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安全讲座-PPT课件_第1页
现场急救安全讲座-PPT课件_第2页
现场急救安全讲座-PPT课件_第3页
现场急救安全讲座-PPT课件_第4页
现场急救安全讲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佛山铝业有限公司安全知识讲座 主 讲 人:李杰第一章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章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章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2、全生产法第三章第四十八条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章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三章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企业工伤事故的发生特点新工人入厂 转换新岗位操纵新机器 节假日前后个体因素 时间因素设备因素 管理因素防 范 措 施一、新工人入厂 以厂级安全生

3、产教育培训为主,加强岗前培训,使其了解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几率。防 范 措 施二、操作新机器 企业购置新机械后要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及时熟悉新机器的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杜绝蛮干和盲目上机操作,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几率。防 范 措 施三、转换新岗位 因工作需要员工转换新岗位应以新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为主,了解新岗位的有关特点、劳动纪律、安全生产须知、本岗位的危险因素及机器特点等来尽可能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几率。防 范 措 施四、节假日前后 节假日前后是工伤事故的高发期,针对节假日前后工人思想放松,年轻人

4、假期好玩而不注意休息上班后注意力不集中。应提前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意识、操作规范、劳动纪律的培训以尽可能的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几率。防 范 措 施五、个体因素 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入职体检及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一方面了解员工的身体状况避免不必要的用人风险,另外对不同个体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技术培训。防 范 措 施六、设备因素 以班组为单位对本组机器定时检查维修消除潜在危险,再针对机器设备性能和操作的难易程度,尽可能安排熟练工人上岗操作设备。防 范 措 施七、时间因素 一般每天发生工伤事故的高峰期为下班前半小时左右针对这一特点应以厂级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主,按照本工厂产品生产特点有针对

5、性地科学的安排工作班次和时间,加强下班前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尽可能的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几率。防 范 措 施八、管理因素 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定期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培训,强化企业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和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工伤的现场急救与处理现场急救五大基本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 气通气的基本要点清除气道内异物保证气道通畅通气的几种方法指抠口咽法击背法托颌牵舌法止血方法出血与止血人体受到外伤之后,往往首先看到出血。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7-8%(男占8%,女占7%)。一个体重50公斤的男性,血液约为4000毫升。失血总量达总血量的20%时,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

6、、血压下降、肤色苍白、出冷汗及尿量减少等症状。当外伤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40%就会引起生命危险。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 出血种类1、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比 如吐血、咯血、便血、尿血,胸、腹部有无肿痛等。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2、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止血的常用方法:1)局部加压包扎法;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3)屈肢加垫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

7、止血。骨折及脱位禁用。 4)填塞止血法;简单易行。5)止血带止血法; 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 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局部加压包扎法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 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1)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措施。 (2)指压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桡、尺动脉按压点 手指的止血绞棒止血法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

8、用布条作止血带,在肢体出血点上方绕患肢打一个活结,活结朝上,避开中段,取一根小棒或代用物穿在带形外侧绞紧,绞棒的另一端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绞棒止血法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蝈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绷带或领带等作8字形固定。但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屈肢加垫止血法 绞棒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橡皮条止血法气囊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时应注意尽可能靠近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处即靠近腋窝部位,并应注意在止血带下方用布类做衬垫以防损伤神经。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注

9、意事项:(1)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2)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3) 方法要准确; (4)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5)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015分钟。包扎方法常用的加压包扎方法: 在伤口的上、下方用纱布卷、清洁的布类等材料压迫出血的血管的近、远心端。 然后加压包扎伤口,以控制出血。手指出血时的加压包扎方法 手掌部出血时的加压包扎方法 上肢出血部位的加压包扎方法包扎在外伤中应用非常广泛,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以及固定敷料、夹板等作有.常用的包扎材料:有急救包、三角巾、绷带、四头带等.紧急情况下亦可就地取材.包扎的注意事项:1、快(发现、暴

10、露、检查、包扎伤口要快).2、准(部位要准确).3、轻(动作要轻,以免增加伤口流血).4、牢(牢靠、松紧适度、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5、处理伤口要仔细.异物插入体内 不能立即拔除,以免引起大出血。应将大块敷料支撑异物,然后用绷带固定敷料以控制出血,并避免移动 如出血量较大,应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减轻头部缺血,防止休克。并应将出血的肢体高举以控制和减少出血。 四、固定: 发生骨折后,骨折端的周围,可能有血管、神经、肌肉、内脏的损伤。 骨折的特征: 1、畸 形: 如有血管、神经受压,应立 即纵向牵引,适当矫正畸形。 2、异常活动: 骨折后发生的不正常活动。 3、骨 擦 音: 骨折断端

11、摩擦发生的声音。 (1)固定材料的选择: 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断骨的上、下关节的各一部分;固定材料的选择颈 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夹 板 类:现成的板、棍、树枝、扁担、杠棒、步枪等 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雨伞。自体固定:将受伤上肢缚在胸部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 下肢。固定适用于骨折伤员.骨折是遭受外力打击常见的损伤之一,在现场救治骨折的固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一时间能否对骨折及时、正确地处理,将影响伤员的预后和伤肢的功能恢复.若处理不当,除了会增加伤员的痛苦外,更严重的是会造成伤员的死亡和终身残疾.(2)固定的具体方法: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12、; 对于下肢及脊柱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 搬动伤员; 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不能还纳,可用敷料包扎。 捆绑的松紧程度要适当。太松则固定不牢,太紧 则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后要注意观察手指足趾,如有苍白、青紫、 发冷、麻木等,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先固定骨折近端,后固定骨折远端。 如无合适的固定材料,骨折上肢可用宽布带固定 在胸侧,骨折下肢可健肢固定在一起。上臂骨折的固定 大腿骨折躯干固定法固定原则1 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2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3 夹板的长度应超过骨折处远近两个关节。4 骨折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5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13、。 6 暴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运,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 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7 固定要牢固,不能过松过紧。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 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预防皮肤压伤。8 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绷带不要系在骨折处。9 固定后,上肢取屈肘位,下肢取伸直位。五、搬运: (1) 常用的搬运方法;(2) 搬运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颈椎损伤时,应一人负责牵引头部,保持头与身体成直线,其他人员在伤员一侧,分别抱肩背部、臀腰部、下肢,在统一口令下,协同将病人搬到担架上。 搬运时要让脊柱呈伸直和水平位,不可屈曲、过伸、扭曲,以免损伤脊髓,导致病人截瘫。 在运输途中,对于颈椎损伤的,要用手扶住病人头部,或用沙

14、袋等物品,置于颈部两侧,防止其头部转动而损伤颈髓,导致高位截瘫。脊椎损伤的搬运 颈椎伤伤员搬运法颈椎损伤的搬运(一)颈椎损伤的搬运(二)急送医院120 断指(肢)离断的急救措施急 救 措 施一旦发生手指离断损伤,在采用上述止血方法同时,应迅速将离断肢体用干净敷料包扎,冬天可直接转送;在炎热的夏天,可在断肢下放置冰块,但不可将断肢埋入冰块中,外裹保温物品即可转送。除非断肢污染严重,一般不要冲洗,以防加重感染。同时要向医院提供准确的受伤时间和现场情况。 处 理 程 序1、立即停机: 指体(肢体)被机器卷入,应立即停机,必要时可拆开机器取出断指(肢)。切不可用倒转机器的方法,以防再次损伤肢体。切割机

15、器取出伤手2、伤口止血: 用清洁的敷料或布料加压包扎即可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3、断指保存: 断指用湿纱布包裹,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在置于加冰的容器中转送。两小时内不需冷藏可直接转送。离断指体切勿浸泡于任何液体内或直接放在冰块中。4、安全、快速转运伤员和断指(肢): 应当尽快将病人和断指(肢)一起直接转送到有显微外科技术的医院,以争取时间进行再植手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再 植 条 件 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任何伤情、任何部位、任何平面的离断指(肢)体只要肢体完整在一定的时间内(常温下6-8小时)均能再植成活的可能并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触电时的现场抢救措施定义及概述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一定

16、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高电压还可引起电热灼伤。闪电损伤(雷电)属于高电压损伤范畴。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1200人,电击致伤残者约为死亡人数的30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约5000人。上海市每年院前救治电击伤450余例,以7、8月最多。电击伤的病理生理电击损伤程度取决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流种类、触电部位的电阻以及接触时间临床表现全身表现轻度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和四肢软弱,全身乏力等,并可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症状或昏迷不省人事。由低电压电流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

17、吸,数分钟后呼吸即停止,进入“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时,病人呼吸停止,但心搏仍存在,如不施行人工呼吸,可于10分钟左右死亡。心脏与呼吸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即死亡。由于肢体急剧抽搐可引起骨折。现场急救脱离电源关闭电源挑开电线斩断电路“拉开”触电者 迅速关掉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使其脱离电源。现场急救心肺复苏呼吸不规则或已停止,立即打开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肌注呼吸兴奋剂;心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搏呼吸同时停止者,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必须不停顿地进行,途中也不间断;同时针刺或用手刻人中、十宣、涌泉等;呼吸、心跳停止的现场抢救 判断伤员有无呼

18、吸及心跳,如呼吸及心跳停止,则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使病人头部后仰,清除口腔内泥土、假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捏住病人鼻孔,用嘴吹气,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隆起,如未见隆起,应注意口周的严密度,再重复一次,吹气后让胸廓自然回缩排出气体。应重复4到6次观察是否有效。 心跳停止的急救措施 确定有无心跳:在颈部喉结触摸有无动脉搏动。在胸骨剑突上两指处为心脏下限位置。 在心脏位置处约20厘米高度用拳头垂直叩击心前区一次。 (当胸一拳头)再次检查有无动脉搏动。 如叩击后有博动,应连续测脉搏。无搏动应连续进行心脏挤压。 心肺复苏术时心脏挤压的正确体位和姿势 双臂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为宜。压下后迅速抬手;每分钟100次的速率按压。每按压30次吹气两次。直到心脏恢复跳动后为止。中 暑(heat illness)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一般指室温35)中发生的一组内科急性疾病。国外教科学也称“中暑”为“高热综合征”(hyperthermic syndrome)。一、定义 高温环境中或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 时间的活动,且无防暑降温条件。 环境中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 高龄、体弱、疲劳、肥胖、饮酒、 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 衣裤等。 发热、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