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2)_第1页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2)_第2页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2)_第3页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2)_第4页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救知识培训急救中心护理部 2014年4月11日培训安排 :一、心肺复苏 二、气道梗阻急救三、创伤救护 四、意外伤害 2011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 提供急救时必须始终考虑施救者的安全。 个人安全的两大重要范畴是:急救员的整体安全及避免在急救时受感染。 救援者不应进入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区域(如受水灾、火灾影响),除非受过专门培训;应把伤病员移出可能会变得不安全的场所。预防感染最重要是保持手部卫生,在救护程序前后必须洗手。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概念: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救命技术。 “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 第一部分:心肺复苏 CPR 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

2、命,而最危及生命的就是心跳、呼吸的停止。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如果此时争分夺秒,抓住抢救时机,对处在濒死阶段,即呼吸、心跳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处在临床死亡阶段(假死状态),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真死状态)的伤病员,挽救生命既是可能,也是必须。为什么要学心肺复苏? 人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5%,葡萄糖消耗量占65%。脑组织代谢率高,氧耗量大,但能量储备非常有限。 如果心跳先停止,呼吸在1分钟内即停止;如果呼吸先停止,心跳在几分钟内随即停止。心跳停止4秒,人就会出现黑蒙;停止510秒,出现昏厥或抽搐;停止1015秒,脑组织的氧储备即完全耗尽,出现意识丧失;停止2

3、0秒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1分钟后,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在4-6分钟内,最好是在4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这样使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到达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 所以,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CPR实施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心跳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跳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

4、率几乎为0。 80以上心跳骤停发生在医院外;40以上死于发病后15分钟;急救部门到达现场的时间难保障(路途遥远、堵车、地点难找等);4分钟急救黄金时间。 现实生活中相关解剖知识 呼吸系统:肺和呼吸道两大部分组成。 功能:进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胸 廓相关解剖知识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密闭管道系统。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现场心肺复苏的CAB牢记步骤: 心脏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CirculationAirway Breathing 实施顺序 1、判断意识 2、呼喊 3、翻转、摆正体位(平卧位) 4、检查呼吸(心跳、脉搏) 5、胸外按压 6、畅

5、通气道 7、人工呼吸1、判断意识 首先,确保现场安全,并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然后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了?”,再轻拍伤病员的肩部,要做到轻拍重唤,婴儿拍击足跟。如果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2、立即呼唤 当判断意识丧失后,应该请求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起我一起来救护。”具体操作:3、翻转体位 如果无意识,但有呼吸、有心跳的伤病员,应将其置于侧卧位(复原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去枕平卧。

6、*如果伤病员有意识,诉颈部或脊柱疼痛,为避免对其可能造成的椎体损伤等二次伤害,请不要随意搬运伤病员,可联系120急救人员。4、检查呼吸与脉搏 听 看 感觉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触摸颈动脉(医务人员掌握) 颈动脉位置:喉结旁两指距离。 不能两侧同时按! 5、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1/2处)(成人)按压深度:45厘米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不超过120次/分按压与吹气之比:30:2(按30次吹气2次) 胸外按压定位(图) 部位要准确:胸骨中下1/3交界;两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要正确:跪在一侧,两上肢垂直,掌根按压 速度要均匀:至少100次/分,不大于120次

7、 力度要适当:均匀,不猛然发力,胸骨下陷4-5厘米,或胸廓前后径的1/3(老人防骨折)按压的要点: 6、畅通、开放气道: 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假牙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6、畅通、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用力把额头向后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下颏向上抬,使头部向后仰。 注:勿压迫颈部气管,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下颌角与耳垂连线 成人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肩下垫枕即可) 7、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 保持气道开放,连续进行2次吹气。 * 救护员用放在

8、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中指捏住病人的鼻子,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 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口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将气体缓慢持续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其胸廓有无抬起。(口对口鼻、口对鼻等) * 吹气后,抢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以使病人呼出气体。同时转开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病人有无气流呼出、胸廓有无下降,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 如无起伏则可能是气道未通畅或有异物堵塞,这时应重新打开气道或迅速去除异物。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要领 吹气时不能漏气; 捏紧两侧鼻翼,堵住鼻孔; 抢救者的嘴巴要尽量张大,包住病人的嘴吹气; 连吹两口气,但两次吹气之间要松开鼻翼,离开嘴唇,让病人出气。两次吹气的间隔为3

9、4秒。人工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如果你不愿做人工呼吸 20032006年挪威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证明: 只接受单纯按压的心肺复苏伤病员存活率(10%),和接受标准心肺复苏的伤病员存活率(13%)相似。 20012004年在新加坡的一项观察研究中,单纯CPR的伤病员与那些标准CPR伤病员的自主循环恢复率相似(17.5%vs16.7%),存活至住院治疗(7.8%vs10.5%),出院存活(2.6%vs2.8%) 因此,不进行人工呼吸只单纯进行胸外按压的CPR在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时是可以接受的。2011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 * 未经培训或受过最低等级培训的急救员,对成人伤病员心肺复苏时只进行单纯心

10、脏按压。(普通民众)* 经正式培训的急救员,对成人伤病员心肺复苏时给予按压通气。(专业人员)* 应尽一切努力缩短心脏按压之前的时间,并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现场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转为红润; 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出现;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 眼球活动,手脚抽动,呻吟等。 特别提醒:复苏后仍须密切观察,并到医院做进一步观察治疗。流程梳理:意识不清的伤病员1、确保任何急救员、伤病员和任何旁观者的安全。2、轻拍他或她的肩膀,检查伤病员的反应,大声询问:“你怎么了?”如伤病员有反应1、确定无任何危险,可将伤病员留在原地。2、尽快确定伤病员发生了什么。3、如需要的话,可请求

11、帮助。4、定期对伤病员评估。如伤病员无反应1、呼救,使伤病员处于仰卧位,开放气道。2、保持气道通畅,听、看、感觉呼吸。3、只要无意识、无呼吸即可开始CPR。如伤病员有呼吸1、将伤病员置于恢复体位,如怀疑颈部或脊椎有损伤时不可翻身。如何判断?2、寻求帮助,拨打120。*急救现场:昏迷病人的恢复体位 将昏迷的伤病员平放在地上是非常危险的,这种体位很容易出现呼吸道阻塞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死亡。这时应该将伤病员调整为有利于恢复呼吸的姿势,即“恢复体位”。 恢复体位可以防止意识丧失者的舌头后坠阻塞气道,并利于口腔内液体引流,尽可能地减少呕吐物的吸入。拨打120。 现场演示:恢复体位如伤病员无呼吸1、拨打1

12、20,呼喊他人来帮忙。2、迅速开始胸外按压。3、30次按压后,再次打开气道并保持通畅。4、捏闭鼻孔,吹气2次。注意按平静吸气,不要深吸气。5、继续胸外按压,直到伤病员恢复或专业人员赶到。 如有超过2个急救员,应每隔1-2分钟交换进行心肺复苏,以防止疲劳。交换过程中不中断胸外按压。*只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1、如果你不会、无法或不愿给予人工呼吸,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只进行胸外按压。2、如果只给予胸外按压,应该保持连续,频率至少100次/分,不超过120次。3、只有当伤病员开始恢复并清醒过来,才能停下来重新检查,否则不要停止复苏。4、不间断地复苏,直到有资格的医疗救护人员到达。 实地练习:心

13、肺复苏 第二部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气道异物梗阻 原因:食物、玩具、义齿、溺水、呕吐物等。 高发人群:小孩和老人。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气道异物不完全性阻塞 强烈的刺激性咳嗽,病人神志可保持清醒。咳嗽的间隙出现喘息。(此时不要影响患者的自主咳嗽和用力呼吸)气道异物完全性阻塞病人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并用拇指和食指抓压颈部。很快面色、口唇青紫,意识丧失。小儿不能哭出声。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图)患者的“窒息痛苦样表情”询问:“是窒息吗/你噎着了吗?”严重梗阻时,患者只能点头,不能说话。气道异物梗阻的排除“腹部冲击法” “海氏手法” 方法原理:在上腹部猛推,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气由肺内压出,如此产生

14、人工咳嗽,将阻塞气道的异物排出。腹部冲击法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使病人前倾嘴张开,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一只手握空心拳,拳头的拇指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即剑突与脐之中点的位置(脐上2横指); 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突然向后、向上快速猛推,压入病人上腹部;重复连续推击,直到异物从气道排出或病人意识丧失。注意:实施每一个新的猛推动作,应该是不连贯的、顿击的动作,以使异物排出来。腹部冲击法(图)卧式腹部冲击法(图)患者意识不清,可采用卧式腹部冲击法胸骨冲击法(图)肥胖者、孕妇可冲击胸骨中段,或拍背法(肩胛连线中部)椅角自救法(图) 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硬物上,然后做迅猛向前倾压的动

15、作,以造成人工咳嗽,咳出呼吸道异物。小儿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 对儿童(1岁)推荐使用减小的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类似成人。 对婴儿(1岁)完全性气道异物阻塞方法不同,见后述。2011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 对于意识丧失的伤病员,病例报道显示采用了两种方法成功救治气道异物梗阻,即挤压腹部和按压胸部的方法。 研究证明,挤压胸部会比挤压腹部产生更高的气道压力,这种高气道压力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气道异物梗阻的清除率。因此,标准的胸外按压对移除固体气道异物具有效果。 结论: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无论是否有气道梗阻,都可采取胸外按压来救治。 *但要注意观察异物是否及时被排除。流程梳理: 如果伤病员表现出轻度的呼吸道梗

16、阻症状:鼓励继续咳嗽,但不要马上做什么。注意观察。 如果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醒:1、站到身后,用一只手支撑其胸部使头前倾。2、另一手的掌根部在肩胛骨进行5次大力叩击。3、检查每次拍背是否解除了梗阻,并不是一定要做满5次。如果5次拍击背部不能解除气道梗阻,改用5次腹部挤压。 如果梗阻仍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如果伤病员失去意识:1、支撑伤病员,将他或她小心地平放在地上。2、立即呼叫120。3、进行腹部冲击或胸外按压。心跳停止者CPR。手指清理 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只有当异物可以被看见时才用手指移除呼吸道内的坚硬的异物。婴儿(1岁)气道梗阻急救:第一步:背部拍击

17、法 (1)婴儿俯卧位,面朝下,骑跨在救助人员的前臂上,支持住头颈部,使之低于躯干,救助者前臂支在大腿上,以支持婴儿。 (2)用手掌根部在婴儿肩胛骨之间拍击背部次。第二步:胸部冲击法(1)婴儿仰卧位或在拍背后,仔细地托住婴儿头颈部,旋转成仰卧位,放在救助者大腿上,头部低于身体。(2)在两个乳头连线、胸骨下部一半的位置或在剑突上大约一指的地方,进行5次快速胸部冲击。流程梳理:如果婴儿表现为轻微的气道梗阻:暂时不做治疗,给予持续的观察。如果表现为完全性气道梗阻,但意识清楚:1、婴儿面朝下,利用重力帮助移除异物。2、使婴儿安全地躺在急救员的腿上。3、一只手固定婴儿头,保持下颌的角度,不要挤压下颌的软组

18、织。4、另一手的掌根部在肩胛骨之间给予5次快速的拍打。5、检查每次拍背是否解除了梗阻。如果5次拍击背部不能解除气道梗阻,改用5次胸外按压,方法如下:1、婴儿仰卧,沿着急救员手臂的方向,安全地躺在急救员腿上。2、找到冲击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处。3、给予胸部冲击(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这与胸外按压相似,但是更剧烈,速度更慢。4、重复5次。5、如果仍不能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拍打和5次胸部按压。如果婴儿开始意识不清或已无意识:1、支撑婴儿,同时将婴儿移到一个坚固的平面上。2、如果急救医疗服务还没到或还没呼叫,立即呼叫120。3、开放气道。(肩下垫枕)4、给予2-5次人工呼吸,

19、在第一次人工呼吸时,如果吹气没有使胸廓抬起,重新摆放头部,然后做下一次吹气。5、立即在按压部位施行心肺复苏(CPR)手指清理 通常,婴儿不用手指清理。只有能在气道中看见固体异物时才用手指清除。实地练习:气道梗阻急救法第三部分 创伤急救创伤急救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致残,甚至死亡。现场救护的目的:(一)维持生命心肺复苏(二)减少出血,防止休克有效止血(三)保护伤口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四)固定骨折妥善固定,减少二次伤害(五)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脊髓损伤、肢体坏死等(六)快速转运现场必要处置后,最短时间内送就近医

20、院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一、止血:出血类型: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皮下出血:多因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可短期自愈。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内或体腔内,外表看不见,只能根据伤病员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对生命威胁大。外出血:人体受外伤后血管破裂,血液从伤口流出体外。分以下三类:外出血的类型:动脉出血:动脉血压力较高,出血时血液自伤口向外喷射或随心的舒缩一股一股地冒出。血液为鲜红色,流速快,量多,人在短时间内可有大量失血,危及生命。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色,出血时血液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稍缓慢,量中等。毛细血管出血:微小的血管出血

21、,血液像水珠样流出或渗出,血液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量少,多能自行凝固止血。止血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粘贴创口贴、气囊止血带、表带式止血带。就地取材所用的布料止血带,如用三角巾、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可折成三指宽的宽带以应急。禁止用电线、铁丝、绳子等替代止血带。 敷料覆盖伤口,起到保护作用,预防污染。止血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堵塞止血、止血带止血。 一般的止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法止血。 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止血示范:指压止血法: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尺动脉(同时按压)、股动脉(掌根按压)。止血带止血

22、法:上臂上1/3处止血带只可用于四肢大出血,为上臂的上1/3,大腿的中上部。前臂和小腿不可用。(注意4050分钟放松35分钟以免肢体坏死,放松期间使用其他方法止血)二、包扎无异物的伤口:加盖敷料压迫止血包扎表浅异物的伤口:清除异物加盖敷料压迫包扎止血异物扎入身体导致的伤口:保留异物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外部包扎固定包扎材料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创口贴、尼龙网套、三角巾、弹力绷带、纱带绷带、胶条及就便器材如毛巾、头巾、衣服等。 三角巾:两斜边均为85厘米,底边13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可自制包扎操作要点(四要四不要):1、要戴医用手套,如没有,则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作为隔离层,处理完要洗手

23、。2、要暴露伤口,可脱去或剪开衣服,检查伤情。3、要加盖敷料,封闭伤口,防止污染。4、要包扎牢固、松紧适宜,不可过紧以免坏死。5、不要用水冲洗伤口(浇烫伤、化学伤除外)。6、不要在伤口上涂用消毒剂或药物。7、不要随意拔出伤口的异物。8、不要随意还纳伤口的脱出物。包扎示范三角巾:头部包扎 手部包扎 膝部包扎绷带: 环形包扎 螺旋包扎 8字包扎注意:包扎要将末端外露,包扎完毕,要检查肢体末端颜色是否正常,有无青紫、发麻现象,一旦过紧应立即放松。特殊情况一:肢体离断伤1、将肢体残端妥善包扎,止血2、离断的肢体要用布料包好,外面套一层塑料袋,再放在另一个装有冰块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 切忌:不能把离断

24、的肢体泡在水中,或直接放在冰块中。特殊情况二:内脏脱出、脑容物脱出1、不可现场还纳。2、用清洁的碗或盆扣住,外面包扎固定 注意:碗或盆的边缘不要压住脱出物以免坏死。三、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伤病员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如不固定,在搬运过程中骨折端会刺破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或截瘫等严重后果。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不相通。骨折处的皮肤、粘膜完整。开放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相通。骨折局部皮肤、粘膜破裂损伤,骨折端与外界接触,暴露在体

25、外。骨折的表现1、疼痛2、肿胀3、畸形:骨折的特有体征。假关节活动、骨擦间或骨擦感。4、功能障碍*血管、神经损伤的检查固定材料 颈托、夹板、绷带、脊柱板、头部固定器,现场取材可用:杂志、报纸、木板、树枝、雨伞、衣服等。固定原则: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3、夹板的长度应超出骨折处的上下关节。4、暴露肢体末端以观察血液循环。5、固定伤肢后,如有可能应将伤肢抬高。6、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固定方法:1、置伤员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2、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之间加衬垫,固定时操作要轻。3、记住骨折的固定,先上后下。4、

26、保持肢体的功能位,上弯下直。5、应露出指、趾端,便于检查末稍血运。例:下肢骨折健肢固定前臂闭合性骨折报纸固定:保持功能位加衬垫夹板超出上下两个关节先上端后下端捆扎,不可过紧手臂悬吊观察肢端血液循环骨折固定演示:四、搬运 正确的搬运方法能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错误的搬运方法不仅会加重伤病员的痛苦,还会加重损伤。搬运要点:1、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员试行站立。2、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员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3、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损伤、双下肢骨折的伤病员应采用担架搬运。4、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搬运方法:(一)徒手搬运1、拖行法:体重较

27、重的伤员迅速脱离危险环境。2、扶行法:伤情较轻,能行走。3、抱持法:体重较轻的伤员。4、爬行法:狭小空间或火灾现场,避开上部浓烟5、杠轿式:两名救护员的搬运。6、担架搬运:是现场救护中最方便的用具。7、毛毯担抬法:无骨折而伤势重,楼梯狭窄脊柱骨折的搬运 非专业人员现场尽量不搬动,联系急救人员前来救治。 如特殊情况如环境危险必须搬动者,应保持身体为一直线,轴线翻身至硬木板上,妥善固定防扭曲后转移;或保持伤员身体在一直线情况下,由四人平托起搬运。 切忌使身体扭曲或放于软担架上搬运。脊柱骨折搬运图第四部分 意外伤害一、触电(1)电流伤(触电)电流通过心脏,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纤颤,从而导致心脏无

28、法排出血液,血液循环中断,很快心脏骤停。(2)电烧伤多见于高压(1000伏特以上)电器设备,烧伤程度因电压及接触部位不同而不等,轻者仅为局部皮肤的损伤,严重者伤害面积大,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骨骼。触电现场救护原则:(1)迅速切断电源。在电流区域不可双腿行走,可单脚或双脚跳至电源处,切断电源。(2)在浴室或潮湿地方,救护人员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3)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一般应进行半小时以上。(4)紧急呼救,启动急救系统。(5)在现场持续进行CPR,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6)烧伤伤病员局部应就地取材进行创面的简易包扎。*电击伤一定要送医院监护,看之后是否有心脏异常。二、溺水 溺水时,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通常称为水窒息。少数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刺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此外大量淡水入血,引起溶血至心室纤颤,心跳骤停;大量海水入血至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生命丧失。 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中停止而死亡。因此,要争分夺秒迅速抢救。现场救护原则:1、救上岸后,将伤病员头偏向一侧,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