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jz.家长手机上瘾容易传染给孩子!家长手机上瘾很容易导致孩子染上手机瘾,孩子有了手机瘾后家长又担心,其实想要孩子不染上网瘾,或者说想让孩子网瘾问题得到缓解,这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了!家长玩手机的行为不仅让孩子们反感,更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这次参与调查并给予明确回复的家长400多名,孩子的年龄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中生都有。调查内容包括家长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什么情况下看手机、家长玩手机时关注的内容、对孩子玩手机的态度等多个方面。回家玩手机已成半数家长的常态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7%的家长平时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在2至3小时,11%的家长超过3小时,只有不到22%的家长把自己每天玩手机的时
2、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在“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看手机”这一问题上,供家长选择的内容包括吃饭时、陪孩子做作业时、陪孩子外出时和睡觉前。结果,吃饭时玩手机的比例约为13%,睡觉前为52%,陪孩子做作业和外出玩手机的比例则分别约为11%和24%。“这个数据意味着,如果一家人每天的相处时间从晚上6点左右下班、放学全都回到家,到9点半孩子入睡的三个多小时里,几乎超过一半的家长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玩手机上,而并未关注和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受访的XX关小学一位老师说。家长“手机病”容易“传染”给子女调查中了解到,家长们对孩子沉溺玩手机的危害非常认同,主要是担心会影响学习,引发视力和驼背等。这一点,在“
3、您对孩子玩手机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上有直观的显示:96%的家长表示反对,其余则认为无所谓。不过,当问到“您喜欢玩手机吗?”,65%的家长表示喜欢,而他们的子女喜欢玩手机的比例则高达62.6%,子女使用手机玩游戏的占58%,看动漫的占19%,其余的23%才是用来查资料和通过班级QQ群和老师联系。这个结果说明,多数家长的“手机病”已经“传染”给了子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亲子时间为何成了“手机病”的重灾区一家人一起吃晚饭,陪孩子做作业和外出,为何会变成家长玩手机出现得最多的时间段?记者在对家长的调查中,家长们给出了各自的理由。理由一:家长缓解工作压力XX市南湖中学初二学生小万在父亲沉溺玩手机时
4、,曾对父亲提出质问。结果父亲的回答是:“我每天辛苦上班赚钱,供你吃、供你喝,自己放松一下都不行啊?”在接受访问的家长群里,许多人把放松作为玩手机最主要的原因。家长“点点红星”说,作为上班族,工作期间压力很大,不可能在领导眼皮子底下玩手机,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情绪放松了,吃吃饭,沙发上坐一坐,在手机上看看笑话段子,了解下国内外的新闻,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自然而然就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理由二:亲子之间缺乏交流话题“陪孩子一起的时候能做些什么呢?除了监督他们做作业,负责他们的生活,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内容了,只能低头玩手机。”武昌的家长万女士是中学老师,儿子就在自己任教的学校读初三,手机问题同样也让
5、她非常苦恼。万女士说,其实,孩子越大,家长的视野就越来越窄,主要就只盯着学习成绩,亲子之间没有很多可以交流的话题,更缺少可以一起参与都有共XX趣的活动。理由三:认为亲子关系更容易修补家长李侠对自己的“手机病”总结原因:任何人沉溺玩手机都会影响很多方面,多数都是负面的,只是做父母的常常会无意识地最先牺牲掉亲子关系,因为这方面的损失短期内不会立刻显现,和子女的关系相对其他方面也显得更容易修补。谈到这个观点时,李侠立刻得到了家长群里几十位家长的认同。“我们经常说养育孩子,但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很多只重视了养,而忽略了育,确实应该反思。”家长“深红色”说。家长玩手机是家庭隐形“冷暴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6、,一是来源于游戏,二是和他人的合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和父母的沟通互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一味沉溺玩手机,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智力上的不利因素,更会有情感上的伤害。陪伴孩子时父母玩手机就是一种隐形的家庭“冷暴力”。受访家长中,一位单亲家庭的父亲反思女儿的教育过程:“我上班比较忙,也很累,一般在家除了休息,就是玩手机,女儿是由爷爷奶奶一直带到现在。”小时候,如果女儿要父亲陪着玩,他就会用手机播放儿歌,或直接让她玩手机游戏。缺乏母爱,加上父亲教育的缺失,这个现在已经读四年级的女孩显得比同龄人敏感许多,平时在家和长辈说话,也特别容易发脾气,听不进道理。不过,这位父亲说,现在让他感觉最可怕的,是
7、他发现自己因为只顾着玩手机,也慢慢失去了和女儿沟通的能力。有一个5岁半儿子的家长马先生说,儿子小小年纪,需要跟父亲沟通时,一看到他拿手机玩,就开始责怪爸爸“完全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认为自己被忽略,继而暴躁地大发脾气。作为信息化时代的父母,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多融入孩子的生活,多陪伴他们成长,才能真正体现“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放下手机和孩子一同成长能成为“手机控”的家长们,想必年纪都不会太大,为人父母的时间也不长。甚至可以想见,在成年人都普遍“晚熟”的当下,有些父母自身的心智可能都尚未完全成熟,缺乏承担养育责任的心理准备。虽然孩子的降生,给了他们“父母”的身份,但真正称职的家长,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学习的。沉溺手机与沉溺网游、麻将等事物,从本质上看其实并无二致,都可以看作自制力缺乏的表现,只是人数更多,也更加普遍而已。而对孩子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虽然不如拨弄手机轻松愉快,但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孰轻孰重,父母心中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家长提到,患上“手机病”的一大原因,是亲子间的活动缺乏吸引力。的确,相比手机中的五光十色,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可能显得多少有些平淡。实际上,在闲暇时间陪孩子读一本好书、教孩子认识公园里的花鸟鱼虫都可以让亲子间的互动更加富有乐趣。这都需要家长多加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翻译服务合同(翻译中心)
- 2025网络版有条件借款合同范文
- 2025物业公司服务合同
-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提升社区居民教育意识
- 2025财务咨询合同书模板
- 中级收入建筑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电子版)模板
- 安阳木质游乐施工方案
- 2025物流和仓储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 写中介合同样本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课件)
-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 2023年国家药监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公司差旅费报销单
- QC汇报: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
- 软件供应链安全解决方案项目初步(概要)设计
- 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67.5万吨(P2O5)年湿法磷酸初级净化研发及应用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完整版)不锈钢管弯管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
- 基于PLC的小区排水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