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1页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2页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3页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4页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摘要:教育科学研究需要从思辨哲学的怀抱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个自主的、内在逻辑一致的学术研究领域。从有为与无为、去伪与存真、外乡与世界、事功与责任四个方面分析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开展路向,应明确:以人为教育的对象和核心的教育科研的作用在于重建教育的时代精神,积累教育知识,引领教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学科化始终是使教育科研真实性日渐提升的有效途径;发挥我国教育科研政策的积极作用,立足“外乡、创生基于“外乡的原创成果与加强对世界教育的理解和对话是教育科研的根底;研究者本人那么应当秉持“责任先于“功利的信仰,在内心深处筑起科学精神特质的认知戒备底线。关键词:教育

2、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教育科学研究需要从思辨哲学的怀抱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个自主的、内在逻辑一致的学术研究领域,就目前我国教育研究的状况来看,有这样一些问题值得认真考虑。一、“有为与“无为:教育科研的作用以人为教育的对象和核心的教育科研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否可以解决关于人类与社会开展的所有问题?毕竟,功用和效用是人类探究活动的重要维度和动力。1.重建教育的时代精神教育科研旨在考察人类及社会存续、开展的一般问题,预设人类的应然将来,设想“社会理想国的图景,它涉及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建造什么样的社会和伦理价值秩序。因此,从广义上看,教育科研讨论的问题、取向与一般哲学理论的考虑向度有一样的旨趣,所

3、以,就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标准人的一般素养来说,教育理论属于一般的哲学理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永葆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智慧资源。教育科研正是基于人与社会的视角,丰富和详细化着人们对宇宙和自身的反省与考虑。观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尽管教育研究不能直接有效地作用于物理世界和社会现实,但却可以在人类精神层面和观念领域营造起一个知识、伦理、信仰三位一体的人类精神生态圈,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始基。它所引领、铸就的社会和时代教育的精神力量必将融入并内化为人们的生命信念、价值观、伦理操守,实现教育的改造价值。2.积累教育知识人类文明进化的最大成就在于两类知识的自觉积累、分化、别离,即理论知识的公

4、共性和理论知识的境遇性。公共知识与境遇知识的分化与别离成为日后认识活动中理论与理论之关系问题的滥觞。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在于发现和创造具有传承和累积特征的公共理论知识,为学科成长和开展提供较为普适的一般指导;另一方面,特定社会状况下的教育研究也将探究和分析教育理论现象,生成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性知识和个体知识,尽管这类知识的境域、亲历特征使得理论知识的传承表现出主体间的“辗转相传、递相祖述的性质,难以形式化为系统的命题表述,但却是教育理论行使其功能的理论形式,日益为教育研究者所关注,并在与公共理论知识整合的过程中建构出既具有理论解释力,又显示出理论效能的教育模型,丰富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

5、理解和把握。应当说,只有当教育科研真正摆脱了感性的、经历的、先验思辨的、线性类推的低级试误阶段,走向理性的、实验的、本体反思的、改造化的学科领悟阶段,教育研究才有望在知识世界里实现有效的组织和积累。而一个学科是否建立起了自己的系统、稳定的知识资源和研究传统,标志着该学科的开展程度和学术化程度。3.引领教育理论有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决定了教育理论活动是自发自在的,还是自觉自为的。教育科研无疑是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深度认知和自觉体认。虽然任何教育研究都是主体移入、价值关涉的,但“价值关涉和价值中立相协调的理想科研取向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结论具有普适参照和广泛迁移的成效,引导教育活动走向“人学意义上的

6、和谐与自由,教育科研是“有为的。当然,学科性质和目前教育科学化程度使得教育科研对教育理论的回应、指导、解释才能还不能到达理性的效度,这不仅是教育科研领域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至今都未能很好地解决的理论与理论之关系的问题,这提醒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认识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与理论之间的构造关系。因为形而上的考虑可以把握客体对象本质层面,但却不可能彻底符合客体对象表象层面,所以,任何研究都只能是“后理论的,所谓的“前理论的的将来学考虑也不过停留在预测层面。因此,我们既不可以视教育科研及教育理性为徒具虚表的事后解释行为,也不可对教育研究寄予其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万灵妙药的期望,教育科研是“无为的,

7、其作用是有限的。二、“去伪与“存真:教育科研的真实性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才是“真研究?这可能既不是一个理论标准问题,也不完全是理论效度问题,更不是一个研究主体个体理论兴趣的偏爱问题。在教育科研领域,研究的现代化、科学化、学科化始终是使教育科研真实性日渐提升的有效途径。1.走向基于理论的教育研究,观照日常教育理论,从实证研究中归纳出具有理论含量的结论我们之所以首先提出走向理论的教育研究,主要因为当今中国的教育状况有别于中国传统教育开展逻辑,也区别于西方理论视野下勾画出来的现代教育形态。源于中国现代革命和建立的独特开展形式,中国社会现实正在经历着一嘲非古非西的重组和变革。同时,新时期教育研究已经在理论

8、领域经过了相当长时期的讨论,尽管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数十年努力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这些理论积累和观点共识为今后深化开展实证、理论讨论,以便提炼出有学理解释力的教育范畴和命题奠定了基矗此外,寻求表征价值标准的教育观念的存在根据,证实、证伪、修正教育理论假说也要最终诉诸实证研究。因此,要敏锐捕捉教育活动中闪现的有理论价值和理论意义的个案,对其加以深化的学理与实证分析,抛弃理论先行和先验思辨的研究定型,关注教育个案追踪与实证描绘。我国的教育研究向来存在诸多悖论现象,举凡注重理论讨论,但不能致力于提炼高度概括力的学科范畴;热衷开展教育实验,但疏于对实验现象作深度理性的考虑和提升

9、,不由之归结出新的理论问题和结论,不能将之自觉融入先前积累的理论知识之中,没有沿着问题实验反思推演理论新的实验这一人类探究活动的根本脚本进展下去;注重教育理论考察,但却为理论而理论。我们似乎形成了教育研究阵营里的“理论学派与“理论学派的分野,且缺少互相的沟通和交流。事实上,教育学术终归是一门“时代学、“理论学性质的学问,理论取向与理论取向是交互并进的,我们找不到哪个可以成为教育理论上的巨人,却是教育理论上的矮子。缺乏理论素养的理论研究者和没有理论体验的理论学问家同样不可能对教育问题给出什么新的考虑,于是“照着说、“接着说、“自己说便成为这类研究的典型话语特征。抛弃理论先行、先验思辨的研究定型并

10、非要拒斥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考虑和哲学沉思。任何研究向来需要一个先设的框架作为考虑特定问题的逻辑起点,不要动辄以拒斥“本质主义的借口这是一个西方理论界特有的研究传统和旨趣无视甚至抵抗关于教育问题的本质讨论。在我国实际的教育研究传统中,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根本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本质主义问题。2.革除“坐而论道的研究习气,把教育科研引向学校和课堂教育研究要遵循不同的研究范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解决教育理论中的实际问题。学术研究方法有两个层次,一是求得不同名家著作中的“方法通那么,从中萃取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术方法通那么;二是在不同的学科和学科分支之间求得“方法通那么。我们并不是断言“坐而论教育就

11、不能生发出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而只是强调教育是一个理论性、时代性、社会性很强的探究领域,其本质与内在构成更多地受到特定文化形式的规约和限定,不存在稳定不变的研究对象和理论空间,即便表述一样的教育命题或问题,随着时代和文化演变、碰撞也会赋予其不同的内涵,随之需要不同的诠释和答复。因此,教育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理论依赖性和本质流变性,这印证了对教育现象难以进展纯粹理性考虑的原因。正是由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社会诸因素的联动,教育研究者务必立足于丰富的教育田野,采用相应的方法论和分析形式旁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领域的现实状况,做多视角、跨学科的多元整体考虑,才能对教育问题给出有社会价值的有效解

12、答。3.着力探究、答复中国语境下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拒斥按照国外框架“接着讲的研究时尚,着力探究、答复中国语境下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提出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命题和体系设想。为此,要深化探究中国语境下教育理论与理论的特殊关系及转化方式、实现条件,理出中国教育政策和体制下教育研究与应用之关系的演进及互相制约的特有逻辑。我国近现代教育研究无疑是后开展型的,因此,借鉴“他山思想是我们理论自主、独立、成熟的必由之路,但这绝不意味着“接着讲的研究路向是合情理的。不同民族、社会、国家的教育理论之间的通约性是不大的,也许总体框架大概可以类比,但越是详细的对教育理论有直接影响的微观理论那么更多是特定运作情

13、境和社会状况的产物。宏观理论的普适性与微观理论的社会建构特点提示人们,异国理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奉献于我国教育理论与理论,单纯的“接着讲的结果往往是“为别人讲。在我国的教育决策机制下,教育理论与理论的转化遵照行政理论理论的复杂互动程序,因此,教育理论不一定会有效地作用于教育理论。如何理出我国特有的教育理论和理论之间政体上形成的转化规那么,充分发挥理论对理论的最大限度的指导作用,就成为教育学者面对的迫切问题。三、“外乡与“世界:教育科研的根底任何对别国思想和技术的过分依赖与引进,都可能付出丧失自我创新才能的代价。提倡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研究也许对于我国这样后开展型国家的国度来说是困难的、缓慢的,

14、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但科学的进步和打破需要传统和积累,这些传统和积累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可以完成的。从长远来看,没有“外乡、没有自主,就没有“世界、没有独立。1.教育研究的民族本位研究历史就是要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今天,我们要打破“取范经典、“述而不作的古老治学理念,改造民族传统教育思想,提升为现代教育智慧,这涉及到古代教育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和研究古代教育文本?对待的态度肯定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研究才能到达这一目的。从中国教育史学一贯的研究范式和理路来看,根本尚未走出“注疏体例式的研究多阐述少创造、重评析轻创造、重批判少建立

15、、重微言少体系,尤其未能运用现代先进的理论批评方式和手法厘定、钩沉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核。古代教育遗产大致可以离析出两组成分,一是基于特定社会理论而生成的具有时代色彩的学说,它们无疑与今天的教育实际相距甚远,其理论解释价值有限;二是教育思想稳定的理论内核,它们在一个文明单元中是超社会、超时代的。在价值和信念上,我们的先哲具有优先的创造权和行动时机,对古代教育思想研究的宗旨和任务就是剥离理论的表象,拈出教育智慧的“永久要素,再以现代理论建构原理去推演、补充它的理论外壳,并加以系统化,构建成言说古典民族教育智慧但却彰显出现代社会时代气息和活力的教育理论,以效劳于今日的教育理论。众所周知,用现代批评

16、理论提升古代文化遗产而使之现代化、国际化的出色代表首推国学大师王国维。他采用西方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创造性地将中国古代诗词理论的一个特质升华为“境界说,在古代与现代、外乡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交流平台。毫无疑问,他阐发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理论的?人间词话?是现代的,但也是世界的。他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教育史研究者借鉴的。2.加强对世界教育的理解和对话加强对世界教育的理解和对话,尤其需要在教育文本解读、“舶来理论的原初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学理渊源、演进轨迹的分析,还要对特定教育理论适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加以理性研判。同时,对理论移植的外乡适应、修正、开展也需认真求索。我国源自20世纪末的改革开放所营造的社会文

17、化气氛和“教育的春天使教育战线开始以“春暖花开的心态和学术豪情面向世界,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教育比较研究全面启动。多年的耕耘为我国滞后的教育科研注入了异域的新颖气息。但回忆教育研究国际化的过往途径和方向,还是值得反思的。目前,一个亟待着手开拓的研究领域是对国外教育理论谱系的系统考辨,以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讲究和梳理出国外教育研究开展的历史脉络、思想流派的发源与传承谱系,防止对理论原旨的断章取义的理解,也能洞察其潜在的缺陷。这种基于思想源头的批判可以使我们的研究不至于亦步亦趋,而是尽快实现与国际教育研究界的深度交流、理解与平等对话,也才谈得上“识其软肋而超越之的可能。3.创生基于“外乡的原创成果

18、教育科学研究要走向世界,必须有基于“外乡的原创成果。一种外乡文化经历在充分掌握现代世界视野之后,还存在着深度开发自身的经历和智慧,使之成为他者文化的世界视野的必要和可能部分。原创性教育理论必须本原于我国的教育世界。理论的建构材料必须大量地来源于外乡教育领域,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外乡素材,而不是向其他国家、领域或学科的直接移植。由此而言,原创性教育理论具有国别和学科本体特征,它可以汲取相关学科的营养,但却是把理论之根深深扎在民族教育世界的土壤中。教育理论的建构根底和研究对象必须是本国范围内,而不能是从别的国家移入的。只有在本国研究范围内寻求理论生成的起点和视野,才能使理论成分和构造具有鲜明的原创性

19、特点。问题是构建理论的起因,原创理论的创立必须立足于国内产生的问题,防止以国外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问题,以别的学科问题为本学科问题。对学科和外乡根本问题的讨论和答复为理论原创奠定了“外乡化根底,进而形成内源概念和范畴,缔造起原初命题体系,通过逻辑推演形成原创理论。中国教育原创理论既要符合普遍理论标准,又具有中国视角:既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宏观层面上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又在微观层面上表现出属于中国的理论经历和理论建构途径,它的根本区分标准应该是具有与现有理论不可通约的核心假定。教育理论是一门价值关涉的、负载着民族性格的学科。遵循民族学术传统,沿着民族学术开展的内在逻辑,找出与世界学术平等对话的接口;

20、批判性地模拟,为我所用,逐渐剔除非民族性的理论成分,纯粹教育理论的民族构造,增加理论的民族性含量,由模拟到创造再到原创;积极变革民族的“征圣、“宗经、取范经典的思想依附性和创造惰性等古老而沉重的民族性格弱点,变“述而不作为“但为开先。同时,理论必以失败而告终,这是科学开展的逻辑,研究者要进步证伪意识和批判精神,这些都是进步教育理论民族原创性的有益之道。四、“事功与“责任:教育科研的价值诉求任何一种人类探究活动都不是一种职业,而首先是一种事业。即便是职业取向的,研究者本人也应当秉持“责任先于“功利的信仰,在内心深处筑起科学精神特质的认知戒备底线。1.保持学术良知,敬畏教育怎样使教育研究者保持学术良知,敬畏教育这一神圣的研究领地,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沉重话题。教育研究者必须树立两种学术伦理和良知,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事业心怀敬畏,忠诚地持守思想先于功利的学术心境,将研究追求定位于为这块尚未完全学术化的学科献出一点绵薄之力;二是对自己所提出的看法、主张勇于承担起学理批评的责任,做“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的学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