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_第1页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_第2页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_第3页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_第4页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一一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大思潮,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两朵花。从时间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humanism)作为一种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14世纪兴起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意大利,1516世纪在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得到广泛传播。然而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种表现,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却是在反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本文选取了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转变这一题目的原因。本文将概括性地谈谈20世纪西方哲学这两大思潮的演变和命运。实证主义(positivism)

2、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寻求科学、捍卫科学的面孔表现于世,尤其是这种学说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科学”作了系统的论述,而且在方法论、研究程序、研究方法上也作了具体规范性的要求,如此情况必然引起世界学者对此种哲学的重视。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众多学者论述实证主义,实施实证主义方法论,但对什么是实证主义的则各行其是。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由于科学已经取代宗教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将自然科学中卓人成效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既势所必然,又合情合理。孔德是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他对“实证的”一词人含义作了这样的

3、解释:(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时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关于实证哲学,孔德在那六卷本里给以详尽而系统的解说。如果从总体上,尤其是从表现于圣西门、孔德和涂尔干思想中去论及法国的实证主义思想,其要旨可概括十二种之多。但就其与本文所论述的内容而言,这里只择其有关孔德思想中的几点要旨。第一,在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孔德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种类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绝对的观念,拒绝对本体论的研究。第二,他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对科学的本质进行探求,因为科学是人类唯一认识客观存在世界的手段。唯科学能获取知识,进而能发现客观存在世界

4、的最高规律一人类社会规律。而完成如此之举,则必须结合人类的智力理性和人类认识世界的经验主义传统,简言之,即理性和观察的结合。第三,孔德偏爱以实证哲学去替代在他之前和与他同时代人常用的自然哲学或科学哲学。在孔德看来,他的实证哲学并非仅仅关于自然、物理世界,而是包括社会在内的一种总的学说。这种学说不仅解释了人对自然世界知识的探求,而更在于以此为基础去认识社会,去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基于如此原因,孔德相信,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研究物理世界那样,能够获取科学的结果;而对社会进行科学的研究也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就是他最先命名的社会物理学或他后来又改之为的社会学。在历史上,孔德的上述观点都可以从英国

5、经验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例如,关于反形而上学的思想,,顿就向他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家呼吁:“物理,当心形而上学”。至于经验主义鼻祖培根与激进经验主义者休谟则更以反形而上学为终身任务。也正因此,当学者们在探讨实证主义的哲学倾向、知识观以及与科学之关系时,总是把它们与培根和休谟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孔德提倡的研究社会要追随自然科学的方法,霍布斯也曾明确地有过类似的表述。然而,尽管如此,系统地把这些思想综合在一起,并把它发展为一种哲学则应归功于孔德。应当说,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其宗旨都是非常清楚的,然而这种宗旨明了、内容统一的哲学,却在本世纪20年代末,在一个曾受日尔曼帝国时期的学术

6、文化影响的地域,经过一些著名学者的培育,使老根长出新芽,又几经变种,终使原先的实证主义旧貌难辨,以至于从此之后,为辨识实证主义增添了困难。实证主义的新种(国内有的学者称之为第二代实证主义)是在30年代末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培育成功的。总体来说,这种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仍是遵循经验主义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大法是:知识来自于对可感现象界的认识,任何知识的产生都应完全归于可证实的经验。然而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并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要以对概念意义的逻辑分析加以补充,而这种补充则是区别于孔德的实证主义的根本标识,也是为什么他们要称如此学说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原因。但实际上,这一新种名称并不是单一和恒定不变的,

7、其内容经过了重大的改变。逻辑实证主义之名由费格尔于1930年首先提出。1936年后,赖欣巴赫、费格尔等人又改之为逻辑经验主义。这种名称的变换由它的内容变化所致,因为这种新种的实证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现象主义到物理主义的转变。维也纳小组的实证主义开始时追求的是所谓现象主义。信仰如此学说的人坚持认为,知识的唯一源泉是经验,一种来自于人类感官获取信息的经验;他们同时相信,哲学的任务仅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寻求有意义的命题。关于经验和知识的准则,无论是石里克,还是卡尔纳普、魏斯曼,他们都坚持认为“可证实性原则”即一切有意义的命题,真正的知识,必须首先在逻辑上确保构成命题成分的可观察性。反之,任

8、何不可观察命题都是无意义的。依据这种原则,一切形而上学的命题当然无法容身。但同时“由于它过分简单化,以致对科学语言作了过分狭窄的限制,不仅把形而上学语句排除出去,而且也把某些具有事实意义的科学语句排除出去”这种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过分狭窄的限制,很快受到众多人的反对。然而,真正使现象主义发生变革的原因还是它那强调个人经验的直接性。维也纳小组的实证主义固然在很多内容上与以孔德为代表的法国实证主义有相同之处,但在对概念需求的有意义性的分析、科学研究和知识获取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证实方可接受等方面的区别也是明显的。30年代末,由于当时的世界形势、希特勒的政治迫害以及其他的原因,“维也纳小组”不得不彻底解体

9、,其骨干分子或死亡,或外流于他国,一些外流到了美国。于是,实证主义在美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又得以新的发展,而且在4050年代,通过一大批社会科学理论家、方法论学家、研究者的努力和改造,最终又产生出一种所谓实用性的,或按布利安特的术语,称之为操作性的实证主义,从而使之在运用上进入了最兴旺的时期。这种新的、具有美国特色的实证主义,时至今日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自实证主义在美国生根之后直至70年代初,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可以说是独领风骚。甚至到了70年代之后的“方法论大战”期间,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定量研究仍是主潮(但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

10、了)。然而,实际上在20世纪初至中叶,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们普遍地对科学产生怀疑,人们对科学的发展是不是一定会带来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感到疑惑,因而这种情绪不能不反映到哲学思想上来。这就在20世纪产生了对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批判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实证主义哲学自身在方法论上由于时代局限而直接引起了其它哲学思潮的反思。“科学像是文化体内的癌瘤,它的增殖威胁着要破坏整个文化的生命,”,“它不仅威胁人的物质存在,而且更狡猾地、它还威胁着要破坏最深地扎根于我们文化生活中的传统和经验”于是人文主义崛起,并与之抗衡。人文主义要寻回人的价值、探究非理性世界,重视生命、存在、命运、人性、自由、自发性的研究,力图

11、用“质的和感知的世界、我们在里面生活着、爱着和死的世界,代之以另一个量的世界、具体化了的几何世界”“于是科学的世界一一现实的世界一一变得陌生了,并且与生命的世界完全分离,而这生命的世界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形成了西方文化上两军对垒的潮流,彼此你消我长,你长我消,交替更迭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二者对峙分立的局面始终有增无减。李凯尔特严格区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认为:“在研究自然实存时,一般说来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而在专门科学研究文化生活时一般说来则可按照历史的方法来进行。”胡塞尔强调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的哲学实证主义的误导,而接受人文哲学指导

12、。克罗齐只主张“用艺术即直觉这一定义,否定艺术具有概念知识的特性”。直到本世纪90年代美国的昂利拜尔仍主张:“任何一门科学也不能按照另一门科学的样子来裁剪;科学的进步在于它们相互之间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它们每一门服从于它所研究的对象。文学史要想具有一点科学性,首先就应该避免滑稽可笑地模仿任何个别的科学。”我们知道,从启蒙运动开始的对科学的崇拜发展到逻辑经验主义哲学那里达到了高峰,这集中表现在其依据实证科学标准所提出的意义的可证实原则中。按照这一原则,一切命题必须是在经验中可以证实的,否则就是没有意义的。这样,被作为形而上学看待的哲学,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东西。价值论、伦理学的存在也成了问题。对人

13、的关怀被对科学的关注所淹没。对这一思潮的反抗首先产生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胡塞尔也在“欧洲科学的危机”的标题下对实证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他把这看作是科学意义的危机,人的意义的危机。随后萨特更是从“自由”的角度论证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对人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促进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包括在思维方式上由实证主义方式向人文主义方式的转变。这方面的一个标志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产生。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强调了认识中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作用,知识不再被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意义证实的过程,并且意义也被解释为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以往我们在谈

14、论20世纪西方哲学时,通常提到存在两个思潮,即科学主义思潮与人文主义思潮。现在,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应当说,人文主义思潮成了哲学的主流。近代哲学的思考方式深受实证科学的影响,以之为楷模来建立认识论模式。但是这种认识模式是否适用于人文科学,却早在19世纪下半叶起,就受到了新康德主义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由于“人”这一人文科学的对象,与作为自然科学对象的“物”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人文科学自有其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与自然科学的“解释”方法不同的“理解”方法。20世纪哲学对传统哲学模式反叛的结果,进一步促成了人文思维方式的发展。这方面决定性的转折出现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哲学中,它以“生活形式”概

15、念把哲学的根据放置在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人文基础之上,并且提出“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生活形式”等系列概念,为哲学取代传统的主客体相互对峙的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框架,并且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哲学解释基础。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们(如德立达、福科、罗蒂等),主要基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框架,从如下不同的角度丰富并逐渐形成了人文思维的逻辑,这就是,真理与意义的可解释性、多元性;重视差异性,反对同一性;重视个别性,反对普遍性;以对话求得的“协同性”来取代再现事物的客观性;引进“权力”概念来解释知识的本质;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角度来解释理性、主体,等等。人文主义思潮及其思维

16、逻辑的发展趋向,在20世纪后期集中表现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后现代”是一个与“现代”相对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现代性”中发展起来的。按照福科对现代性概念的界定,现代性是一种哲学“态度”,即思想和感觉、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它表现为以主体性为核心的理性主义。这种哲学态度并且决定了现代的观念与文化形态(如人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的征服)。康德的“人是什么”的命题,论究的正是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它在认识方面宣称人为自然立法,在道德方面突显人的自由意志与道德自律。黑格尔与康德虽然在哲学形态上有较大不同,但在作为一种“态度的现代性问题上,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都强调主体性、自由、概念(理

17、念)的普遍规律作用。这些即为理性主义,它构成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哈贝马斯曾把黑格尔的主体性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A.个体主义,B.批判的权利:现代世界的原则要求,每个人都应认可的东西,应表明它自身是合理的;C.行为自由:在现代,我们才愿意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D.最后是唯心主义哲学自身,黑格尔认为,哲学把握自我意识的理念乃是现代事业。”这就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两大思潮的转变和基本主张,本文意在作简要的和客观的介绍,以期抛砖引玉。梅洛庞蒂梅洛庞蒂(MaureceMerleau-Ponty)19081961梅洛庞蒂(MaureceMerleau-Ponty)1908年3月14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罗舍

18、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则是一位军官。父亲去世,梅洛-庞蒂和母亲、哥哥、妹妹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封闭的亲密氛围中长大,以至于后来还很迷恋其童年生活。1926年讲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大学期间,梅洛-庞蒂与年龄稍长的萨特、尼赞、雷蒙阿隆、伊波利特初步相识,不过只是后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些结识为日后的诸多恩怨埋下了伏笔。1930年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证书;1947年开始兼任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出版人道主义与恐怖,涉及到马克思主义问题、人学问题等,在苏联问题上保持一种含混姿态:既批判极权主义,又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同时对苏联的许多做法(诸如对布哈林的审判)表示同情。萨

19、特正是在梅洛-庞蒂的这些文章影响下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的。1951年在第一届国际现象学会议上作了题为论语言现象学的报告;开始撰写世界的散文,目的是为了回应萨特的什么是文学。针对萨特严格地区分散文和诗歌,并且要求文学介入社会和政治的立场,梅洛-庞蒂认为伟大的散文也是诗歌,语言并不是透明的工具。这两个作品以及他在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讲座开始了语言学转向,这不仅深化了他自己的哲学,而且对于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进展,甚至对结构主义运动的出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从知觉现象学来看,他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好的解释者,同时也发挥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天才思想。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方式是

20、这样的:以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为整个理解的中枢,然后一方面用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再去重新解释胡塞尔早期、中期的东西,如还原、意向性等等,认为这两者差别特别大,但是并不一定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合乎道理,合乎理路地突破了意识现象学的藩篱,达到了“身体”的现象学,实际上是身体和意识没有根本区分开的那样一种身一心现象学。他关注的主题是身体与性爱。梅洛-庞蒂的思想带有更多的理论学术色彩,表现了现象学的风格。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主要作品有:行为的结构(1942)、知觉现象学(1945)、人道主义与恐怖(1947)、意义与无意义(1948)、辩证法的探险(1955)、符号(1960)、眼与心(1964

21、)可见的与不可见的(1964、和自然(1995、等。他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无可争议的一代哲学宗师”。编辑本段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简介梅洛庞蒂喜欢用手跟手的触摸来打比方:当我的左手和右手相碰触时,右手有碰触左手的感觉,左手有碰触右手的感觉,但这两种感觉却混沌而不可分在这里,我身体的两部分互为对方的主体,也互为对方的客体,我的身体向自己显示自身,达到内在与外在彼此交融的状态。梅洛庞蒂用“身体一主体”的概念,告诉我们身体和主体其实是同一个实在,身体既是存在着,被经验着的客体现象,又是经验着,意识着的主体。身体各部分主客关系的交替、可逆显示,便证明着我就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是我。物质和精

22、神其实在我这里是同一的,并不是像笛卡儿等二兀论者所宣称的那样,精神和肉体是平行关系或主宰关系。梅洛庞蒂受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观念的影响较深。“生活世界”的观念宣称:我们用语言、用科学规律、用理性分析所描述的世界,是内在于意识的,经过了反思后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最初感知的世界本身。梅洛庞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改造成为“知觉世界”。在我们用理性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思、描述以前,世界其实就已经呈现在那里了一一那是个最朴素的,最原初的、与人的知觉有最直接关联的生活世界。举个例子,我用手抚摸一块布料,就会立马有一种感觉呈现出来,那种感觉是不可言说的,是绝对真实的,饱满的知觉。但当我把这种感觉与抚摸其它布料的感

23、觉进行比较后,当我在心里用语言来描述这种感觉后,那种感觉便已经经过了我们意识的改造,被赋予了规定性,可描述性一一它已经不是原来那种真实饱满的知觉了,而是被抽象化为近乎单调的概念。梅洛庞蒂认为,知觉是先于意识的,知觉材料并不是意识的对象,而是身体一主体与外物接触时,外物对身体一主体最原初的呈现。知觉事先于意识反思的。梅洛庞蒂认为过去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论者,所研究的那个有各种规定性的世界,是经过了意识反思的。反思并不是一种再呈现,而是一种主动改造一一人所反思的那个世界,已经不是那个原初的世界了。这种反思会给哲学带来怎样的困境呢?就是一一世界到底是本来就有的呢,还是我们人自己想象出来的?这就是实在

24、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在梅洛庞蒂眼里,两派论者所争来争去的那个世界根本就不是生活中经历的那个原初世界,而是被反思了,被规定了的世界,是值得怀疑其真实性的。而在最真实的世界面前,所有哲学家都得保持沉默。那个世界就是“知觉世界”。知觉世界几乎是以顿悟的方式霎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的身体深深根植于世界之中,与外物“遭遇”、对话一一这就是人的生活。由于身体就是主体,生活同时就被人所知觉。知觉的来源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最初都是无条件地被人感知的,是没有经过人的意识审查的,是先于意识的。所有这些知觉圆融为一个大的环境,大的背景,即“知觉世界”。知觉世界是一种先验的人的结构性生活,而不是一个纯粹实体。所谓结

25、构性,就是说,知觉世界已经包含了生活中的一切事实形式,但这种结构性是模糊的,圆融的,不可言说的,是意识世界中各种事物规定性和可描述性的最终来源。这种先验结构,以自然世界的结构为基础,同时,人的精神主体性一一包括人对他人的知觉,对整个文化世界的知觉(应该是文化潜意识吧),都被融合在自然世界中,使知觉世界成为了一个人意识活动的大背景、大环境。“知觉世界始终是一切理性、价值和存在(被描述的具体存在物)的先行的基础。”在我们使用概念做精确区分,在对其意义作出解释以前,意义就已经存在于知觉世界之中了。所以,知觉世界不是纯粹的外界环境,而是人的因素(包括生理的和文化的)和外物的因素相互能动作用的结果。故知

26、觉世界不是被人纯粹创造,也不是被外界纯粹给予,而是一种人与外物的对话。在这里,人与世界彼此开放,全方位交流,交流的内容被记入知觉世界中。就好比两位学者对坐而谈,假如学者甲随身带了笔记本,可以随时记录谈话内容(象征人拥有感知能力),而学者乙无意记录(象征无感知能力的外物),但学者甲并不会只记录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只记录对方的话语,而是会记录双方互动的交流、交锋和共识。两位学者的地位是彼此平等的,无主客之分。知觉世界好比笔记本的记录,它不会单方面记录人或外物,而是会记录人和外物平等交流的双边过程即人在世界上的的存在情况。所以,在知觉世界里,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是不存在的。梅洛庞蒂用世界的“肉身化”来说明

27、外物与人的交流一一人固然是知觉世界的前提,但在知觉世界里,人不仅能感知到自己的身心情况,而且能感知到外物的情况,就好像外物也被纳入了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向外界延伸。不过,就好似感知左手需要右手的触碰一样,感知外物也需要人的触碰,而且左手触碰右手的知觉来自于双方,人接触世界的知觉也同样来自双方。以上是对人与外物关系的解释。而梅洛庞蒂还解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胡塞尔所说的“交互主体性”。正如前所述,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封闭对立,而是开放交流,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好比两位学者都带了笔记本,他们在谈话作记录的同时,还会交换笔记,交流对这次谈话的看法。没有一个人的知觉角度是绝对的,独立的,个人可以

28、站在别人的角度,人与人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自我与他人的这种“可逆性”,说明了意义、真理、价值是多元的,也是可以交流、转换、融合的,这使政治上的对话和更广泛的社会交往成为可能。梅洛庞蒂还谈论了语言和思想的可逆性。传统的二元论认为,思想是内核、内容,语言是外壳、形式。语言常常不能恰当表达思想,导致思想和语言的分离。梅洛庞蒂却认为思想和语言是意识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本质是统一的。他区分了“使用过的词”和“正在使用的词”。人在最初发明某个词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了那个词上,并流传下去成为具有固定含义的“使用过的词”。在发明词的那一瞬间,思想和语言是同一的。后人在重新使用那个词的时候,会遇到与前人

29、相似而不同的生活情境。这样,“使用过的词”又变为“正在使用的词”,被后人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从而与该词从前的词义有所差别,但仍与被重新使用时的新思想相一致。在诗人身上,这种词语的内涵更新以一种非常灵活的方式进行着这样,“使用过的词”与“正在使用的词”相互转化,它实际上就记录着人类意识的历程,表现着人类思想的不断更新。在晚期著作中,梅洛庞蒂把语言、思维所展现的世界称为“可见的世界”,而知觉世界的本源则为“不可见的世界”。“不可见的世界”其实就是人在世界中的的“存在”(Being)。“存在”不是实体,而是一种先于意识的结构性领域,这种结构就是人与世界“对话”的先验形式。“存在”是一种“活语言结构”

30、,是语言表达和思维活动,即“可见的世界”的来源和境域,是人与世界关系背后的最终“本体”。与康德提出的不可知觉的“物自体”本体相比,“存在”本体是可知觉的,却与“物自体”一样是不可描述的,不可见的。而且,如果说“物自体”是完全与人的存在无关的,物的自在实体的话,那么,“存在”则是与人息息相关的,外物与人共在的结构,是不纯粹的“物自体”。存在结构的不可见性,表明了人不可能认识纯粹的外在世界,人的认识其实是一种对世界的“介入”,实质上改造了世界。量子物理学中的粒子“测不准原理”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在“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世界之间同样存在着可逆性。“不可见的”因素被意识反思,转变为“可见的”经验和意

31、义。而“可见的”经验和意义会导致关于世界的理想的新观念,即思想和词义的不断更新,进而为人的未来开辟新的实践领域一一这样,“可见的”经验和意义又完成了向不可见的人的在世“存在”领域的转化。梅洛庞蒂赞扬了艺术对“存在”的直接表达性,认为不拘于形式规定的它,表达了一种先于反思的,世界的原初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是梅洛庞蒂对现有操作性的科学的批评,他认为操作性的科学只知道“可见的世界”,却1忽视了与最真实的“不可见的世界”的可逆性转化一一即只重视规定性的经验,不重视主动性的实践和创造。梅洛庞蒂对“可逆性”的广泛使用,体现了其哲学的“模糊性”一一二元对立的模糊。他是想以此来明确: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其基质只有

32、一种,就是他所谓的“肉体”。“肉体”是“存在”结构唯一的元素,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或者说,肉体世界内的一切二元对立身体一意识,主体一客体、自我一世界、思想一语言都是模糊的,暂时的。梅洛庞蒂实际上就以“知觉第一”的原则,透过知觉世界找到了一种关于存在的“一元论”。梅洛庞蒂并非要把世界归结于感觉,而是想把知识的原初,归结于一种直接可感的本源,并以之作为一切理性意识的来源。胡塞尔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1859年4月8日出生在奥匈帝国摩拉维亚(Moravia)的普罗斯尼兹(Prossnitz)的一个犹太家庭,今属捷克。因肺炎逝于

33、德国弗赖堡。他早先攻读数学、物理,1881年获博士学位,1883年起在维也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胡塞尔的大量著作有些发表于生前,有些出版于死后,有些仍在整理编辑中。重要的著作有: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沉思(1950)、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前现象学时期(1900年以前)

34、、现象学前期(19011913、和现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前两个时期主要是批评19世纪各种经验论的心理主义,发展布伦塔诺的意识意向性学说,建立了从个人特殊经验向经验的本质结构还原的“描述现象学”。他提出了一套描述现象学方法,即通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即“现象”或“现象本质”。这一方法又被称作本质还原法。胡塞尔倡导的早期现象学运动,主张在各人文学科内运用现象描述或本质还原法,从中获取较直接、较真确的知识。胡塞尔试图借助描述现象学的悬置(epoch)原则,将一切有关客观与主观事物实在性的问题都存而不论,并把一切存在判断“加上括号”排

35、除于考虑之外。他以为这一哲学立场既可避免当时自然科学中的经验论的“自然主义”,又可避免当时德国“精神科学”中的历史相对主义,从而在哲学研究中奠定具有普遍确定性的认识基础。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意识本身,尤其是意向性活动或意向关系。意向关系既包括意向作用(noesis),又包括意向对象(noema)。他认为,意向对象不是客观实体,意向作用也不是经验性活动,它们分别是聚结于意向关系体内的特定方面。他主要研究对象在意识中的显现方式,即对象的“透视性形变”、显现时的清晰度,以及意向关系体的统一化作用。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最终演变为更彻底的主观先验唯心主义。目标是使现象学还原深化为“纯粹意识”或“纯自

36、我”,以便使知识的“客观性”或确定性建立在纯主观性的基础上。经过这一还原,一切经验性内容都将被排除,只留下“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包括所谓先验自我、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他认为,先验自我是意识和意向结构的最深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心理活动和引发知识结构的总根源。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所关注的中心课题是先验意识的构成作用及主体在其特殊视界内经验到的“生活世界”。他指出,从个人生活世界向人类共同世界的过渡,是通过所谓“主体间关系体”来完成的。胡塞尔因其在现象学中的先验唯心主义与彻底主观主义的立场、观点,使他在现象学学派内部不断受到批评。但他提出的一些分析方法,在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哲学与人文科学中一直具有

37、重要影响。胡塞尔(EdmundHusserl)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萨特、梅洛一庞蒂、伽尔玛和德里达的出发点都是对胡塞尔哲学的反思。胡塞尔和康德一样是书斋里的哲学家,一生都在纯思想领域做艰辛的探索。他生前发表7部著作,但遗留的手稿比这些著作的份量大得多。胡塞尔是犹太人,晚年遭纳粹迫害。死后他的妻子把他的全部手稿转移至比利时的卢汶大学保存,战后成立“胡塞尔档案馆”,对胡塞尔用速记法写下的手稿加以整理编辑,出版胡塞尔文集,这项工作至今还没有完成。我们按照胡塞尔发表的7部著作,把他的思想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数学和逻辑基础的研究。胡塞尔是数学博士,1853年随布伦坦诺学哲学,

38、受其经验主义影响。胡塞尔1891年发表算术哲学:心理和逻辑研究,探讨数学、逻辑与心理学的关系,弗雷格对之严加批判,认为胡塞尔的观点受流行的心理主义思潮影响。胡塞尔本人也自觉有不妥之处,遂重新研究逻辑基础问题。第二阶段:创立现象学。以逻辑研究(1900-1901)为标志,第一卷是对心理主义的批判,第二卷建立了“描述心理学方法”,实际上是现象学方法。第三阶段:把现象学发展为先验唯心论。作为严格的哲学(1910)已包含了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过渡,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于1913年出版,后两卷死后出版)、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的沉思(1931)等书提出“现象学还愿”和“先

39、验自我”对世界的构造。第四阶段:向生活世界的转变。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前两部分于1936年出版)一书中,对自己的唯理智主义倾向做了自我批评,把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自我的创造物。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德军东线参谋长11位粉丝为了使哲学成为严格的科学,胡塞尔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一种方法的操作,找到哲学的“阿基米德点”和“第一原理”。他所发现并完善的现象方法便是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给人们提供一种彻底改变了的观点:,即“回到事情本身”的观点。这里所说的“事情(Sachen)”并不是客观事物,而是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如自然物质、数理实体、价值、情感、意志、愿望等既有物理的东西,又有心

40、理的东西。胡塞尔把所有呈现在意识中的东西统称为现象。由此可见,所谓回到事情本身,乃是回到意识领域、意识现象。胡塞尔认为,哲学既不应当从物质出发去解释精神(把精神还原成物质),也不应当从精神出发去解释物质(把物质还原成精神)。只有回到事情本身,直面现象,才能避免传统的心物分裂的二元论。返回事情本身所操作的方法也称为现象学还原法,它主要由本质还原法和先验还原法构成。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不分先后的,不过在具体表述时有个先后顺序。在进行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操作时,还有一个必要环节或必备条件,那就是现象学的“悬搁”或“加括号”。、现象学的“悬搁”或“加括号”“悬搁(epoche)”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怀

41、疑论哲学家,意思指中止判断或将判断搁置起来,对一切给予的东西打上可疑的记号。胡塞尔借用这个术语来表示现象学对经验的事实世界采取的一个根本立场。对此,胡塞尔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加括号”。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可以把试题的某一部分放进括号里,暂时不顾及它,先解其他部分,然后再来解这一部分。这并不影响对整道题的解答,而且有时还必须这样做。胡塞尔企图通过把古往今来的思想观点和哲学主张放进括号里,存而不论,从而追求哲学绝对自明的开端。另外,这样做还可以防止转移论题,杜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新运用未经审查的间接知识。现象学的悬搁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对存在加括号,即排除对自然界和人的世间存在的信仰,对现

42、实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不予考虑,从而直观现象本身;二是对历史加括号,即把历史上关于世界的种种观念、思想、见解搁置一旁,使其失效,不作为前提和出发点。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哲学立场上的独立性和方法上的自由性,而且也满足了严格科学的哲学应当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要求。摆脱了各种假设的干扰,人们就可以转向呈现在意识中的东西,回到事情本身。、本质还原的方法本质还原(Eidetischereduktion)又称本质直观,它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的规律为目标的认识方法。本质(Wesen)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和观念(Idee)这个词大体上是同义的。在胡塞尔看来,本质不是现象背后隐蔽着的东

43、西,本质就在现象之中。具体而言,本质乃是现象中稳定的、一般的、变中不变的东西,即诸变体之中不变的常项。本质是观念的、先验的,但又直接呈现在意识(现象)中。本质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先天的观念性,而不是一种经验的事实性。获取本质的手段是抽象,但这种抽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思维的抽象,而是本质直观的抽象。人们通常认为只能直观到个别的、特殊的东西,不能直观到本质的东西。胡塞尔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他看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直观:一种是感性直观,它的对象是个别的事物;另一种是本质直观,它的对象是一般的观念或本质。本质直观不能离开感性直观来进行,它只能建立在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直观的基础之上。人们不需要凭借任何逻

44、辑推理,只要在直观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那种东西上面,就能直接把握本质。这种直接获取本质的方式,可以通过一种叫做“自由想像的变更”的具体做法来实施。“自由想像的变更”的操作步骤是:以个别的、特殊事物为出发点先描述一个例子,然后在想像中变更描述中的宾词,这种变更过程本身是随意的,不受限制的。每次变更后都要问一问:变更后所描述的对象是否还是原来同一个对象?在这样做时,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在变更过程中以及变更所产生的变项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常项,这个常项便是现象学所认为的本质。例如,为了发现树的本质,我可以想像一棵树(如松树),然后变更这个想像,让它变成一棵樟树或杨树,落了叶的树或枝叶繁

45、茂的树,直到发现它不再是树为止。如果我们忽略那些复杂多变项而关注变更中的统一,树的本质就能呈现出来,剩下的工作便是将它原本地陈述出来。2007-8-408:42德军东线参谋长11位粉丝回复胡塞尔认为,本质直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明证性(Evi-dent),它满足了本质科学对明证性的要求。在他看来,明证的直观是最确切意义上的认识。他还明确地把直观称作是“一切原则之原则”,即“每一种原初给与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可说是在其机体的现实中)给与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与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与的限度内被理解”。因此,直观本身不能用任何标准来检验,相反,直观是检验其他非直接认

46、识的标准。然而,也应看到本质直观虽然解决了本质认识问题,但它本身解决不了本质的存在方式问题,也不探索主体认识为什么能切中对象的问题。另外,既然本质还原是在意识活动中进行的,那么本质的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根源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本质还原方法的能力范围,它们由先验还原方法来解决。三、先验还原的方法本质还原排除了个别的事实,获得了一般本质,使本质科学得以建立。胡塞尔认为,仅仅停留于本质还原,不进行进一步的先验还原(Transzendentalereduktion),任何本质科学都还处在自然观点之中,真正哲学的观点尚未显露。胡塞尔所说的自然的观点是:人们通常把世界看成被经验到和尚未经验到

47、的东西的总和,这些东西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意识本身是人这一独特生命有机体的机能。认识是一种自然事实,遵循自然规律。世界提供给我们经验,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对世界进行判断,形成理论。自然的观点的一个根本缺陷是不考虑认识是如何可能的,不对认识的可能性进行反思。哲学的观点则与之相反,它试图解决认识的可能性问题。为此,它必须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意识之外是否存在独立于意识的对象?第二,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切中”其对象第三,认识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胡塞尔认为,要解答这些问题,不能预先假设自在之物的存在以及意识的自然存在。这要求执行彻底的、普遍的悬搁,把有关认识对象的自在存在

48、和认识主体在世界中的存在的信念搁置起来,判为无效。这样做我们就能从自然的态度转向对认识的可能性进行反思的哲学态度,为解决认识的可能性问题奠定可靠的基础。为了把握先验还原,我们必须先弄清“先验”这个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含义。这个概念来源于康德。康德把这样一些认识称为先验的,这些认识不是与对象有关,而只与我们认识对象的方式有关,只要这种认识方式是在先天可能的范围内。胡塞尔在康德的意义上使用先验这个词,表示一种对认识可能性问题的考察方式。它不考虑认识是否可能,而讯问认识如何可能,着重研究意识的对象如何向意识显现,意识如何构成意识的对象。这表明胡塞尔采取一种先验唯心主义的立场。所以,在胡塞尔那里,先

49、验还原乃是向先验主体性(或纯粹意识)回复的全部方法或途径。一般说来,胡塞尔论述过的通向先验主体性的道路有四条:意向心理学的道路;笛卡尔式的怀疑道路;康德式的理性批判道路;经由“生活世界”的道路。这里我们选取笛卡尔的道路来说明先验还原方法的具体操作。这条道路以怀疑主义为出发点。在认识批判的开端,整个世界,无论物理的和心理的自然存在,还是人的自我以及有关世界的认识都被打上可疑的标记,它们的有效性被搁置起来,总之,我们对它们中止判断。这种中止判断意味着认识论的无前设性。认识论既然是无基础、无前提的没有任何依靠,那么它就必须单靠自己创造出一种第一性的认识。胡塞尔认为认识论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我做出一切对

50、我都可疑这个判断时,我在作判断这却是无可置疑的。懂得了这一点,再坚持普遍怀疑便会导致背谬。无论我知觉、想像、判断、推理等意识行为具有可靠性还是不具有可靠性,无论这些行为具有对象还是不具有对象,这些行为本身是绝对明晰和肯定的。这样,我们便为认识论找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我思(或纯粹意识)。胡塞尔认为,纯粹意识作为现象学还原的剩余物,具有“意向活动(noesis)”和“意向对象(noema)”相互关联的意向性结构。“意向性(Intentionalitat)”原是经院哲学的用语后来在哲学术语中几乎消失。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坦诺把它重新引进哲学和心理学,用以标明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区别。他认为,心理现象与物理

51、现象的区别在于意向性。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在于它们总是指向某个对象。心理现象乃是一种在自身中意向地含有一个对象的现象。胡塞尔接受并发展了布伦坦诺的意向性理论。他把意向性作为现象学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用以标志所有意识的本己特性,即所有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识是由意向活动和意向对象组成的两合体。意向活动和意向对象作为纯粹意识的有机构成要素,是不可分割的。这样,传统本体论的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在经过先验还原之后转变成了纯粹意识内部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的对立;传统认识论中的知性与事物的一致性问题在这里转变成了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的相合关系问题。对于胡塞尔来说意向性这一概念所揭示的不仅仅是意识

52、对某个对象的指向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在自身活动中构造种种对象的能力。也就是说,意向性在先验现象学中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意识活动的“朝向特征”,而且还意味着对意识对象的“创造功能”。在胡塞尔看来,我思(纯粹意识)不仅包括对象,而且还赋予对象以意义。2007-8-408:42回复德军东线参谋长11位粉丝3楼任何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是由于它具有特定的意义。然而,对象的意义不是对象自身所固有的,而是由意识活动的主体(自我)给予的。纯粹意识之所以能构造意向对象,乃是因为纯粹意识的主体一一先验自我能够赋予一堆杂多的感觉材料以意义,从而把它们统摄为一个对象。意识指某物无非是自我带着特定的质料和意义朝向它

53、的对象。因此,胡塞尔断言,不仅个别事物,而且整个客观世界都是在纯粹意识这个第一性的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世界无非是先验自我(或先验主体性)的构造成就。这就是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按照胡塞尔的理解,先验还原把我们带入真正哲学的观点,带入世界的本原一一纯粹意识。既然世界是先验自我的构造成就,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世界的终极基础,而且也是知识确实可靠的最后根据,当然它也是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根本保证。然而,有关纯粹意识、先验构造的理论却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体系的最大破绽。一方面,先验自我、纯粹意识不过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假设,缺乏现象学所要求的直观明证性;另一方面,先验构造理论无非是费希特式的自我创造非我

54、理论的精致化,完全陷入了唯我论的困境,即使胡塞尔的所谓先验自我不再是世间的经验自我(其间隔着先验还原),这种困境依然存在。为了摆脱唯我论的困境胡塞尔提出“主体际(Intersubjektivitat)”概念,认为世界不是作为个体的先验自我的意识活动的对象而是作为个体的主体际社团的意识活动的对象。这即是说,除了“自我”存在,还有其他“自我”的存在,“自我”是复数的。实在的事物是在“主体际”社团的意识活动中构成的。这样看来,胡塞尔便在一定的意义上克服了唯我论。但是这种克服成功与否,还要取决于胡塞尔如何由自我通达他我由先验唯我论通向先验主体际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胡塞尔在晚年更多地致力于探讨先验主体

55、际性问题。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作者迈克尔彼发表时间:点击次师承关系及差异数:255所载刊物: HYPERLINK /133466332.html /133466332.html关键词: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中图分类信息:转载情况:内容摘要:本文对后结构主义进行某种解释,以把它与后现代主义以及它的前驱运动-结构主义区分开来。同时对对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进行了区分。文章内容:在这篇论文中,我要对后结构主义进行某种解释,以把它与后现代主义以及它的前驱运动-结构主义区分开来。重要的是,我要用一定的篇幅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界定,因为,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与后结

56、构主义混为一谈,或者被有意地与后结构主义合二为一。虽然在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哲学和历史的重叠,但是,重要的是要对两者加以区分,以便鉴赏它们各自的学术系谱以及它们的理论轨迹及其应用。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术语。它经常被与另外一个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术语,即后现代主义混为一谈。而且,某些批评家也的确争辩说,借助于既定的用法模式,后者已经逐渐包含了后结构主义。我则坚持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差异,通过了解它们所研究的理论对象,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理解这些差异。简单地说,后结构主义把“结构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对象,而后现代主义则把“现代主义”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了进一步区分

57、这两个术语,我们需要以一种基本的方法对结构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定义,探讨它们各自与其对象的关系的本性。我将首先讨论“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有两个用途:首先,它指称大约开始于19世纪末的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在首先的意义上指称19世纪以来艺术的发展,它被具有代表性地用作突出现代艺术家的方法、风格或态度,特别是艺术家与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为基础的古典和传统表达方法的处心积虑的决裂;其次,从历史和哲学上说,它指称“现代性”,即紧随中世纪而来的时代或时期。在这两层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个关系可以被简洁地表达为:“现代主义”和“现代性”涉及到与古代、古典和传统所做的颇具自我意

58、识特色的决裂,以及对新颖或当下的强调,HJ.斯尔弗曼(HJ.Silverman)指出:“艺术、文学和哲学中的现代主义牵涉到了新颖、与传统的决裂、进步、持续发展、来自或者是主体的立场或者是客体性的主张的知识它牵涉到向意识流、被经历过的和内在的时间意识、超越的主体性、被叙述的记忆和意识的转变的转变。”山我们可以补充说,它还涉及到从总体上相信或假定,与古典主义或传统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在某种意义上要优于古代,简单地说,这只是因为,在历史发展的序列中,现代来得更晚一些。从哲学的角度说,哲学中的现代主义开始于文艺复兴,即起始于培根和笛卡尔的思想。在哲学(和神学)方面,现代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以知识的更新和人类

59、进步信念为支柱,以经验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运动。它可能突出地体现为康德的“批判”哲学和让传统的信念隶属于批判的知识进步的观念。美国文学批评家C.格林贝格(GGreenberg)把现代主义定义为一种朝向完全自我参照的自律的艺术实践的历史倾向。在那篇如今已经很有名气的关于现代主义绘画的论文中,他写道:“我把现代主义与起始于康德的自我批判倾向的强彳一它几乎是聚变看作同一件事情。因为,康德是第一个对批判的手段自身进行批判的人,我把康德看作第一个真正的现代主义者。就像我所认为的那样,现代主义的本质在于使用一个学科的有特色的方法去批判该学科自身,而这种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这个学科,而是把它更稳固地规定在它

60、的能力范围之中。康德使用逻辑确立逻辑的界限,而且当他从古老的裁决中抽身而去的时候,逻辑的地位依然稳固如初。”2M.H.阿布拉姆斯(M.H.Abrams)提出,现代主义涉及到与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传统基础的自觉和激进的决裂,这个决裂的先驱就是那些对我们文化的确定性(包括西方的自我概念)提出疑问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的意义相关,后现代主义也具有两种一般性的意义:在美学意义上,它可以被用来特指追随现代主义或者作为它的反应的艺术的发展;在历史和哲学意义上,它指称一个时期“后现代性”一一或者社会风尚。在第二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代表了现代性的一种变化或现代性背后的一种价值和实践体系的激进的变迁。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