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劳动的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早讲教育二字连在一起的是孟子,他说:“得天下的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以作善也。”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原始的教育形态:在原始社会里,没
2、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奴隶社会的教育: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夏朝已有名叫“痒”“疗”“校”的施教机构。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时的学校教育是轻视体力劳动的。在欧洲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斯巴达重视军事的镇压,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雅典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儿童可以到文法学校学习。封建社会的教育:在我过封建社会里,官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唐朝有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学的都是治人之术,有鲜明的等级色彩。儒家的经
3、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欧洲封建社会里,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教育的内容是三科,四学,合称“七艺”,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人的发展包括
4、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剖析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2.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
5、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天才论”“先天决定论”都是非常荒谬的,桑代克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择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这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康德说“人是教育的产物”。洛克说“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成任何式样的”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
6、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
7、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发展经济,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其
8、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学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焦距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目的:是指对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对个人的教育目的骑着指导、调节、统摄作用。教育目的的结构,也
9、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有两部分组成:1.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2.就教育所要培养的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方针的劳动者。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个人本位论:代
10、表是卢梭,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他们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代表是斯宾塞、凯兴斯泰纳,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代表是杜威,
11、早年的思想是儿童本位论,中晚年将个人和社会本位论相结合并行。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给正确的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5年以后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段
12、话简化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当做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3.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
13、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763年,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先颁布
14、了教育法案。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层次增多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902年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1904年又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这个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继承了美国学制的特点。1951年的学制的组
15、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58年9月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行学制改革。1958年以后,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例的试验。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i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有步骤的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
16、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本科学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优化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17、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还与自学紧密相联,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是为了不教,自学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
18、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坚持以教学为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以教学为主,一定要全面而妥善地安排教学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1.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赫尔巴特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席勒提出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赖因提出五段教学法。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的几个流派:1.赞科夫:致
19、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2.巴基斯坦的教学过程理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对教学过程的认识: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要充满激情和生命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引起求知欲: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讲述有趣的故事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指出将学的新知识的重要价值实践参观做游戏幽默。2.感知教材。感性认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在生活中积累通过演示、实验或参观、实习取得
20、的经过教师的生动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产生的。3.理解材料:理解材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把所学的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自如的运用已有的知识。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记忆,发展他们的记忆力。5.运用知识:运用于实际,反复练习,解决问题。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作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过程中的集中必然联系: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系统的
21、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无知必无能”。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智力发展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效率才高。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掌握学科结构,要启发学生。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三.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另一种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搞另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
22、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知道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科学和思想统一原则:科学和思想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
23、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够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启发教学。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
24、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依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乌申思基认为复习是学子之母。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
25、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求: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维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二、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想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
26、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三、读书指导法 四、练习法 五、演示法 六、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可分为感知实验和证性实验两种。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七、实习作业法。八、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九、研究法: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
27、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要求:正确选定研究课题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形式:1.个别教学制: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但是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2.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夸美纽斯:班级上课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班级上课制要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
28、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3.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最显著的有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4.分组教学制: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能力分组、作业分组。5.特朗普制:由特朗普提出的,实行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写好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2.上课:以现代
29、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意以下几点: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3.课后的教导工作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实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能力的教育活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德育的功能: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3.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德育的任务: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
30、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惊醒道德实践和道德认识,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情意行的特点
31、及其培养。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感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为道德行为,只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其次,德育要注有针对性3.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4.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理论与实
32、践相结合原则: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脾气样带的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要求: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2.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要求:一分为二看待学生;长善救失们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
33、点;应道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如下: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基本要求如下: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出的进行教育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
34、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其基本要求如下: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马卡连柯称这种方式为“平行教育影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基本要求如下:组建教师集体,使全校教育影响一致;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
35、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德育的方法:1.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是以他人的崇高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3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4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5陶冶: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孔子提倡用诗歌、音乐来陶冶学生
36、的性情。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的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班主任素质的要求:1,高尚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教育信念;3,家长
37、的心肠;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接物。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学生群体:在一个班上,除了有一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班群体以外,实际上还存在若干个比较正式的群体和非正式的群体。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组织形成或者组织起来的群体。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个群体。通俗的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
38、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集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组建阶段:班主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促进集体的发展,这时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大的依赖性,不能离开他的监督独立的执行它的要求,如果班主任不注意严格要求,班就可能变的松弛,散漫。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积极分子不断涌现。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积极分子队伍壮大,学生普遍关心,热爱班集体,能积极承担集体的工作。培养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2,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生典型;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
39、作;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强烈的示范性 :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示范市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2,独特的创造性:其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是哪个;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同样也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总之,教师劳动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马卡连柯: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时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时间
40、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教师的劳动地点没有校内外的明确划分。教师的劳动价值:1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的劳动虽然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但这种社会价值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教师劳动的价值还具有明显的隐含性。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2个人价值:教师的个人价值首先表现在这种劳动能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便是一乐。教师的素养:一、高尚的师德:1.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3.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二、现代人的素质。三、渊博的知
41、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四、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心理现象的实质:心里是头脑的机能,是头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学的概念:心理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行为:指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不能加以直接观察或度量,但往往有一定的外部表现。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具有不同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
42、人,其内心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行为反应也就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也可能不同。由于人的内心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体差异: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能力、气质、性格等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和内
43、部刺激的觉知。心理学的流派: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医生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一)构造主义 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他们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内省而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元素之间的结构。(二)机能主义 美国的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强调意识流,考察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三)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人的知觉经验虽
44、然起源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确是有组织的,人的知觉和意识不等于、也不能还原为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四)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后期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主张科学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把人的意识当做一个黑箱,只需考察在刺激影响下的反应活动,应当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主张科学心理学应当采用实验法。斯金纳指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代表作有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等。弗洛伊德是从治疗精神病的需要出发,从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正常人的心理。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
45、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所谓潜意识,就是一些因受环境的要求与社会文化限制而不能表现出来的想法、记忆和愿望,尤其是与性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们由于长期被压抑,因而处于不被知觉的意识下层,常常会在梦中、口误以及心理防御行为中表现出来,对意识有很大影响。人对潜意识尤其是在性方面的潜意识压抑过度或者不当,就会导致多种心理障碍。弗洛伊德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的病根。所谓精神分析是指这样一种临床技术,就是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六)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西蒙、皮亚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要求了解人是怎样在头
46、脑中加工信息的,以及人是怎样认识外界的。所谓认识,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被称为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诸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强调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想的生物,其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人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不只是了解人的这些本性,而且要寻求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
47、境界。心理学的未来发展:1.适应实践需要,继续分化 2.提高理论水平,高度整合 3.树立大心理学观 4.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 5.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综合 6.心理教育的兴起心理学研究的类型:1.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它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横向研究也叫做横断研究,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研究。2.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成组研究是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3.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由研究者观察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
48、种关系的方法成为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2.调查法: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调查法的有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只能有助于了
49、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3.个案研究法:又称临床法,是收集当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如书信、日记、自传、传记、病例等。个案研究法的有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4.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在试验中,实验者系统控制和变化自变量,客观的观测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以确定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从而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试验方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试验的有点是把心理
50、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其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实验的最大有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去。第二章 脑与心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个部分。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 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两部分组成。突触: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接触的区域叫做突触,它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
51、级部位,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失语症:其位于额叶的后下部,后来人们把这一区域“布洛卡区”,又称运动性言语中枢。此外,温而尼克区也是言语中枢,又称听觉性言语中枢,它位于颞叶的后下部,前者用来形成句子,损害它会影响表达能力,但不影响理解,后者则是用来理解语言,损害它讲话虽流利却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颅相说加尔,定位说潘菲尔德,整体说弗卢龙,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模块说加査尼加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左脑的功能是计算,是思想的大脑;而右脑的功能是模拟,是艺术的大脑。左脑有固定的职责分工,是意识的大脑;右脑从总体上发挥作用,没有固定的职责分工,是无意识的大脑。左脑着眼于未来,并越过现在,
52、计划和预测将来的行动;右脑着眼于过去,注重形象形成的那一段时间,并运用现在和过去的时间。左脑为数字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等思维方面的任务;而右脑则是负责欣赏音乐、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直感、预测的责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脑潜能开发的途径:(一)保护和开发大脑1.锻炼与大脑2.睡眠与大脑3.营养与大脑4.烟酒与大脑5.疾病与大脑6.学习记忆与大脑(二)脑潜能的开发1.大脑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空间,人类只利用了不到1%不到的大脑功能,“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伟大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这个鸿沟不当可以填平,还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
53、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2.挖掘大脑潜力敞开心灵的大门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使大脑不断获得有益的刺激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第三章 行为动力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1.生理需要:指对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欲、排泄和睡眠等的需要。2.安全需要:是指希求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3.归属与爱的需要: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
54、、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自尊是指个人渴求力量、成就、自强、自信、自主等,他尊是指个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工作和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即希望获得威信、实力、地位等。5.求知的需要:又被称为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是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七
55、个层次之间是由低到高依次出现的。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前四种需要即从生理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需要成为成长需要。基本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危机个体的生命。此外,基本需要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一旦获得满足其需要强度就会降低。成长需要这不同,它虽然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但它同时对几本需要具有引导作用,与基本需要不同的是:成长需要不但不随其满足而减弱,反而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动机: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动机对个
56、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1.激活功能2.引导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分类:根据动机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因分为外在和内在动机。动机冲突或动机斗争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按表现形式,动机冲突可分为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趋避动机冲突。动机与行为效果:动机对人的行为效果或工作效率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于个体行为的质量。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二者在总体上呈倒U形关系:1.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漠然态度,行为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
57、2.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出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使行为效率降低3.为了使行为卓有成效就应该努力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使其处于最佳水平上,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学习动机强度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1.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提高2.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瞎讲3.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这一规律早在1908年就被耶基斯与多德森证实了,因此被成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58、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只有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联系起来,才能看出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即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才是最关键的。成就动机的概念: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别人。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x期望x诱因)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在此基础上,阿特金森将个体成就
59、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的,因为这种任务对他们能力最富挑战性。力求避免失败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回避成功率在50%的任务。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他们学习动机,而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这要安排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如果有小成功
60、便理科给予奖励或强化,评定分数也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归因理论: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一下三方面: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归因训练首先在于培养学生自觉的归因意向,有了这种自觉归因意向的本身就表明学生有了自觉的自我意识,其次,重要的在与归因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要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归因,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不正确的消极的归因进行心理辅导。 习的性无助:是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西大客车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4年黔东南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练习题
- 2024年度数据中心服务租赁合同
-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
- 商业银行支行年终度工作总结范例
- 数字化时代企业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探讨
- 功能双重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建筑设计委托合同(含设计内容、标准、期限等)
- 双岗建功发言稿
- 2024年建设劳务协议:工程分包专属合同
- 暖通工程师面试试题(含答案)
-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手册
- 最新患者用药情况监测
- 试桩施工方案 (完整版)
- ESTIC-AU40使用说明书(中文100版)(共138页)
- 河北省2012土建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含定额总说明)解读
- 中工商计算公式汇总.doc
-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三版)2003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 176033山西《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