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课标课件_第1页
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课标课件_第2页
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课标课件_第3页
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课标课件_第4页
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课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修订解读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刁惠军 第一部分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课标”自2001年7月正式公布以来,至今已走过近十年的历程。从音乐教学实践的总结及2004、2007、2010年三次由教育部征求的反馈信息来看,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体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同度和支持率达95%以上 。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音乐课堂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兴趣爱好得到尊重;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被突出强调;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音乐课的上课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更爱上音乐课了;音乐课的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多样;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

2、认真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已初步形成风气。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及研制组通过不同渠道征求对“课标”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第一次征求意见情况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时间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人数调查方式2003下半年-2004年初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8个课程改革实验区 标准的文本内容和实验情况633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教研员小学381名初中252名问卷调查第二次征求意见情况 时间 调查范围 调查内容调查人数调查方式2007年3月全国42个课改实验区 标准的文本内容和实验情况800多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教研员 教育部办公厅文

3、件形式 20032007年间 北京、陕西、福建、江苏、山东、湖南、广东等地 1、听取各方人士对标准的意见2、收集报刊杂志有关标准的文章3、学术会议或群众活动听到关于标准发言先后8次(计约200多人次) 30余篇80人次多种形式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第三次征求意见情况 时间 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式2010年9-12月 天津、重庆、甘肃、湖北、山西、浙江6省市、黑龙江宁安等5地县、华南师大等4个高校基教中心、人民教育等3家出版社,以及6位个人(匿名)。 随后又在其余26个省(区)市广泛征求意见 标准的文本内容和实验情况书面意见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在充分肯定 “课标” 成绩的同时,社会各界也

4、对其中还不够完善、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中肯而有益的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1、将音乐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与音乐审美活动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割裂开来。任课教师不敢正面接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及进行必要的音乐基本表现技能练习,怕被视为“落后的”或“过时的”。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2、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形式,不问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误认为凡是离开课桌动起来、气氛热闹的课就是一节好课。在无意间将教学过程、形式与教学实效相分离,缺少对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关注和相应的评价。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 3、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实现,时 常存在贴标签式的简单化倾向

5、,教育目标过于 直、露,忽视一以贯之的潜移默化过程。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 4、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过于泛化,多有活动形式而缺少过程;自主学习缺少、有效指导,常成为放任自流;师生间的对话、讨论,往往变成预设目标的问答,难以形成有效的平等交流。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5、教学中音乐对姊妹艺术的借鉴、综合,以及人文内涵的拓展,缺乏明确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音乐课往往偏离音乐本体,变异为其他学科的附属。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6、滥用多媒体,使原本生动活泼的音乐课程被局限在事先设定的操作程序之中。教学过程缺乏随机应变的创造性空间,传统而有效的音乐教学手段被弃置不用。教师传情、动人的音乐

6、教学基本功被边缘化。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7、课程评价原则运用失衡,廉价而又过滥的一味褒扬和肯定,使评价的激励效应贬值,课程评价未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标准修订前后的工作进程 第二部分 课标修订过程2007年初,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 准(实验稿)修订组在基础教育司领导 下正式成立。 课标修订过程工作机制 修订组成员采取先合后分、分而后合、循环往复,深入基层、群体调研、专题研讨、解决疑难、细致推敲、集思广益、执笔先行、集体把关的工作机制。历经数次反复修改,最后形成标准修订送审稿。 课标修订过程人员构成成员来自国内不同高等院校、音乐艺术研究院所、专业学术团体、音乐出版社和中小学校

7、。专业背景涵盖音乐教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批评学、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教材编写、音乐教育杂志主编及中小学音乐教育,均是各专业有较深造诣和广泛影响的代表人物。 课标修订过程整体思路保持对标准实验稿基本结构框架不做整体变更。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整充实与修订完善。体现规划纲要所阐明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发展任务的要求。梳理社会各界反馈意见、认真总结十年课改经验。 课标修订过程修订工作进程2007年4月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会议”,正式启动标准实验稿的修订。2007

8、年6月1214日在青岛召开了“音乐课标修订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是围绕原标准中在学界有争议的“音乐教育哲学基础”问题进行研讨。 课标修订过程2007年6月141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第二次“音乐课标修订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是对“学段划分”及“内容标准”表述的科学性进行深入的论证。 此后“课标”修订组八位成员又在北京、上海、南京、福建、湖南、大连等地多次对文本进行全面而严格的修订。 课标修订过程2011年1月18日,教育部基教二司及基教中心召集各标准组主要执笔人会议,突出强调标准修订应以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能力为重的知识观、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回应本学科社会关注的

9、热点等一系列需要修订完善的问题。在仔细阅读后对标准文本进行了最后修订。2011年4月在北京接受审议专家审定。 课标修订过程 第三部分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一、前言部分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增加的内容: 本标准的制订,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课程性质”部分增加的内容 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审美性:“以美育人

10、”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形。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课程性质”体现出三种哲学观点 人类音乐学审美教育哲学实践主义哲学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人类音乐学哲学观点:“也许对于人类而言,音乐具有普遍性;但是音乐并不是人类的共同语言。相反,音乐是许多不相关的语言,更清楚的说法便是,各自自成体系的沟通机制。“音乐的本质便是体现文化,与文化互动、融合。”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每个社会都有其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艺术和自己

11、的音乐。”“你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也学习其他文化,而音乐则成为体现自己文化的重要方式,以及欣赏其社会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许多方面,所有音乐都是平等的,世界上的不同文化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发展了自己的音乐。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审美教育哲学 :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人的感觉教育。它从音乐的本体属性出发,确立审美的基本特征。其合理内核不仅是重视音乐的本体价值,而且还强调了音乐教育的情感体验。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实践教育哲学: 实践教育哲学观是建立在对审美教育哲学的质疑和批判基础上的。它强调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审美教育只注重听赏而忽略了学生音乐技能实践的学习

12、,只关注音乐本体,忽略了音乐的文化语境,评价标准单一片面。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有内容合并为五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课标中对“审美”的概念作出了解释:“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文化语境:是指使用某一语言的集体共有的文化背景,包括语言本身、和语言相关的社会状况、历史传统、风俗习惯、

13、思维方式、价值观等。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增加:“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整体”音乐审美的重要原则“要素”音乐本体增加:“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2、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原版为“重视音乐实践”提升到理念的第二位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3、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突出音乐特点”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音乐本体。 如: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 “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形”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关注学科综合”原版为“提倡学科综合” “提倡”与“关注”这两个词显示了

14、程度上的不同。 增加:“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 明确指出了学科综合的原则。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4、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原版为“了解和热爱”)“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课程设计思路”为新增内容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4、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

15、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标学段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5、 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二、课程目标部分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达到的程度。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总目标”中的新增内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强调对音乐的喜爱不仅仅在音乐课堂上,要让 音乐长期持久地浸润在生活的每一处。“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强调“双基”的学习。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发展音乐听觉与欣

16、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四项能力的培养:听觉能力(感受能力) 欣赏能力 表现能力 创造能力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母语: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 母语音乐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代代传承的音乐传统。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 “完整”、“整体”是音乐审美的重要原则。 “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 “亲身”实践“学习并掌握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原来是内容要求) 课标主

17、要修订内容 三、内容标准部分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课程内容结构框架的两处重要修改:“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 “即兴创造”修改为“即兴编创” 欣赏:怀着喜悦的心情,品味和享受美好的事物。鉴赏:对照、比较、鉴别地欣赏。编创:编写创作,编排创作,改编创作。创造:创立新的事物。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一、 感受与欣赏 增加的内容:“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聆听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剧、舞剧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 及曲艺音乐” 课标主要修订

18、内容增加并提高教学难度的内容:“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1-2年级)“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 (3-6年级)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进行限定的内容调整:“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 进行曲、舞曲”“格调健康的流行歌曲”“能够随着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题片段”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降低教学难度的调整内容: 将“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段落”改为:“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 将“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每学年2-

19、4首”改为:“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删除量的要求。将“聆听世界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改为:“聆听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删除的内容:将“聆听歌声时能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删除。将“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删除。将“能够区分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删除。将“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唱腔、风格、流派”删除。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二、 表现 增加的内容:“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如儿童歌舞剧)担当一个角色” 课标主要修订

20、内容增加并提高教学难度的内容:“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 “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 原版为“知道”“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原版为“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能力” (7-9年级)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进行限定的内容调整:“学习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 原版为“了解”“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力求用优美的音色进行演奏”“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降低教学难度的内容:将“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3-5首” 改为:“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2-4首” 将“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改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1-2首”将“能够用正确的

21、姿势、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的独唱或”绿色部分删除。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删除的内容:将“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删除。将“用熟悉的歌曲、乐曲学唱乐谱”删除。将“能对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删除。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三、 创造 增加并提高教学难度的内容:“能够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编创表演活动”“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 (3-6年级)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进行限定的内容调整:“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制简易乐器” “在教师指导下编创1-2小节的节奏音型”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降低教学难度的内容:“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

22、4-8小节的旋律短句或短曲,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7-9年级) 原版为“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作8小节左右的短曲。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寻找发声材料探索声音的强弱、长短和音色、高低”将绿色部分删除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删除的内容:将“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删除(3-6年级)将“能够为歌曲选编前奏或间奏”删除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增加的内容:“能够通过广播、影视、网络、磁带、CD等传播媒体听赏音乐”。原版为“电视”。“喜欢并能够从传播媒体或现场演出中聆听音乐”“能够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与他人合作进行班级文艺活动的创意与设计”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进行限定的内容调整

23、:“能够简单比较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 和表现特点方面的相同和不同” (7-9年级)“初步表述对某些背景音乐或主题音乐的认识” (7-9年级)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删除的内容:将“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删除。(3-6年级)将“结合所学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绿色部分删除。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注意一些行为动词的改变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了解说出、描述、例举、选出等理解解释、说明、区别、比较、判断、收集等应用使用、设计、解决、总结、计划、评价等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 模仿模拟、重复、模仿等 独立完成、表现、解决、尝试等 迁移联系、灵活运用等 课标主要修订内容 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经历(感受)经历、感受、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