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句子默写.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O(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o(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4)写山“奇”的句子:-(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句子是:j.按要求默写以下句子。回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回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回写夏水迅疾的句子团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根据课文内容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比照的手法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是:o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的语句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由景物推及人情语句是:

2、 o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 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 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 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拔阅为务。朝仪 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

3、之,赐以束帛。及发,公卿于征虏亭,供 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参考答案(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

4、清倒影,绝噌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鱼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容许、同意、应允同“邀”邀请.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声。(太宗)与他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非常敬重他,认为他很特别。.众人为陶弘景送行的场面宏大,深受众人爱戴。(及发,公卿于征房亭,供帐甚盛,车马 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沈约敬仰他的志向气节,屡次写信邀请他,(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 太宗钦佩他的高风清名

5、,召他到后堂,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非常敬重他,认为他很特别。(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乐在林泉的情趣(归隐林泉的志趣)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 自得。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1)使澄清(2)打水,取水 (3)于是.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这泉水清澈而白净,品尝井水,(味道)十分甘甜,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甲文作者陶弘景表达了与古代知音共赏美景、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美好愿望; 乙文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 13.

6、 只是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摘下,取下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水藻、花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 影子吧。刚到之时,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答案第1页,共3页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之后,甲文中对月夜景色的美妙描绘,乙文中说到,任何事都有可 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快乐。都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交相辉映;(2)坠落; (3)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4)停止(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2)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碧绿的河水蜿蜒曲折。【例如一】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甲文中的“高

7、峰入云”和【乙】文中的“绝壁干 天,孤峰入云”表现了山的高峻。院子里 只是 曾经 至I,靠近D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 的影子。甲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以及乙文“假设人悟此,虽兵阵 相接,鼓声如雷霆,进那么死敌,退那么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这几句话虽然时间不同, 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乐观、旷达、随缘自适。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1)阙同“缺”,空隙、缺口(2)逆流而上(3)踩,踏(4)这(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8、。甲: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溪破其中出。CA例如: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 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 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 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 分)“阙”通“缺”,空缺 即使凭借或依靠平息或停止(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答案第2页,共3页(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

9、谷,就会流连忘返。湍急悲哀或凄凉B答案第3页,共3页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已。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天 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 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有删改)(注)除:任命。填咽:形容行人、车马拥挤。止:居住。累:屡次。.请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时沈约为东阳郡守.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字词。沉鳞竞跃*与其奇者诏许之累书要之*.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陶弘景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阅读(乙)文说说哪些地方看出他受世人推

10、崇。.阅读(甲)文划线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并在(乙)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佐证。(二)阅读以下两那么短文,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清白堂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统不可竭。当大 试卷第2页,共9页 暑时,饮之假设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假设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甚 或雨作云

11、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 茗试之,那么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 侧,日:“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注释)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芟(shM):除草。扃(jidng):关锁。续(养ng): 原指井绳,此指提水。饵:吃。规:典范,典范。忝(tian):玷污。.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扃而澄之(2)三日而后汲视(3)因署其堂 .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局部断句。(限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

12、意思。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绽不可竭。.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分别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愿望?(三)阅读下面的两那么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假设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酶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始至之日,盗贼满野,狱讼充满;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 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

13、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 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 深而明,夏凉而冬温。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曰:“乐哉游乎!予弟子由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有删选)(注)哺:吃。糟:酒糟。啜:喝。酸:米酒。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1074年,苏轼被排挤出朝廷,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 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解释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时相与登览()(

14、4)撷园蔬()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始至之日,盗贼满野,狱讼充满。.乙文中的“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意思是说:我到哪里都不会不快 乐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在甲乙两文中都 有表达,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乙)故郭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千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 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注:干:直冲。被:普及。信:随意。荡:清除。颐物:怡情养性。衷: 内心。.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词。(1)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鸡鸣不已 试卷第4页,共9页.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绿嶂百重,清川万转。.(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五)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16、,解衣欲睡,月色入月,欣旌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未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楚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 脱,苣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莲,进那么死敌,退那么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 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怎么:如此,这样。 20.解释以下加点的词。(1)月色入户() *(2)但少闲

17、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4)思欲就亭止息()2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A.如吾两人者耳莺飞戾天者 B.遂至承大寺肃遂拜蒙母 C.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假设人悟此猛浪假设奔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两文所展露的胸怀有什么共同之 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六)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18、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 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 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 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节选自徐霞客游大理日记)注:派:量词。界:隔断。穹:隆起。骈:并列。.用

19、/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解释以下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3)蹑峻凌崖 (4)其崖高穹溪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试卷第6页,共9页(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七)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

20、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渔者歌日温故而知新B.回清倒影 香远益清 C.猿鸣三声泪沾裳 士别三日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29.以下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第二段中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3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 景特点和时代变化。(八)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至于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