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95行知公寓设计摘要总建筑面积约为4400 m2,采用框架承重结构,主体结构层数为六层,首层层高为4.2m,其余均为3.3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本次设计分为建筑与结构设计两部分。本计算书包括了整个设计的计算过程及相关的明。 设计的成果除建筑设计说明,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顶层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剖面图;主外墙大样图,节点大样图外还应包括结构设计的计算:荷载汇集;地震作用计算;风荷载作用计算;荷载组合及内力分析;一榀框架配筋计算;现浇板配筋计算;楼梯配筋计算;悬挑构件计算;基础及基础梁配筋计算;报告厅部分结构设计计算;薄弱层验算;其它必要的构件配筋计算。关
2、键词:建筑设计 结构计算 结构布置 内力计算 配筋计算Abstract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design is the apartment of XingZhi .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is about 4400 sq.m, frame structure, 6 floors. The height of all floor is 4.2m and 3.3m, the design strength of anti-earthquake is 7 degrees. This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3、: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This thesis includes all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related elucidations. Among them, primarily there are the arrangement of structure, the selection of structure type, a complete calculation of one part of the frame (includes the calculat
4、ion of load and force, combination of forces, design of s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 Besides, there are design of column foundation, stairs, pored concrete slab and concrete awning etc.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the arrangement of structure the calculation of load
5、 and force the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4627604 1 引言. PAGEREF _Toc264627604 h 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05 2 建筑设计说明 PAGEREF _Toc264627605 h 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06 2.1 设计目的 PAGEREF _Toc264627606 h 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07 2.2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64627607 h
6、 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08 2.3 工程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264627608 h 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09 2.4 建筑总平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09 h 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0 2.5 建筑平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0 h 8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1 2.6 立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1 h 1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2 2.7 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式设计 PA
7、GEREF _Toc264627612 h 1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3 2.8 楼地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3 h 1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4 2.9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走道的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4 h 1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5 2.9.1 走道的功能 PAGEREF _Toc264627615 h 1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6 2.9.2 走道的空间尺度 PAGEREF _Toc264627616 h 11 HYPERLINK
8、 l _Toc264627617 2.10 楼梯及其它交通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7 h 1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8 2.10.1 楼梯的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8 h 1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19 2.10.2 楼梯间的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19 h 12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0 2.11 门厅的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20 h 1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1 2.12 门的设计与布置: PAGE
9、REF _Toc264627621 h 14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2 2.13 窗的设计和布置 PAGEREF _Toc264627622 h 14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3 2.14 其它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23 h 152.141屋顶的排水和防水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24 h 1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4 2.142 屋面防水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24 h 1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5 3结构设计说明 PAGERE
10、F _Toc264627625 h 1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6 3.1 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264627626 h 1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7 3.2 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PAGEREF _Toc264627627 h 1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8 3.3 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64627628 h 1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29 3.4 主要结构材料 PAGEREF _Toc264627629 h 18 HYPERLINK l _Toc2646
11、27630 3.5 构造要求 PAGEREF _Toc264627630 h 18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1 3.6 其它 PAGEREF _Toc264627631 h 2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2 4 建筑设计部分 PAGEREF _Toc264627632 h 2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3 4.1 平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33 h 2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4 4.2 剖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34 h 21 HYPERLINK l
12、_Toc264627635 4.3 排水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35 h 2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6 4.4 荷载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36 h 2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7 4.4.1 恒载标准值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37 h 2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8 4.4.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38 h 2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39 4.3.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PAGEREF _
13、Toc264627639 h 2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0 4.4.4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0 h 3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1 4.5 地震荷载作用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1 h 32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2 4.5.1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2 h 32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3 4.5.2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3 h 34 HYPERLINK
14、 l _Toc264627644 4.5.3 横向水平地震力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4 h 3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5 4.5.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PAGEREF _Toc264627645 h 3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6 4.5.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6 h 3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7 4.6 竖向荷载作用框架内力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7 h 4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8
15、 4.6.1 梁柱端的弯矩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8 h 4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49 4.6.2 梁端剪力和轴力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49 h 5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0 4.7 内力组合 PAGEREF _Toc264627650 h 60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1 4.8 截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51 h 6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2 4.8.1 框架梁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52 h
16、6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3 4.8.2 框架柱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53 h 64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4 4.9 楼板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54 h 6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5 4.9.1 设计荷载 PAGEREF _Toc264627655 h 6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6 4.9.2 计算跨度的求解 PAGEREF _Toc264627656 h 68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7 4.9.3 弯矩的求解
17、 PAGEREF _Toc264627657 h 68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8 4.9.4 截面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58 h 69 HYPERLINK l _Toc264627659 4.10 楼梯设计(采用平行双跑楼梯) PAGEREF _Toc264627659 h 7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0 4.10.1 梯段板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60 h 71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1 4.10.2 平台板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61 h 73 HYP
18、ERLINK l _Toc264627662 4.10.3 平台梁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62 h 74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3 4.11 基础设计 PAGEREF _Toc264627663 h 75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4 4.11.1 荷载计算: PAGEREF _Toc264627664 h 76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5 4.11.2 基底尺寸的确定 PAGEREF _Toc264627665 h 77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6 4.11.3 确定基础高度
19、PAGEREF _Toc264627666 h 78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7 4.11.4 基底配筋 PAGEREF _Toc264627667 h 79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8 总结 PAGEREF _Toc264627668 h 83 HYPERLINK l _Toc264627669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64627669 h 84 HYPERLINK l _Toc264627670 谢 辞 PAGEREF _Toc264627670 h 842 建筑设计说明2.1设计目的通过毕业设计,是我初步了解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熟
20、悉运用建筑规范和国家标准图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物的一些细部构造,进一步提高和训练绘图技巧,包括使用计算机绘制建筑图。学生宿舍楼采用全框架结构,六层,根据地形,该楼正面朝南。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该建筑要体现现代化特色,满足消防、抗震等安全要求。设计说明平面定位见总平面图规划图,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以毫米计。2.2 工程概况2.2.1 一般介绍学生宿舍楼设计,建筑面积为4400m2,按规划要求,层数为6层,框架结构。2.2.2 设计原始资料: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28 度;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13 度,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 16
21、 度,其他均为 18 度;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冬季平均风速0.7m/s,基本风压w0=0.30kN/。降雨量为333.2,日最大降雨量71.8,时最大降雨量27。3.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 杂填土(层厚:0.4-1.0m),成分以粉土为主,含有生活及建筑垃圾。 黄土(层厚3m),垂直及水平分布较均匀,为可塑性状态、中等压缩性、弱失陷性,属级非自重失陷性黄土,土的重度为19kN/m3,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833,承载力特征值为。 细砂层(层厚0.6-1.7m),砂质较纯净,分选性好,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稍密,潮湿。 卵石层(层厚1.6-4.1m),成份以花岗岩、石英岩、闪
22、长岩为主、潮湿,中密,承载力特征值为,压缩模量ES=60MPa。2.3 工程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外观的造型,布局的是否合理,是否舒适,光线是否充沛,日照是否良好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本次毕业设计为学生宿舍楼,设计应本着“设计先进、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美观大方、富有时代气息”原则,目的是建造一座实用、经济、坚固、美观的学生宿舍楼。本次设计综合考虑了建筑、结构、设备、材料、施工、造价等各方面因素,统一地解决建筑功能、环境规划、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和艺术形象等问题。2.4 建筑总平面设计房屋建筑空间处理问题,除了内部空间的处理以外,还应当包括建筑物在
23、群体布局中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外部空间处理。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处理一般包括建筑群的体形组合协调,使建筑物之间的空地、庭院、广场等空间感觉完整、尺寸比例适宜以及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得当等问题。我们在研究建筑群的空间构图时,既要分析建筑空间构图上的一些特征,又要考虑人们活动过程中对空间构图所提出的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建筑群空间处理首先要考虑体形统一协调;2)建筑群空间组合应与自然环境相配合;3)建筑群空间组合必须考虑人们活动的“动”、“静”的效果;4)建筑群空间构图还注意空间的层次与透视效果;5)建筑群的空间处理,与内部空间处理一样,也应根据建筑功能程序和艺
24、术要求考虑建筑空间的序列。2.5 建筑平面设计根据学生宿舍楼的内容和使用功能要求结合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包括材料、结构、施工),来确定房间的大小和形状,确定房间和房间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分隔与联系方式和平面布局,使学生宿舍楼的平面组合满足实用、经济、美观和结构合理的要求。房间布设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1)使用方面的要求:任何房间的布设不但都应有必须的面积和体积,适宜的形状和尺寸,以适合内部家具和设备的布置和使用活动的要求,而且还必须与其它房间和室外有合理的分隔与联系。2)房间平面尺寸和形状:房间的平面尺寸和形状,主要是由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家具、设备的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
25、音响等室内环境来决定的。此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构成和组合房间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人们对室内空间视觉上的要求,也是确定房间平面尺寸和形状的重要因素。主要有: 房间的平面尺寸和形状,应满足采光、通风、音响等室内环境要求。 房间的平面尺寸和形状,应考虑空间组合和结构、施工的可能性与经济的要求。 房间的平面尺寸和形状,应考虑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必须满足功能的要求。 房间的平面尺寸和形状,应很好地考虑与家具、设备的尺寸相配合,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并保证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在一幢建筑物中,房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尺寸和形状应考虑与其它房间进行组合的可能,应满足结构上和经济上的要求。3)审美方面的要
26、求:不管什么房间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室内空间体形、比例、色彩、装饰以及家具、设备布置等问题,以满足人们精神上和审美上的要求。4)环境方面的要求:任何房间一般都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日照等自然环境条件,而且在房间内一般还应有与使用要求相适应的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照明、采暖等。5)确定房间的平面尺寸和形状,还必须考虑建筑的总体条件,如地形、朝向等的影响以及房间内部空间形象的要求。在一般建筑中,使用房间最常见的平面形状是矩形,因为梁板结构的布置以矩形最为经济,而且矩形平面一般也有利于室内家具的布置和满足使用活动的要求,在建筑组合设计中,也便于上下左右灵活组合。本次学生宿舍楼设计全部为矩形,且
27、都能满足上述要求。2.6 立面设计1)建筑外形首先反映建筑物的性格;2)建筑外形应反映内部空间和空间组合的情况;3)建筑外形还反映不同的技术条件、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不同的民族特点。本次工程立面窗户采用统一的铝合金窗户,使平面自然、美观、大方。2.7 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式设计1)考虑房间的使用性质和活动的特点;2)考虑采光、通风、空气容量等卫生要求;3)考虑室外室内空间比例的要求;4)考虑结构和构造要求;5)考虑经济要求。 2.8 楼地面设计本工程采用现浇楼面板,其在房屋的整体性上,防渗上面以及抗震上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楼地面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设计时应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楼地面主要是用来分
28、隔上下空间,它既是上层的地面,又是下层的天花,因此在设计时综合考虑了上下两层的要求。对楼板要求能隔声,底层的地面则要求注意了防潮,其具体防潮做法见图中构造做法部分。楼地面面层装修采用水磨石地面,水磨石地面一般分两层施工,在刚性垫层或结构层上用10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面铺1015MM厚1:1.52的水泥白石子,待面层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加水用磨石机磨光、打蜡即成。所用水泥为普通水泥,所用石子为中等硬度的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等。水磨石地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久性、防水防火性,并具有质地美观,表面光洁,不起尘,易清洁等优点,造价比水泥砂浆面层高12倍。2.9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走道的设计2.
29、9.1 走道的功能各个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通过走道联系起来以及疏散人流的作用。2.9.2 走道的空间尺度本次设计走道的宽度为2.4M,理论上讲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2.10 楼梯及其它交通设计2.10.1 楼梯的设计 (1)楼梯的形式:楼梯均采用平行双跑楼梯,这种形式运用的比较普遍,经济较合理。 (2)楼梯尺寸的确定:楼梯各方面尺寸的确定,是根据使用要求、通行能力、安全和防火等的规定来进行的。 楼梯段的宽度为使两人可以对面行走通行,楼梯段的宽度一般为10001200MM,但公共建筑还要大于1300MM,其具体尺寸见建筑图楼梯详图部分。 楼梯休息平台的宽度楼梯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等于1800MM 楼
30、梯的坡度 具体见楼梯详图部分,由踏步高和踏步宽所决定。2.10.2 楼梯间的设计楼梯间的尺寸,可根据楼梯的布置形式,由楼段、休息平台的尺寸确定。在一般情况下,楼梯通向走道的平台宽度可小些,只需保证梯段有适当后退,避免上下楼梯的人流与走道人流突然碰撞和拥挤。本次设计的楼梯通向走道的平台宽度见楼梯平面详图。楼梯位置的布设设计楼梯时应考虑以下三个基本要求:1)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楼梯的数量、位置、形式和楼梯的宽度、坡度均应该符合上下通畅、疏散方便的原则,楼梯间必须直接采光,采光面积应不小于1/12楼梯间平面面积。设置在公共建筑中的主要楼梯,有的需要富丽堂皇,有的需要精巧简洁,应在楼梯形式、栏杆式样、材
31、料选用方面作精心设计,一般建筑则适当考虑美观问题。2)要满足结构和建筑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建筑构造方面要满足坚固与安全的要求,例如扶手、栏杆和踏步之间应有牢固的连接,选用栏杆式样也应注意花饰形式。杆件与杆件的间距应考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3)要满足防火、安全方面的要求楼梯的间距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满足防火设计规范中民用建筑及工业辅助建筑安全出口所规定的要求。这样楼梯才有足够的通行和疏散能力,此外还应注意在楼梯间四周的墙,不准有凸出太多的砖柱、砖礅、散热片、消防栓等构件,防止人在紧急疏散通行时受阻而发生意外。在楼梯间内除必须的门以为,不准另外设置门、窗,防止火灾发生时,火焰窜出和烟雾蔓延、
32、扩散到楼梯间而使楼梯失去通行疏散作用。楼梯材料的选用应该考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同时还应结合考虑材料的耐磨、防滑、易清洁和美观等要求。此外,设计楼梯时尚需考虑到经济和施工的方便,主要楼梯安排在主要出入口附近,次要楼梯安排在建筑物的尽端。本次设计所有楼地面均采用水磨石地面,楼梯也为水磨石饰面。2.11 门厅的设计门厅在建筑物内起着内外过渡,人流集散,转换方向,与走道或其它房间连接等作用。门厅设置在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处,次要出入口不设门厅。面积主要由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决定的。门厅的布置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在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把人流组织好,交通线路要简捷畅通,防止交叉拥挤;2)适当安
33、排与分配休息、等候等其它功能要求的面积,防止堵塞交通;3)门厅要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并保证必须的层高;4)门厅应注意防雨、防风、防寒等要求;5)门厅还应满足建筑空间艺术和立面美观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该工程由于大门内缩,故没有设置雨蓬,门厅中主入口门采用玻璃推拉门。2.12 门的设计与布置:1)根据功能确定门的大小2)根据使用具体要求确定门的数量2.13 窗的设计和布置房间中窗子的大小、形式和位置,对室内采光、通风、日照和使用等功能要求,对建筑物的门面构图,都有很大关系,在设计时应根据各方面要求综合考虑,由于一层较高相应的窗户高度也应高于上部窗户,又考虑到朝阳的一面窗户要有变化故顶层的窗户尺寸比下
34、部窗户小得多,来突出立面多样性的效果。2.13.1 窗的大小根据采光要求确定窗口面积的同时,还应结合通风要求、朝向、建筑节能、立面设计、建筑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2.13.2 窗的位置在设计窗的位置时,考虑了下列问题1)窗的位置应很好地考虑房间内部的使用情况; 2)窗户有通风的作用,因此房间的窗户位置应与门的位置一起考虑,最好把窗开在门对面的墙上或离门较远的地方,以使房间尽可能得到穿堂风; 3)窗子的位置还考虑了立面的要求,使立面构图整齐协调,不致杂乱无章,影响立面的效果。2.13.3 窗的形式窗的形式不仅考虑了采光、通风的要求,而且还考虑比例造型的美观,因为窗是建筑外形和室内艺术是造型的重要内
35、容。2.14 其它设计2.14.1 屋顶的排水和防水设计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决定适宜的排水坡度: 为了排除雨水,屋面就需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度越大,排水越畅。但当坡度过大,会给施工和结构布置造成不利条件,本工程排水坡度为2%;2)合理组织排水系统:合理组织的水系统,主要根据屋面高低、跨度大小、变形缝位置等,划分排水区段、确定屋面的排泄水方向和檐口的排水方式。该工程檐口处的排水方式通常为有组织外排水,这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排水方式。2.142 屋面防水设计学生宿舍楼属于平屋顶,其坡度比较平坦,流水速度比较缓慢,有时甚至在屋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层,因此平屋顶的防水原则应该时在导、堵结合的前提下,
36、以堵为主。平屋顶防水主要有两种方法及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结合学生宿舍楼的特点,我们采取刚性防水,就是利用水泥及其制品(水泥砂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抗渗性做成的屋面防水层。刚性防水屋面与柔性防水屋面比较,其特点时便于结构形式复杂的屋面的防水;便于上人使用;除少量热沥青刷面外基本上不用高温操作;材料来源广比柔性防水便宜;耐久性好,比较方便维修;为了进一步提高抗渗性能,在防水材料中可以加入一些防水剂。2.14.3 勒脚的设计用1:2水泥砂浆粉刷。这种勒脚的优点是造价低,施工方便,因此一般民用建筑多采用。2.14.4 散水设计建筑物的外墙做散水,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靠墙体的地面水并堵住地面水沿墙脚向
37、下渗透,以减少墙脚基础受水侵蚀的可能性。散水用素混凝土现浇坡度为2%,具体做法为:300厚素土夯实,70厚C10混凝土垫层,15厚1:2水泥砂浆抹面。3结构设计说明3.1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程GB501082001;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38、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集03G1011。3.2 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表4.1 单位:KN/m类别走道楼梯间多功能厅活动室卫生间荷载取值2.02.52.52.52.0类别不上人屋面上人屋面其它荷载取值0.52.02.03.3 地质条件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类,场地土类别为三类。基底置于沙石垫层上,1层土必须全部清除,超深部分用1:1沙石分层压实回填,压实系数为0.97,基础置于2层土上。3.4 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为C10,其余均为C25、C30; 2)钢筋 HPB235, HRB335; 3)焊条 E43(HPB235)级钢筋,E50(HRB335)级钢筋,E55(HR
39、B400)钢筋。3.5 构造要求 1)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详03G1011,混凝土工作环境0.000以上为一类,0.000以下为二a类。 2)钢筋的锚固要求详图集03G1011。 3)钢筋的连接要求详图集03G1011。 4)所有框架梁及框架柱主筋d20时宜采用机械连接。 5)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板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详图。 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两端应设钩,板的边支座负筋一般应伸入至梁外皮留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如已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直钩长度同另一端,如不满足,此端加垂直段至满足锚固长度,当边梁较宽时,负筋不必伸至梁外皮,按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或图中注明尺寸施工。
40、板上孔洞应预留,不得后凿。结构图中一般只示出长度尺寸大于300mm的孔洞,当孔洞尺寸小于300mm时,孔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筋由洞口绕过,不得截断,当孔洞尺寸大于300mm时,孔洞边应增设附加钢筋,具体详各层结构平面。 管道井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浇筑混凝土封堵,板筋预留。 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当板底与梁底齐平时,板底钢筋伸入梁内须置于梁下部纵筋之上。 6)框架梁 框架梁设计说明详见03G1011; 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7)框架柱 框架柱设计说明详见03G1011; 柱子到顶时,其纵向受力钢筋应锚入梁,现浇板内,无法锚入梁内
41、和板内的纵筋应互相焊接,具体构造要求详图集03G1011; 底层柱柱根的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底层柱的梁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的顶面。3.6 其它1)本工程图示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本工程0.000为地质报告,相对零点向上0.500m; 2)本工程采用平面垫体表示法绘制梁柱施工图,施工时除详细阅读本说明外须熟悉国家标准图集03G1011,本图未详部分均按该集施工; 3)施工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有关,现行
42、施工和验收 规范标准中的要求; 4)埋件:建筑吊顶、门窗安装、钢构件、网架、楼梯栏杆等与结构构件相连接时各工种应密切配合,将各专业需要的预埋件预留,不得遗漏; 5)防雷接地要求:详见施工图;4 建筑设计部分4.1 平面设计首先应是底层的设计,初步拟定柱的截面尺寸为500500,跨的梁的截面尺寸为300600。4.2 剖面设计为了很好的反映楼层的结构,在设计剖面时,剖到楼梯这个比较重要的部位,使剖面能很好的反映结构的布置,楼地面的装修以及梁柱之间的关系等。4.3 排水设计为了使雨水能很好的有组织的排走,设计中,我采用内檐沟排水,起坡坡度为1%和2%,设计成双坡排水。表1 抗震等级分类结构类型烈
43、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m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等三二一一表2 轴压比限值结构类型 抗 震 等 级一二三框架结构0.70.80.9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KN/m2由图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荷载面积分别为45003450mm2和45004650mm2由上式得柱载面面积为边柱中柱取柱的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306mm的356mm,为保证使用安全柱截面尺寸再乘以1.2扩大系数,得到截面尺寸为367mm和427m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统一取mm2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距离室外地平0.5,室内外高差为0.45,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44、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2-6层柱高度即为层高3.3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即h1=4.2+0.5=4.7m。框架计算简图见图1。 图1 框架计算简图4.4 荷载计算4.4.1 恒载标准值计算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 : 40厚C20细石砼内配直径4间距150双向钢筋0.8 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0.02x20=0.4 KN/m2 70厚水泥防水珍珠岩块或沥青珍珠岩保温层 0.07x10=0.7 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x20=0.4 KN/m2100厚结构层 0.10 x25=2.5 KN/m212厚板底抹
45、灰0.012x20=0.24 KN/m2合 计 5.04KN/m2楼面: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打底)0.65KN/m2100厚钢筋砼板 250.10=2.5 KN/m212厚水泥沙浆0.01220=0.24 KN/m2合 计 3.39KN/m2梁自重:边跨梁 bh=300600mm梁自重 250.3(0.6-0.1)=4.5KN/ m2抹灰层:12厚水泥砂浆20=0.36 合 计 4.86KN/m2中间跨梁 bh=300600mm梁自重 250.3(0.6-0.1)=抹灰层:12厚水泥砂浆20合 计 4.86KN/m2柱自重:bh=mm柱自重 250.50.5=
46、6.25KN/m抹灰层:12厚水泥砂浆 合计 6.73KN/m外纵墙自重:标准层:纵墙(240灰砂砖) 181.000.24=4.32KN/m铝合金门窗 水泥粉刷外墙面水泥粉刷内墙面合计 6.25KN/m2底层:纵墙(240灰砂砖) 铝合金门窗 釉面砖外墙面 水泥粉刷内墙面 合计 12.85 KN/m2内纵墙自重:标准层:纵墙(240灰砂砖) =水泥粉刷墙面窗重 合计 15.04KN/m2底层:纵墙(240灰砂砖) 水泥粉刷墙面 合计 20.95KN/m24.4.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第一:面和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荷载规范查得:上人屋面 2.0楼面:宿舍 2.0走道 2.0第二:雪荷载0.4屋
47、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大值。4.3.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本次设计的学生宿舍楼纵向柱距为7.8m,横梁跨度为7.7m 。 L1/L2=1.012所以按双向板传递荷载,板上荷载分配如下图2所示。 图 2第一:A-C轴间框架屋面板荷载: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和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恒载 活载 楼面板荷载:恒载 活载 梁自重 A-C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活载=板传荷载 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活载=板传荷载 第二:C-D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屋面板传荷载:恒载 活载 楼面板荷载:恒载 活载 梁自重 C-D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
48、板传荷载 活载=板传荷载 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活载=板传荷载 第三:D-F轴间框架梁均布板荷载 同A-C轴第四:A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柱:砖砌泛水自重 楼顶装饰重 顶层柱恒载=砖砌泛水自重 +楼顶装饰重 +梁自重+板传荷载 标准层柱: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 +梁自重+板传荷载 第五:C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柱:顶层柱恒载=楼顶装饰重 +梁自重+板传荷载 标准层柱:标准层柱恒载=内纵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内总墙+基础梁自重 结构在进行梁柱的布置时柱轴线与梁的轴线不重合,因此柱的竖向荷载对柱存在偏心。框架的竖向荷载及偏心踞如图3所示。 图 34.4.4 重力荷载代
49、表值计算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即其中可变荷载为雪荷载 0.4 屋面活载 楼面活载:宿舍 走道 以一层为例计算其余各层计算方法相同:4.5 地震荷载作用计算表3 横梁线刚度ib不计算表层次类 别Ec/(N/mm2)bh/mm2Io/mm4L/mmEcIo/L(N.mm)1.5EcIo/L2EcIo/L1-6AC跨3.01043007008.610977003.410105.11010DF跨3.01043007008.610924007.4S1010取DF跨梁的相对线刚度为1.0,则其他为:AC 跨 DF跨 1层柱 2-6层柱相对刚度I 0.7 1.0
50、0.29 0.36柱的侧移刚度按式D=c计算,式由系数c为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由相关的表可查,根据梁柱线刚度比的不同。例如,中框架柱分中柱和边柱,边柱梁分中柱和边柱等,现以第2层C-8柱的侧移刚度计算为例,其余见表4底层D值计算构件名称D=A轴1.350.552 11679.5 C轴2.690.6816157.6D轴2.690.6816157.6F轴1.350.552 11679.5 4.5.1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横梁线刚度ib计算过程见下表3,柱线刚度ic计算见表5。横向2-6层D值的计算构件名称D=A轴柱1.280.3912566.7C轴柱2.570.5618044D轴柱2.570.5
51、618044F轴柱1.280.3912566.7底层2-6层 4.5.2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层次/mm62765.3285.261221.44.6674.5952450.5525.461221.48.5869.9342450.5721.661221.411.7961.3532450.5873.961221.414.2749.5622450.5981.161221.416.0335.2913516.81072.255674.219.2619.26按式T1=1.7计算基本周期T1,其中T的量纲为m取=0.7则 T1=1.70.7=0.325S4.5.3 横向水平地震力计算本工程中结构不超过40m质量
52、和刚度沿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式FEK=1Gep计算即Gep=0.85G1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则 则 因1.4Tg=1.40.35=0.49318.82318.820.3350.3350.3350.160.160.164.8.2 框架柱配筋计算 取第四层C轴柱为例进行计算,有前内力组合可知:柱截面尺寸: 柱计算长度 第一:轴压比计算 满足要求第二:柱截面校核由内力组合表可知 则柱截面满足最小截面要求。第三:柱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柱端: 初始偏心矩 所以先按大偏心计算 柱端: 所以先按大偏心计算 小于上柱的配第五
53、: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故可按构造配筋,4.9 楼板设计4.9.1 设计荷载恒载:水磨石地面 0.65100厚结构层 2.5 12厚水泥砂浆 0.24合计 活载:宿舍 走道 4.9.2 计算跨度的求解内跨的计算跨度取净跨,边跨的计算跨度为净跨加上板厚的一半, 边跨 内跨 4.9.3 弯矩的求解跨中最大弯矩发生在活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它可以简化当内支座为固定的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可近似按活载满布求得,即内支座固定时,作用支座弯矩,所有区格板可分为A、B类,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松比影响,取。板的区格划分见图28。图28 板的计算区格划分B区格板 A区格板
54、 4.9.4 截面设计截面的有效高度:选用的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短跨)方向跨中的截面的。(短跨)方向跨中的截面的。支座截面处。截面弯矩设计:板四周与梁整浇,故弯矩设计值应按如下折减:对于连续板的中间区格,其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的折减系数为0.8。对于边区格跨中截面及第一内支座截面当,折减系数为0.8 当,折减系数为0.9楼板的角区格不折减。所以A区格跨中及AB支座减小20%。 B区格跨中及BA支座减小20%。板的配筋计算见表18。表18 板的配筋计算截面((mm)配筋实用跨中A区格方向8180.418200251方向7331.248200251B区格方向81300412150335方向73
55座A-A8142016100503A-B81878200250B-B811308200250A8133012150330表中 4.10 楼梯设计(采用平行双跑楼梯) 砼C25,钢筋HPB235,开间:3.9m,层高:3.3m。则,共22级踏步。4.10.1 梯段板设计 确定板厚:斜板长 板厚 图29 楼梯尺寸图荷载标准值:栏杆自重 0.2KN/m30厚水磨石面层 0.13KN/m锯齿形斜板自重 20厚板底抹灰 合计 9.98KN/m活荷载标准值q 2.5 KN/m荷载设计值 P=1.2g+1.4q=1.29.981.42.5=15.48 KN/m第二:计算简图斜板计算简
56、图可用一根假想跨度为的水平梁代替,其计算跨度取斜板水平投影长=3000mm,宽度取1米为计算单元。图30 斜板计算简图第三:内力计算考虑到斜板两端与来梁整浇,对板有约束作用,故跨中最大弯矩为:第四:配筋计算: 受力钢筋选12120, ,分布钢筋选8300,每一级踏步下设一根。4.10.2 平台板设计平台板宽度取一米为计算单元,按短跨方向的简支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计算跨度:由于平台板两端与梁整浇,受到约束作用,所以计算跨度取净跨,平台板厚取100mm。 图31 平台梁、板计算简图第一: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30厚水磨石 250.031=0.75KN/m 100厚结构层 250.11=2.5KN/m20厚板底抹灰 160.021=0.32KN/m 合计 3.57 KN/m活荷载标准值: 2.5 KN/m荷载设计值: P=1.2g+1.4q=1.23.57+1.42.5=7.78KN/m第二:内力计算:考虑到平台板与梁整浇有约束作用,所以跨中最大弯矩为:第三:配筋计算: 选用受力钢筋:6170, ;分布钢筋:63004.10.3 平台梁设计第一:计算简图:平台梁截面尺寸为:300700,计算跨度为3000mm。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