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_第1页
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_第2页
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_第3页
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_第4页
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内容摘要:2013年上海获批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对身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两个地区之间的物流发展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本文从河南和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上海在建立自贸区的新环境下对河南的影响;运用管理专业工具对两个地区之间物流的发展大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 ,得出了河南机遇大于挑战,机会大于威胁,应该抓住机遇,主动出击的结论;之后对得出的结论又进行了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具体分析了为什么要主动出击,怎么主动出击的战略,并以此战略为指导,给出了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发展工作的建议。关键词: 做好 物流 合作 发展 自贸

2、区 物流 物流园区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9月27日,国务院又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此,长三角、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新棋局如火如荼地展开。上海自贸区巨大的政策红利,不仅能为国家深入改革开放打开新的局面,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而与此同时,虹吸效应也会相伴而生。身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在这样的新时代环境下,未来与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也会出现新的变化。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发展的现状2012河南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概况2012年

3、,河南省经济总量达到29810.14亿,全省人均GDP31753.4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59.6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完成货运量27.22亿吨、货物周转量9346.42亿吨公里,分别比2011年增长13.0%和11.4%。全省港口吞吐量2012年增至470万吨。省会城市郑州市2012年全年GDP5700亿元,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630.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铁路216.2亿吨公里,增长3.0%;公路414.2亿吨公里,增长17.2%;航空5477万吨公里,下降4.7%。2010 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 500

4、 000亿元,增长 31. 1%,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16 个百分点; 全省物流业完成增加值 743. 5 亿元,增长13. 6% ,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0. 5 个百分点。其中 HYPERLINK /gongxue/ 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 33. 8%,进出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长 18%; 全省货运量增长 19. 3%,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中部第二位; 货物周转量增长16. 1% ,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一位。 2012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0101.33亿元,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95.31亿元,比上年增长5%。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94376.25万吨,比

5、上年增长1.1%。上海口岸服务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达3.6亿吨,同比增长5.9%,上海港继续保持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外高桥港区完成1536万标准箱,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国际船舶吞吐量最高的港区。(二)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发展的现状近几年来,随着河南的经济地位的提高,郑州全国交通大枢纽的位置的进一步巩固和国家产业大转移的工作进一步的推进,河南和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越来越朝着规模化、信息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两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物流发展水平差异大上海,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

6、一;是我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并且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物流业起步较早,物流运作体系基本稳定。而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同时,河南物流企业规模小、业务零散,大都仍是单一形式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缺乏有机的组合,企业规模效益难以显现。201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物流企业 3 200 户,其中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企业的道路货运企业 914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8. 6%;年缴纳营业税 50 万元以上的道路货运业纳税企业 76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4%。截至 2012 年 7 月,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 8 批近 2

7、000 家企业为试点物流企业,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而在这 8 批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中河南只有 58 家。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低,缺乏通用或专业的信息平台,90%的企业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专业化程度低,缺少物流专用设备。2. 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一方面大量的企业物流需求未能释放,物流服务外包明显不足,低端物流服务竞争过度,金融物流、供应链策划等高端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缺乏集成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骨干物流企业。物流运营效率有待提高,网络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两个地区之间的物流没有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物流资源空间布局分散,缺乏有效衔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

8、点低、规模小,多式联运无缝连接不够,陆路运输较为拥堵,铁路、港口、内河运输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3. 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目前两地之间物流业RFID等先进物流技术应用,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物流标准化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需要。现代物流业人才仍显不足。目前物流人才多是从交通运输、航运、外贸等行业转过来的,缺乏熟悉现代物流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中高端物流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进程。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河南的影响上海自贸区将开放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六大服务领域,暂停或者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

9、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对我们河南未来的发展有以下影响:1. 自贸区对企业和资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对符合条件的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有更高的土地使用优惠,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区内加工制造的产品免缴增值税,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等,在资本逐利的本性下,这无疑会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如高端制造业、大型物流业、高端金融业形成巨大的入驻吸引力。2.会对河南物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自贸区内的税收优惠,人民币自由兑换,特别是自贸区“境内关外”模式,“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能够有效地简化手续,降低成本,实现自贸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再加上免税和自由港所带来

10、的高端制造业和贸易、仓储物流企业的聚集,这些优势都将进一步强化上海高端制造业和以现代金融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规模集聚优势,这将进一步加剧上海与河南之间的马太效应。3.会使河南更快地融入国际市场上海自贸区的快速发展,辐射范围将跨越上海,惠及华东乃至整个中国区域,使上海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平台,这将加快河南融入国际市场的速度。4.会增加河南的紧迫感自贸区是中国投资特区向自贸特区的转型,河南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距离,而自贸区的政策红利,又会吸引大批的国内外的优秀企业以及资本的集聚,如果没有积极应对措施,虹吸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对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优势1.区位

11、优势(1)上海的区位优势上海位于亚太经济区,西太平洋航线的要冲,又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聚集了8个亿吨级大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011个,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900条航线,每天有242个航班,上海的港口吞吐量则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 (2)河南的区位优势我省地处中部核心区域,承东启西,陆路交通发达,航空运输快速成长,是距离天津、青岛和连云港等港口最近的省份之一。全国铁路主通道有“三纵三横”贯穿河南,铁路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郑州至西安、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的建成,又将郑州打造成全国唯一的“双十字”铁路中心;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4万

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41公里,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全部省辖市和90%以上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 郑州国际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的天然优势。2.政策优势(1)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2009年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13、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来,2010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了物流是各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振兴物流产业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10月18日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通过,将发展物流产业链作为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3月国家正式确立了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保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在“十二五”规划通过后,发改委于2011年编制国内首个物流行业发展规划,2011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与开发银行在京签署支持物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指出要共同推进物

14、流业做强做大,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2)河南省政府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2010年,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出台,战略定位上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同年,河南省又为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制定了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注册和审批、企业运营环境、建设用地、财税和金融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物流领域对外开放、人才培养和引进、基础体系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33条措施。(3)郑州建立了国家第一个航空综合实验港2

15、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批复指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于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布局,推动航空港经济发展,带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4)上海建立了自贸区,国家的优惠政策多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

16、(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9月27日,国务院又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围绕“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细则,涉及贸易、航运和金融各个方面。3.市场优势(1)河南是人口大省,消费潜力大河南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省区:2012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省总人口10543万人, HYPERLINK /search?word=%E5%B8%B8%E4%BD%8F%E4%BA%BA%E5%8F%A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常住人口9406万人。近1亿人口本身就可以带来庞

17、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品物流发展前景良好。201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00亿元。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2)上海是国际性大都市,消费水平高201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8。 HYPERLINK /view/10147.htm t _blank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中国的4%,跃居大中华圈城市之首,超过首尔、香港、新加坡等 HYPERLINK /view/2918.htm t _blank 亚洲大都市。2010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2320

18、0元,比上年增长10.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25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这些数字在全国都遥遥领先。至2013年10月末,上海市常住人口超过250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这个庞大的高端的消费市场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无限种的可能。4.人才优势(1)河南生源质量比较高从多年的高考情况看,河南在全国一直都是高考高分省区,教育生源数量广、质量高。其中2012年河南高考文科:一本分数线为557分,二本线509分,三本线447分,专科一批线360分。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40分,二本线481分,三本线391分,专

19、科一批线300分。2011年文科:一本分数线为562分,二本线515分,三本线460分,专科一批线393分。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82分,二本线431分,三本线455分,专科一批线310分。(2)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人口数量庞大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比较优势。一般而言,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分别可以用人均劳动力资源指数、人均净资产指数和人均智力资源指数来反映一个地区以上三种经济资源的丰富程度。从下表可以看出,从经济资源的角度看,河南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特别对于河南这样一个总体经济实力一般但人口总量全国第一的省份来讲更是如此。属于服务业的

20、物流行业在河南省仓库租金水平以及在岗职工工资水平都比较低,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内陆省市与沿海省市经济资源丰富程度比较表(以全国水平为100)人均净资产指数人均智力资源指数人均劳动力资源指数沿海省市155.35109.91102.93内陆省市56.3283.13100.07(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3、2005、2006)(3)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河南省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2000多人,其中郑州高校占90%以上,所以河南与上海之间发展物流所需的专业人才可得性高。5.资源优势河南拥有3个一类口岸、9个二类口岸、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

21、中转站郑州东站、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另外,建设中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港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三)机会1.国家重视物流产业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流通加工业等一体化发展的复合型服务业,不仅具有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国家和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2.上海自贸区的批建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个

2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意味着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即将开始,这对我们河南来说也是一个大好机会。3.国家重建丝绸之路,河南的区域优势的凸现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提出了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 之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把丝绸之路提上日程,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中国将重绘丝绸之路。而连起这条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江苏、山东、安徽、 HYPERLINK /view/2874.htm t _blank 河南、陕西、 HYPERLINK /view/8461.htm t

23、 _blank 甘肃、 HYPERLINK /view/4311.htm t _blank 青海、新疆等8个省(区)。河南,身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经济布局和物流业发展格局中区域优势越来越明显。4.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国家级地位的确立(1)有利于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众多产业的集聚区,产业层次高、关联性强,对河南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区域竞争力,形成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国家级地位的确立,有利于河南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在更广领域、更

24、高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和资源,提高经济的外向度。(3)有利于提升郑州乃至河南省的区域竞争力。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JohnKasarda)认为,以机场为核心,以发展临空产业和航空物流构建的航空大都市,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国家级地位的确立,将迅速提升郑州市的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提升郑州市对河南省经济和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力、带动力。4.两个地区政府推进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 河南和上海两地政府都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在优化税收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保障土地供应、积极引进人才、重点建设物流基地方面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出台。5.郑欧国际班列的常态化运营郑欧

25、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始于郑州,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全程10214公里,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走海路到欧洲节约时间15天左右。截至目前,郑欧班列公开性10趟,累计发送集装箱424个,货物种类达101中,货物总值近3000万美元,其中涵盖笔记本电脑、光伏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货源覆盖范围已扩大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12个省份和直辖市,转口货源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运行5个月以来,除了更便宜、更迅速的比较优势,郑欧货运班列还展现出了影响力,其货运服务,一整周为半径覆盖1500公里,就连上海自贸区的货物也通过此班列被运抵欧洲。郑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后,

26、随着货源地的逐步拓展,郑州必定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世界货物集散中心。这也为郑州建设成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多式联运重要节点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威胁1.国际市场环境恶化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十分“脆弱”:发达国家深受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的困扰,失业率显著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风云急速变化中出现大起大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国际物流巨头的抢滩自从我国加入后,国际物流大鳄们纷纷来华开展业务,积极地建立和完善自己在华物流网络;试图抢占市场制高点,以增加在华的市场份额。UPS、FedEX(联邦快递)、DHL

27、、TNT(天地国际)并称为国际四大物流巨头,到目前为止在河南在上海都已有分支机构。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中型物流公司也在有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扩张战略。3.其他有明显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其他相邻省市的竞争虽然近年来河南的物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周边的省市发展速度,河南与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面临着周围强有力对手的竞争。国家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指出重点建设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 HYPERLINK /z/Search.e?sp=S%E6%B2%88%E9%98%B3&ch=w.search.yjjlink&ci

28、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 HYPERLINK /z/Search.e?sp=S%E5%B1%B1%E4%B8%9C%E5%8D%8A%E5%B2%9B&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 HYPERLINK /z/Search.e?sp=S%E5%AE%81%E6%B3%A2&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宁波为中心的 HYPERLINK /z/Sea

29、rch.e?sp=S%E9%95%BF%E6%B1%9F%E4%B8%89%E8%A7%92%E6%B4%B2&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 HYPERLINK /z/Search.e?sp=S%E7%8F%A0%E6%B1%9F%E4%B8%89%E8%A7%92%E6%B4%B2&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

30、HYPERLINK /z/Search.e?sp=S%E4%B9%8C%E9%B2%81%E6%9C%A8%E9%BD%90&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九大物流区域十大通道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不谈其他区域,就拿中部

31、区域的湖北武汉为例,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全国80%左右的大中城市,与武汉的距离均在1000公里以内。在交通运输方面,武汉目前已通车的公路总里程达1.3万公里,公路密度149.5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二位。武汉阳逻港是我国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港口,从阳逻港到上海洋山港的“江海直达”航班208个,基本实现点对点直航72小时内到达;铁路方面,形成武汉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45小时铁路快速客运交通圈。基于上述优势,武汉近年来物流业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7683.0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6%,高于全国21%的平均增

32、长水平,社会物流总额、物流增加值、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等指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近年来,又有81个大型物流项目选择在武汉落地,涉及总投资1189.61亿元。与此同时,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同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连接,武汉、西安、重庆铁路编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全国“7918”路网的形成,西安成为五条干线交汇点,武汉和重庆分别成为四条干线交汇点,使得河南郑州在铁路、公路方面的领先地位有所弱化。通过以上SWOT 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机遇大于挑战,机会大于威胁,河南应主动出击,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未来几年,河南和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既有国家建设中原

33、经济区、重建丝绸之路、郑州航空港上升为国家级综合实验区带来的政策性机遇,又有产业转移,上海建立自贸区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机遇并不常有,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河南抓住了此次机遇,就能够有效缩小马太效应,两地之间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核心思想在于主动,主动融入竞争环境,主动改变自己。有效利用目前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强调的是主体的主动,建议以河南的物流企业为代表主体,做强做大,主动融入到上海自贸区的竞争洪流中。正面面对挑战,分散风险,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强调从提供的物流产品和服务入手,不仅做好传统的物流业务,更要进行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物流服务方面更要能够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寻找新

34、的利润点和增长点。四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战略分析潜在进入者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Porters five2forces mod2el) 由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1980年提出,主要用来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根据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存在着5 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竞争力。这5 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模型如图1所示。供 方客 户同业竞争对手替 代 品图1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图下面就以波特五力模型对复

35、合型的主动出击战略进行分析:(一)五力模型分析1.潜在的竞争者的威胁潜在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新加入者一方面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对本行业带来很大的威胁,其进入能力取决于“进入壁垒”。河南和上海之间物流发展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1)规模经济:如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贸易量等区域环境;物流企业的服务网络、学习曲线效应等;(2)资本需要:如物流设施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等;物流企业服务差异和客户。(3)转换成本:政府行为与政策等。在上

36、海建立自贸区的环境下,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向上海聚焦,优惠的政策不仅吸引了本地的优秀企业、人才,也吸引了国外的优秀企业和人才。河南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际上的,不仅多而且强。也就是说潜在的竞争者的威胁客观大量存在,所以,只有采取主动出击,才能不坐以待毙。2.供方的议价能力河南与上海之间物流的供方主要是我们河南的物流企业。从河南近年来与上海之间的发展来看,河南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而上海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河南提供的产品大都是农产品、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而上海作为东部发达地区之一向河南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上海不论在城市规模、人均GDP还是在行业发展的先进程度上都远超河

37、南。在供方的议价能力方面,河南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如果不积极主动,就会永远地掉队落后。两军对垒,所谓勇者胜;河南勇敢地迎接机遇和挑战,采取主动有可能为河南经济的发展迎来春天;反之,只能被动挨打。3.客户的议价能力近年来,河南与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发展迅速的同时,还应看到河南提供的大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是很明显,所以作为客户方的的上海议价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未来两地的发展中,河南应突出自己的特色优势,扭转被动的形势。在把传统项目做强的情况下还应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降低风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发展。4.替代品的威胁上海建立自贸区以后,不仅河南,全国其他

38、省份也都虎视眈眈,其中不乏东部一些发达省份还有中西部的有实力的省份。河南的主要优势在于承东启西,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络,可水路运输却是先天的短板。水路运输对于一些大宗货物在费用上和运力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依靠海运的重工业、能源工业等。拿邻近的湖北和山东来说,他们的公路网、铁路网也很发达,而且还有河南所没有的水运。知己知彼,方能百胜不殆。河南要认清自己,发挥优势,扬长补短。抓住机遇,主动出击,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没有水运,就在航空运输上做文章。空港物流的特征是快速和空间跨越大,是远程快运的主流,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注重航空物流的发展,突出郑州航空港已经上升为国家级的

39、航空综合实验区的政策优势。5.现有竞争者的竞争东部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与我们的经济差距比较大,不具有可比性。 河南与上海之间物流发展的现有竞争者不仅有这些发达地区,更有与河南情况较类似的周边省份。竞争的白热化在这些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上表现的更为明显。下面的图表是2012年的河南周边部分省份的数据以及国内其他省份的物流行业区域增加值排名。 图1:河南周边省份2012GDP对比图 图2:河南周边省份2012货运量对比图 图3:河南省周边省份2012货运周转量对比图排名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各地区货运量物流业十二五规划1山东1971301312.6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规划2

40、广东1825.29192343.3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3江苏1768.3179013.6江苏省“十二五”物流规划4河北1745.91156565.6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规划5浙江1076.67171037.8浙江省“十二五”物流规划6辽宁926.81158484.47内蒙古875.61137231.4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十二五”规划8河南873.3202962.19福建871.1666082.54福建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10上海834.487255.5411湖南832.28149540.4湖南省“十二五”物流规划12湖北712.0193422.26湖北省现代物流业

41、发展 十二五规划13北京712.0121761.9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14山西654.08124366.815天津585.3740013.23天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6四川573.75134305.317安徽527.02228103.9安徽省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18贵州480.3239735.2219广西480.17115475.820陕西474.6104414.2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2020)21黑龙江469.3159313.5黑龙江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2江西446.22100635.223重庆389.5581377.

42、524吉林373.934078.8125甘肃227.1830269.88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26新疆222.4748459.4327云南193.2651564.1528宁夏145.1732324.77宁夏“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9海南101.922455.2930青海61.2611057.1331西藏22.12981.92图4:2011中国物流行业区域增加值排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主动出击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河南的必然之举,主动出击,会使企业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加快发展的速度。但在发展的同时风险也

43、不容忽视,一是我们不可忽略一点,所有的企业都是逐利的,有些企业可能会被上海的红利政策所吸引,而把企业的总部迁至上海,放弃河南市场;二是高级人才也会被吸引,使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愈演愈烈,辛苦多时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裳;三是竞争激烈,企业的主动融入,可能会成为先行的炮灰。但如果不主动,那只能是被动挨打,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所以应该突出优势,规避风险。根据以上五力模型分析,对做好河南和上海之间的物流发展有以下战略。(二)战略1. 差异化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以建立起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进入障碍;增强河南企业对上海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差异化战略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收益;削弱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44、河南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使得上海的购买商缺乏与之可比较的产品选择,降低了购买商对价格的敏感度。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差异化使购买商具有较高的 HYPERLINK /view/858809.htm t _blank 转换成本,使其依赖于企业;由于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建立起顾客的忠诚,所以这使得替代品无法在性能上与之竞争。2. 集中化依据河南的优势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领域,集中河南的优势资源,打开突破口。集中化策略不仅仅指河南提供物流服务拓展方向的集中,还指河南的大中型物流企业以及物流资源得等方面的集中。充分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利用现有资源。3. 结成广泛的联盟企业联盟一方面是指我们河南与上

45、海物流企业间的联盟;另一方面是指与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间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小、少、弱、“散”是我省传统物流企业的通病。因此,通过建立物流联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企业的核心能力、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是河南与上海之间物流发展共赢的理想之路。五如何做好河南和上海地区的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那么,如何做好河南与上海地区的物流业的合作和发展呢?未来河南与上海地区物流的发展要朝差异化、一体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同流。基于以上分析,对河南和上海两个地区之间的物流也得合作和发展有如下建议:(一)建立物流联盟结合河南和上海地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建议河南和上海物流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

46、,针对河南和上海市场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克服两地之间发展不均衡等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实现规模经济。1.物流联盟的优势 HYPERLINK /link?url=VVMpFKEy7tp0Gr0 x_lEs6yJcCi7Mo-LBW0uQKNY9tUR-T5_62qeMhei1JmZyXU3T l # o 编辑本段 建立物流联盟的优势主要有:(1)从建立物流联盟安排的角度看,物流联盟的建立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在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减少了相关交易费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得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与承诺,可减少各种履约的风险;物流契

47、约般签约时间较长,可通过协商来减少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冲突。(2)从构建物流联盟的过程看,联盟企业可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能够有效地维持物流联盟的稳定性。双方出于自身的利益选择有效的长期合作是最优策略,进而双方可以充分依靠建立联盟机制协调形成的内部环境,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3)从建立物流联盟的绩效看,一个稳定、长期的合作会激励双方把共同的利润做大,获得稳定的利润率。从物流发展的角度看,物流联盟是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商建立的一种现代物流合作形式。在物流联盟中,随着物流组织的发展,供应链中的联系会进一步加深,同时,也会通过协作加深用户的物流需求,双方开展持

48、续、诚信的合作,可以相互学到对方的优点如技术优势、丰富的经验等。2.物流联盟的组建方式企业间物流联盟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1)纵向一体化物流联盟该方式是指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发挥各自的核心能力,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合作,形成物流战略联盟。(2)横向一体化物流联盟。该方式是由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物流企业结成联盟。目前,国内真正能提供物流全方位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尚不存在,因此,横向一体化物流联盟能够弥补现有物流市场条块分割的现状。(3)混合模式该方式是以一家物流企业为核心,联合一家或几家处于平行位置的物流企业和处于上下游位置的中小物流企业加盟组成。这些物流企

49、业通过签订联盟契约,共同采购,共同配送,构筑物流市场,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物流联盟在国外的发展不过六七年而已,在国内出现时间更短,目前尽管国内外的物流联盟在组织构成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但却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国内外物流联盟形成特点及其运作方式来看,它是物流企业间为实现运作效率的提高而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融合,是一种基于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的物流资源整合。 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对各成员的物流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50、物流联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物流企业对资源的使用界限扩大了,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减少了沉没成本。对生产商来说,减少物流方面的新投入,降低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提高企业战略调整的灵活性。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交易产生机会主义的可能性更大,而战略联盟的方式是以非正式组织代替市场机制,通过稳定的契约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减少有限理性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实现长期合作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物流联盟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契约威胁和合作终止,都会减少合作投资收益,战略联盟中的交易双方享有对资产的虚拟占有性,因此也将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称为“虚拟一体化”。 物流联盟按照合作性质或合同性质分为契约式联盟和股权式联盟,契

51、约式联盟是物流联盟的低级形式,它只能在短期内节约物流成本,以为交易条件是瞬息万变的,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一切契约都是不完全契约,所以长期内契约式联盟的交易成本更高,也更不稳定。股权式联盟是未来物流联盟的发展趋势。相对于股权式联盟而言,契约式联盟更强调相关企业的协调与默契,在经营的灵活性、自主权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但契约式战略联盟的先天不足则在于,企业对联盟的控制能力不足,松散的组织缺乏稳定性和长远利益,联盟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充分,组织效率低下等;而且这种联盟方式中各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因此有时很难协调彼此的利益,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

52、一定的局限。相反,股权式战略联盟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资金实力,合作方具有高度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合作更能持久。 综合物流型 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代理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物流联盟的案例 广州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属于供应链战略合作的股权式物流联盟,其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中心,由家电行业中的多家企业投资入股构建的,“安泰达”在家电生产企业与物流服务商

53、之间构建了家电物流平台。同一行业的家电企业存在相似的物流需求,有利于第三方物流机构集中社会分散的物流获得规模经济,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两大家电企业科龙集团和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是其创建之时的初始股东,2005年5月“长虹”和“美菱”入股“安泰达”。“安泰达”因此有了大量的业务来源,同时具有集中各股东资源的优势,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达到物流流程的优化,进而节约总体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安泰达”自接手科龙集团的物流业务后,使运输价格整体下降了9.6个百分点,仅此一项,每年为“科龙”节省运输费用上千万元。 成立于2000年1月的安得物流有限公司,是由“美的”原物流

54、资源整合而来,虽然“安得”和“美的”有血缘关系,但安得的业务不是靠美的集团通过指令的方式划拨过来的,在美的集团各独立业部的物流服务招标中,安得承接的业务只占美的集团的一半。但其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使“美的”的物流支付成本持续走低,到2004年,美的集团的运输成本下降了35%,仓储成本下降了30%,“美的”物流支付成本大约降低了40%左右;二是对“美的”物流格局的变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安得”参与竞争,使得其他供应商不得不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使“美的”实现了当初创建安得公司的第一个目标,降低集团的物流成本。业内戏称“安得”是“美的重要筹码”也是这个道理;三是“安得”与“美的”有着相同的

55、企业文化基础,使“美的”物流改造能很快实施,“安得”对“美的”的了解是其他物流企业所不能达到的,加上“安得”对家电业的专注,使“安得”对“美的”的物流系统能提出专业化的建议,而这种建议是其他物流企业难以做到的。 “安得”与“安泰达”的不同在于,前者投资方仅限于“美的”一家,后者是多方入股,虽然“美的”在成立“安得”之初的长远目标是把“安得”构建成完全市场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通过承揽除“美的”以外的其它家电物流业务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但其它家电企业由于与“美的”构成竞争,所以不会轻易将自己的物流需求委托给“安得”。“安得”开始尝试拓展新型建材和快速消费品等领域的物流需求,一

56、方面跟家电业务形成互补,另外,“安得”最初家电物流供应商的角色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家电业务现在只占“安得”业务中不到一半的比例。“安得”向其它行业物流业务的拓展战略避开了与“美的”的家电同行的猜疑与不信任以及资源闲置。但是,这种策略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国际上知名的物流企业都只是专注于做一个行业,这样更有助于实现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而且专业化服务经营还可以逐渐积累运作经验,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安得”涉及多个行业的物流服务,这就要求“安得”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人才熟知不同行业的物流管理技术,有可能还需要特殊的物流管理设备。构建物流网络平台与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已经花去“安得”巨额成本,跨行业物流服务的提供

57、又是一笔额外的支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安得”计划出售一部分股份,期待未来的投资方能够提供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股权合作是“安泰达”成功的根本,而且投资方涉及两大家电企业“科龙”与“小天鹅”,他的业务量要明显高于安得物流,虽然股权式物流联盟较契约式联盟更稳固,但与安得物流面临同样的困境,即其它家电行业的不信任。 企业之间的联盟是一把双刃剑。据统计,国际战略联盟的平均年限只有3.5年,近2/3的联盟在5年内解体,而在成功的战略联盟中大多数是技术性战略联盟,而像物流联盟这样以市场经营性为基础的联盟失败比较。应该不断总结和分析达成这种联盟的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使物流企业更好地

58、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优化配置物流资源。 (一)有利于联盟稳定的因素 无论安得物流还是安泰达物流,生产商与第三方物流都持有特异性资源,第三方物流拥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设施,生产商拥有的是有形产品和最终需求产物,双方资源互补性很强,彼此业务、客户没有交叉。 生产商与第三方物流在相互合作中加深了解。第三方物流更加了解生产商的物流需求,能协助生产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生产商也会根据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安排企业的进出货。如“伊莱克斯”和“科龙”对物流流程的运作都有特殊的要求,“安泰达”严格按照这种要求提供物流服务,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原有的物流流程,提高运作效率。安得物流在竞标“美的”

59、某些物流业务时比其它物流企业更具有优势就是因为他更了解美的的需求和美的的运作流程。 (二)不利于联盟稳定的因素 物流联盟虽然拥有物流服务的各项专用资产,如实物、人力、技术和管理等资产,但使其运营的关键资产是专用关系资产和专用信誉资产,这些非实体的资产都无需生产商的额外投入,联盟对生产商的约束并不强,一旦生产商违约,第三方物流就会失去稳定的需求。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整体水平偏低,节约物流成本主要靠规模经济实现,只有保证大的交易量,在物流技术及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同一行业物流联盟的形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然而一旦物流业发展成熟,或者WTO全部开放物流业,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那么无

60、疑给原有的物流联盟带来挑战。安泰达物流对“科龙”和“小天鹅”有很大的依赖性,尽管“美的”一直在使安得物流与之脱离并完全市场化,但因其是原始投资方,就具有由此带来的优势,从而也有了依赖性,双方近来都有增加股东的意愿,“安泰达”将彩电巨头长虹吸纳为股东,“美的”也有意出售部分股权吸引同盟者,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对少数制造商的依赖,扩大业务量,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 成本的分担与利润的分配。“科龙”、“小天鹅”以及后入股的“长虹”等家电大户都对“安泰达”资本的运营有相应的支配监督权力,如何公平地收取各生产商的物流费用以及利润如何分摊,各方利益将很难协调,这会直接影响联盟的稳定性。仅靠加大双方的投入对于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