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法学中的运用-刑、法、律的另类视_第1页
国学在法学中的运用-刑、法、律的另类视_第2页
国学在法学中的运用-刑、法、律的另类视_第3页
国学在法学中的运用-刑、法、律的另类视_第4页
国学在法学中的运用-刑、法、律的另类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大学法学院培训中心学习资料 来源:/?uid-600969-action-viewspace-itemid-610843PAGE PAGE 25演讲题目:国学在法学中的运用“刑”、“法”、“律”的另类视角海峡博客U#ih+X6_主讲人:“游学者” 田 涛教授海峡博客HI Be r*x1W3n评议人:马小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海峡博客Ilt S#BF E主持人:春 杨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史专业03级博士研究生海峡博客b!k Z2bDz+zt时间 :2005年12月7日星期三 晚上6:308:30& m K5| X$r5EA0 地点:贤进楼501室l8tX0 8v+BR/p0

2、 一、开篇部分EE rO T0P0 春 杨:4z-tZxhx(iA0 有的同学看到讲座的广告栏,可能觉得比较有意思,就是说没有像介绍其他学者那样挂个什么头衔,我现在简单的介绍一下田老师。田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法律文献学家、知名的法律史学者和藏书家,他同时在我国几所著名的大学做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1996年到1999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做兼职教授,2002年至今分别是上海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和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兼职教授,2005年又被武汉大学法学院正式聘为客座教授,所以说田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游学者”。(掌声)海峡博客n*J.&q0H DO另外,大家可能注意到田老师讲座的题目“刑”、 “法” 、“律 ”的另类

3、视角,可能对“另类”两个字也很有兴趣。对于另类,我自己的理解是,田老师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自己的视角。他最大的贡献是对于传统法律文献的考据和对新发现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尤其是对传统民事契约的研究。田老师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田藏契约、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清末北京城市管理与近代市政法规39种、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这些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所以我们说田老师的研究方法在法律史学界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海峡博客6HB+d I:Tr!PZ3U1IIv!Z0 马小红教授:海峡博客gC&YxgL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田涛教授到我们这里来,给我们开这样一个讲座。来的人也很多,田先

4、生刚才问我,你们这里的法律史专业的学生怎么这么多人,我说,因为法律史被“边缘化”了,所以爱好的人就多起来了。(笑声)我就不多讲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田涛教授。田教授有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前两天刚看完田教授的一本书,叫被冷落的真实新山村调查手册,看了以后我的感觉就是对他写的每一句话都能读得懂,不像现在的有些学术著作,读了半天把我读的云遮雾障的啊,感觉自己好像都要被学术淘汰了,怎么读都读不懂了。(笑声)我认为真正的好文章,要有两点,一方面它是要精深,但同时要有普及性,要让大多数人,起码是本行的人都能读懂。田教授在这方面可以说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田教授给我们做这个专题。海峡博客

5、? k Eg.?J$n*t?t8XSm.O Y,xeJO0 二、讲座部分海峡博客, q/$qWBkF:RDxj%x0 田涛教授:u pEk adR0 诸位晚上好。为了表达对于这束鲜花的感谢和答谢诸位的盛情,我将要送出一本书。这是我们刚刚出的书,叫被冷落的真实新山村调查手记,这本书里介绍了我们两年大概有十八个学者,到浙江的黄岩所进行的黄岩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农村有很多被诸位冷落了的地方,比如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的经济,他们对法律的意识、他们自发的种种救济手段和方法。这些都被我们冷落了。当我们在极力地强调中国的法律建设是要学德国的还是法国的时候,我们冷落了一个被我们忽略了的现象,就是我们

6、中国本土民法中的营养和至今仍然存留在中国人中,在那些落后地区或者被加以引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当然后者“欠发达地区”是被美化了的称谓,我们直接可以说那些落后的地区还残留了很多带有“原始色彩”的东西。那些是中国人的财富,也同样是中国人的包袱。那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被我们冷落了呢?我们收集在这本书里的呢,大概有十个这样的小点。我这有十本书,送给我们的马老师。马老师说要送给你们的,送给学生。另外还有十本书,我的讲座时间两个小时,最后二十分钟由大家提问。每一个提问题的人都可以得到一本书,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这本书被侥幸评为了今年下半年度法律类图书畅销书的第六名,作为一个个人著作被评为第六名是非常不容易的。

7、因为法律类图书包括大量的法律和法规、还有司法考试的读本,在那么多的法学著作中脱颖而出,像黑马一样杀将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还有这一束鲜花,这束鲜花我要转送给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老师,李祝环女士。李老师和我一起风风雨雨二三十年,和我去了日本,又从日本到了美国,又从美国到了法国,我们周游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在此也向她表示感谢。顺便说一下,李祝环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是我小孩的母亲。(笑声) z%zeti!lN,K0 Z9rjdh.U(zP0 这个讲座是我专门为今天准备的,它原来的名称叫法律的文字符号表达。我们如何用某种文字形式记录了古代的先民的一切呢?比如中国古代有一个人,他写旦,早晨

8、升起来就画一个太阳,画条横线。月亮就画个月亮,眼睛就画个眼睛。这是一种古代的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中国的古人除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以外,他们还应该对他们的社会生活进行认知。遗憾的是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容易忘记的往往是我们最熟悉的。海峡博客ul/*X(2T7E比如我们可以看黑板上这两个字(黑板板书繁体“买卖”二字),我故意把它们写成了繁写体,当然我是有目的的把他们写成了繁体字啊。“賣買”,有人说买卖,我写成了卖买,两个字的读音很相似。北京人都能很清楚的念出卖买两个字。广东人却很难说清楚这两个字。如果我们让一个洋人说,他说清楚恐怕比你还困难。问题是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洋人解决的,他是法国人,因为他实在搞不清楚

9、中国这两个字的读音。他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图案来理解。They are pictures 。他把它看成了两个图案,两个画片。于是他明白了。那么在座的谁能告诉我“贝”字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钱。法学院的学生么?叫钱么?对,应该叫货币,叫钱是小名。也不能说是错误,比如我的小名叫田小二,对不对?应该叫他货币。买卖就是这样的一次交易行为,他把货币支付给了他,他把他的这个标的转移给了他。作为买卖的合同行为,都是一种买卖。如果是一种财产权利,就是一种转让。是这样的吧?很好。你们看这是个什么呢?(黑板板书“草”字)古代的时候这个字的写法是这样的。上边是什么?“叉”,叉又是什么,是棵草。草字头的草字是不是这么写啊

10、?对吧,是草。卖方在被卖的标的物的上边插一棵草是什么意思呢?表示这个“卖”。于是那范进尚不知道自己已经高高的考中了,便回得家中抱着那只母鸡,有这个事吧,呆呆的站在集市的街头。只见那只鸡上插了一棵草。人道是卖这只鸡,学过没有,范进中举。诸位的师哥范进,(笑声)他不知道自己没考上博士,他就去卖鸡了,有这回事吧。问题在于范进他干嘛了呢?他在上面插了一棵草。据说在万恶的旧社会,卖儿卖女也被插棵草,是这样的吧。我,当然,有一句时髦的词叫“余生也晚”。我是既没有被人家插过草,也没有给人插过草。我们去中国农村调查,发现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今天卖东西还有插草的,卖牛、卖羊、卖牲口还有插草的。卖

11、人的没见过啊。卖牲口的还在插草。这个插的草的标志在罗马法里,在其他的欧洲法里也有。这样的一种卖方意思的表达就是用一棵草。很有意思。草又叫什么呢?草标啊。大家能听明白么?卖的那个是个草的标志。这是个标,大家能够共同看见的就是标的。我们不能不认为这古人很聪明吧。海峡博客w$-DPnwx(I我在法国呆了三年,1997年,1998年我母亲去世,我丁忧了。1999年,2000年陆续在法国,做法兰西学院的客座教授。中国的学者能够在法兰西学院做客座教授是不多的,而且我还得了一个法国的铜制三级的纪念勋章,今天没有带来。诸位,女士们、先生们,这个就是我在法国学来的。法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他的汉语名字叫谢和耐,

12、是很有名的汉学家。因为中国这些国学在外国叫做汉学。他说,插一句,我的法语说的很差,简单的可以。法国人说中国话,我学的很好;中国人说法国话,我至今不会。你们听听法国人怎么说中国话。你们中国人很聪明,你们说买卖,和广东话一样,很形象。因为他不认识这两个字,对它不熟悉。他为了了解,把它做成了一个图案,they are pictures。于是他懂了。可是诸位想一想,我们没有解决,是因为我们对它们太熟悉。我们最容易遗忘的,最容易忽略的是我们最熟悉的。今天我们试验一下,在座的大家和我一起写一写有多少字和这个“贝”字有关。“贪”,对,很有意思,就是令加贝,看来当了令,不管是牧令还是县令,当了官就能贪,是古已

13、有之的。“贫”,把钱都分了就贫了。还有没有?“赏”,“租赁”的“赁”,“赎买”的“赎”,还有呢?“规则”的“则”,还有“债”,古代的责(黑板上板书“责”)这个字念“债”,那现代债主人格化了。“货币”的“货”。“货币”的“货”最有意思,不是原来的贝,是用铜跟其他东西化作的贝。所以“货币”的“货”就代表钱。货就是钱,齐国的钱上有字,叫“齐之法货”。其中还有一个最有意思的字,也是我们最容易忘记的字,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学习民商法的同学。“质”,“质押”。上面那个“斤”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么?斧头啊,是不是。斤就是斧头,一把斧头。斧头干嘛呢?在今天的担保法中仍然叫质押。担保法的概念是把可以移动

14、的财产留置给对方而进行的一种担保行为。当然不能够移动的财产或财产权利,那就是抵押。大家都学过吧,保证、定金、质押、抵押。把人抵押到那里叫什么啊?叫人质。把物抵押到人家那里叫物质。据说秦始皇他爹就做过人质。秦始皇的父亲被抵押到哪去了呢?很对,赵国。这就是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的赵国。看到了么?质就是抵押。秦始皇的父亲就曾经被抵押到了赵国。大家看过有个电影叫英雄,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秦国去攻打赵国却是真实的。质就是抵押,那么当时的抵押合同是什么呢?你们学过的,叫质剂。“剂”这个字很有意思。我们现在一点一点地来,一点一点把大家带进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黑板上板书“齐”字)“剂”

15、,“齐”也。这个字完全地左右同形。不知道诸位明白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字从中间分开,会发现这个字两边一样。用刀把他从中间拉开,取齐两边一样对等的。你给我多少质量,我就给你多少兵。你把儿子抵押到我这里,我就给你一个团。你把母亲抵押到我这里,我就给你出兵一个师。你把老婆抵押到我这里,就归我。一个兵也不给。(笑声)是这样的吧。所以它作为担保的财富,或者他的程度,或者他所取得,应当是相互一样的,左右应该是同形的。海峡博客e)Y7Ugf6D)h h:F(A#kH V,O7U0 我们现在讲的这些都叫做文字学,但是在中国古代它被称为国学。“国学”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广义的国学,一个是狭义的国学。广义的“国学”应该

16、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一切中国中以主流文化及主流文化作为载体的文化现象,都可以称为“国学”。这是一种广义的国学,其中包括国剧,国乐,中国古代记谱的方法,也应当包括其他的地学、志学、朴学、牒谱学、雅学,范围非常大。还有一种狭义的“国学”,这种狭义的国学指在文史领域里比较常用的,通常被称为朴学。我们刚才所说的“你们中国人很聪明”(模仿法国学者谢和耐语调)那一方法就是用了国学中的“朴学”的方法。朴学是原来源于汉书里的一句,其文直而雅,执意图尔,是讲究文艺的一种学说。它包括两个内容,当然后来朴学一度就和经学合在一起了,是汉以后和经学合在一起了。明清两代和考据学合在一起。清代中晚期有个乾嘉学派就是两者结合

17、在一起的。我们今天使用的是狭义国学中的一个概念“朴学”,并且是使用朴学中的一个概念“训诂学”。5u8;hWt:0 大家会觉得训诂学那么遥远,田老师今天晚上吃多了,来给我们讲讲训诂学。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训者,声也,音也,音训。诂者,义也,意也。两个意(同音),意思表达的意和它的解释的义,是文字中音意的意思。我们今天课程中讲的这课,当然如果有机会我们今后会讲志学,比如方志在法学中的表现;比如数学,数术,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讲。当然我们还会讲常术。什么叫常术呢?我不认为在座的各位你们储存的知识里有它,比如纪年,怎么样去纪年,就属于常术。有一个词汇,叫“太岁头上动土”。你知道么?“太岁”是什么意思?土地

18、主么?还是地位比较高的?纪年?微生物?大家的说法基本是对的,“太岁头上动土”是后来被演化成了坏人,惹不起的。真正意义上的,其实“太岁”是一个星星的名字,中国古代人管太阳升起来下降了叫做一日,观察太阳叫做一日,观察月亮呢?月有阴晴圆缺,望朔之间视为一月也。望,月亮圆了,朔,看不见了,视为一月也。那么有人说,下一个是什么意思呢?是年,对不对,日月年华嘛。年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的写法是这样写(板书甲骨文“年”字)。年是一个丰收了的庄稼的穗,把它压弯了,这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年”。今天意义上的,应该是岁,请问你几岁了?(笑声)我们写简体字,岁,是观察星星。观察哪颗星星呢?木星,地球的一颗姊妹星。人们发现

19、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十五,木星最亮,而且在我国黄河流域,中原流域的头顶。人们就把那天叫做太岁在寅。视为摄提格,这些词汇对诸位来说非常的难。好,我们管“常术”就讲到这里。人们管那天太岁在寅位上,黄道跟寅道的夹角上那个地方的时候,认为这天不宜动土,如果这天挖土,主全年大凶。所以才出现了“太岁头上动土”这样的词汇。这说明什么?说明任何语言词汇,都在不断地伴随着人类社会而前进。任何语言和文字都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演变。海峡博客2x*pW5O:?(RT我们下边来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来看看,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我们的法学,我们会碰到什么问题和什么现象。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个“契”,合约。我最近出的一本很重要的

20、书,也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就是中华书局出的三卷本田藏契约萃编,160万字,很厚,20斤重,1400多块钱。我们看看契约到底什么意思。我现在手里有一张纸,大家把它当作木板,我们在这里画上木头的纹路,我们在这块木板上面刻上字,刻上三个横道,我们用一把刀从中间把它拉开,你一半他一半,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对在一切的话,我们发现它们原来是一份,我们管这个动作叫做刊合。再看这个,我们有一块木板,我们在木板上刻了一些道,我们用刀从中间拉开,重要的大事我们才举行这样的仪式。那么请问这个字念什么呢?我们管刚才拉开的动作叫做“判”。(板书“判”字)这又是一个左右完全同形的字,用刀把他拉开,现在的写法仍然左右同形。这样

21、的合同形式就叫做判书合同,你拿一半我拿一半,判离了,“判决”的“判”至今如此,我们太熟悉了。我们没有一个人想过这“判决词”的“判”到底它的来源是什么。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座的百分之九十五甚至百分之九九都没有想过,谁也没有曾想过这个“判”字最初的来源。其实这个字就是判,一种信证。你拿一半,我拿一半,古代的一种虎符,当然不能说是破镜重圆,而是说它有刊合作用。所以淮南子中所记录的“上古之民,刻木为信”是可靠的。刻木为信,他们约定的什么事情我不知道,只能找刻木的人来问了。KQ-#2bW*j,f-J0 好,“契”字问题我们解决了,当然“契”的问题很复杂,我们暂时解决到这里。我们来解决“约”,解决这边这个字。

22、古代所有的纤维之物都用一个烂绞丝。比如绵,丝,这个大家同意吧。(黑板上板书绞丝旁)我手里有一个绳索,这个就代表我黑板上的绞丝旁,我在这上面打了一个结,看到么?打了一个结,我把它放在这里,这个字念什么呢?这个字就念“约”。我们所能见过的甲骨文中的“约”就是这么写的。所以“上古之民,刻木为信”不但正确,“上古之民,结绳记事”也是对的。在今天的少数民族调查中,仍然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有结绳记事的现象和这种先民的法律意识的痕迹。说中国人没有西方的契约精神是能够成立的。说中国人没有古典的甚至没有中国人自己的契约精神是不能成立的。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在他的法律的发育过程中都创造出了契约的概念,而惟有中国人对契约的

23、表示是最准确、最形象又是最浪漫的。系了一个扣,约了什么事,那就要问他们约定的人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摸两疙瘩,二更天见面,四个结,四更天见面,系了五个疙瘩,不能去了,五更天天亮了明天再说。我们太熟悉了,乃至于由于我们的熟悉而把它遗忘了,把熟悉的遗忘了。海峡博客7N/Z Ab5_好了,我们看看如果我们把这些解决了,我们还能不能解决些更有意思的。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法、律、刑和古代习惯的文字表达。有人说,田老师这一套属于一般学说,或者这就是游学者。刚才春杨介绍了,我是这里、那里的客座教授,其实都是虚名。I am homeless,homeless professor ,无家可归的教授,游学

24、者太抬爱我了。我们来看看刑、法、律,我们所学的这个专业。如果刚刚我们所讲的契约都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看看古代的先民他们怎么样来理解刑、法和律。我们说人们记录了日月星辰,人们一定对他们生活中的现象也有记录。比如有一个这样的词“日出而市”,天亮大家去作交易。在哪作交易啊?在市井作交易。这个井就是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这个地方就是今日的繁华地带。很多商店开在这里。这个字就是人民银行的行字,行人的行字原来的来源。市井文化实际上就是很多人聚集在这里的交流。他们一定会记录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记录他们的现实。人类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他们的现实和生活,在中国古代就叫做意会或者会意。一个东西在上面,这个字就叫做上,

25、一个东西在下面,这个字就叫做下。表意准确清楚。那么我们按照这个国学的原理,去研究今天的刑、法、律和习惯这一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收获。$CTRx FL.T0 我们首先看看人们是怎么记录法律的“律”。“律”最初一个字,我不认为在座的各位有这一知识。(板书甲骨文“律”字)律,就这么写,非常简单,为什么这么写呢?它的甲骨文的写法是一支手拿着一个竖的东西,上面有两个孔。对,是笛子。吹的是什么笛子呢?定音哨。现在在湖北金门出土的楚国的编钟乐器里边,都有一个骨头做的短笛。这短笛上有三个孔,有的有两个眼,一个骨头做的小笛子上面有俩眼。如果按住一个眼,放出一个眼,吹出的就是“多”,抬开两个就是“咪”这个音,全堵上

26、吹出的音就是“索”这个音,我们一个管它叫黄钟一个叫大吕,是不是?当然我们在乐器里面表现出还有其他的。比如有机会我们研究国学中的国乐,西皮,二黄等,那些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总不能在演奏过程中你是C调,我是G调,你黄钟我大吕是不能使这个乐器得到协和的,今天的时髦话就是和谐,我们还是用协和来表示,是不能使这个乐队产生协和一致的声音,一定会音色非常乱非常杂,所以一定要把所有的乐器,弹拨乐。弹拨乐早期中国也有,象古琴。这种怀里抱着的弹拨乐器都是西域进来的,因为与骑马有关。中国的乐器都是坐着的,四平八稳,这里边有法律意识,我们以后再讲。你看,要把音调定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律吕之律,一个人跟一个人合唱,很和

27、谐。两个嘴同声叫做律吕之律。所以最初的律的含义就是一个定声音的意思,定音。笛子的作用是定音,定音的作用是所有的音调让它一致,让他统一了,让他一样了,让他一律了。有一个现代的词汇叫一律,一律,统统的。一律的“律”最初只有一个概念,“律吕之律”。它是律的本意。法律之律的“律”的最初含义就是这个律吕之律。海峡博客cK x1z s6uS r;m,后来过了好几百年,人类的历史在前进着就逐渐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开始有了祭祀这个行为。“祀”,你们看,一个旗帜,一个幡,一个人在这跪着,如果是一堆土,就是社。封土为社。还有祖,这个字就有点男性崇拜,中国进入性崇拜,他最初在甲骨文中这边就是一个男性生殖器,非常形

28、象的男性生殖器。在我们国家这个时期有很多用石头雕刻的东西,叫石祖。我和我太太在日本的时候,在北海道文化中,这种祖的现象,用这种表示男性崇拜的也非常多。诸位都是成年人,我们研究的是学问。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就介绍到这里。我们告诉大家的是,当人们祭祀的时候,人们对祭祀的什么非常注意啊?对祭祀的形式。我记得就在这个教室里面,在去年的冬天,我给这个学校的刑法学博士生作过一次讲演,叫做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刑法,当时的主持人是赵秉志老师、还有王作甫先生、高铭暄前辈。大概也是这么多人,我讲到中国人对外国人的财富的输出。中国人最早跟西方人在华的冲突是伴随着一次交易,这次交易叫香料贸易。就在这屋讲的中国人对香料贸易的合

29、同,一六几几年的。我们今天不再重复。人们发现祭祀的时候,它的时辰非常重要,就像刚才说到太岁头上不能动土。所以中国古代有很多对时令的表达。春去秋来,冬雪雪冬小大寒。今天好像是大雪,中国古代是个农业制的国家,农业制国家对于历法就特别注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村来的同学就知道这个。古代先民对这些就非常重视,我想他们大概不知道什么叫复活节,感恩节。(笑声)我们再看黑板,人们对历法的要求必须统一。不能在祭祀的时候,你今天初一,我明天十五,这是不成的。全国都要统一在一个历法上。女士们,先生们,感谢黄河吧!感谢长江吧!黄河不仅仅是母亲,长江不仅仅是摇篮,在中国的

30、版图上,(板书中国地图)我画中国地图从来画得不象,你们看这两条河,中国的统一如果没有这两条河,中国是不能统一的。黄河和长江造就了中国的传统,去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两条河是如此的桀骜不驯。如果上下游是一个国家,甭打架,只要把河挖开,底下全淹了。再看看中国的版图,很少把河作为省的分界线,而是这个河流到我这个省。你们去看一看,去体会一下,去真正走访过一次黄河九曲,沿着这个黄河大河上下长江两岸,去走一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国是统一的,甚至为什么一个省这个大江大河穿插而过而不作为界限。你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不能够使它们成为一个界限。这个问题也是留待以后再讲。我们还回到我们今天的法律意识表达上来。那么在这

31、么大的一个版图的国家上,日光的射角和人们观察的天象角肯定不一致,所以要想把它统一起来,就得你也是初一,你也得是初一,大家祭祀的时间才能在一起。一个国家的历法是他的主权。比如我们一九四九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宪法实行公历,那天叫1949年10月1号, 民国政府规定的是叫民国多少年。乾隆是叫乾隆几几年,有很多纪年的方法。有一次有一个同学拿着一份契约问我,她说田老师,你看这上面写的成纪某某年,我说这个,是成吉思汗纪年。成纪767年是德王的纪年。就是在抗日战争末期德王起兵反抗日本的时候,他既没有使用民国的纪年,也没有使用公元,也没有使用昭和。也没有使用康德。他创造了一个成吉思汗的纪年。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非常短

32、。这些都要求国家的形态把这些时辰,把这些方法计算出来,那么我们就管这个叫做历法。这个时候就是律吕之律,就是历律。法律从唱歌的,演奏仪式的定音调开始,然后让它一致发展到了日历、观察和人们祭祀的时辰要求一致,必须一致,否则就不是一个国家了。海峡博客(3dHp n这就进入了律的第二个时期。后来到了战国,人们发现在军事过程中,这个律也非常重要,令行禁止,鸣金收兵,一鼓作气,所以这些也是一致,步调必须一致。这个时候这个律就进一步加了双立人,并且变成了律统之律,让大家统一起来,统一牌方便面。(笑声)律带有统一的概念。一致的概念,全体的概念,统统的,统一也是,在中国分裂的国家中经常被称作叫统。在完整的国家形

33、态中的法律有的时候就叫做律。统跟律这两个字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中经常混用。比如宋刑统,宋朝的法律就不叫律,叫做统,是不是,你们学过吧。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好几个偏安的分裂的国家,他的法律也叫统,统也是法律的意思,统既然能是法律的意思,律也是统的意思。这两个在古代就叫做通假,叫做意转通假。很有意思吧,原来法律的律最初只有一个意思,是叫大家统一的意思,总不能在你这个国家,如果是在分裂的国家就不需要统一。我们假定这个国家,我们在这谈谈,那么它跟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说如果是分裂的国家时期,它就叫法,我们一会来研究这个“法”字。法,这是小国之法,分也,小的,统一的,分裂的,我们叫他法。中国只要是统一的国家,

34、这个国家一定叫他“律”。大明律,大清律,宋朝为什么叫做统啊?北方是人家的,是分裂的。一定是分裂的就叫做法或者统。完整的国家形态就叫做律。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法律叫法还是叫律呢?对,齐国叫齐法,鲁国叫鲁法。但是也叫律,有几个国家叫律。韩、赵、魏叫律,秦一开始也叫法,只是后来到襄公以后改名为律。那么我们先看看韩、赵、魏这些国家,有三个国家。魏国叫魏律,为什么魏国不叫法而叫律呢?因为韩、赵、魏原来是一个国家。三家分晋,因为他是统一的。韩国的法和魏国的法、赵国的法一样,也就是你这个人如果在赵国犯了罪,该怎么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在魏国也同样。而其他国家楚国叫楚法,齐国叫齐法。有一个人叫商鞅,他变法为律

35、,坏了,这一下子把大家全给绕住了。什么叫“变法为律”呢?有人认为从此中国没有了法学,只有律学。实际上“变法为律”非常简单。就是把分散了的各国不一样的法,统一成一个大国之下的完整的律而已。如果我们没有国学的基础,没有训诂学的基础,没有文字学的基础,没有史学的基础,我们永远自己缠绕在自己设定的蚕茧里吐丝,我们永远解决不了变法为律的根本内容。什么叫只有法学没有律学,律学就是法学的一种形态。变法为律,就是把小国的法统一成大国的律。律者,统一也。道理非常简单,你们看看秦始皇的诏书:二十六年皇帝兼并天下,然后干嘛,同律度量衡。他没写统一度量衡,他写的叫同律度量衡。哪位不信,可以回去查。同律度量衡,就是把所

36、有的东西全部统一起来。一律,现在一律这个概念仍然有。于是那范进知道自己考进了人民大学的博士,抱着那只鸡回来了。很简单的一个事情,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就是学问,就是学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骗人。你们看变魔术的折腾半天,就叫做遮人耳目,下面必有小动作。那么律的问题我们暂且放一放。我们来看看刑是怎么一回事。(&rDp phD0 有人说,说文解字里就有刑,刑呢,是说它均布也,是刑法。律者均布也,刑就是一种法。刭也,刑字说文解字里这么写,刑者,刭也,同样他又解释了一个刭,刭者,刑也。这许慎先生也不怎么样,跟这搞了一个定义循环。听得懂定义循环吧。问什么是男人,答,男的不是女的。又问什么是女人,答,女的不

37、是男的。(笑声)这就是说文解字里的说法。所以由于说文解字如此,给大家全给糊弄到今天,现在叫做忽悠是吧,忽悠到了今天,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刭,非常简单,拿刀砍脖子,杀头。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讲到这个问题时,很有意思,他使“刑”作了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动作。刑者,开刀也。(板书“刑”字甲骨文、繁体字)他说这边这个字念开。这边这个字念刀。不奇怪,哪位到书店看看,三十多种同名同姓的不断地克隆的中国法制史就这么说的。中国法学刊印最多的一本书就是中国法制史。这不能怪那些作者,得怪那些体制。法学史教师谁要想评博导,你就得写一本中国法制史。于是就不断地去克隆,不断地去抄。不叫抄,下载。不断地下载,从别人的文章上下

38、载。(笑声)好!回过来,开刀,后来我想来想去这开刀肯定不对。为什么?这开字古代不这么写。这开字古代外头还有一个门字,它里面才是开。这个“开”是个简化字的开刀。伟大啊,中国法制史的学者,把今天的简化字的历史推前了两千多年。开刀肯定不对,所以我查说文解字,它说这个是刑,这个是声音的表示,这是刊也。(板书“刊”字)其实这个字在今天还有。如果写成半拉字,就是出版物。刊,修改的意思,矫正的意思。不知道诸位明白了么?你不按规矩办,我就给你矫正了。所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诸位你们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个字有矫正的意思?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刑有两个,一个在说文解字的第十一章,一个在说文解字的第十二章。两个字不仅形象不

39、同,两个字的读音也不一样。刚才这个大家都说黑板上写的这个字非常有趣,这个字在古代叫刊,不刊之论。有一个人叫郭沫若,他给人家求实写了篇文章。人家一看,这郭老写的,不能修改啊,大师啊。主任编辑就在旁边写着:此不刊之论也。就给了发排的人了,发排的人一看,不刊之论,这就是不让登啊,主任胆子够大的,郭沫若的都不给登,就给藏起来了。过了很久,郭老问:我那篇文章拙文如何?那编辑说,您的大作我们求之不得,早给您用了。回来一问,说:总编,您在旁边写了不刊之论。大家听明白了么?刊是矫正。可是有哪一个人知道刑是有矫正的意思呢?我可以肯定地在这里说,百分之百的全都不知道。括弧,不包括田涛。2Yo$FPT5iD0 那么

40、我们看看说文解字中的下一个刑字呢?是这么写的,这个字可是真念刑。这才是中国古代的刑法的“刑”,他的读音也念刑。他的解释非常有意思,叫革其情也。他可不是问斩,拿刀开修改,从井,这边这个字根本就是个井。革其情也,让这人离开井。井是什么?对,井就是家。马老师还说了一个词汇,背井离乡。对于今天大家都喝着城市里的桶装水和矿泉水的人不知道井的含义。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在乡村长大的人,井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每当他离开家的时候,他哪对着井啊?背对着井,渐行渐远。井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是家的概念,是亲人。如果这个人,让用外力强迫他,用兵、刑,刑起于兵,让兵给他抓来,他必然要离开他的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小时候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我还做过实验,原来是床前明月光,我就想是老师写错了,应该写窗前明月光。到底是窗前还是床前啊?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床前。睡觉的床,床前明月光,我小时候就对它做过试验,这床前明月光,这床在哪里呢?这床就得挨着窗户,才能看见月亮。啊,太聪明了。后来我一想,外边要睡着是我爸爸呢?(笑声)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床是什么意思?对,同学说的对,井栏,床就是井栏,就是这个栏杆,中间是吊着打水的那个桶,这就是床。床前是站在井的边上看着井水,想起了自己的家人,看着井就发挥了想法。我家乡的井啊,井就是家。所以才有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要在床

42、上能看见什么呢?举杯邀明月,对影是枕头。(笑声)所以床也好,井也好,这个家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李白的床前,井边上想起的月亮,是思乡。海峡博客5M)xX8qcS!W,i有谁这么想过呢?有人那么认为跟刑有关系呢?百分之百的不知道,因为中国没有一本法制史的教科书这么写过,没有,一本都没有。他们在自己所设定的那个蚕茧里,不断的吐丝。他们说中国的法律是出礼入刑,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刑礼相兼。他们说到了一切的一切,他们造了一个公式。当他们需要评价一个古人的时候,他们也造一个公式,这个古代的人他的阶级性,他的历史性,他的局限性,他的界限性。他们唯一没有做到的是他们没有征求过这个古人的意见。他们只要按照今天

43、新时代的要求去衡量这个古人就可以了。他们拿出这个古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来适应我们今天的新时代。前不久在北京开了一个会,有人就说中国法制史研究走向灭亡,反正很不景气如何如何。你看今天这么多来的,外面还站了好多,我看很景气啊。我刚才问你们中国人民大学怎么这么多人对法制史有兴趣,很景气啊。所以不是中国法制史不景气,是那种封闭式的研究方法不景气,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新时代。如果我们仍然沿着那个方向去前进,我们今生不能解决这个。i.knBY#s D+xUt0 法的概念就更为有趣。最后一点时间,我们来看看法。(板书“灋”字)法,看到黑板了么?这是一个古代据说最老的法字,法也。那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诸说不一,

44、它被分解为这边是水,这边呢有人管他叫豸,懈豸,有人说下边是个去。对这个法字的解释有三种,都是比较权威的。最早的解释当然比较早,都是来源于三十年代的解释。我们刚才讲到国学的时候,讲到一个雅学,讲到一个志学,没讲通学,以后我们讲通学。最早的解释是从国学中的通学来的,通志、通典,大家知道,从那里来的。他们说从三十年代时期的解释呢,说这个字呢,按照说文解字的方法,这个字呢从水,这边是一个水字,水是很平的。所以说文解字曰,法者,均布也。均,平均的意思,水很平的意思。就像执法者一碗水端平,像水那么平了。太理想化了,伟大,但是细想起来有问题。为什么有问题呢?法的平啊,不是立法者的意图,是大家对司法的要求。立

45、法者的立法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利益。不但说古代的法律没有做到水的平,现在的法律能不能做到像水一样平啊?今后的法律能不能做到像水一样平啊?按水的属性去理解法,是有问题的。是一种希望,是一种寄托,是一种理想。法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没有平过。几天前我参加一次重要的全国人大召开的关于直销立法的会议。大家知道直销吧。把直销区别与传销,是很重要的一个关系。我除了研究这个以外,我为了谋生,我也研究拍卖法,我的很多书是拍卖法的作品,我写过好几本拍卖法的书,其中最畅销的是拍卖法案例指南,跟拍卖概论和拍卖法实务。我大概应该算是中国当前的拍卖法的专家,NO1,(笑声)因为要谋生。国学者,我之所爱也,馒头者,我之所

46、爱也。是不是,都需要,所以我也研究拍卖法。我作为拍卖法的专家参加这个会,在参加之前我们作了很多调查,咱们这里好多农村的青年去参加传销,大家都听说过吧。在那里讲演,怎么怎么赚钱,怎么怎么骗人,什么宝塔式啊,什么金字塔式啊,什么老虎会,大家都知道吧。我们曾经调查过一个传销的姑娘,一个女孩,十九岁。我说你为什么参加传销,她沉默不语。我问她,问:你知道传销骗人么?答:知道。问:知道为什么还来?答:我在家里连骗我的人都没有。(笑声)一个十九岁在农村的女青年,对她们来说没有招聘的可能,括弧,不包括娼妓。没有人招聘她,她们没有出路,她们总抱着一线机会来试一下,哪怕她们知道是在骗人,她们寂寞到连骗她们的人都没

47、有。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叫与神共舞的一段话,我说我走访一个农村烧香的人。我说:你不知道你烧的香是没有用的么?没有神明在天上,你烧的香不能传达给他们,这是一种愚昧。这老太太看了我,问愚昧是什么意思?我说愚昧就是傻,她懂了,傻她懂。她说,傻,我傻,所以我烧香,不会烧香的人,她说,你刚才说什么,我说愚昧。她说不会烧香的人连愚昧都不懂。(笑声)海峡博客.Qj K(k_9Cj?法第二种解释是武树臣教授的。武树臣先生是我的好友,是我们共同的特别好的朋友。 他解释了一个,他说把这个犯罪的人放逐到河的那边去,流放到河的那边去。这个就是一把弓和箭,射箭来断案,又比刚才水平的思想前进了一步。大家可以看武树臣的儒家法

48、文化这本著作里是这么写的。但我们也觉得有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放到河的那边去,中国古代很难用河来分割国家,包括楚国一向是江南偏围,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图。我先不画,画图之前我先告诉大家,如果把人放到河的那边去,你们知道是什么呢?是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那边的姑娘,看过来,看过来(笑声)听得懂吧。这就叫做秋水伊人哪,犹比伊人,在水一方。靓女啊,你在河那边啊。没有听说过,关关雎鸠,犯人跑了,不可能。中国古代是封土为疆,请看,疆字怎么写。(板书中国古代“疆字)疆现在这么写,古代怎么写,比这还多,下面还有。用土来作成的长城,划分了你的田,我的田,他的田的界限叫疆。疆者,域也。

49、疆域。对不对,GREAT WALL。再看黑板,我们再画一个中国地图。(板书中国地图)我们这次争取画的像象点。长江,黄河。你们说中国古代,我不同意以河为疆界,我同意以什么为界啊?长城。封土为疆。这是秦长城,这是赵长城,这是楚长城,这是魏长城,这是韩长城,这是燕长城,这是齐长城,你们知道中国的长城最南到哪?湖北有长城,诸位相信么?河南有长城,诸位知道么?赵长城就在河南。中国的秦始皇不是筑长称。是修长城。秦始皇的作用就是把长城不连的地方给连起来了。把南边这些东西给作废了。犯罪的人搁哪啊,给放到长城外边去。给披甲人为奴,去打仗,去当兵为奴,戍边,就给放到边防。犯罪分子。搁在河那边,河那边本来就有一个伊

50、人。(笑声)以后我犯点小罪,就给我搁到河那边去,多好,是不是。好,你们看,把人搁到河的那边这个说法不能成立。第二个不能成立的是什么呢?是懈豸的豸。这是动物没问题。(板书“懈豸”图案)一条腿,两条腿,三条腿,四条腿加个尾巴。那么这个是什么呢?有人叫他豸,有人叫他懈豸,这没问题吧。你们的教科书里写的独角兽。尚书里面有个叫皋陶的人,他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拉来一只神兽,据说是个羊或者牛,长着一只犄角,叫独角兽,有这回事么?叫触之不直。对不对。这两个人,原告被告,审讯下去,又没有那么多法律的根据,就弄来一个神兽,一只角的神兽,来这儿一阵乱顶。这里有一副图,(展示被冷落的真实里收录的懈豸图案)就是采取了尚书里

51、边的一段插图,就在这一页。这就是古代的尚书那本书的插图,就在这公案之下就拉出来一只神兽,就在那顶。这个独角兽就在那顶。首先我们说这个独角兽是否存在,在考古学中和化石的生物学中没有得到证实。没有,田野考古,数量科学中无法证实。目前知道有独角的东西只有一种,犀牛。如果在法庭上拉来一只犀牛,也不要谈中国古代黄河两岸有没有犀牛。即便是有,拉来一只犀牛,那恐怕不是原告、被告跑了,法官都跑了,那叫马戏团,不叫审判。一定会有好多五行志这类的书里给他记录下来的,对不对?兹有好事者,就在云南、贵州那里没有个驴,还给记下来了呢,何况这呢。赵国无犀,赵国没有犀,有好事者船载以运之,一日,那犀突发癫疯,乱顶一阵,法官、犯人皆跑耶。没有这样的记载啊。羊有没有啊,神羊,一支角,也没有啊,也没有。所以这个神兽都值得怀疑。中国人很喜欢神明,所以这个神明一定不是真实的东西,是人的一种图腾。图腾,这个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