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学派课件_第1页
新制度学派课件_第2页
新制度学派课件_第3页
新制度学派课件_第4页
新制度学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新制度学派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学说中,经济理论与制度的研究是脱节的,他们是在制度已定的背景下对经济活动进行纯粹研究。以制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制度分析法的经济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初以凡勃伦为首的旧制度学派;20世纪50年代以加尔布雷斯为首的新制度学派;20世纪60年代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新制度学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都渊源于旧制度学派,都主张研究“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都采用制度因素或制度结构分析的方法来解释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但从理论内容而言,二者有极大的区别。新制度学派延用了旧制度学派的分析方法和观点,主

2、张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制度分析,批判资本主义,主张国家干预,故遭到正统派的排斥,被视为“异端”。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则采用了不同于前者的研究思路,他们主张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展和修正了新古典经济理论,赞扬资本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其理论被主流经济学派所接受,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1页,共36页。第十一章 新制度学派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加尔布雷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第三节 谬尔达尔的经济思想第四节 新制度学派评说第2页,共36页。第一节 概述一、制度学派的演变与新制度学派的形成、发展二、主要代表人物三、新制度学派的理论特

3、征第3页,共36页。一、制度学派的演变与新制度学派的形成、发展(一)、早期制度学派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二)旧制度学派到新制度学派的过渡时期(三)新制度学派的形成(50年代以后)第4页,共36页。(一)、早期制度学派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1.背景(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19世纪末期,是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美国表现尤甚。众所周知,美国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国内已基本完成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成为世界上典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美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新古典经济学以“制

4、度不变”为前提,研究自由竞争下的和谐问题,这显然不能完全适应美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于是以凡勃伦为首注重制度分析和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派便应运而生。 第5页,共36页。(一)、早期制度学派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2.派别社会心理派。代表人物:托儿斯坦本德凡勃伦。他是早期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代表作:有闲阶级论(1869)、企业论(1904)、论现代文明中科学的地位(1919)等。在这些著作中阐述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方法和理论,为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特别强调对社会文化心理和习惯的分析,尤其是科学技术进步对这种所谓“制度

5、”的影响,强调用进化论来解释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凡勃伦是早期制度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以新古典主义批判者的面目出现,以美国产生的新心理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为基础,创立了制度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而且形成了一个“凡勃伦传统”,为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凡勃伦传统”,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批判正统的经济学,建立以研究制度演进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理论;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主张从制度或结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法律派。代表人物:康芒斯。他强调集体行动在控制个体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认为法律制度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验统计派。代表人物:密契尔。他认为分析制度因素的作用要以经验统计资料为

6、基础,不应该先有理论再由它来整理事实材料,而应当先对事实进行统计分析,再得到结论。第6页,共36页。(二)旧制度学派到新制度学派的过渡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是制度学派从旧到新的过度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米恩斯、贝利、艾尔斯和克拉克等。他们继续沿着凡勃伦所开辟的道路研究制度问题,从而发展了早期制度学派的理论,着重从社会和企业结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问题,强调技术进步对于制度和企业权力结构的重大意义,分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资本主义权力机构的影响,以及工业化后的社会发展趋势等等。这一切均为新制度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在制度学派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由

7、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日益占居主导地位,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许多国家所用,制度学派不能提出具体的解决危机和失业的措施,同时也没有说明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功能,所以,早期制度学派逐渐没落。第7页,共36页。(三)新制度学派的形成(50年代以后)背景:20世纪60以后的滞胀问题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形成:新制度学派继承早期制度学派的传统,打着“新制度学派”的旗号,再次以制度观点分析经济问题,强烈批评社会现实和新古典方法,对凯恩斯主义及其他学派的经济理论进行抨击,认为只有制度经济学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经济问题,提出要在新方法的基础上创立“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他们把技术革命作为研究出发点,

8、对现代资本主义新现象进行了制度性的批判,提出了治理社会的具体方案和理论措施。第8页,共36页。二、主要代表人物1.加尔布雷斯:美国经济学家。1908年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农场主家庭,早年在加拿大就学,1931年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农学院,获学士学位。之后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继续学习,研究农业经济,1933年获硕士学位,次年又获博士学位。1934年到哈佛大学任讲师,从1949年起,他一直担任哈佛大学教授。在哈佛大学期间,他结识了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小约瑟夫肯尼迪和约翰肯尼迪兄弟,这不仅使他在政治上一直倾向于美国民主党,而且使他在民主党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后,于19611963年作为总统的密友出任美国

9、驻印度大使。此外,他还曾任普林顿大学副教授,美国物价管理局副局长,幸福杂志编辑,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团长,美国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室主任等职。1972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同年曾来我国访问。代表作:丰裕社会(1958)、新工业国(1967)、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3)、不确定的年代(1977)等。新工业国和经济学和公共目标的出版被认为是新制度学派形成的标志,并成为新制度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作。第9页,共36页。加尔布雷斯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人生丰富而多彩,非议不断,成就非凡。他提出了权力分配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元体系理论。对“后工业社会”新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正统经济学的批判,

10、都有一定的价值。第10页,共36页。二、主要代表人物2.缪尔达尔:瑞典经济学家。也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1923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学院,192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任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师。曾留学德国、英国,19291930年又去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回欧洲后任日内瓦国际研究员副教授一年,1933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教授。19331938年兼任瑞典政府经济顾问和瑞典银行理事。19451947年任瑞典商业部部长,19471957年任联合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1961年又回到斯德哥尔摩大学任国际经济学教授,并为该校筹建了国际经济研究所,兼任所长。1

11、962年起又担任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董事长。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新制度学派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他的学术活动领域广泛,前期即2030年代主要研究瑞典学派纯理论问题,是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期(40年代以后)则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是当代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美国的两难处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1944),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1957),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贫穷的研究(1968),世界贫穷的挑战(1972)等。第11页,共36页。三、新制度学派的理论特征(一)、研究对象方面与传统主流的经济学以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不同,新制度学派把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研

12、究对象,主张从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入手来解释经济问题,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是因为制度结构不协调引起的。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经济问题,还要研究经济制度与制度有关的其他一切事物,他们尽量使经济学“社会学化”。新制度经济学家承袭了凡勃伦的基本思想,仍将心理因素、法律因素看作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但是他们更强调制度与结构因素在社会经济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更多从制度、结构方面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他们所说的制度既包括如公司等各种有形的机构或组织,又包括如社会意识等各种无形的制度。他们把自己的经济理论称为“开放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经济学以合理的资源配置及利用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

13、围过于狭窄,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专门研究经济问题的“封闭式”经济学。加尔布雷斯宣称他的研究重点是“结构改革”,而不是“量的增减”,他认为凯恩斯主义把经济学的重点放在量的分析上,是不妥当的,经济学被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更是一种不幸。他主张把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到“质”的方面来,进行制度和结构的分析。由此可见,新制度学派的研究对象已远远超出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扩大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囊括了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第12页,共36页。三、新制度学派的理论特征(二)、研究方法1.结构分析方法:就是对经济现象的分析,不是像传统经济学那样去分析它的数量关系,而是分析它的组成结构,即主要分

14、析它的“质”,而不是它的“量”。如,对市场的分析,宏观经济学所考察的是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的均衡关系,微观经济学考察的是个别市场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关系。而新制度学派则侧重于市场结构的分析,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市场是由计划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体系组成的,彼此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2.历史分析方法:对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考察。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技术的不断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是在不断演变的,而且这种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因素的变化,从而使整个制度处于不断演变之中。因此,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要用演进的方法,要研究它的变化、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发现制度演变过程中各

15、种因素的摩擦、冲突,并找出引起摩擦冲突的原因,从而找到制度改革的途径。3.文化分析方法:又称为整体分析方法,是指在分析经济行为时,不应象传统经济学那样,仅限于作为选择者的个人、企业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分析,同时还必须考虑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诸因素的影响。第13页,共36页。三、新制度学派的理论特征(三)、在判断价值标准方面传统经济学的价值标准,往往只是从经济数量的多少方面来判断,即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或增长的快慢作为判断标准。新制度学派则认为,应该结合伦理道德因素去判断经济行为的好坏。经济价值只是社会价值的一种,除了经济价值,价值还应包括社会的平等、个人的独立、自由和自我创造精神、生态的平衡、人

16、们对闲暇时间的追求、都市的整洁、以及美、尊严生活的乐趣等等。加尔布雷斯把经济价值之外的这些社会价值称为“文化的价值”。他认为判断价值的标准,应当是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内的总价值,这个总的价值标准就是所谓的“生活质量”。如果为了追求经济价值而牺牲了文化的价值,那就要考虑这个牺牲的代价是否能为经济价值的增加所补偿,如果不能补偿,尽管经济价值增加了,这个经济行为并不是可取的。第14页,共36页。第二节 加尔布雷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一、经济理论二、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第15页,共36页。一、经济理论(一)权力转移论(二)公司新目标论(三)生产者主权论(四)二元体系论(五)结构改革论第16页,

17、共36页。(一)权力转移论加尔布雷斯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论证企业的“权力归于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供给者。他认为,在任何社会,都存在这些“最难获得”的或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这些因素,谁就是权力拥有者。比如,在封建社会,地主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的供给者,因此,权力归于地主;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资本家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供给者,因此,权力归于资本家。由此他推断,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需要的专门知识越来越复杂,专门知识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于是,权力就从资本家手中转移到拥有各种专门知识的人手中。这些人被称为“技术结构阶层”或“专家组合”,包

18、括经济、科学家、工程师、工厂经营管理人员、律师等。但“技术结构阶层”不是属于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而是属于整个“技术结构阶层”。第17页,共36页。(二)公司新目标论2. 过去公司的经营目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现代公司的经营目标:保证适当的利润、保持企业的稳定,追求“技术兴趣”和企业内部积累。理由是:掌握现代公司权力的技术结构阶层的目标就是公司的目标,而专家组合的收入主要是薪水和奖金,而不是股息。如果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专家组合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从中得到最大好处的却是股东。因此,技术结构阶层即专家组合力求做到使公司保持适度的增长和适当的利润,这样既不用承担风险,又不致于使股东卖掉股票,使公

19、司股票价格骤然下跌,使企业破产。所以,这时的市场不再具有不确定性和自发性,而是有计划性。第18页,共36页。(三)生产者主权论 传统观念认为,商品市场上消费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状况,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决策决定着生产者生产什么,称之为消费者主权。 消费者主权论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要源自消费者本身,并不受营销手段等外界的因素干扰,即独立确定的需求。 而在加尔布雷斯看来,厂商通过广告和推销机构创造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收厂商宣传的引导,并不是独立确定的,这已经成为了需求决定的主要因素。 “生产方面的一个决定因素,其实并不是消费者选择,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生产者操纵消费者的反应。”生

20、产者主权第19页,共36页。(四)二元体系论二元体系论是新制度学派的核心。加尔布雷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二重结构”或称“二元体系”的经济。二元体系指的是:一个是“计划体系”(Planning system),它由约1000家大公司组成;另一个是“市场体系”(market system),它由1200万个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组成,包括农场、小服务性行业、小商店、小建筑行、小工厂及其他个体经营者。这两个体系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各占50。第20页,共36页。(四)二元体系论加尔布雷斯认为,这两个体系的经济状况是很不相同的。上述的权力转移、公司新目标、生产者主权等理论都

21、是在计划体系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在市场经济体系内,权力仍属于企业的所有者,企业追求的目标仍是最大限度的利润,消费者主权在商品市场中仍占主导的支配地位。比较而言,计划体系可以“支配它的环境”,力量强大,在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市场体系“一般受环境支配”,力量弱小,在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具体来看,第一,计划体系的企业能得到比较可靠的收入,市场体系的经营者得到的收入则是不那么可靠和有利的。第二,从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看,两个体系也有区别。在计划体系内,由于掌权的是“技术结构阶层”,他们既然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也就不会过份计较与工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因此,较易于同意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在市场体系内,由

22、于企业众多、分散、工人又有工会组织,因此,工人处于较雇主有利的地位,他们不顾企业营业状况如何,坚持向计划体系中的工资水平看齐,要求提高工资,结果使处境困难的小企业更难维持。第三,从对价格控制的权力来说,由于计划体系控制了这种权力,当它允许工人工资增加以后,就把工资的增加部分加入成本,提高商品价格,当商品价格提高,生活费用上升后,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从而使价格进一步上升,如此循环形成了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的局面。而这对计划体系来说,是比较容易适应,无所损的,但对市场体系来说,由于它们不能控制价格而不易适应,当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时,就必然减少雇主的收入。这样便进一步造成了二元体系收入的不平等。第21页

23、,共36页。(四)二元体系论总之,加尔布雷斯的“二元体系”理论是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大企业与小企业分配的不平等关系的分析展开的。他认为,由于经济中两大系统的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环境及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一是造成社会经济各部门畸形发展、比例失调、计划体系的生产发展过快而市场体系的生产则发展缓慢。而且发展越快、发展范围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大。二是造成两个体系间人们收入的不平等,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整个社会经济虽然高度发展了,但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其他一系列社会弊病也随之产生。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病态的社会,必须加以改革。第22页,共36页

24、。(五)结构改革论既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二元体系形成的,那么就必须对这种二元体系结构进行改革。加尔布雷斯主张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信念的解放。加尔布雷斯认为,要进行结构改革首先要实现信念的解放,即把人们的思想从“传统教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经济增长和产品的丰裕看成是幸福的标准,把国民生产总值看成是社会成就的标志。对此,加尔布雷斯提出必须改变“一切为了经济增长”的错误观点,把对人的关心作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他所说的“对人的关心”,主要是指增进人的福利,尊重人的自由与独立,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提倡人类的友爱,发挥人的自我创造精神等。而信念的解放从“价值判断问题”入手

25、,即对“是非”、“善恶”重新作出评价。第23页,共36页。(五)结构改革论2.权力均等化。加尔布雷斯认为,二元体系的主要问题是收入不平等,而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在于权力不平等。那么,如何使权力均等化呢?加尔布雷斯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加强市场体系权力,提高市场体系中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改善其保护能力。这就是说,要让它们不受反托拉斯法的限制而组织起来,从而加强它们同计划体系的议价能力。第二,减少计划体系的权力,限制计划体系中大企业的过度发展,管制其价格,并使它们在资源和技术的使用上服从于公共的目标。例如,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不让计划体系的目标侵犯公共目标,不让大公司的生产使大气和水资源污

26、染。第24页,共36页。(五)结构改革论3.结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新社会主义”。加尔布雷斯认为,通过结构改革,一方面实现两个系统的权力和收入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将导致“公共目标”的改变,即不再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以全社会福利的增进为目标。这样就可使西方国家顺利达到“新社会主义”。可见所谓的“新社会主义”是以平衡两个系统的权力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按照加尔布雷斯的说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过是现代工业系统的不同技术组织形式,二者殊途同归。第25页,共36页。二、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一)调节总需求以消除失业。加尔布雷斯认为,储蓄和投资不协调会引起需求不足和需求过度,只有通过国家的税收政策和

27、货币政策才能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这种干预必须是经常性的。(二).加强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由于新制度学派认为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持续不断的原因是因为存在着工资和物价不断加剧的螺旋上升的倾向,所以,应重视工资和物价的作用。加尔布雷斯提出,政府应实行对工资和物价直接管制的政策,否则现代资本主义就无法生存下去。(三).制定教育和培训职工的人力政策,重视人力投资,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新制度学派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控制技术和资源的力量。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而教育制度非常落后,不能满足需求,致使没有技术的人失业,而需要技术工人的部门存在着空缺。因此,要解决失业问题,就要改善

28、教育制度,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加尔布雷斯主张增加对人的投资,重视制定人力政策,强调对人的投资数量要赶上对物的投资数量。第26页,共36页。二、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四).消除环境污染。加尔布雷斯认为,对环境损害的补救方法,其中重要的问题在于人们是否愿意用“公家资金”来进行清除工作。除此,还必须用法律规定某些界限,在界限以内允许消费和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五).增加国家预算拨款。增加国家预算拨款的主要对象是基础设施项目,以实现投资平衡为目的。所谓投资平衡是指,资本数量增加的比例关系,特别是物力投资和人力投资的比例关系。(六).实行最大公司的国有化和计划化。加尔布雷斯反对经济军

29、事化的军国主义,主张军事工业公司首先实现国有化。在实现国有化的企业内部要做到公司决策的计划化。在保障生产者主权的前提下,大公司可以实行一整套从设计到管理再到销售的计划;至于公司难于承担的部分则应由国家承担。第27页,共36页。第三节 谬尔达尔的经济思想一、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二、社会改革论(针对发展中国家)第28页,共36页。一、循环积累因果原理谬尔达尔运用“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对经济、社会、制度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提出“社会过程理论”,以此为出发点创立了“循环积累因果原理”,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他对新制度学派的一项重要贡献。谬尔达尔认为:社会过程是社会关系的复杂变动与发展,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过程

30、的结果。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要研究经济制度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研究。从这一角度出发,谬尔达尔把社会经济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认为社会经济各有关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个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积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第29页,共36页。一、循环积累因果原理谬尔达尔将循环因果的发展趋势分为两种:上升循环和下降循环。他在论述美国黑人问题时,分析了这两种循环。下降循环:由于白人的歧视,使黑人生活水平低下;而黑人生活水平的低下,反过来又增

31、强了白人的歧视,这样就形成了下降型的积累性循环因果发展趋势。上升循环:不考虑白人,但就黑人这方面来看,如果黑人就业从而收入增加,就有可能使他们的营养、教育得到改善;而这种改善反过来又会增加黑人的就业和收入。这样就形成了上升型的积累性循环因果发展趋势。谬尔达尔的这个原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原理。二者都指出了动态积累效果,但二者又有不同。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原理仅限于经济方面,即只在一个狭小的有关经济变量范围内被运用,而谬尔达尔则扩及经济以外。所以比较而言,谬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不仅发生了量变,更重要的在于其发生了质变。第30页,共36页。二、社会改革论(针对发展中国家)谬尔

32、达尔以他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为依据,进一步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的主张。谬尔达尔从1957年起,历经约10年之久,对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南亚11个国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于1968年出版了亚洲的戏剧一书,提出必须对这些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的意见。谬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社会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经济增长,因此要顾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要从社会结构上、制度上进行改革。 第31页,共36页。二、社会改革论(针对发展中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谬尔达尔提出以下几项社会改革措施:1.进行权力关系改革,促进经济均等化。谬尔达尔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权力集中在地主

33、、实业家、银行家等组成的特权集团手中,这些人大多不关心国家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国家得以顺利发展,就要改革这种权力关系,将权力从特权集团转移到大众手中,从而促进经济均等,实现经济增长。2.实行土地改革。谬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阻碍是土地租佃制度,它们限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因此,必须进行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改革。主要措施为:用比较平均的方法将土地分给耕田者,举办农业合作社等。3.进行教育改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制度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谬尔达尔提出要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开展成人教育,优先发展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等。4.改造社会风气。发展中国家都是“软弱松散的国

34、家”,只是程度不同。这些国家立法不完善,漏洞很多,各级公职人员不遵守法纪,执法武断专横,贪污腐化普遍,防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导致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工作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以公职谋求私利,败坏社会风气,降低政府的威信,危及政治稳定,甚至导致政府垮台。谬尔达尔强调要改进社会风气,反对贪污腐化。5.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谬尔达尔认为,国家应该用计划来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用计划来促进社会过程的上升运动,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用计划来指导经济发展的问题,谬尔达尔反对传统经济学家把为发达国家制定的模型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来,也反对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在国家贸易中实行自由贸易。他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要置于国家计划的

35、管制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第32页,共36页。第四节 新制度学派评说1.新制度学派主张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主要作用作为研究对象,把社会心理、行为动机和思维方式等看作是“制度”的表现,主张用风俗习惯来说明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形成,用心理因素来解释经济范畴的产生和发展,甚至把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关系看成是心理差别的产物。这说明它们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因而根本不能科学的说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触及不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但是它对社会、政治、心理、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重视对我们的经济改革有启示作用,当前经济发展中,非经济因素在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改革不容忽视的问题。第33页,共36页。第四节 新制度学派评说2.新制度学派反对“静止的”和“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采用演进的、整体的方法,用制度或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制度。这以分析方法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决策影响较明显,对我们也有一定启示。但这一方法也有局限性,它虽然强调整体,却将分析建立在唯心主义之上;虽然反对静止分析,主张用发展尺度去衡量经济问题,但却只承认天性、习惯、风俗的演进而否认在历史发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