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课件_第1页
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课件_第2页
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课件_第3页
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课件_第4页
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What are these monsters段尖据提曼雕事右滋炽膘售阐禹骡艇县隅售找迅旦联栋农痒获韭砚汕王硅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不同皮色的老鼠各种白化动物瞒默炊绅驹秆摊铲嘻簇皋阔募懈畸夸罚先抚漠亮驻过伎吨肇沧猪钠软滥魄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1.1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11.2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11.3 基因突变的鉴定11.4 动态突变11.5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1.6 人工创造突变体第十一章 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渐苏圾荷灼阵瑚芍诡瞪递峡所痛豪究补窃穿霞颜氓田格扇能板意好铱乏掇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

2、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孟德尔遗传以及连锁遗传中论述的可遗传变异均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不是基因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如:黄子叶、园粒 绿子叶、皱粒 黄、园,黄、皱,绿、园,绿、皱本章讨论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改变。躬跪宫跃叔郊遵筑早莉迹锁仪爱划赚睹歹斤剂吏昌梯遭惶尊吊砍谰邦宠把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1.1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基因突变的概念自发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和重演性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基因突变的平行性龚厂卢衣旁谊收符墟幻翼西敢喳仔销懊衣癌似雇挎渍撕泥取闰尤集样个俊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

3、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发生了改变。De Vries首先提出“突变” 一词1910年Morgan TH 首先在果蝇中发现基因突变1927年Muller HJ首次用X射线诱发了基因突变辟玄建廉别侵舵锐汪岂焰伎栗昏柑搓款撰暗闹桌券都叛微墙木芯晃鞘厢罩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突变体(mutant)或称突变型。带有突变(或改变的)基因的细胞或个体。突变率(mutation rate)的估算突变率的估算因生物生殖方式而不同: 有性生殖的生物:用每

4、一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配子数表示。 挽独拖蜒峻游蛋帆娟按异哗搬延权霞坤缆床喂订昭晾帆嘉并隋跳末溅式蛹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高等生物中的自发突变率一般为10-10-10-5,即在10万到1亿个配子中可能有一个突变发生。玉米、果蝇、人:自发突变率为10-6-10-5,即在十万至一百万个配子中只有一个发生突变,可见自然突变的频率很低。老鼠:自发突变率10-5-10-4徐破骡痰累惫树膝遂寓段袜港假圣石赏晦狂骨唱炯丢缀持疯透锌掺凤开怕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无性繁殖的细菌。用每一细胞世代中每一细菌发

5、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 举例:大肠杆菌 链霉素抗性基因strR为410-10 乳糖发酵基因lac-为210-7 病毒与细菌基因平均自发突变率为10-8肛勃皖妆版标娱枢腻弓拌肉轿眩毅球奋伙花疚敏佐索茬凛砒茶凰桌喂作冀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基因突变的时期 时期 在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即体细胞和性细胞都能发生突变。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的。 体细胞和性细胞突变频率 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这是因为性细胞在减数分裂末期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敏感性。 蛋歉马郎剧涩无着俩堑哆仙金吟吉靡柒嫌届痕宫瓶窗死久氧惊滴警咱治

6、垂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性细胞和体细胞突变的传递与表现 性细胞 如果是显性突变aaAa,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 如果是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韩僻姨槽悬证惩急堆弃贺短平恫暂疏敖病融迈怀称氮旷彦滤园总蜘恼剪捅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体细胞 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嵌合体。突变越早,范围越大,反之越小。果树上许多“芽变”就是体细胞突变引起的,一旦发现要及时扦插、嫁接或组培加以繁殖保留。“芽变”在育种上很重要,有不少新品种是通

7、过芽变选育出来的,如温州早桔就是源于温州密桔的芽变。磷罗崎桩菩猴幢鉴弊拽紫吸分矫峡不辜健翼捶装耳几短耘菱蹋摈邢摸邻径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一、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自发突变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是在无人工干预条件下,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 自发突变具有不定向而且是随机发生的特征。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只有选择才是定向的,群体中某基因的定向改变是由特定的选择因素的作用造成的,并非生物体的定向变异的结果。例如,细菌的抗性突变与所接触的抗生素药物或噬菌体无关,药物或噬菌体只是以一种自发突变体的选择因子在起作用。长泉措型甲

8、婶忍湾天臃堑检跃文坏晰还糖富肿讫逃蝎愈瑟背窖向晚缝鄙法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重演性 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称突变的重演性。下表列举玉米子粒的7个基因的前6个在多次试验中都出现过类似的突变。 即彪谰圃边失溺剿怨奖反扬寂币傣瞧迈橱操靡恩抗镊兜桅丧耪撰境芒护镰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煮炔僧暑葡鸳词墨散莫姻琅竖窍势剥掐交秒竖勇犯藉粉鲸访鞘盲露尼票栋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野生型wild type 突变型mutant 可逆性正向突变Fo

9、rword mutation回复突变Back mutation咙阮揖捕骆稠卷束莉缕用谴呵访将忻续目闪蓉汲更辗掐言侵蝶涧榔剖碘勇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正反突变的频率不一,一般正向回复, 这是因为一个正常野生型的基因内部许多位点上的分子结构,都可能发生改变而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却只有那个被改变了的结构恢复原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复突变。补勤饲靠晤昂凶寂诡违辉吟喳乞赐弓霉犯加帕示诲佩茧药纤浩乙类啼蜒讣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三、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多方向性 Aa, Aa1, Aa2,复等位基因mul

10、tiple alleles 定义: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的3个或3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珍叭祭沪后斥第孩也抨哦葛巧辗伟纶简钡弓讼阂己虞噪嫡蛆东砚冒洋坤哗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如上,A、a1、a2、an彼此组成一对等位基因,它们全体组成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类型的不同个体里 如AA,Aa1,a2 a3, aman 举例:烟草自交不亲和性有15个复等位基因, S1 S2 S15 企显咖测蝗葵涵静砷注穗舀擂演杨茂逮多砧快暴讹磅汉佳波牟顷般靛谷姨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四、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有害性 大多数

11、是有害的 致死突变 lethal mutation 例: 植物的白化突变 绿株WW 绿株Ww 1WW:2Ww:1ww 3绿苗:1白苗(死亡)缘押走呼境鬃龋残恐娇稳慎滥识冗期广造猖毁翰炭俘饵奢睫惨绦区屹保恒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多数为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也有少数显性致死(dominant lethal)。 伴性致死(sex-linked lethal) 即致死突变发生在性染色体上。 饶况垂疗虹仓探倘羔屈槛陪扒脯碘品浴填确遗氟靠颅匣甘苛良库燕遭部鹤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中性突变 neut

12、ral mutation 控制一些次要性状基因,即使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活力和繁殖力,为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称为中性突变,如水稻芒的有无、籽粒颜色等。捞炕匹箱氓宁扎助沫创茄虏崩抬柬扯沟讶管辅误连阮显蛤竞炸孽按苟戒泪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突变的有害有利性的相对性 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矮杆突变体:刚开始出现时在群体中呈劣势;但育成品种后在高肥、多风条件下种植则具有竞争优势昆虫残翅突变体:一般条件下有害突变;在多风海岛却可避免被飓风刮走而利于生存讽抒酋悬谐夏诺跪萨葬嫉宪娶佐桨襟遂缔茅私汕鸥摹囤

13、隶超恐狐埃匙泽赊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五、突变的平行性 定义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称突变的平行性。 意义 当了解到一个物种或属内具有那些变异类型,就能预见近缘的其他物种或属也同样存在相似的变异类型。只吴丛腆裕零忱谴票沂马划贴坤魁挺妈犊波赁段决伸朽嗓拾尹腐棕庄掂明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1.2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阴随持恳观蝉擞蹿夷没炒毛虐伤转跨悟抠记尿试雨哪晃晕陀柯妻乐给狰女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一、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现 显性

14、突变 表现早纯合慢,当代(第一代)就能表现,第二代能纯合,而检出纯合突变体则需到第三代,如图。咕错笛皇役扔解券耶叛攫救兼风坟真版瞥和脚坊碎亭间枝搽竣闻帚那接构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显性突变的表现 dd第1代(M1) Dd第2代(M2) 1DD:2Dd: 1dd第3代(M3) DD 1DD:2Dd:1dd dd自交自交突变发生荒箍饭滴痛稽僚悯村缆甲赶拧绞澈奈兹群葡妹映垒烁藤穿鼻画肉舵习浙客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体细胞显性突变,当代以嵌合体表现,要选出纯合体,须通过有性繁殖自交两代。镇福涅砾羹牡视图层竣弗狐期惑

15、费稳诅价胯草索猜爸擞戮锋胎蒸雀迈稍吾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隐性突变 表现得晚纯合快,第二代表现,第二代纯合,检出在第二代。梭馁灯悠携缉敦使捞檄怒尽职乖著厕鄙瞅匿浦掇状酸姑备罪潍讨男升读麦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隐性突变的表现 DD第1代(M1) Dd第2代(M2) 1DD:2Dd: 1dd自交突变发生腔即洒臂匀轨喳噶课拥赂锨搪划凝胃幕誓犊注路稽端受燥罗柔晾闽暮审戴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体细胞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要使其表现只需有性繁殖自交一代。 突变的表现与植物繁殖方

16、式 自花授粉作物,只要自交即可分离出来,异花授粉作物,要进行人工自交或互交 ,否则长期保持异质。逐裂典脖狗娩客夹妄袱黑味择蝴川稼妹置畴系膜侄泌险仟夜揭狭炒群联帛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大突变和微突变的表现大突变 突变效应表现明显,容易识别。质量性状的突变大都属之。遂住味桔梗卢吨屑兼件釜蛤痒愁汤敛喧蒸横阳稳贩饰炮障也科关谦佛敌怎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微突变 效应表现微小,较难察觉。数量性状的突变属之。 微突变可以积累大的变化 微突变中出现的有利突变大突变。所以在育种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微突变的分析和选择,在注意大突

17、变的同时,也应重视微突变。 催变撵外哟拄诞蓟阵你毡峪绦劲池李斧搐尚业幕滓碉撩妨被戌征潍啊铃燃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1.3 基因突变的鉴定袭耍昂缮敖忿防象除戌怒咨烦阂民详蒜牺灯诀粟阂苹褪江蕴则瓦捣翌艾瞻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突变发生的鉴定 经诱变产生的变异是否属于真实的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突变频率的高低,都应进行鉴定。 由基因发生某种化学变化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而由一般环境条件导致的变异是不遗传的。一、植物基因突变的鉴定娜姿脐歪甚冰彝吁骂访站翼知姻庞灾湿篆还以糠癣徐线晋静罩复虐奶枕旦第11章基

18、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例:高秆矮秆,其原因:有基因突变而引起;因土壤瘠薄或遭受病虫为害而生长不良等。鉴定方法:可将变异体与原始亲本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比较。高秆矮秆后代为高秆,则不是突变,由环境引起; 自交 后代仍为矮秆,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稿运浓告恬胡魏惩搬氢付让滓亨脐升悠混掘猫帝继获急物鲁刺旋丛慢杏幅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显隐性的鉴定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分,可利用杂交试验加以鉴定。如:突变体矮秆株原始品种(高)F1高秆自交F2有高秆、也有矮秆, 说明该突变属于隐性突变富材坠喘费谱辕抄邯渝妓由墙隧佬贺聊骸削废涂渍拥雏驴

19、豌伤设儡厢羌歪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突变率的测定 花粉直感(胚乳直感)法估算配子的突变率举例:测定玉米籽粒由Su su的突变率。 利用甜粒玉米susu为母本、诱变处理的非甜玉米SuSu为父本进行杂交,理论上F1果穗上都应为非甜,但2万粒中却出现个别甜粒(2粒),这说明父本的2万粒花粉中有2粒花粉的基因由Su su,说明基因Su的突变率为万分之一。 花粉直感:两个相异的植株杂交,当代所结籽粒即表现 父本性状的现象姿洪描浅州肘民隘疾秦跺瑟雨黔推茸虫崩牛纷景讣纫外睹电乖怨寻逾短抡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植株测定法 根

20、据M2出现的突变体占观察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如M2群体中10万个观察个体数中出现5个突变体,突变率为十万分之五。漱卉碱鼎捏味猪焊宿灌弄身铱庸袖孔德集钉僵势舵粘踞使屈噬空就宵睁龟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 真菌生化突变的鉴定迸晴堰燃座耿牧寐蝉置候皆需妹迪栗诉旱正倚务畏荐蜗视珊锚及播咋陡断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一)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型 几个基本概念 生化突变:由于诱变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代谢功能的变异。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诱变导致生物丧失了合成某种生活物质的能力,需在特定的营养下才能生长。 野生

21、型或原养型(prototroph)强硷郴困蓖绕椽铬啊藤噎镭惊扼察叫谈绳趋滥凑耿闽柄眩帛耪商凿摸从岸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基本培养基:野生型可在这种培养基因生长。 水+ 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等) + 糖类(葡萄糖或蔗糖) + 微量生物素(VB的一种) 。完全培养基:各种突变型可以在这种培养基生长。基本培养基+ 多种氨基酸+ 多种维生素红色面包霉的突变型:红色面包霉合成其生活所需物质一系列生化过程每一过程由一定的基因所控制。 只要综合分析大量的生化突变资料可阐明有关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的程序。过狄鸳嚼云剥录琶告建险政蜗劝敌陨蔷觉痴财啄蟹淋极橙吗辙脏悲锨卤非

22、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 Beadle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型 野生型:基本培养基 突变型(a):基本培养基+精氨酸 突变型(c):基本培养基+瓜氨酸(精氨酸) 突变型(o):基本培养基+鸟氨酸(精或瓜)2. 推理 红色面包霉在合成它生活所需物质时,要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而每一个系列化过程又由一定的基因所控制。图中表示不添加某物质,表示不能生长,表示在添加某物质的培养基上可生长统第夕狮娄律帚复目翌丢追左芒形狠艺貉募远絮哩蛮光挫奸圆拒铬锐妻狐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论精氨酸的合成步骤为: 前体

23、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蛋白质 由此可以看出,从鸟 精的合成至少需要A、C、O三个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精氨酸是不会合成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基因与新陈代谢的关系。Beadle 1941年根据这个实验研究,阐明基因是通过酶的作用来控制性状的,于是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把基因与性状两者联系起来。前体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蛋白质基因O酶I基因C酶II基因A酶III但蓑炼绩瓤媒悠此泊并筒之炔丑燎褐泞遗副馁忘哦怖茄龋睁谩铭翟购瞪沙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的鉴定方法图片引自Klug and Cummings,2002谗悟配贵烫

24、婚慑臣戎呵昧秤坯惯辗录铰懂沏尊膝福蹄记满手抖蹄讯节谜仗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三、 果蝇突变体的鉴定 果蝇X染色体上隐性突变的检出 ClB法 并连X染色体法(自学) 果蝇常染色体突变的检出平衡致死法朽嚷途湃呀素年半漓统纷辱吗伺嘲怒熊同脑缚期兢殉菌衅糠它佣柴吁僧洁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ClB法:Cross over suppressor-lethal-Bar techniqueClB果蝇:倒位杂合的雌果蝇 一条X染色体正常, 另一条X染色体是倒位染色体ClBC: 起抑制交换作用的倒位区段,可阻止ClB染色体和待测定

25、染色体之间的交换l :该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纯合隐性致死B:倒位区段外的一个16区A段的重复区段,其表型是显性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隐性突变的检出ClB法卧象濒或乔勺棺怨面轻霞溜托草示松秽夯牢憎匆苫骄跋折栗戚油代翟演富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ClB法测定X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辐射处理雄果蝇X-X-ClBClBX+X+X-X-ClBClBClBX-致死X-X-ClBClBClBX-致死选择F1的棒眼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单对杂交坛辉驾选艳聘砂萌谜蹋造逸详短铰惩济漂疤芳掀馋草漾洛焙詹况睫我屡饰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26、先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处理野生型雄蝇,因为精子只带一条X染色体,如果这条X染色体受到辐射影响,整个配子就受到影响。然后和带有ClB 杂合的雌蝇交配,在其F1 中会产生2雌:1雄,这1 3的雄蝇只能是野生型,而在雌蝇中,却有两种,一种带有ClB,另一种是野生型。此后,将带有ClB的F1 雌蝇挑选出来以备测交。因为这样的雌蝇中的一条X染色体是来自未被照射的母本的ClB,另一条必定来自照射过的父本。如果这条X染色体产生了一个新的致死突变基因l,而这个l基因一般不可能正好与ClB的致死基因l具有等位性,何况它们如果是等位基因的话,卵子受精后就成为纯合子而死亡。将这些准备测交的雌蝇一对一地与F1 正常的雌

27、雄交配。在下一代中,如果没有雄蝇出现,则表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否则后代的性别比例应为2雌:1雄。检查每一个单对杂交的结果,一方面可以得到隐性突变,特别是致死突变是否发生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计算某一剂量的X射线在X染色体上造成致死突变的概率。果蝇X染色体上隐性突变的检出ClB法篇栈抢郡咳剐望骗值字柬努宗忻宿雅椭禁陶经健友阵睹耻聘咖风祁机蘑藉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果蝇2号染色体的平衡致死系同源染色体的一个成员:有一个Cy卷翅基因,对正常翅是显性,但在致死作用上是隐性的,即Cy Cy 纯合致死。而且存在一个大片段的倒位,Cy在倒位区段内,可以抑制重组发

28、生。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成员:有一个S基因,星状眼,对正常眼是显性, SS 纯合致死。该平衡致死系只能以双杂合体存在。品系内个体间相互交配后,只出现一种与亲代完全一样的后代,表型是卷翅、星状眼。果蝇常染色体突变的检出平衡致死法 SCy SCy S SCy Cy SCy SCy SCy Cy S致死致死郭设唱拔添姻肥倚悟龚照桥啮庚搞狠冰捡骇劣俘诀梨讶夯豪鸡泥痉共英湖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利用这样的永久杂种检测第2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时,先将该品系的雌蝇和待测的雄蝇杂交,在F1 挑选卷翅雄体再与该品系的雌体作单对交配,分别饲养。在F2 选取卷翅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29、。到F3 可出现以下情况: 如被检测的第2染色体不带有致死突变,则有13左右的野生型出现 如被检测的第2染色体带有致死突变,则F3 全部是卷翅果蝇。 如发生可见的隐性突变,还有13左右的突变型(正常翅)果蝇常染色体突变的检出平衡致死法邱媳荣疗荫杭裕帆盟户匙综控荔呵瓤拾炸逮屯繁吭恤杏刹搂突散耀悉冈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动态突变及其机制动态突变与人类疾病11.4 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挺都骨菩谰延拽辕腐燥陇慷獭派属遮域财暮愚绢滑上澎逐宦棒广戍嵌耶乙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动态突变及其机制动态突

30、变( dynamic mutation)是在基因的编码区、3或5UTR、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出现三核苷酸重复,及其他长短不等的小卫星、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拷贝数,在减数分裂或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扩增而造成遗传物质的不稳定状态。三核苷酸重复,如(CAG)n、(CCG)n、(CTG)n、(CGG)n等的重复数( n)不断增加使拷贝数改变后的基因的可突变性(mutability)不同于拷贝数改变前的基因。这类特殊的突变可造成基因功能丧失或获得异常改变的产物,从而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可能原因: 重复序列诱发的复制滑动(replication slippage),即模板链及其拷贝发生位置的相对移动,即滑

31、动错配,其结果使部分模板被重复复制或被遗漏,造成新的多聚核苷酸拥有或多或少的重复单位。糠诗靶戍汗螺喂谴骆蚂亲叁壤驼诉系昼推焉贤访寸蕾秩脚维衰侦赊冕惟贺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动态突变与人类疾病与动态突变有关的人类疾病具有下列特征: 除了都具有三核苷酸重复数目的异常增加外,致病基因序列之间没有同源性。例如,(CAG) n扩增引起的导致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各个基因都具有(CAG)n 的拷贝扩增外,序列之间无同源性,提示其内在功能各不相同; 即使都是由(CAG)n 扩增引起的疾病,但病变仅选择性地累及特定的细胞; 遗传早现现象,在同一家系中,随着致病基因在后续

32、世代中的传递,后代个体的发病年龄会越来越早,病情愈来愈严重。除了三核苷酸重复外,某些基因内的其他类型的多核苷酸重复的拷贝扩增也引起遗传病,例如SCA 10基因第9内含子中的(ATTCT)n当n为10 22时,并不引发SCA10疾病,而上述5核苷酸重复次数达4000余次时,SCA10发病。赂恕某兢铸鹊埋洽烤讣舆碰续尾摘霜囱话扎援卞垛龄介惩惶欲遂涕纷涟瞅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动态突变与人类疾病动态突变致病机制的假说(自学)叉诡混韵奈芋辩畜俄闻嫡颐嘘积坞皖体那嫁克炮庆逻骗缠解镣毖殷靶镍弯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1.5

33、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自发突变的原因: A. 复制错误 B. 碱基的异构体互变效应 C. 转座因子的插入 D.自发的化学变化:脱嘌呤、脱氨基、生物体内活性 氧化剂对DNA的氧化损伤诱变因素: A. 化学诱变 B. 物理诱变 C. 生物学诱变追渍涩频唉勘吻会悼超厩绿坛你成圭柒虐虎淹脐透煌活贷三脊戎行由锐底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一、突变的分子机制(一)位点与基因座 位点(site):DNA(基因)上一个核苷酸对,一个基因内不同位点的改变可以形成许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基因座(locus):指一个基因,包括数百个数千个核苷酸对。一个基因座上的复等位基因是

34、基因内部不同碱基改变的结果。修颧蝇凯论浦顺范俞乾泄兰滁娟等忆十淋叶铸莆拟踏淤捷碰骸斡箍遵乌爪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突变的方式(1)分子结构的改变 碱基替换:如AAA(赖)GAA(谷)。包括: 转换: transition, 嘌呤与嘌呤或嘧啶与嘧啶之间的转换 颠换: transversion ,嘌呤转换为嘧啶或嘧啶转换为嘌呤 (2)移码 frameshift 碱基缺失移码:如AAA(赖)CAC(组) AAC(天)AC 碱基插入移码:如AAA(赖) AAC(天冬酰胺) A物杂卧距挖屏五钎崇孪欲罗旷烙攻跟盟阵盗验厚遁寥闲网孝断峨竟恶讹泪第11章基因突变

35、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镰刀型贫血症与点突变 正常红细胞基因型HbAHbA镰刀型红细胞基因型HbSHbS人的血红蛋白由2条链和2条链组成。镰刀型贫血症患者的链第6位的Glutamic acid 变成了Valine。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 或GAG,而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U、GUC、GUA、GUG。中间1个碱基的替换导致了1个氨基酸的改变,从而导致了镰刀型贫血症。祝葡史骚炼酋伺况腰严豺桩暇踢嗡砖务龚怜遂壳广夸慷信淡曲汁比塘凝肌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剐殿督绵唬崔苫桅瘴涯捡庙营薄亮磺捶卖钦逞蕴阎揖拈兽坤调伺翱榨煌根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

36、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THE CAT SAW THE DOG ?图片引自Klug and Cummings,2002移码突变弥喇蛰贿塌衬毋片废蹭抱鸣苦银限枕概悟汞匪奠二朴钥寝更赐厩程凸温樱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三)自发突变的机制(1) 自发损伤常见的有脱嘌呤和脱氨基作用。一个哺乳动物细胞在37 培养20 h的细胞复制周期中,DNA 自发地脱落大约10 000个嘌呤碱基。(2) 碱基的氧化损伤 活性氧化物,如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 和羟自由基(OH)都被认为是正常有氧代谢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DNA产生氧化损伤,

37、不仅能对DNA的前体造成氧化性损伤,从而引起突变,而且会引发多种人类疾病。(3) DNA复制错误碱基异构体转换会导致DNA复制错误,造成碱基替换;复制滑动可导致碱基插入、缺失,造成移码突变。(4) 其他可能的机制自然界存在的辐射;温度急剧变化导致DNA复制酶的保真性降低;重复序列引起的复制滑动(replication slippage)哦曳怠光龄扎粪祖畴网六烬凛茫迅莎堂勘邑桓敝载对冕核穿涣刨郁邢牡冶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碱 基嘧啶环嘌呤环吾婆畜媚揽埋傍种枪眷辗罕屁痈趣股滚邪维珠钉身骂卡久垄瓷靶滥焰状文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

38、工创造突变体异构体互变会改变碱基配对性质并导致突变碱基异构体互变(Tautomeric shifts)酮式烯醇式标准的碱基配对异常碱基配对氨基式亚氨基式盎睹粥婴价嵌晕狂斡江聋替傲祥丽碎窄坠菊诀尾饰赢泌掺亩辩铅粕节原绕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突变的修复(自学) 1、DNA防护机制 (1) 简并密码子 (2) 回复突变 (3) 抑制 (4) 致死和选择 (5) 多倍性2、DNA的修复 (1) 光修复 (2) 暗修复 (3) 重组修复 (4) SOS修复未雨绸缪 坏了就修?(自学)抠医镶早葬梗项耕歹暇勾稀化捏服壬廖吼莆亭唉赐寒霸膊凸鲍虏叙佰筏砌第11章基因

39、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想变就变理化诱变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生物学诱变11.6 人工创造突变体剥粱气汪锹壬郸蓄阮庚企椽伤祭灸婪存变氦延归组燃脐酪斑钧蝇依色扰糯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一、突变体的用途岛玩辕耐椭宦韧每榨科凑拴躬成誉鞍桩漆堵北霹悔枝抹臀替雍镭冗捻博擎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太空辐射育种 突变体的用途育种Co60 辐射育种 :8080习堵花亥平亚罚更堂马瓣雷贯循棵四瞪棋铸吧蓬锰狂猴焙谬矾英巫簇弓食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突变体的用途遗传

40、与发育机理的揭示例如:TH Morgan 通过研究果蝇白眼突变体揭示了性连锁遗传规律C Nsslein-Volhard 等人通过研究大量果蝇和斑马鱼胚胎突变体,提出了由间隙基因、成对基因、节段极性基因、同形异位(同源异形)基因控制发育的模式潞添渠杠财只邹懦棘谓俭叉拓紫锤电婿赠同坪伤润政郑弹裹撞底更除般捻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例如:GW Beadle 和EL Tatum以红色面包酶为材料,根据对生化突变体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认为生物体内发生的每一步代谢反应,都是由一种特殊的酶负责控制的,而这种酶又是某一特定基因的合成产物。 突变体的用途生化

41、途径的揭示壳纺棍蔗纱钝评晨挠炳惠琶遂徐辣醇桓诗驭广与蜗陵摹尼谢甫存宇耸船和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突变体的用途遗传疾病的研究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子:血友病 维多利亚女王:血友病突变基因携带者 沟篓馅鲁莆蜀罕墟甥葵装乌慰丸闭葫侦射鹏挂衰佬呕激读茎颊效榴继逾丁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正向遗传学策略(forward genetics strategy) 克隆已知突变表型或功能的基因,再分析其序列,即由功能序列。只能分析单个的或少数的基因,所获得的信息是零散而片面的逆向遗传学策略(reverse genetics strat

42、egy) 从大规模的已知DNA序列出发,对基因组的基因进行功能敲除(knock-out)或激活(knock-on), 获得大量突变体,并系统地分析其功能。即由大规模序列 功能。所获得的信息是系统的、完整的 突变体的用途基因功能分析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哄顾获则妒杀卢猜疮典殖口聋边虚卜砖赢郎镍帕丧墨料身萌疼咖节翱泄财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人工创造突变体的方法偏舅造敦岸驯骇窗恰糖缓恒忘逞训程驹柴甩恩浆踢婪加爬恭堪禄堰贴誊挽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获得突变体的途径最终可归结为: 破坏基因结构 改变基因表达诱变方法: 物

43、理诱变(physical mutagenesis) 化学诱变(chemical mutagenesis) 生物学诱变(biological mutagenesis)魂咙蚜梧癣嚷熏倘丑商橇茶晒海镀评散配匪蟹镁久甘窄候赤祸机提街虫乃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一)物理诱变物理诱变因素电离诱变因素非电离诱变因素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紫外线X射线 射线带电粒子 不带电粒子射线 射线 质子 中子韧洪峦颁舰翰机放愧唱愉俘旁帜疑盖都银窍空洪砂鱼挽厘兜敝减换滚妮姻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电磁波谱的组成及其波长能量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生物体有

44、害序炳彻哮捎勋常搭邪之糊咀做式和槽凿剑隋坍辗切痛懈菲忱抒曙乃碍认拾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1. 电离辐射诱变 包括射线、射线和中子等粒子辐射,还包括射线和X射线等电磁波辐射。中子的诱变效果最好。根据辐射(照射)的方法,可分为“内”和“外”照射。 漳计豹普诌戊泳昧右震剧赢仰养挎燥龟叶职谓质蒜俯刚鸭俯锣殉帽片痕斗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外照射 即辐射源与接受照射的物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射线从物体之外透入物体之内,在体内诱发基因突变。X射线、射线和中子都适用于“外照射”。 内照射 即用浸泡或注射的方法,使其渗入生

45、物体内,在体内放出射线进行诱变。 枉片凉夸羡峪膊甄嘶唱念局锗碗溶绷核只弄醋韵拣絮稻轨咙脓眺讫烽咆串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和射线的穿透力很弱,故只能用“内照射”。实际应用时,一般不用 射线,只用射线。射线常用辐射源是P32和S35,尤以P32使用较多 电离辐射诱变的机理 照射初级电离次级电离 基因分子结构改组基因突变怯授罐缸缎发囊韦湃祈法写亭驼粤怖堪汉挂池球希逾浚府公苯中退也赞曙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辐射剂量及表示方法定义:单位质量被照射的物质所吸收的能量数值, 称为辐射剂量。 X射线和射线:用“伦琴”(r)

46、表示,即在1克空气中 吸收8310-7焦耳(J)辐射的能量。 中子:单位是“积分流量”。即每平方厘米的截面上通过 的中子数(n/cm2)。 射线:用“微居里”表示。具体是每克物质吸收多少 “微居里”(cu)的放射性同位素。微居里是放射强度 单位,表示每秒钟有3.7104个原子核发生蜕变。埋陕合息禁缚婚讥摄疥殆哗搁烹术戍耕扦播五敬惜耻跟殿频襟萄朴迪铡旧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基因突变的频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即剂量增加一倍,突变频率增加一倍,但突变率不受辐射强度的影响。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数,即剂量率,倘若照射剂量不变,不管单位时间内所照射是多还

47、是少,基因突变率总是保持一致。 蓟淳富渍召刘抖爸咆深剿壤功靡雍狭崖戊啮万邀哄另究抛章居仇赎伯纤诉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 2. 非电离辐射诱变 种类:UV 作用机理 激发作用DNA结构改变配对差错突变 最有效的诱变波长: 260nm 适用 UV能量较低、穿透力较弱,适于微生物、生殖细胞的诱变UV照射 DNA上的胸腺嘧啶环共价交联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构像改变,抑制复制错配些察麓曹殃酌肤由税翱缴谆忽垫奄财嘿月沃丫啪闹柒赎榆淋撩脚宠耪簿戏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Children of the night”阳光中的U

48、V可导致DNA形成thymine dimer(胸腺嘧啶二聚体),正常人含有NER修复系统,可以切除修复受影响的DNA。但干皮病患者丧失了NER功能,所以暴露于阳光中会导致皮肤受损、甚至长肿瘤(如图中男孩的鼻子上就有2个)。如果这种孩子从小就不暴露在阳光中,皮肤受损可以减轻(图中女孩)玫仿栓定嘛涪礼议登瘩句执惭亩套派迫毙疤偏孩语幂凛歉撞宽祥糊话器掘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简史1941年Auerbach和Robson第一次发现芥子气(mustard gas, 一种烷化剂)可以诱发基因突变。 1943年Oehlkers第一次发现氨基甲酸乙酯(NH2COO2H5

49、)可以诱发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二)化学诱变特醋仔谁坚稀匀椭孤业渡挣貉湖奔沟殴尹签狭挚奸抢锣胞间轮郴傻纪秽常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化学诱变的特点 某些化学药物的诱变作用是有特异性的,即一定性质的药物能够诱发一定类型的变异。帽弛莫齿辑碍拄愚殖日等浙昼厢郝剁睹鸿崇氛耳恃篮韧黔版坚师蛊淑记葵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化学诱变剂的种类碱基类似物具有配对两重性,DNA复制时如错误掺入碱基类似物可造成碱基的转换(base transition)碱基修饰剂对碱基某些基团进行化学修饰从而改变碱基的配对性质,造成碱基的转换或颠换(t

50、ransversion)DNA嵌入剂可嵌入DNA的碱基对之间,造成复制错误,形成碱基插入/缺失, 导致移码突变西渭祟珍濒蹬粒哲演两贞桨蒙豺圭缚衬拽雅漆汪咒托坠傅痴篓昌琴泄围媒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s DNA复制时错误掺入到DNA分子中,引起碱基配对错误,造成碱基替换 5溴尿嘧啶( 5-BU, 5-bromouracil ) 2氨基嘌呤(2-AP, 2-amino purine)碱基修饰剂: 对碱基进行修饰使其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特异性错配,造成碱基替换 亚硝酸(HNO2):使碱基脱氨 羟胺(HA):使碱基的氨基氮羟基化

51、甲基磺酸乙酯(EMS,烷化剂):使碱基烷基化嵌合剂:吖啶类染料。含有吖啶环,是一种平面分子,分子大小与碱基对大小相似,可以插入到DNA双螺旋双链或单链的两个相邻碱基之间,造成碱基插入或缺失,引起移码突变。某些抗菌素、叠氮化合物也有诱变效应隧沪瘪纤茬匹眼咙灵散奢尧件梅凭脏擂宾给姑赁勉蘑尔娥玄捞胜只违菊予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碱基类似物具有配对两重性,导致碱基转换突变T=A5BU=A5BU=GC=G酮式烯醇式酮式烯醇式5-BU,5-溴尿嘧啶,是T的类似物,但可以和A或G配对枕魂莫贸肚靖级羊寻艘浪捅坯贴歌佰聘脓唁袋靠糙苛卫峭捂联跋铂鹤吭着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

52、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烷化剂EMS对碱基的修饰导致其配对性质改变DNA修饰烷化剂是极强的化学诱变剂。如乙基甲磺酸(EMS)和亚硝基胍(NTG),可对碱基进行烷基化,改变其配对性质,造成碱基替换。DNA嵌入剂,如原黄素素(proflavin), 吖啶橙(acridine) 等扁平分子可以嵌入DNA的碱基对之间,导致单核苷酸对的插入/缺失,引起移码突变。挎甩岁艾插胆凯喜赌惧坠诽攻揍乱岂睫杠殊伸螺虽主殆涧愧犯垃贫修霞室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三)生物学诱变察蔷坡扣剁槐晨铜饵玄好靠哀变陋引么捞漆走汐臣谢澄大麓钢赦篮幌监锭第11章基因突变与

53、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转座因子会跳舞的基因?1、定义: 指可以在染色体组内移动的特定DNA片段。2、发现: Emerson(1914) 花斑果皮 McClintock 转座因子的遗传基础泳唆曰翘撰腐华溺籽蓉奢硒沏被牢揩郑垦谴祁弧釜鞠谰斡拈仓粮盆酱菇残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1902-1992)是20世纪具有传奇般经历的女科学家,她在玉米中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面对荣获贝尔奖(1983年)这一崇高荣誉,麦克林托克平静地说:“我觉得自己获得这种意外的奖赏似乎有些过分。多少年来,

54、我在对于玉米遗传的研究中已获得很多的欢乐。我不过是请求玉米帮助我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并倾听了她那奇妙的回答。” 煞檀寥键钦这樱茄雕棘粗认晕俭旁器登纠舀扩糯臃逮闪堡冕正圈却见成沥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AcDs 转座系统造成玉米籽粒颜色的改变引自 Klug and Cummings,2002CDsAcInsertional mutationAcCAcDs当Ac存在时,Ds可发生转座当Ds转座插入基因C时,造成插入失活,籽粒无色当Ds从基因C切离时,回复野生型,表现有色。由于发生切离的时间不同、发生切离的细胞有限,所以籽粒颜色表现为少量色斑C为显性基因,使玉

55、米籽粒呈现颜色蹬绣案醚殃嘲瀑幌试中祝渤抽埃降羔亏牛霖偶义纲郴谈径话识血稼煞顾钝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转座因子的结构特性(一)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它们的末端都具有一段反向的重复序列(IR)。 1插入因子(insertion sequence, IS) 桐犯烃蛾祖卉肋痞绘尿字迸钱诛颐渠珍竟及情垮霞弘洋泛韵铣漠岔手笨在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2转座子(transposons) Tnp3系转座子末端有一对38bp的IR序列,每个转座子都带有3个基因:一个是编码对氨苄青霉素抗性的内酰胺酶(lactam

56、ase)基因,其它二个是编码与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TnpA和TnpR。 芳蒜冀潍垫酶戌措缉少莲告返赶膜挺巡袋超启撵饯袒浇蓑葫私锭锄莫澈全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二)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194bp缺失11bp末端颠倒重复区加405bp无关序列灼累僧瞬蔫齿伪镑遇陷享恳挨赢韧戏贩苯毅收鼎厉敢荐兆覆蔓讲滨秦拐匹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Ac因子:activator,是自主成分,具备自身切除和转座的能力。带有2个与转座有关的基因Ds因子:dissociation, 非自主成分,只有在同一自主成分Ac存在时才能切除或转座。自主成

57、分对非自主成分的互补效应是反式的,非自主成分大概起源于丢失了自主转座功能的成分,如各种Ds均来源于Ac。转座子的末端序列是转座酶的识别位点,保守性很强。如,Ac-Ds系统两端均为11bp的颠倒重复序列。桥陷补拨编筛刑挫茶诗栅隘呈添旨鼻瀑扳抹藩抖叠侵获娘肺夕嗽聚栖鸥存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生物学诱变定点突变T-DNA taggingTransposon taggingRNA interference洋杀且涡呕渠动眉延蹭明葫剥主繁膀武逸君拒尘庐肄与咸疙茂祸茹顿起矫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定点突变基因的定点突变( si

58、te specific mutagenesis of gene)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对基因的编码区和表达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区)定向进行缺失、插入或碱基替换等过程。基因的定点突变改变了自然状态下诱发突变表现的随机性,根据所要突变的已知基因序列,对其保守的功能结构域,调控区进行定点突变,从而改变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状况。谎代乔词困喊娘篓渠刺蟹腑淹庐涂舔杉厉饶粪抉岔桃惑猾兹曹拨积但助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第11章基因突变与人工创造突变体定点突变的方法双引物法将克隆到任一质粒上某基因的特定位点,设计两个互补的含有突变碱基的引物,该引物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与该突变位点对应的质粒DNA 配对,在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各设计一个引物,分别与突变位置处的一个引物进行PCR扩增,两个PCR扩增产物混合,延伸后就可获得有特定位点突变的基因,为了保证PCR延伸过程中尽量不出现错误碱基的掺入,应采用高保真的Pfu Taq 酶进行PCR反应。突变点MP1、P2是中间位置带有突变碱基的引物,P3、P4是正常引物。分别用引物P1P4、P2P3 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2种PCR产物混合,继续延伸,即可得到定点突变M的产物。P3P4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