化W,的丸系.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暖湿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1100年)被称作仰韶暖期,(第四纪研究中属于大西洋期),在这一时期,中华文明逐渐形成,松散的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传说中的炎黄时期和尧舜禹时期,继而出现了完整的国家夏朝。由于这一时期气候温和,是的定居农业逐渐形成,北方的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南方的河姆渡、良渚文化都是典型的农业文化,伴随着农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商朝时,青铜文明发展到顶峰。在商朝后期,气候开始变冷,中国气候进入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路诸侯,灭掉了殷商,结束了其500多年的统治历史。在随后的近5000年
14、来的第一个寒冷期中,周为了有效统治全国,采用在各地分封诸侯,由诸侯统治本地的办法,以弥补中央政权统治力量的不足。由于周王室王权力量相对不足以及对人民的压迫公元前841年在都城镐京发生了动乱,史称“国人暴动”,而这一年也正是中国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他们南迁到关中地区甚至渭水流域,并直接威胁到都城镐京的安全。到西周末年的公元前771年,西北的犬戎族攻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周平王只好于第二年将国都东迁到气候相对温和的洛邑,东周开始。在随后到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温暖时期,国家进入分裂局面,但是各诸侯国的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各种存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得到推行
15、,商业、手工业空前繁荣,在长时间的战乱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秦国在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中国第一次进入大一统时代。西汉时,仅用六七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恢复过程,迅速发展为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的王朝,其政治经济中心,就在黄河流域。汉武帝时,汉朝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沉重地打击了匈奴,获得了北部边疆长期的稳定。从公元初开始到南北朝结束的约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寒冷期。一方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占据中原地区,北方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例如,从魏开始,汉族政权便失去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西晋虽然在280年灭吴实现短暂统一,
16、但在不久之后就陷入了八王之乱,最终丢掉了北方地区而灭亡,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另一方面,北方战乱,加上寒冷的气候破坏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大量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但是气候的变冷加快了南方土地向适于农业耕作的转化,使得南方地区经济得以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虽然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的更替,但相比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昙花一现般的转换,政治还是比较稳定的。南北朝结束以后,中国进入了第三个温暖期。在这一时期,国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重新实现统一。唐朝前期,温暖的气候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重新获得了发展,国家政权中心又回到了北方地区,唐朝的国力也进入了最盛期,疆域扩展到中亚、蒙古高
17、原,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少数民族纷纷臣服,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不过,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已经显现出来,关中地区人口稠密,农业生产已不足以满足需要,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从唐朝安史之乱(755-763)后,气候开始转冷,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最终于907年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末五代以来,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从1000到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寒冷期。在这个时期,赵匡胤建立宋朝,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经济文化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已发了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
18、政权之间长期的战争。宋朝虽然很快取得了对南方政权战争的胜利,但对北方辽和西夏的战争却持续不断,在战争中一直处于防守地位。12世纪初,东北女真族崛起,灭掉辽之后又大举功宋,在1127年灭亡北宋,并在后续战争中夺得黄河流域的统治。到13世纪中期,自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的广阔领域,大多人口稀少,经济凋敝,没有恢复到北宋末年的水平,这是以前历次少数民族政权南进过程中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女真金朝大规模地掠夺农业耕地,建立牧场,推行落后的奴隶制,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后来,在蒙古骑兵的长期入侵中,南宋也于1279年在广东崖山灭亡。宋元之后的明清两朝近600年时间,是中国气候的“小冰期”。北方黄河流域的
19、气候进一步恶化,农业生产不断受到气象灾害的打击,经济无法得到恢复,经济中心这时已经完全转移到南方地区,“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都表明了这一点。元朝时将大运河裁弯取直,直接将江南地区和大都连接起来,表明当时中原地区的农业地位已大大下降。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北方地区连年大旱,农业破坏严重,导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明初著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就是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使得人口大量减少引起的。明末时,气候达到最冷,农民起义更是遍及全国,最终明朝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攻击下灭亡,东北女真族趁机入关,入主中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不过,由于明清两朝采取灵活的统治政策和相对平等的民族政策,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使得这个时期没有出现长期的分裂。气候变迁影响文明演进的讨论分析中国5000年历史文明发展进程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可知,中国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作为诱发因素,可以决定其发展的方式、方向、速度和进程。在历史过程中,应该承认气候变化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在中华文明形成至今的几千年中,历代王朝的兴衰、游牧民族政权疆域范围的变化、农民起义的爆发等等,都与气候上冷暖干湿波动变化之间呈现出大体同步的相关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力焊与钎焊》教学大纲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 玉溪师范学院《社会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油气钻采服务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年粘结稀土永磁材料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4 设计《第一单元 传情达意的视觉传达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差异化劳动合同
- 餐饮技术入股协议书范本合同
- 财务机构代理出口退税合同范本
- 补充协议取消原合同部分条款模板
- 信用证条款编号和中英文对照
- 电脑供货方案、售后服务方案
- 系统架构评估报告
- 破碎锤施工方案
- 眼内炎病例讨论
-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六篇
- 市政工程交通导行施工方案
- 踝关节损伤的护理课件
- 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委托运营协议
- 关于进入看守所的申请书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