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紫外光谱用于鉴定化合物中的(C)天然产物与修饰题库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A.比重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D.萃取常数不同E.介电常数不同分馏法分离适用于(D)A.极性大成分B.极性小成分D.挥发性成分E.内脂类成分红外光谱的单位是(A)A.cmTB.nmD.mmE.5C.分离系数不同C.升华性成分C.m/z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B)水丙酮甲醇B.乙醇醋酸乙脂乙醚乙醇甲醇醋酸乙脂D.丙酮乙醇甲醇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C)熔点的测定B.观察结晶的晶形C.闻气味D.测定旋光度E.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红外光谱的缩写
2、符号是(B)A.UVB.IRC.MSNMRE.HI-MS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B)A.两相溶剂互溶B.两相溶剂互不溶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D.两相溶剂极性不同E.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8.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A.碳的数目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9.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B)A.离子交换色谱氏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10.可用于确定分子量的波谱是(C)A.氢谱B.紫外光谱C.质谱D.红外光谱E.碳谱11.有效成分是指(C)A.含量高的成分B.需要提纯的成分C.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D.一种单体化合物E
3、.无副作用的成分A.羟基有无D.醚键有无红外光谱的单位是A.cm-1D.mm14.B.胺基有无E.甲基有无(A)B.nmE.5(D)C.不饱和系统C.m/z红外光谱中羰基的吸收峰波数范围是A.30003400B.28003000C.25002800D.16501900E.1000130015.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可用(E)C.核磁共振氢谱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D.核磁共振碳谱E.质谱16.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A.碳的数目氏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17.用核磁共振碳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A.氢的数目氏碳的数目C.碳
4、的位置D.碳的化学位移E.碳的偶合常数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B)A.UVB.IRC.MSD.NMRE.HI-MS核磁共振谱的缩写符号是(D)A.UVB.IRC.MSD.NMRHI-MS二、填空题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分离方法有: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色谱法等。对于大分子化合物如多肽、蛋白质、多糖等常用凝胶色谱进行分离。天然药物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的极性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和亲脂性有机溶剂三种。溶剂提取法中溶剂的选择主要依据溶剂的极性、被分离成分的性质、共存的其它成分的性质三方面来考虑。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
5、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分配系数差异越_大,分离效果越好。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含量达80%以上以上时,可使淀粉、蛋白质、粘液质和树胶等物质从溶液中析出。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原理为氢键吸附.适用于分离酚类或黄酮类、羧酸类和醌类等化合物。凝胶色谱法是以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分子量大小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其中分子量一小的成分易于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柱色谱分离时后被洗脱:分子量-大的成分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而先被洗脱。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天然药物中各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和结构测定,生物合成途径等。天然药物中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如生
6、物碱、挥发油、强心苷、香豆素、黄酮等,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称为有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三、名词解释pH梯度萃取法盐析法天然药物化学一次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物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则称为一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
7、则称为二次代谢产物。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因其活性不够明显或毒副作用较大,无法开发成新药的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四、问答题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凝胶色谱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简述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分子式的方法。在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中,IR光谱有何作用?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
8、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答:凝胶色谱相当于分子筛的作用。凝胶颗粒中有许多网眼,色谱过程中,小分子化合物可进入网眼;大分子化合物被阻滞在颗粒外,不能进入网孔,所受阻力小,移动速度快,随洗脱液先流出柱外;小分子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受阻力大,移动速度慢,后流出柱外。答:判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可通过样品的外观如晶形以及熔点、溶程、比旋度、色泽等物理常数进行判断。纯的化合物外观和形态较为均一,通常有明确的熔点,熔程一般应小于2C;更多的是采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方法,一般要求至少选择在三种溶剂系统中展开时样品均呈单一斑点,方可判断其为纯化合物。答:分子量的测定有冰点下降法,或沸点上升法、粘度法和
9、凝胶过滤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是质谱法,该法通过确定质谱图中的分子离子峰,可精确得到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的确定可通过元素分析或质谱法进行。元素分析通过元素分析仪完成,通过测定给出化合物中除氧A.苷键的结构B.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A.苷键的结构B.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元素外的各组成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并由此推算出化合物中各组成元素的含量,得出化合物的实验分子式,结合分子量确定化合物的确切分子式。质谱法测定分子式可采用同位素峰法和高分辨质谱法。答:IR光谱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具有如下作用;测定分子中的基团;已知化合物的确证;未知成分化学结构的推测与确定;提供化合物分子的几何构型与立体构
10、象的研究信息。五、判断题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3、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4、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5、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6、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7、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8、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9、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
11、定。()1、X2、73、74、75、76、77、X8、79、X第二章糖和苷一、选择题最难被酸水解的是(D)C.硫苷A.氧苷B.氮苷D.碳苷E.氰苷下列几种糖苷中,最易被酸水解的是(A)HOHONH2cOHdab3.糖的纸色谱中常用的显色剂是(BA.molisch试剂C.Keller-Kiliani试剂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D.醋酐-浓硫酸试剂E.香草醛-浓硫酸试剂在天然界存在的苷多数为(C)A.去氧糖苷B.碳苷C.0-D-或a-L-苷D.a-D-或0-L-苷E.硫苷将苷的全甲基化产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B)苷元的结构D.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E.糖的结构6.Molisch反应的试
12、剂组成是(B)A.苯酚-硫酸氏a-萘酚-浓硫酸C.萘-硫酸D.0-萘酚-硫酸E.酚-硫酸7.苦杏仁苷属于下列何种苷类(E)A.醇苷B.硫苷D.碳苷E.氰苷在糖的纸色谱中固定相是(AA.水B.酸D.纤维素E.活性炭C.氮苷)C.有机溶剂天然产物中,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最难水解的苷是(A)A.糖醛酸苷B.氨基糖苷C.羟基糖苷D.2,6二去氧糖苷E.6去氧糖苷酶的专属性很高,可使0-葡萄糖苷水解的酶是(C)A.麦芽糖酶氏转化糖酶C.纤维素酶C.硫苷C.2-去氧糖苷C.酶水解C.碱水解法B.强烈酸水解E.氧化开裂法D)B.强烈酸水解法E.盐酸-丙酮水解法芥子苷酶E.以上均可以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
13、解度都很小的苷是(D)A.氧苷B.氮苷D.碳苷E.酯苷酸水解速度最快的是(C)A.葡萄糖苷B.鼠李糖苷D.葡萄糖醛酸苷E.阿拉伯糖苷水解碳苷常用的方法是(E)A.缓和酸水解D.碱水解14.Smith裂解法属于(A.缓和酸水解法D.氧化开裂法下列有关苷键酸水解的论述,错误的是(B)呋喃糖苷比吡喃糖苷易水解醛糖苷比酮糖苷易水解去氧糖苷比羟基糖苷易水解氮苷比硫苷易水解酚苷比甾苷易水解二、填空题在糖或苷的水解液中加入3%a-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后,沿器壁滴加浓硫酸使酸层集于下层.有单糖存在时则两液层交界处呈现紫色环.此反应为Molish反应。将样品溶于含少量Fe3的冰醋酸中,沿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界面和醋
14、酸层的颜色变化。如有a-去氧糖存在醋酸层渐呈蓝色或蓝绿色。界面的颜色随苷元不同而异。此反应为Keller-Kiliani反应。按苷键原子不同,苷类可分、硫苷、碳苷、氮苷,最常见的是氧苷。这是最常见的苷类分类方式。苷元与糖结合成苷后其水溶性增大挥发性降低稳定性增强,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或消失。转化糖酶能水解B-果糖苷苷键。麦芽糖酶水解a-葡萄糖苷苷键。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力口而增力口。三、名词解释原生苷与次生苷苷类苷化位移苷键端基碳氨基糖糖醇硫苷过碘酸裂解法碳苷原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次生苷: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
15、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化位移:糖苷化后,端基碳和苷元a-C化学位移值均向低场移动,而邻碳稍向高场移动(偶而也有向低场移动的),对其余碳的影响不大,这种苷化前后的化学变化,称苷化位移。糖与糖及糖的衍生物形成的化学键。单糖成环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手性碳原子(不对称碳原子)成为端基碳,生成的一对异构体称为端基差向异构体。当单糖的一个或几个醇羟基置换成氨基,则称做氨基糖。单糖中的羰基还原成羟基后所得的多元醇。糖端基-0H与苷元上硫基缩合而成的苷。又称为Smith降解法,是一个反映条件温和,易得到原苷元,通过反应产物可以推测糖的种类,糖和糖的连
16、接方式以及氧环大小的一种苷键裂解方法。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四、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酸催化水解的难T易程度:D理由:答:酸催化水解的易T难程度:BDAC理由:酸催化水解的易T难顺序为:N-苷0-苷S-苷C-苷B为N-苷,D为0-苷,A为S-苷,C为C-苷五、问答题1苷键具有什么性质,常用哪些方法裂解?苷类的酸催化水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水解难易有什么规律?糖类化合物的过碘酸反应的基本方式,反应机理和应用。答:苷键是苷类分子特有的化学键,具有缩醛性质,易被化学或生物方法裂解。苷键裂解常用的方法有酸、碱催化水解法、酶催化水解法、氧化开裂法等。答:苷键具有缩醛结构,易被稀酸
17、催化水解。水解发生的难易与苷键原子的碱度,即苷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及其空间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利于苷键原子质子化,就有利于水解。酸催化水解难易大概有以下规律:(1)按苷键原子的不同,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0-苷S-苷C-苷。(2)按糖的种类不同1)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2)酮糖较醛糖易水解。3)吡喃糖苷中,吡喃环的C-5上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其水解速率大小有如下顺序: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C-5上取代基为-C00H(糖醛酸苷)时,则最难水解。4)氨基糖较羟基糖难水解,羟基糖又较去氧糖难水解。其水解的易难顺序是:2,6-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
18、-氨基糖苷。答:基本方式:作用缓和,选择性高,限于邻二醇、a-氨基醇、a-羟基醛(酮)、邻二酮和某些活性次甲基。作用机理:先形成五元环状酯的中间体。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过碘酸以一价的HI0-25(水合离子)作用。应用:对糖的结构的推测,如糖和苷中氧环的形式,碳原子的构型,多糖中糖的连接位置和聚合度的决定,都有很大的用处。六、判断题1、氰苷是氧苷的一种。()2、糖类具有水溶性,但醇溶性会随着糖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3、组成苷的糖的数目增多、苷元比例相应减小,则苷的亲水性增大。()1、72、73、7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一、选择题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D)A.三氯化铁反应B.Gibbs反应C.
19、Emerson反应D.异羟酸肟铁反应E.三氯化铝反应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C)A.甲氧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D.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E.酮基3.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A)A.苯骈a-吡喃酮B.对羟基桂皮酸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E.苯骈丫-吡喃酮4.Gibbs反应的试剂为(B)A.没食子酸硫酸试剂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D.三氯化铁一铁氰化钾C.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E.醋酐浓硫酸5.香豆素的1HNMR中化学位移3.84.0处出现单峰,说明结构中含有(C)A.羟基B.甲基羟甲基E.醛基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脱水化合
20、物B.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羧基产物E.醌式结构C.甲氧基D.6A.D.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A)A.游离简单香豆素B.游离呋喃香豆素类D.香豆素的盐类E.香豆素的苷类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条件为(CA.在酸性条件下B.在碱性条件下D.先酸后碱E.在中性条件下下列成分存在的中药为(B)7.3A.连翘D.叶下珠10C.E.A.简单木脂素环木脂内酯环木脂素D)A.连翘酚D.厚朴酚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C.游离吡喃香豆素C.先碱后酸B.五味子E.细辛C.牛蒡子B.单环氧木脂素D.双环氧木脂素B.五味子素和厚朴酚E.C.牛蒡子苷(A)B.对羟基桂皮酸E.苯骈Y-吡喃酮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香
21、豆素的基本母核为A.苯骈a-吡喃酮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异羟肟酸铁反应的作用基团是(B)C.芳环亚甲二氧基B.内酯环D.酚羟基E.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C)A.甲氧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D.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E.酮基组成木脂素的单体结构类型不包括(D)A.桂皮酸B.烯丙苯C.桂皮醇D.苯甲酸E.丙烯苯16.Gibbs反应呈现阳性时通常呈(A)C.黄色A.蓝色B.红色D.绿色E.紫色二、填空题1香豆素是一类具有苯并a-吡喃酮母核的内酯类化合物。2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常含有酚羟基、醇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羧基和内酯环等.因此分别呈各功能团所具有
22、的化学性质。游离香豆素及其苷分子中具有a.B-不饱和内酯结构.在稀碱溶液中可水解开环,形成易溶干水的顺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酸化又环合成难溶干水的内酯而沉淀析出。此反应具有可逆性。可用于香豆素及其内酯类化合物的鉴别和提取分离。4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成分时,必须注意所加碱液的浓度不宜太浓、碱度不宜太强.加热的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太高,以免破坏内酯环。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等四种。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三、名词解释香豆素木脂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苯丙素类香豆素:
23、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a-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与临位酚羟基环合成呋喃环者称为呋喃香豆素。香豆素C6或C8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2-二甲基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香豆素。是指一类以C6-C3为基本单元的化合物。四、鉴别题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2.AHOB分别取6,7-呋喃香豆素和7,8-呋喃香豆素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碱碱化,然后再加入Emerson试剂(或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者为7,8-呋喃香豆素,阴性者为6,7-呋喃
24、香豆素。答:A、B分别用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鉴别,如果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是A,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或用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反应鉴别,A生成红色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五、问答题写出异羟肟酸铁反应的试剂、反应式、反应结果以及在鉴别结构中的用途。1.答:试剂:盐酸羟胺、碳酸钠、盐酸、三氯化铁反应式:反应结果:异羟肟酸铁而显红色。应用:鉴别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木脂素按化学结构分类法,可分哪两类?每类又包含哪些结构?答:可分为木脂素类和新木脂素类木脂素类:二苄基丁烷类、二苄基丁内酯类、芳基萘类、四氢呋喃类、骈双四氢呋喃类、联苯环辛烯类新木脂素类:苯骈
25、呋喃类、双环辛烷类、苯骈二氧六环类、螺二烯酮类、联苯类、倍半木脂素六、判断题1、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具有蓝色或蓝绿色。()2、木脂素类多具光学活性,遇酸或碱易发生异构化。(1、72、第四章醌类化合物一、选择题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z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A.OOHOC.OHD.OE.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D)A.OB.OHOHOC.3A.D.D.OOHOE.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苯醌类B.萘醌类蒽醌类E.二蒽醌类C.菲醌类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B二蒽酚B.蒽酮C.大黄素型45.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B)A.香豆素D.
26、皂苷B.蒽醌苷E.强心苷C.黄酮苷6.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B)A.苯醌类B.萘醌类C.菲醌类D.蒽醌类E.二蒽醌类7.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C)A.个苯环的0-位氏苯环的0-位C.在两个苯环的a或0位D.一个苯环的a或0位E.在醌环上8.番泻苷A属于(C)A.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B.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C.二蒽酮衍生物D.二蒽醌衍生物E.蒽酮衍生物9.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C)A.大黄素B.大黄素葡萄糖苷C.番泻苷A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E.大黄酸葡萄糖苷10.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C)A.大黄酚葡萄糖苷B.大黄酚C.番泻苷A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E.芦荟苷11.羟基蒽醌对Mg
27、Sc)呈蓝蓝紫色的是(C)A.1,8-二羟基蒽醌B.1,4-二羟基蒽醌C.1,2-二羟基蒽醌D.1,6,8-三羟基蒽醌E.1,5-二羟基蒽醌12.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B)A.菲格尔反应氏无色亚甲蓝试验C.活性次甲基反应茜草素型E.氧化蒽醌D.醋酸镁反应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1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0s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D.OE.OHOC.14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C)羟基蒽酮类B.蒽酮类C.羟基蒽醌类D.二蒽酮类E.羟基蒽酚类15茜草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D)A.两个苯环的0-位B.两个苯环的-a位C.在两个苯环的a或
28、0位D.一个苯环的a或0位E.在醌环上番泻苷A中2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E)A.C-CB.C-CC.C-C14466D.C-CE.C-C77101017.1-0H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B1675cm-1处有一强峰16751647cmT和16371621cmT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638cmT16781661cmT和16261616cmT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T在1675cmT和1625cmT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T在1580cm-1处为一个吸收峰二、填空题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根据分子中羟基分布的状况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大
29、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两种类型。分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常用柱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最先洗脱下来的是大黄酚。羟基蒽醌衍生物在紫外光谱上共有五个吸收谱带,第丨峰波长为230nm,第II峰波长为240-260nm,第III峰波长为nm,第IV峰波长为nm,第五峰为400nm以上。蒽醌的紫外光谱中第II、IV峰是由结构中苯酰基部分引起的.第V、lll峰是由对醌部分引起的。1-羟基蔥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应有2个峰,两峰频率之差在26-38cm-1范围中。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可溶于5%NaHC0彳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C00H基团:可溶于5%NaC0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0-酚羟基基团:可溶
30、于5%NaOH溶液的成分结3构中应有a-酚羟基基团。蒽醌类是指具有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O三、名词解释1醌类2大黄素型蒽醌1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2大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四、鉴别题1A2AB1答:上述成分分别用乙醇溶解后,分别在滤纸上进行无色亚甲蓝反应,样品在白色背景上与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呈现蓝色斑点是B和C,无正反应的为A;再分别取B、C样品液,分别加Molish试剂,产生紫色环的为C。答:将A、B分别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溶液显红色的是B,溶解后溶液不变红色的为A。五、问答题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种类型,写出基本母核,
31、各举一例。为什么0-0H蒽醌比a-OH蒽醌的酸性大。用显色反应区别下列各组成分:(1)大黄素与大黄素-8-葡萄糖苷(2)番泻苷A与大黄素苷(3)蒽醌与苯醌说明蒽醌类化合物甲基化反应及乙酰化反应的条件及用途。1.答:醌类化合物分为四种类型:有苯醌,如2,6-二甲氧基对苯醌;萘醌,如紫草素;菲醌,如丹参醌丨;蒽醌,如大黄酸。O萘醌O蒽醌答:因为0-0H与羰基处于同一个共轭体系中,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使羟基上氧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质子容易解离,酸性较强。而a-OH处在羰基的邻位,因产生分子内氢键,质子不易解离,故酸性较弱。3答:将二成分分别用乙醇溶解,分别加Molish试剂,产生紫色环的为大黄素-
32、8-葡萄糖苷,不反应的为大黄素。将二成分分别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溶液显红色的是大黄素苷,溶解后溶液不变红色的为番泻苷A。将二成分分别用乙醇溶解,分别滴于硅胶板上加无色亚甲蓝试剂,在白色背景上与呈现蓝色斑点为苯醌,另一个无反应的是蒽醌。答:甲基化反应条件:反应物甲基化易难:-C00H0-OHAr-OHa-OHR-OH(酸性越强,质子易解离,甲基化易)试剂的活性:CHI(CH)SOCHN32422溶剂:溶剂的极性强,甲基化能力增强用途:保护-OH、测定-OH数目及成苷的位置乙酰化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活性:(易与羰基形成氢键)强R-OH0-OHa-OH弱(亲核性越强,越容易被酰化)酰化试剂的活
33、性:乙酰氯醋酐酯冰醋酸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吡啶浓硫酸用途:测定-OH数目及成苷的位置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1A.D.2A.D.3A.D.4A.D.5A.D.6A.D.7A.D.8、选择题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D)6C-6C-6CB.3C-6C-3C6C-3C-6CE.6C-3C-3C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D具有色原酮B.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C.6C-3CC.具有2-苯基色原酮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A-OCHB.-CHOH32邻二羟基E.单糖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糖B.氧原子E.下列黄酮中酸性
34、最强的是(3-OH黄酮B.7,4/-二OH黄酮E.羰基双键D)5-OH黄酮3/,4/-二OH黄酮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D)异黄酮B.黄酮查耳酮E.花色素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A)黄酮B.二氢黄酮异黄酮E.花色素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B(1)5,7-二OH黄酮A.(1)(2)(3)D.(2)(1)(3)(2)7,4/-二OH黄酮B.(2)(3)(1)E.(1)(3)(2)C.-OH)C.酚羟基C.5,7-二OH黄酮C.二氢黄酮C.黄酮苷(3)6,4/-二OH黄酮C.(3)(2)(1)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B)A.6-OH黄酮B.5-OH黄酮C.7-OH黄酮D.4/
35、-OH黄酮E.7-4/-二OH黄酮10.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E)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花色素11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E)A.黄酮B.黄酮醇C.异黄酮D.查耳酮E.二氢黄酮12.黄酮苷的提取除了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外,还可采用(B)A.冷水浸取法B.乙醇回流法C.乙醚提取法D.酸水提取法E.石油醚冷浸法13.黄芩苷是(A)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查耳酮E.异黄酮14.芸香糖是由(E)组成的双糖A.两分子鼠李糖B.两分子葡萄糖C.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D.一分子鼠李糖,一分子果糖E.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15.查耳酮与(C)互
36、为异构体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黄烷醇16.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C)黄酮显橙红色至紫红色B.黄酮醇显紫红色C.查耳酮显红色异黄酮多为负反应E.黄酮苷类与黄酮类基本相同17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A.5-0H黄酮B.黄酮醇C.7-0H黄酮D.4-OH黄酮醇E.7,4-二0H黄酮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Y-吡喃酮2-苯基色原酮2-苯基苯并a-吡喃酮2-苯基苯并Y-吡喃酮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D)A.黄酮醇B.异黄酮C.查耳酮D.二
37、氢黄酮E.黄烷醇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B)A.具酚羟基B.具交叉共轭体系C.具羰基D.具苯环E.为离子型21.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E)A.黄色B.淡黄色C.红色D.紫色E.无色紫外光谱中,加入位移试剂主要是帮助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C)A.甲氧基B.异戊稀基C.酚羟基D.羰基E.糖基紫外光谱中,主要用于诊断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7-OH的试剂是(B)A.甲醇钠B.醋酸钠C.醋酸钠-硼酸D.AlCl3E.AlCl3+HCl紫外光谱中,可用于诊断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4-OH的试剂是(A)A.甲醇钠B.醋酸铅C.醋酸钠-硼酸D.AlCl3E.AlCl3+HCl二、填空题1一
38、般殳黄酮类苷元难溶于水、甲醇、乙醇,易溶于乙醚等2.2.有机溶剂.二氢黄酮、异黄酮等非平面型分子.水中溶解度稍大。黄酮苷由于结合了糖.水溶性增加.一般易溶于甲醇、乙醇、热水等极性大的溶剂,难溶于氯仿、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溶剂。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0H大于7或4-0H大于一般酚羟基大于5-0H,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因7-或4-OH处于4-位羰基的对位,故酸性较强:而5-位羟基因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故酸性最弱。黄酮类化合物因多具酚羟基.可溶于碱水.加酸后又可沉淀析出。利用游离黄酮混合物的酸性强弱不同,可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其中7-或4-OH黄酮可用5%NaC0溶液萃取.5-
39、OH黄酮可用4%NaOH溶液萃取.萃取液分别酸化而23分离。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碱液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破坏黄酮母核加酸酸化时,也不宜调pH过低,以免生成使沉淀重新溶解,降低收率。在黄酮类化合物甲醇液中加入位移试剂,可使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解离或络合导致紫外光谱的特征性改变根据这些变化可以推断酚羟基等取代基的位置或数目。黄酮类化合物在240-400nm区域有两个主要吸收带.带丨在300380nm区间.由桂皮酰系统所引起:带1丨在220280nm之间,起因于苯甲酰系统引起的吸收。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酚羟基.故显一定的酸性。黄酮类化合物Y-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享电
40、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烊盐。槐米的主要成分是芦丁。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苷和银杏内酯。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减褪.示有5-0H。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C环为五元环的是橙酮:C环开环的是查耳酮。三、名词解释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四、鉴别题HO丁IIOHOHO(A)HOOHO(B)1ANaBH_-A()4BB(+)2.AZrOCL:/枸椽酸反应-A(+)颜色不褪BkB()颜色减褪ABC3
41、.AHCLMg反应A(+)B_-B()五、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1.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T弱顺序:理由:1.答:水溶性强T弱顺序:CBA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六、问答题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及结构的分类依据,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试述黄酮(醇)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不显色的原因。试述黄酮(醇)难溶于水的原因。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液性比黄酮大的原因。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答:主要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具有6C3C6C为基本骨架
42、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分类依据是根据中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成环状,及B环的联接位置等特点分为以下几类: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黄烷醇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答: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所以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所以不显色。答:黄酮(醇)的A.B环分别与羰基共轭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具共平面性,分子间紧密,引力大,故难溶于水。答:二氢黄酮(醇)由于C环被氢化成近似半椅式结构,破坏了分子的平面性,受吡喃环羰基立体结构的阻碍,平面性降低,水溶性增大;花色素虽为平面结构,但以离子形式存在
43、,具有盐的通性,所以水溶性较大。答:可采用(1)盐酸-镁粉反应:多数黄酮产生红紫红色。(2)三氯化铝试剂反应:在滤纸上显黄色斑点,紫外光下有黄绿色荧光。(3)碱性试剂反应,在滤纸片上显黄橙色斑点。七、判断题1、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2、能与镁盐显色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OH、0CH3等)取代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4、黄酮及黄酮醇类UV光谱谱形相似,但带丨位置不同。()5、一般情况下,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体系短,故不显色或显微黄色。()6、与
44、FeCI3显色的反应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7、黄酮苷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8、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可被醋酸铅沉淀。()9、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强的一种还原剂。()10、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C环上无羰基的是橙酮类。()TOC o 1-5 h z1、X2、X3、74、75、76、X7、X8、79、710、X第六章萜类与挥发油一、选择题1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A)A.10个B.15个C.5个D.20个E.25个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C)A.二萜类B.二倍半萜类C.单萜和倍半萜类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E
45、.挥发性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A)A.游离的萜类化合物氏与糖结合成苷的萜类化合物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D.皂苷类化合物单糖类化合物可(或易)溶于水及乙醇,难(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CA.游离的单萜类化合物氏游离的倍半萜类化合物C.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D.游离的二萜类化合物E.大分子脂肪族化合物通常以树脂、苦味质、植物醇等为存在形式的萜类化合物为(B)A.单萜B.二萜C.倍半萜D.二倍半萜E.三萜即能溶解游离的萜类化合物,又能溶解萜苷类化合物的溶剂是(A)A.乙醇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A.两个异戊二烯单元D.五个异戊二烯单元水E.石油醚C)三个异戊二烯单元六个异戊二烯单
46、元C.氯仿C.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合物是(A)A.具有双键、羰基的化合物具有醚键的化合物E.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氏具有醇羟基的化合物D.具有酯键的化合物组成挥发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属于(A)A.苯丙素衍生物B.桂皮酸类化合物C.水杨酸类化合物色原酮类化合物E.丁香酚挥发油如果具有颜色,往往是由于油中存在(B)A.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氏薁类化合物或色素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D.苯丙素类化合物双环单萜类化合物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C)A.脂肪族化合物B.芳香族化合物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D.某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E.三萜类化合物鉴别挥发油时,一般先测的物理常数为(C)A.相对密度B旋
47、光度C.折光率比重E.沸点区别油脂和挥发油,一般可采用(B)A.升华试验氏挥发性试验C.泡沫试验溶血试验E.沉淀反应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一般使用的溶剂为(B)A.乙醇B.石油醚C.醋酸乙酯酸性水溶液E.碱性水溶液水蒸汽蒸馏法能用于下列除哪项化合物以外的的提取(E)A.挥发油B.挥发性生物碱小分子游离香豆素D.小分子游离苯醌类生物碱的盐挥发油不具有的通性有(D)A.特殊气味B.挥发性C.几乎不溶于水稳定性E.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E.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挥发油薄层色谱后,一般情况下选择的
48、显色剂是(B)A.三氯化铁试剂B.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E.2,4-二硝基苯肼试剂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D)A.紫杉醇B.穿心莲内酯C.龙胆苦苷D.薄荷醇E.银杏内酯卓酚酮不具有的性质是(C)A.酸性强于酚类氏酸性弱于羧酸类C.溶于6070%硫酸D.与铜离子生成绿色结晶E.多具抗菌活性,但有毒性奥类所不具有的性质是(A)A.与FeCI呈色B能溶于60%硫酸C.与5%溴/CHCI呈色33D.呈现蓝色、紫色或绿色E.能溶于石油醚具有抗疟作用的倍半萜内酯是(D)A.莪术醇B.莪术二酮C.马桑毒素D.青蒿素E.紫杉醇C0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不包括(C)2A.提取效率
49、高氏没有污染C.较常规提取方法成本低、设备简便可用于提取性质不稳定的挥发油缩短提取流程24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D)A.(CnHn)nB.(C4H8)nC.(C3H6)nD.(C5H8)nE.(C6H8)n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E)A.脂肪族化合物B.芳香族化合物C.二萜类D.二倍半萜类E.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多为下列哪种衍生物。(D)A.苯酚B.苯甲醇C.苯甲醛D.苯丙素E.苯甲酸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E)A.糖类B.有机酸类C.黄酮类D.木脂素类E.萜类二、填空题萜类化合物常常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根据各萜分子结构中碳
50、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链状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等。开链萜烯一般符合(C5H8)n通式.随着分子中碳环数目的增加.氢原子数的比例相应减少。萜类化合物是由个数不等的C5骨架片段构成的,表明萜类化合物有着共同的来源途径。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和生源异戊二烯法则。3青蒿素是过氧化物倍半萜.系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到的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在水中及油中均难溶解.影响其治疗作用的发挥。因此.曾对它的结构进行了修饰,合成大量衍生物,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疟效价高、原虫转阴快、速效、低毒等特点的双氢青蒿素.再进行甲基化.将它制成油溶性的蒿甲醚及青蒿琥珀酸单酯,现已有多种制剂
51、用于临床。萜类化合物一般为亲脂性成分,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于醇。但萜类化合物若与糖成苷,则具亲水性,易溶于水,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5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6挥发油是一种混合物.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其中往往以某种或某数种成分占较大的份量。按化学结构将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分为萜类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此外,在少数挥发油中还存在一些含硫和含氮的衍生物。7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是苯丙素衍生物,其结构多具有C6-C3基本骨架。气相色谱是研究挥发油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广泛用于挥发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龙脑俗称冰
52、片.具有升华性。10丁香油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丁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丁香酚。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习将挥发油分馏时,在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紫色,这显示可能有薁类成分存在。穿心莲的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三、名词解释萜类化合物挥发油3精油4脑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薁类1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mevalonicacid,MVA)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53、挥发油(Volatile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精油: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脑: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甲戊二羟酸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最关键前体,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及DMAPP数生物体内的“活性的异戊二烯”,在生物合成中起延长碳链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法则作为判断萜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原则。凡由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芳
54、环骨架都称为薁类。1.与b四、鉴别题1.AI溶于氯仿yj不显色BJ5%Br/氯仿蓝、紫或绿色或二甲氨基苯甲醛T不显色浓硫酸红或紫色分别取a、b的乙醇溶液少许,加铜盐溶液有绿色结晶(或者加铁盐溶液有赤色结晶)的是B,无上述现象的是A。分别取a、b的乙醇溶液少许,加铜盐溶液有绿色结晶(或者加铁盐溶液有赤色结晶)的是a,无上述现象的是b。五、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某挥发油中含以下几中成分,如采用硅胶薄层检识,以醋酸乙酯-石油醚展层,试写出各成分Rf大T小排列顺序:OCOCH3E理由:1.Rf大T小排列顺序:DEBAC理由:硅胶TLC是极性吸附,极性大的吸附牢,Rf小,反之Rf大,上述化合物的极性
55、大小排序是:CABED,所以,Rf大T小排列顺序:DEBAC。六、问答题萜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液,若由于其中的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或挥发油含量低,不易分层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简述挥发油各类成分的沸点随结构变化的规律。分类依据是根据分子中包含异戊二烯的单元数进行的。将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单萜;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倍半萜;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二萜;含有五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二倍半萜;含有六个异戊二烯单元的称为三萜,依次类推。并根据各萜类分子中具有碳环数目的有无和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水蒸气蒸馏液中的油水混合物不易分
56、离时,则可将饱和盐水(如硫酸钠、氯化钠水溶液)加入其中,利用盐析作用促使油水的分离,或在盐析的同时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乙醚)作两相溶剂萃取以萃出挥发油,然后蒸馏回收有机溶剂即可得到挥发油。挥发油各类成分的沸点随结构变化的规律为:含氧单萜的沸点大于单萜,在单萜中,沸点随分子中双键数目的增多而增高,一般三烯二烯一烯;在含氧单萜中,沸点随功能基极性增大而升高,醚酮醛醇羧酸,酯的沸点比相应的醇沸点高(分子量大的原因);含氧倍半萜与含氧单萜分子结构相差5个碳原子,沸点更高。七、判断题1、穿心莲内酯是二萜类化合物。()2、环烯醚萜类成分由于对酸很敏感,苷键容易被酸水解断裂,故水解后很容易得到苷元。(3、单
57、萜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其衍生物()4、紫杉醇是黄酮类化合物。()1、2、X3、X4、X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C.四环三萜皂苷D.生物碱E.蒽醌苷D.生物碱E.蒽醌苷D2.AD3AD4AD5AD.螺甾烷型皂苷E.五环三萜皂苷皂苷具溶血作用的原因为(B)具表面活性B.与细胞壁上胆甾醇生成沉淀C.具甾体母核多为寡糖苷,亲水性强E.有酸性基团存在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分离多采用(C)氧化铝吸附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BE.)氏硅胶吸附柱色谱离子交换色谱C.硅胶分配柱色谱6.AD7AD8AD.分子较大,多为无定形粉末B振摇后能产生泡沫E三萜皂苷结构所具有的共性是(E)
58、5个环组成B.般不含有羧基有8个甲基E.属于齐墩果烷衍生物的是(C人参二醇B.雪胆甲素E.有显著而强烈的甜味大多数有溶血作用苷元由30个碳原子组成薯蓣皂苷元熊果酸溶剂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C)酸性强弱不同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分子量大小的差异可以作为皂苷纸色谱显色剂的是(D)醋酐-浓硫酸试剂三氯醋酸试剂B香草醛-浓硫酸试剂E.a-萘酚-浓硫酸试剂C.C.C.C.对粘膜有刺激均在c3位成苷键甘草次酸极性不同C.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9.AD.)B.五环三萜类E.四环三萜类螺甾烷型皂苷元呋甾烷型皂苷元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AA.中性醋酸铅沉淀B.碱
59、性醋酸铅沉淀D.胆甾醇沉淀法E.酸提取碱沉淀法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DA.氯仿-浓硫酸氏三氯醋酸C.乙型强心苷元C.分段沉淀法)C.香草醛-浓硫酸D.醋酐-浓硫酸E.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反应(D)A.3,5-二硝基苯甲酸氏三氯化铁-冰醋酸C.a-萘酚-浓硫酸反应D.20%三氯醋酸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B)A.人参皂苷氏甘草皂苷C.薯蓣皂苷D.柴胡皂苷E.远志皂苷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B)A.片剂B.注射剂C.冲剂D.糖浆剂E.合剂下列成分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的是(C)A.蛋
60、白质B.黄酮苷C.皂苷)型四环三萜。B.达玛烷E.葫芦烷C.羽扇豆烷16.人参皂苷Rd属于(B羊毛脂烷D.甘遂烷二、填空题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而得名。以皂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产物有甘草、人参、三七和桔梗_等。按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可以将皂苷分成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两大类.它们的苷元含碳原子数分别是27个和30个。分子中有羧基的皂苷称酸性皂苷:皂苷元上羧基与糖缩合而成的苷称酯皂苷:双糖链皂苷是指.一皂苷元与两条糖链连接的皂苷。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三、名词解释皂苷酯皂苷酸性皂苷三萜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它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皂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产业投资协议
- 《深入理解Bootloader:课件概览》
- 授课教师石冬剑66课件
- 《人际交往艺术》课件
- 双语列车长非正常事件服务技巧课件
- 铁路路基与轨道课件
- 标准体育场馆租赁合同
- 房产担保借款合同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五上
- 《房地产基础》课件 情境二 教你选对小区
- 脑梗死的健康宣教及指导
-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安排表
- 校舍抗震安全鉴定服务投标方案
- 2023年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课件-第05章-词向量与关键词提取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有趣的拉线偶人 全国通用
- 医疗废物管理PPT演示课件
- 海康监控阵列不可用数据不保留处理
- 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村(居)社区工作者模拟备考预测(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综合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