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师说 语 文2022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GAO ZHONG TONG BU CE KONG YOU HUA SHE JI内容索引预习梳理与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预习梳理与积累预习助读【认识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赞其“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另有外集十卷。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创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2、【了解背景】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说文,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韩愈任国子监四门学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古已有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达到顶峰。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核心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从师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的主张,在当
3、时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相关链接】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面貌焕然一新。六艺:一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在师说一文中,采用后一种说法。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通假字(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4、。今义:表示因果关系。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重要虚词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 )(4)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宾短语后置 )(5)耻学于师( 介宾短语后置 )4.记诵韩愈诗文名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师说(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5、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8)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10)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韩愈谢自然诗研习讨论与鉴赏问题研讨【任务一】 把握文章的论述层次1.文章第1段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参考答案: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并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很
6、强的说服力。2.第2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参考答案:本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了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性。3.第3段举孔子从师的实例和言行,其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以孔子从师为范例,既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又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4.第4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段文字与文章的中心观点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这段文字说明了作师说的原因。是对后辈李蟠的勉励,也是对当时求学之人的号召。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这里“不拘于时”的“时”应该指的是“耻学于师”“惑而
7、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的是“从师而问”的师道传统,实际上还是在进一步阐明本文的中心观点。【任务二】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1.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可圈可点之处,统观全文,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参考答案: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2.第2段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请根据提示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参考答案:3.第2段的三层对比是平行并列还是逐层深入的关系?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是逐层深入的关系。这三层对比,一层深于一层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作者抓住这三层文字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展开,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
8、。4.第3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阐述了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第3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课堂活动1.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有人认为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人认为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对于师说中心论点的界定,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观点一:“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开篇就把它提了出来,把“古之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一论点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而且概括了要论证的内容、范围。观点二:“无贵
9、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士大夫心中的“师”是有年龄、地位、道德等方面限制的。什么人可以为师,标准不清,正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而这一论点正好切中时弊,树立了正确的择师标准,澄清了人们的认识。2.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试比较二者的异同。提示:这两篇都是论述性文章,但论述的重点、采用的方法不同,论证的结构也不相同,要注意从这些角度加以区分。参考答案: 课文异同论述重点论证结构主要论证方法劝学讲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要“善假于物”,核心是“学不可以已”总分结构比喻论证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学会学
10、习”等有很多相通之处。师说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要重视传统的师道总分总结构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整合建构【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谨严的论证结构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观点,明确择师的标准。接着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然后将人们对孩子与对自己的不同要求
11、进行对比,指出其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将“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进行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以孔子的言行来佐证,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素材挖掘】 从师学习是美好的风尚自古而来,我们就有从师学习的风尚,即使圣贤如孔子,也曾从师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孔子还留下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名言。从师学习是解决疑惑的有效途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面对困惑,有人讳疾忌医,有人从师学习。讳疾忌医者必将孤陋而寡闻,从师学习者定会博才而多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学习的目的是增长学问,想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室外灯具购销合同
- 合同终止退款协议
- 大数据运营合作协议
- 合同之自行车棚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项目委托制作协议
- 翻译服务合同翻译服务合同
- 行政协议行政合同
- 三农村环境整治与改善社区参与方案
- 宾馆承包经营合同
- 公司内部股权转让代持协议
- 2025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30题) (二)
- 医用气体施工方案
- 2024 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 类)
- 2025-203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 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住宅小区消防设施检查方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沈阳市地图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