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回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1.gif)
![第七课《回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2.gif)
![第七课《回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3.gif)
![第七课《回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4.gif)
![第七课《回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f95b46874ce7a46c7f099e54eb63201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课 回 声教 学 目 标1.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了幻想与乐趣。本课的四首作品正是反映了音乐与自然的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吧。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进行情景创作活动。3.继续学习竖笛吹奏技巧长音的练习,并进行二声部的吹奏表演。教 材 分 析1.无伴奏合唱回声本曲创作于16世纪,作曲者拉索是尼德兰(在今日的比利时)作曲家。这是一首双四声部男女混声无伴奏合唱曲。作者巧妙地采用轮唱形式,以一小型的合唱组间隔一小节追随大型合唱组,通过力度强弱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回声在空旷、静谧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时强时弱的回荡,和谐而又富有色彩
2、变化的和声更令人有置身于群山幽谷的感觉。歌曲的歌词表现人与回声的对话,俏皮而有趣,赋予歌曲以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使人们领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和乐趣。2.管弦乐羊肠小道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的大峡谷,长达数百公里,深约千余米,宽达十数公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为世界上罕见的奇观异景。大峡谷以其令人心惊的巉岩削壁,五色斑斓的嶙峋怪石,谷底奔腾的汹涌急流日出日落的色彩变幻,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美国作曲家格罗菲(1892-1972)曾多次赴大峡谷旅游,雄伟壮观、富于诗情画意的景色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他怀着敬仰、激动的心情,决定以音乐来表达大峡谷蕴含的变幻无穷的自然之美
3、。此后,他以十年之久的时间,完成了大峡谷组曲。本曲是其中的第三乐章,也是组曲中最著名的一个乐章。乐章开始,整个乐队以响亮的全奏滑音,模仿了驴叫声。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华彩乐段,这里,旅游者主题的音调与驴的叫声巧妙他融会在一起。这是乐曲的引子。引子之后,乐曲进入主体。第一部分,在打击乐器模仿驴蹄的节奏中,双簧管奏出了一支断断续续的,带有爵士味的诙谐曲调:音乐形象地描绘了旅游者骑驴悠然行进的神情。忽然,音乐变得急促起来,双簧管与低音单簧管相继奏出全部由三度跳进构成的下行旋律,仿佛驴子步伐踉跄地跑下山去。当驴子的嘶鸣声重又响起时,在驴蹄声和诙谐的曲调上,圆号奏出了旅游者的主题:这支气息宽广、富于歌唱
4、性的旋律,气质开朗,具有美国西部音乐风性,表达了旅游者在大自然怀抱中舒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神奇景观的衷心赞叹。这一主题在不同乐器、不同背景上反复三次,然后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前面出现过的各种音乐素材通过乐队全奏进行展开。在一声驴子的长呜中,音乐突然停顿。乐曲进入中间段落,给人们带来梦幻般的宁静。钢片琴奏出清泉般的音响,使人疑为仙乐飘飘。随后是再现段落,弦乐的明快拨奏迎来了管弦乐队全奏的高潮,有如游客驱驴在山路上疾跑,乐曲在乐队奏出的响亮的驴叫声中结束。3.歌曲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或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
5、,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再现,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4.歌曲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XO XO X -|”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之中,然后节奏紧缩并运用了切分节奏,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分别描写了
6、山间的景物,富有动感,从“烟雾”“花”直至“溪流”“野兔”动感不断增强。在4小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破了原先的静谧安详,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变化),但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想像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聆听回声教学基本要求1.欣赏回声设问:你听听这支歌讲些什么?这支歌的歌名叫什么?2.介绍回声是一首无伴奏合唱的世界名曲,从16世纪至今仍是一首经典的合唱曲目。3.复听回声;边听边看教材中的歌词,听了这首歌使你联想起什么?4.
7、师生议论。5.我们来做回声的游戏。(1)介绍方法:刚才这支歌表演是采用一支小型合唱组(几个人)间隔一小节追随一支大型合唱组,形成声音力度强弱的对比,表现出回声的效果。我们也学着做一下,我们全班45人对5人。5人模仿45人发出的声音:“噢” “噢”。(2)各组自己设计语言,做回声游戏。6.选一组做得效果最佳的表演。 7.小结:我们自己做了“回声”的实验。在音乐标记中“f ”代表强,“p ”代表弱,它是意大利文强与弱的第一个字母。 二、表演友谊的回声1.刚才我们做了“回声”的游戏,再听一首歌曲友谊的回声。2.讨论歌曲内容:为什么称“友谊的回声”。3.学唱曲调:(1)教师示范曲调,要求学生仔细听并手
8、划指挥图式。(2)先学习四行谱:前面8小节大家自学。接下去部分由教师唱。自学的时候一定要用2/4拍指挥图式一边划拍,一边轻轻的唱谱把音高与节奏唱准。(3)师生接唱四行歌谱:即学生唱前8小节,教师接唱后面的16个小节(教师后面的16小节大量是切分节奏,所以学生有困难,通过教师范唱学生听唱逐步解法)。 师生交换接唱 学生完整唱第一乐段的四行谱。4.学生自学第二乐段(最后的14小节歌谱)。5.完整唱全曲。中间部分的 , 要表现出回声的效果。6.教师要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的意境,把作品所描绘的景色表现出来,歌唱时脑海中要有画面。 第二课时一、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 教学基本要求1.力度是音乐情绪的重要手
9、段之一,力度记号是记录力度强度的标记。2.课文第41页三幅画,从人数的对比上可以看出力度的表现要求越来越高。第一幅图:一人与众人,很显然,若以同样力度起唱,他们的音量对比是p-f。第二幅图:一人与三人,虽然在力度上可能有些差别,但要表现p-f,必需作些技术上的处理。第三幅图:一人对一人,那就必需在声音技术上作精心的处理,才能做到f-p的要求的效果。3.这幅图的力度效果练习,是一个由能自然到人为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力度记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二、聆听羊肠小道1.音乐导入:听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播放羊肠小道的引子部分的驴叫。2.介绍作品名称及组曲大峡谷组曲。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
10、这一部分你能听出驴叫声及驴子在山谷的羊肠小道上上山下山的走路声。设问:在这一段音乐中你能想象旅游者骑着毛驴的情景吗?边听讲边编一个小故事,这一段主奏的乐器叫什么名称?4.谁能讲讲你从音乐中听的故事?5.欣赏乐曲第二部分。提示:如果说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驴子的,那么这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你能想像吗?6.师生讨论。7.复听第一与第二部分。提示:两部分连起来欣赏故事就较完整了,你能编出来吗?8.完整欣赏全曲。9.小结:山谷里的景色真美啊!大自然真美啊!三、表演山谷静悄悄教学基本要求1.情景导入:山谷里有声音就会产生回声,没有声音的时候是怎样的呢?山谷里有什么景色呢?2.聆听范唱第一乐段。3.师生讨论: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所以没有声音,静悄悄的。4.再听听有什么声音。范唱第二乐段,5.“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6.学唱歌谱。(1)先唱第一乐段。前4小节和第7、8小节学生唱,中间第5、6小节教师接唱。要求划4/4拍指挥图式。谁能完整唱第一部分的站起来唱!注意八分休止符。(2)第二乐段各人自学,注意八分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顿音记号。(3)讲解渐强、减弱( )记号(4)完整唱歌谱。注意前奏与问奏,进入要整齐,边唱曲调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总复习:倍数和因数》人教新课标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数学听评课记录二年级下
- 《青铜器与甲骨文》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整式的加减》听评课记录
-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数》听评课记录1
- 小学二年级口算题
- 乡村振兴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
- 上海商品交易市场进场经营合同范本
- GB/T 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