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说课教学课件_第1页
分子和原子说课教学课件_第2页
分子和原子说课教学课件_第3页
分子和原子说课教学课件_第4页
分子和原子说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漕河镇中化学学科组第1页,共35页。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第2页,共35页。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第3页,共35页。一 、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以后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化学方程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 第4页,共35页。一 、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并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启发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并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了解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最小文字“中国”,培

3、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第5页,共35页。一 、 教材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粒子的模型。第6页,共35页。第7页,共35页。第8页,共35页。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新知(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三)归纳总结,巩固新知(四)反馈拓展,运用新知第9页,共35页。 大千世界,物类繁多。 这些宏观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一)创设情境,引发新知第10页,共35页。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把同学们带进一个物质世界。物

4、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第11页,共35页。水到哪里去了?(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第12页,共35页。为什么嗅到香味?(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第13页,共35页。 品红在水中扩散 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第14页,共35页。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分 子 一、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或【结论】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等构成的原 子(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第15页,共35页。设计意图:通过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花丛中闻到花香,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确定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

5、微小粒子构成观点,然后再展示出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和原子真实存在。 第16页,共35页。一滴水中大约有 -26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 kg 1.6710 个水分子21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结论】二、分子的基本性质(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如果拿水与乒乓球比就像拿乒乓球与地球比。第17页,共35页。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 第18页

6、,共35页。猜一猜 水分子等这么小,它们会运动吗?当水分子等聚集在一起构成水等物质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第19页,共35页。 2.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小烧杯和一棵“铁树”,另一棵“铁树”置于大烧杯外(如图所示)。观察几分钟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有关分子的什么性质? 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1第20页,共35页。大烧杯内“铁树”大烧杯外“铁树”现象解释 棉花变红 棉花不变色浓氨水有强挥发性,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

7、入“铁树”上棉花中大烧杯阻隔氨分子进入到“铁树”上棉花中1、现象:实验探究1无色溶液变红色2、【结论】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第21页,共35页。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发展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组际间交流发现自已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第22页,共35页。实验探究2 演示实验 1杯热水、1杯冷水,分别同时加入质量相当的品红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 1.品红在水中能扩散使液体变红。这是为什么? 2.热水中品红溶液扩散比冷水中快。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

8、快。 第23页,共35页。设计意图:把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24页,共35页。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2.为什么把湿衣服晒在太阳下比晾在阴凉处容易干?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5页,共35页。 学生实验 1.将1体积石子与1体积沙子混合。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结论】 3、分子之间有间隔 【讨论】 1.等式“1+1=2”,一定成立吗? 2. 一体积石子与一

9、体积沙子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这是为什么? 3.1体积酒精与1体积水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2体积,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3 第26页,共35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知识入手,拉近生活与化学的距离。通过对实验观察,引发学生以疑导思以思求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27页,共35页。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之间间隔模拟动画固态液态气态一般来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即气体液体固体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到分子间有间隔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看一组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分子间的动画模型,得出结论: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隔不一样。气态分子间隔最大,与此联想:物质为什么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

10、问题。 第28页,共35页。谈一谈: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一、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三)归纳总结,巩固新知第29页,共35页。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的是(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 海绵能吸水D课堂练习(四)反馈拓展,运用新知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 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 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D 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C第30页

11、,共35页。试一试3、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材料二: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1)材料一说明_。(2)材料二说明_ _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对大多数物质而言温度越高分子之间间隔越大第31页,共35页。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 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联想与体验作业:思考解答课本5152页的相应习题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 拓展第32页,共35页。一、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五、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第33页,共35页。六、教学反思 本课题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改进的实验及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