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字经》教案_第1页
2022年《三字经》教案_第2页
2022年《三字经》教案_第3页
2022年《三字经》教案_第4页
2022年《三字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三字经教案 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 沟通三字经的背诵与懂得 , 激发同学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第一老师向大家简洁介绍三字经 老师读 , 同学听 :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 , 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 是学习中华传统文 化不行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 共一千多字 , 可谓家喻户晓 , 脍炙人口;三 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 , 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训练,历史,天文,地 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奇 , 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训练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 为六个部份 , 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 , 性本善”到“人

2、不学 , 不知义” , 表达的是训练和 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 后天训练准时 , 方法正确 , 可以使儿童成为 有用之材 ; 从“为人学 , 方少时” 至“首孝悌 , 次见闻” 强调儿童要懂礼仪, 要孝敬父母,敬重兄长 , 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 从“知某数 , 识某文”到“此十义 , 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 一些名物常识 , 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 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 , 方方面面 , 一应俱全 , 而且简洁 明白 ;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次序极有章法 , 表达了作者的训练思想; 作者认为训练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 , 端正孩子们的思想 , 学问

3、的传授就 在其次 , 即“首孝悌 , 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学校入手 , 即先识字 , 第 1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 , 再学习史书 , 书中说 :“经 子通 , 读诸史”; 人之初不知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 ,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 律感; 2,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懂得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同学明白读书学 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学问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 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 14 句三

4、字经; 教学预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第 2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 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 不知义” 14 句;用自己宠爱的方 式解决不熟识的字词,并将这 14 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 ,请同学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老师讲解说明这 14 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训练,和善的本 性就会变坏;所

5、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 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 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训练为本;训练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 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需时刻留意对孩子的训练,专心一样, 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假如从小不好好训练,和善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 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样地去训练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第 3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出名的高校问家,是和母亲的 严格训练分不开的;做

6、为孩子,要懂得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 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 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训练,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 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谐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 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训练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训练儿子很有方法,他训练的五 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训练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定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

7、的也应当理 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训练,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训练,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散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 位小伴侣都记住这样一句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要趁视自 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愿好好学习,是很不应当的;一个人假如小时 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学问,能有什么 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 第 4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琢以前

8、和石头没有区分,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 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致的器物;人如是不学习, 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5,让同学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争辩,沟通: (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7,请同学摸索问题: 年岁大的人仍要不要学习新学问?(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 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头用功是绝 对来得及的;要熟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 学问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 三,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

9、什么想法,用你宠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 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香九龄 千而万 授课目标 1. 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当怎么做 2,让同学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重点 3. 能使同学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学目的: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5,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明白同学之间相互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第 5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宠爱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宠爱?不宠爱又由于什 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 (老师依据同学的发言确定同学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宠爱学习的 同学明白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

10、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 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适时引导同学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复习已学语句 1,2 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玩耍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 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玩耍规章:每人诵读一句( 6 个 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玩耍终止后, 老师引导同学对玩耍中误读的情形发觉, 研讨,订正, 强化; 4,总结:读书似乎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似乎耕耘,汗水 流得多,收成自然更丰富; 三,揭示揭题: 今日,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伴侣们边 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

11、),学文释义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敬重 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当知道的;一个人第一要学的是孝敬 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学问;)然后 提问:(出示图片) 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孔融最先拿梨,原先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第 6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白什么? 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呈现插图)爸爸看到 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孔融受到爸爸的夸奖,

12、心里会怎样想? 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 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便利面前不抢先,能让人, 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颂扬,也受到了世人的颂扬;所以,千百年来, “孔融让梨”的故事始终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伴侣学习的好 榜样; 3,那么,我们应当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四,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同学试读,老师引导同学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同学一起读; 4,

13、老师说明语译部分; 5,指导同学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形再现:同学表演; 第 7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七,总结 ( 1)朗读今日所学; (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成?用你宠爱的方式表达出来,对 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 说说你的预备; 三才者应乎中 教学目标 1. 娴熟诵读三字经原文 2.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 明白一些古代星象学问 ,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 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内容 1. 三字经的新句子 : “三才者”至“应乎中” 2. 结合句子 , 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

14、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 3. 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学问,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 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 诗“迢迢牵牛星”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 8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知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 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头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学问;为了便于 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 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这里头的 三才 和 三光 ,都是传统中

15、国极 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 1. 读 2 遍:第 1 遍,请一个同学上台领读,第 2 遍,大家一起诵 读 2. 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 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 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 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确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 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 人

16、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 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注: 易 是什么呢?古时 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 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 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 三才;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 第 9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 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进展,人类逐 渐丢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 从而遭受自然的惩戒,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殊重要的意

17、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仍有“三大”(板书:“三大”)一 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争辩: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宽敞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敞的是天 空,比天空更宽敞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宽敞,人 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三,总结: “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知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气,我们 要努力探究自然,熟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 天地一样宽敞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 吗?

18、 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形;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 三 打头来讲特殊重要的内容呢?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 纲 ? 纲 实际上最早的 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 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 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 纲 ; 三纲 就是保护人与人之间最 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 之间能相互敬重和谐相处; 第 10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 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由于

19、地球 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 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 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宠爱哪个季节?为什么? 总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 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感恩” 主题相呼应)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心 为准相互对应;假如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 向也跟著转变;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齐诵古诗“迢迢牵牛星” 五,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

20、全部句子 六,总结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三 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 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 三 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 许多学问和思想的珍宝,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闪耀着智 慧的光线;从“三”开头,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三才”“三大” 的重要概念,明白到“天人合一”的思想,仍从“三光”学习了一点 古代天文学学问,知道咱们的祖先以星官的方式熟识星星,并通过二 十八星宿来记录日月,行星的运动变化; 第 11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曰水火人所饲 教学目标 1. 娴熟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乃九族, 人之伦” 2. 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

21、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 情,八音,九族 3. 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气 教学内容 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此六畜,人所 饲” 教学过程 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明白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把握情形; 2. 导入:三字经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和“六” 3. 诵读新句子 先扫除生字:请同学指产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说明 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 1 个同学上台领读;其次遍集体诵读; 假如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4. 说明概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起源于特殊淳朴的对日

22、常生活的观看,古人用来五行的观念来说明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对 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特殊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 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 第 12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义指得体, 礼指合乎规范,智指明辨是非,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 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不容紊”;这五种品质 现在仍然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 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米 (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 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五谷”是更早的提法,

23、没有包括稻,由于 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除了黄米,其他几种作物仍是我们 不行缺少的粮食; 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依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 世界的熟识程度,先后把马,牛,羊, 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 过漫长的岁月,逐步成为家畜;【争辩】六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现 在,马的作用已经减弱,其他几样仍是很重要哦; 再次集体诵读一遍(可选) 内容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 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 5. 讲“情同朱张”的故事 堪) (板书:情同朱张,东汉,南阳,朱晖,张 故事梗概:东汉人朱晖很讲信义,伴侣张堪生前曾嘱托他照管张的妻 儿,张堪死后,朱晖就恪守承诺,年复一年地资助张堪的妻儿,并把 太守嘉奖给他儿子当官的机会给了更具才能的张堪的儿子; 6. 总结 集体诵读一遍新授的句子; 第 13 页,共 15 页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三字经阶段诵读竞赛 师: 下面我们通过闯关的形式来呈现我们的所学;我们分为四 个组 , 接受记分制 , 看我们那一个组的同学表现积极 , 能为自己的组争 光; 1 , 第一关 : 生活常识我知道 下面我们来闯第一关 , 规章 : 一组选出一名同学选一题目 , 然后 从二组中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