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方案_第1页
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方案_第2页
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方案_第3页
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方案_第4页
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2、项目主管单位3、项目实施单位4、项目法人代表5、项目性质6、项目拟建地址7、项目建设内容8、项目建设期限9、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二、建设宗旨及依据1、建设宗旨2、建设依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实施意义一、项目的背景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项目实施的意义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二、地形三、气象四、水文五、地震六、水文地质七、矿产资源八、土壤植被九、生态资源十、市政设施十一、资源评价第四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三、项目实施计划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一、环境

2、保护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一)劳动安全(二)职业卫生第六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一、项目的实施原则及组织二、项目运行的管理机构三、劳动定员情况第七章 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工程投资估算1、工程投资估算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依据3、固定资产投资价值确定二、资金筹措第八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分析二、生态效益分析第九章结论与建议第十章 附件一、附件1、附概算2、附图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xxxxxx农业生态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 殖项目工程2、项目主管单位:3、项目实施单位:4、项目法人代表:5、项目性质:项目属于新建的生态农业项目6、项目拟建地址:拟在xxx市区以北,

3、东至 xx路,南至xx渠,西至xx工业 园区,北至xxx界,东西宽16至21公里,南北长9至15公里, 规划总用地约210平方公里。7、项目建设内容:拟在规划的农业生态园区内,采用生态固沙的方式,保持 水土并在山体、沙地进行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建设特色优势农业研究基地, 养殖奶牛2000头、家禽20000 只、食用蜗牛100000只、鹿1000只、蜜蜂养殖基地 6座、狐 狸500只、果子狸500只、麝鼠300只、麝狸400只。特色经济林1231800 m2,其中:棉花种植园 198000 m2、枸 杞种植基地 168000 m2、葡萄种植园 333000 m2、大枣种植园 266400 m

4、2、水晶梨种植园 133200 m2、苹果种植园 133200 m2、 枸杞深加工基地 26360 m2o药材种植基地工程,其中:板蓝根种植园27000 m2、山药5种植基地3330 m、芦荟种植基地6660吊、天麻种植基地6500 m2、绿化苗木种植基地 3座,特色农产品种植,地被植物种植 基地1座,建设相应的支持服务体系。8、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3年,即2008-2010年9、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1)、项目概算总投资:2255.03万元。(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255.03万元。其中:申请贷款:1578.52万元财政拨款及企业自筹资金:676.51万元二、建设宗旨及依

5、据1、建设宗旨充分利用项目区土地资源优势,以农业为龙头,配套特色 养殖;以生态为目标,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生重点、 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对项目区水土、植被的恢 复改造,充分利用自然界生物循环理论,逐步构建良性循环的 生态农业系统,实现项目区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充分发 挥项目区在ssss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构 建ssss人与自然的和谐服务。2、建设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

6、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8)、 xxx市总体规划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实施意义一、项目的背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重大 民生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解 决力度,中发(2005)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 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 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作为各级政府高度重 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 政策主张和举措,为ssss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

7、收入创造了的政策环境。同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政府适时推进 西部崛起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为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ssss作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粮 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稳定建立,农村社会经济发 展滞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如何建立起支持农业发展 的投入、运行、保障机制,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 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最终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ssss市委、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崛 起的机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

8、民增收、农村稳定,推进区 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 业基础设施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 保粮食安全,节本降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实施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农畜产品 加工“百龙工程”、农业支持服务体系等重点工程;切实增加农 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增加农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 外资规模,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农业 特色产业,提升ssss农产品规模和档次等政策措施。为此,我公司参照多年来开发治理积累的经验,利用项目 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以生

9、态链和产业链的为主线,实施流域综 合治理。通过对项目区山地、沙地开发、建立生态优势农产品 生产基地及特色养殖业基地,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 成相对完善的生态链;依托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农畜产品 加工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转化增值率,加 快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促进 ssss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工程的建设,立足于 ssss的农业资源优势,整合农业 资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农产品基地,在增加优质农产 品供给的同时,引导当地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种植、 养殖方式,促进ssss农业结构调整,

10、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 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该项目的建设将为缓解土地资源对农业的制约提供新思 路。耕地是农业的基本依托,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不 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工业建设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ssss的耕地数量逐年锐减,如何保护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利用 荒滩荒坡,缓解耕地减少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 ssss政 府在推动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ssss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具上游基地建设滞后的矛 盾凸现,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规模小,多数是农户分散经 营、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龙头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不足, 这已成为ssss

11、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体系“龙头企业 +中介组织+基地+农户”模式中的中间 环节,在产业化发展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农产品生产 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龙头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而且将辐 射和带动周围农户,形成互动,是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 重要环节。该项目的建设将加快 ssss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完成山地、沙地开发1932公顷,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可为改善ssss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 基础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可以实现项目区自然生态良性循 环,改善当地环境质量,缓解土地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12、,并为推 动ssss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将产生明显的经济、 社会效益,因此建设xxxxxx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 养殖业项目工程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三、项目实施的意义项目建成后,将改善ssss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加快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壮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 有效改善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大力保护项目区水资源及植被状 况,有效涵养、调节 ssss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达到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效果。同时,项目建成后,园 区经济、社会效益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内容 将更加丰富,可大大吸纳 ssss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带 动与农业

13、相关的其它产业增加产值。扩大ssss知名度和影响力,使ssss旅游业内容更加丰富。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ssss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蒙、甘交界地带,东 临吴忠市、南接固原市、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西与甘 肃省景泰县接壤,市域范围界于东经104 17- -106 10,北10 纬36 06 37 50,之间。市区南依黄河,界于东经104 17, 106 10,北纬36 58, 37 43之间,距银川市166公里, 距吴忠市143公里,距固原市 241公里。市域总面积 15743平 方公里。项目区距离 ssss市区约9公里,总用地约210平方公 里。二、地形项目区位于黄河冲积平

14、原以北,属黄土丘陵山地、台地,其西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边缘,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势北高南 低,台地上沟壑纵横,冲沟交错,沙化严重。境内地形呈北高(台地)中低(沙谷)西高(阶地),平原依次排列,海拨高度 1220 米一 1440 米。根据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山地、谷地、台地、阶地、河谷和沙丘五大单元。山地、台地、阶地及河谷是本地区主要地貌, 由砾岩、砂岩和红褐色粘土组成,西北部沙丘多为黄褐色粉细 砂,松散、流动性强,可覆于各种地貌之上。三、气象中卫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处内陆,靠近沙漠,是典型 的大陆性兼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寒漫长、夏少酷暑、雨雪 稀少、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

15、 差大。1、气温(1)历年日极端最高温度 37.6 C,(发生于1971年7月 29 日)。(2)历年日极端最低气温-29.2 C (发生于1975年12月 12 日)。11(3)历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2.6 C (最热月为7月)。(4)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1 C (最冷月为元月)。2、气压(1)历年平均最高气压 878.8毫米,发生日期1977年。(2)历年平均最低气压 877.8毫米,发生日期1964年。(3)历年月最高气压 888.0毫米,发生日期1975年12月。(4)历年月最低气压 867.9毫米,发生日期1971年7月5日(5)历年极端最高气压 907.6毫米,发生日期 19

16、59年4 月5日。(6)历年极端最低气压 856.9毫米,发生日期 1965年4 月14日。3、降水量(1)年平均降水量188.4毫米。(2)历年全年最大降水量 308.2毫米,发生日期1978年。(3)历年全年最小降水量 86.5毫米,发生日期1966年。(4)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 68.3毫米,发生日期1968年8月1日。(5)月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月123456789r 101112份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平均.1715325731134.0.8值62.6.974、蒸发量(1)历年最大全年蒸发量 2288.4毫米,发生年份1969年12(2)历年最小全年蒸发

17、量 1692.5毫米,发生年份1975年。(3)历年年平均蒸发量 1947.5毫米。(4)历年最大逐月蒸发量 347.4毫米,发生月份1969年6 月。(5)历年最小逐月蒸发量 22.5毫米,发生月份1975年12 月。(6)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单位:毫米月份1月2月3月41月5月6月7月_8月9月101月11月12月平 均 值51.271.2159.0266.2288.7283.5253.9217.6155.9131.472.943.05、湿度(1)历年最高月湿度(相对湿度)81%,发生年月:1961年8月。(2)历年最低月相对湿度 34%,发生年月:1978年4月。历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单位:

18、%月 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值一5351494753586670716764601959- 1980 年 22 年平均值:59%。6、日照:平均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比单位:小时.月123456789101112份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平均 日照213.9200.6222.5236.2270.1283268.5256.3221.2236.0210.6212.013时数日照 百分 率706660606265606160687072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833.9小时。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64%7、大风、沙暴:(1)大风指数(8级)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

19、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1.91.00.4最多215772322122最少000000000000(2)风沙指数月 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2.03.04.1最多9141419171112943118最少21212111000018、风向与风速:历年逐月平均风速单位:米/秒月 份1月2_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风速2.082.792.525.222.942.432.362.402.081.322.161.99年平均

20、风速3.1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2)风向统计NNNENENEEEEESSESSESSSWSWSWWW143.460.824.362.5018.094.452.730.230.912.002.002.003.419、冻土 :(1)年平均无霜冻期(大于 0度)为167天。一般十月份 由现初霜,来年4月终霜。(2)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83cm,发生日期1968年2月。(3)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6cm,发生日期1968年1月。四、水文水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构成。平均年总量329.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量为 328.52亿立方米,占年总水量的 99.56%,分布很不均匀。项目区年有水量0.8

21、1亿立方米,只占总水量的2.5%。1、地表水有天然地表水和过境黄河水两部分。其中过境黄河水量为328.14亿立方米,占地表水量的 99.88%,水质良好,既有肥水 淤积之便,又有自流引灌之利,是全市生产、生活主要水源。天然地表水少,通过季节性河流、洪沟汇流或潜流补入平原, 年平均汇水量为 0.38亿立方米,丰水年有 0.52亿立方米。平 均每平方公里产水 0.77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汇水径流量年均为 7.7毫米,不足宁夏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致使 占91.7%的山区、沙漠区土地缺水。2、地下水据勘测,地下水资源 14410万立方米,占总水量的 0.44%。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差别

22、大,分布多寡悬殊,项目区地下水 资源十分贫乏,为4310万立方米,且埋藏深,水质差,难以开15米利用。3、可用量自古以来,中卫人民利用黄河灌溉之便,不断发展灌溉农 业经济。据史料记载,西汉已引河开渠,灌溉屯耕。元代有引 黄灌溉蜘蛛渠。明代黄河两岸有灌溉干渠12条,灌田21万余亩,清代发展为16条,灌溉面积扩大到 31万多亩。民国年间 析由中宁县后,境内有干渠14条,灌地23万亩。至1949年,干渠只有9条,溉地减少为22万亩。到1993年,已建有设施 较为配套齐备的4大渠系,灌溉面积增加到 33.83万亩,均赖 黄河过境水利资源。止匕外,还巧用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 农牧业生产和供人畜饮水。

23、1949年前,山旱地区多用拦洪漫地、 截引潜流泉水灌地耕种和蓄水饮用,山川人民还开挖土圆小井 饮用地下水。1950年以来,对干旱山区的天然地表水和宜于开 发利用的地下水进行开采利用。六七十年代进行小水库、塘坝 工程建设,80年代重点发展打井抗旱、截引潜流泉水灌溉、蓄 水。至1993年,先后在南部山区和西北部沙漠边缘小盆地中兴 建水库、塘坝5处,有效库容量达 220万立方米,打成大口深 井85眼、机井97眼,灌地0.34万亩。同时,在灌区平原乡村 普及手压钢管井。城镇工矿区基本实现了深机井自来水,供应 工业生产及群众生活。全市地表、地下水利用总量年均3.29亿立方米,最高达8.21亿立方米,占总

24、水量的2.5%,其中黄河过 境水年均引用量为 4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1.85%;利用天然地表 水年均400万立方米,占全市汇流地表水总量的10.53%。五、地震161、地质构造ssss从地震构造背景看,处于活动构造的青藏块体东北边 缘。南部海原县城南侧、西华山、月亮山一带,有世界著名的 海原深大活动断裂带;东部在中宁县城东南有烟筒山断裂带; 北部在中卫城区南部的夜明山、香山和天景山山前一带,有香 山一一天景山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西起甘塘以西景泰南、东 南至固原七营一带,全长约240公里,贯穿全市,它与北部的烟筒山断裂带、清水河断裂带、牛首山一一罗山断裂带、海原 断裂带共同组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弧

25、形断裂带,这些活动断裂 带与强震甚至大震关系密切。2、地震活动中卫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中强地震,又多次遭邻区强震波 及破坏。其中南部在1920年12月16日,沿海原活动断裂带发 生了一次8.5级特大地震,该地震造成了 23万人死亡,海原、 固原、西吉、静宁等地的建筑物几乎夷为平地,地震烈度达到 12度,是我国地震烈度最高的地震;北部中卫永康南1709年10月14日,沿天景山活动断裂带发生了一次7.3级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东部中宁 1561年7月25日,发生了一次 7.3 级地震。3、震情分析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ssss大部分地区属8度烈度区,海原为9度烈度区。据专家预

26、测,ssss潜在发震构造仍然是历史上发生过大地 震的断层,有发生6-7.5级地震的危险。ssss被自治区列为重17点监测区域,防御五级以上。六、水文地质属全新统及上更新统粗粒物质组成的含水岩组,其纵向与 横向均有较大变化,纵向自西向东,含水层由厚变薄,含水层 的岩石颗粒由粗变细,矿化度由低变高。横向:平原北部近山 地区为粗相沿积带,自北向南颗粒由粗变细。七、矿产资源市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膏、煤炭、铜、铁、白云岩、 陶土、芒硝、石油、天然气等 20多种。石膏储量70多亿吨,品 位高、开采条件好;煤炭储量 12亿吨,属低灰、低磷、低硫、 高密度、高强度、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八、土壤植被项目区

27、内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种类较多,具有独特的植被 风貌和自然环境。土壤可划分四大类型:砾石、砂岩、红褐色 粘土及细砂。植被可分为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干旱草原及 灌丛草原四个类型。九、生态资源项目区内以山地、台地、河谷、沙丘为核心组成了多样化 的生态环境,西部风貌特点突生,沿山一带自西向东分布着新 安寺、姑姑塔、长城庙及断壁残恒的长城,历史文化古迹与独 特地貌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一幅优美的“流动画卷”。十、市政设施项目区内市政设施基础差,基本为原生态地貌,项目区内 道路均为土路,无硬化路面;用地西侧引北干渠有一道阿盟扬18水干渠,贯穿用地南北;干渠一侧为110Kx扃压线路;供水及排水工程均无。十一

28、、资源评价1、地形地貌根据对项目区内地形地貌量化分析,区域内高差达200米,近一半的用地为山地,高差大,不能作为项目区的建设,可保 留原生态地貌,两山之间的河谷土质多为黄褐色粘土,只要能 引水灌溉可作为经济林种植用地;西部台地虽有部分地区有沙 漠化现象,但地势变化不大,利于项目区建设;沿山一带结合 现有古迹可建成城市森林公园。2、生态及矿产资源本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降水多少决定植被的生长状况; 矿产资源丰富,但未进行系统勘察,矿点分布较散,盲目的开 采对矿藏及当地的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3、市政设施现有市政设施基础差,当前建设的投入大。第四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循环经济理

29、论是建设生态农业及特色养殖业的支撑理论。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物质、 能量的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 以“整 体、协调、循环、再生”为总的指导思想,按照“生态化、资 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建设示范项目。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19 导,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特色养殖业的优势,形成 一个经济、合理、完整、多层次、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系统。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采用生态固沙的方式,保持水土并在山体、沙地进行绿化; 种植生态经济林木、农作物、药材并进行特色养殖等。其中:1、特色优势农业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拟建设特色优势农业研究基地 1294公顷,养殖基地存 栏奶牛2000头、家禽2000只、食用蜗牛100000只、

30、鹿1000只、 狐狸500只、果子狸500只、麝鼠300只、麝狸400只、蜂业养殖 基地6座。2、特色经济林项目拟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1231800 m2,主要涉及:棉花种植、枸杞种植、葡萄种植、大枣种植、水晶梨种植、苹果种 植等。3、药材种植基地工程项目拟建设药材种植基地主要涉及:板蓝根种植、山药种 植、甘草种植、天麻种植、芦荟种植等。4、绿化苗木种植基地工程建设以培育特有、珍惜树种种苗、早生植物、园林绿化树 种等3个高标准种苗生产基地,兼有珍惜植物等重要经济植物和 乡土树种驯化繁殖补给功能。圃地面积66.7公顷,内设可控温室200平方米,实验室60平方米,配备排灌系统及其它机械设备。 同时划

31、分种苗基地小区,在不同的小区内培育适合不同需要的 各种苗木。205、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建设蘑菇种植基地 6320 m2;蔬菜大棚种植基地:50座;6、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枸杞深加工基地一座。7、地被植物种植基地:1座。8、项目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使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区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 上,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支持相应的项目服务体系,建立和完 善当地畜禽防疫防治站,种苗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期限3年,即2008-2010年。1、特色经济作物研究基地建设:2008年3月一2008年6月;2、特色经济林:2008年6月一2008年12月;3、药材种植基地工程:2008年6

32、月一2008年12月;4、绿化苗木种植基地工程:2008年3月一2010年12月;5、农产品加工基地工程:2009年3月一2009年6月;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一、环境保护1、严格环保要求,增强环保意识。凡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必 须接受环保知识教育,要以短片、宣传资料、宣传栏等多种形 式,介绍生态农业园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开展普及科学知识,21 宣传保护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 为保护生态农业园区原有独特的自然植被和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质量、污染排放以及环境样品等 环节标准的规定,把环保工作列为生态农业园区独特生态系统 保护目标管理的重要内

33、容之一,强化环境质量责任制。3、逐步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环保第 一审批权的地位,新、扩、改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待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后方可组织 实施。4、委托环保部门对生态农业园区植被、地貌、文物的保护,特别是对生态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改进保护措 施。5、区内应消除或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音超过国 家标准的车辆限制进入区内;驶入区内的机动车辆,喇叭应符 合噪音限制规定,应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及消声器。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一)、劳动安全1、生态农业园区野外作业较多,自然植被、文物保护与恢 复面积较大,存在着不明显险情,特别是工作

34、人员野外巡护极 容易发生意外。因此,需要制定保护管理的劳动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严格劳动安全管理,提高劳动安全意识,防止造成不必 要的人员伤亡。2、项目建设过程,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有相应22的资质,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所有建筑物内部要配备消防灭火器材,设(专)兼职安 全负责人,定期进行防火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4、各种电器、仪器、实验室设备要做好安全防护装置,并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制度,操作员上岗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二)、职业卫生园区工作人员,远离城市工作,遇到工作受伤和意外生病 很难及时抢救,各管理站除备有必要的药品外,要定期为一线 工作人员体检,有重大病情

35、隐患的人员不能工作在第一线。在 职工培训时,应加强职工安全卫生教育,防患于未然。第六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一、项目的实施原则及组织1、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审批程序,同时积极配 合各有关单位,创造良好条件,筹措工程资金。2、建立专门机构作为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的组 织和管理工作。3、指定专人担任项目实施负责人,作为项目的法人代表或 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挥、招标,均由 项目经理或法人代表负责。4、项目的设计、供货、监理、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项 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段,违约责任应按国家的有关法 律法规执行。235、本工程为生态农业项目,应通过招标择优选择具有相

36、应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二、项目运行的管理机构本项目属于生态农业项目工程,项目的承办与管理单位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ssss应理城乡市政产业 (集团)公司,由ssss 人民政府领导。三、劳动定员情况为做好项目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同意设立组织机构,设负责生态农业园区管理工作的人员。按城乡建设部(85)城劳字第5号文”关于印发城乡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的通知”,1、生态农业按196人编制,其中:管理人员4人;生产工人180人;辅助生产及勤杂人员12人第七章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工程投资估算该工程是ssss应理城乡市政产业(集团)生态农业项目,工程总投资额为2255

37、.03万元。(具体详见投资估算表)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依据1)、xxx生态农业园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图纸、文件24及有关资料;2)、宁夏回族自治区现行的土建工程预算定额、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园林工程概 预算定额及相关的费用额和文件;3)、宁夏工程造价管理站宁夏工程造价(2007年1112月);中卫地区价格。4)、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给水排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5)、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3、固定资产投资价值确定1)、建筑材料执行宁夏工程造价(2007年10- 12月) 中所颁布的中卫地区材料价格;2)、设备及其他管材:按设备及管材生产厂家的生厂价格, 综合运杂等费用取定;运杂

38、费按6 %取定。3)、基本预备费: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合计的4.72%记取。4)、涨价预备费:根据计投资 19991340的规定,投资 价格指数为零。二、资金筹措:工程总投资: 2255.03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578.52万元财政拨款及企业自筹资金:676.51万元第八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25一、社会效益分析1、项目工程的建设将为 ssss提供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为 ssss农民开辟新的致富门路,建立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促进 ssss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商品优 势的转化,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实现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的转化。2、项目实施过程中,现代市场经

39、济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 观念将逐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 观念和经营观念将得到更新和进步,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得到 锻炼和提高。3、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以为项目区群众提供劳动力就业机 会。特别是通过吸收广大妇女参与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增加项 目区妇女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她们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项目工程的建成必将促进 ssss社会、经济的协调发 展,促进ssss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ssss农民收入的提高。 因此社会及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二、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区位于主城区风向及水源地的上游,覆盖于砾岩、砂 岩和沙丘的稀少植被,抵挡不住凛冽的西北风。因此,项目区 是ssss城

40、区的沙尘起源地。项目建成后,本项目通过进行山地 和沙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经 济林和畜牧养殖业等综合措施,极大地改善黄河周边的生态环 境。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涵养水源,26 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气候条件,促进项目区生 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通过有效增加基本 农田数量和中低产田改造,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提高山地和 沙地的林草覆盖率,从而对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 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地方小气候及生物多样性起到不可估 量的作用。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增加无机肥施用量,减少 了化肥的使用量,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创

41、造良好的环 境,有效促进项目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xxxxxx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 项目工程的建设条件成熟,建设措施科学,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合理,组织保障有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 目工程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本报告经主管部门评审审批后,应立即着手进行项目区沿 线的地形地貌的测量工作,为尽快进行初步设计提供条件。项 目运行后,应认真做好项目的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以 便为后期工程提供必要的改进措施。对项目的环境影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提由环评报告,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总之,项目工程的建设,对改善 sss

42、s的生态环境,为建 设中等规模城市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工程投产运行后,将 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应27抓紧落实资金,尽快实施第十章 附件、附件1、附概算 2、附图目 录、总 论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概况.(三)、项目主要构成(四)问题与建议二、市场预测(一)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28(一)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产品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场址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地点与地理位置

43、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百果采摘园种植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葡萄种植园种植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葡萄酒庄建设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房车旅游度假基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旅游接待中心建设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公用工程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建设工程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原材料燃料供应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种苗供应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肥料品种数量价格及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燃料品种数量及价格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七、项目总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44、)项目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八、节能措施与消防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节能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消防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环境影响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场址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环境影响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项目招投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29招投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对项目工程招投标单位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对工程监理部门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经营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管理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经理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会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职工定员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劳动卫生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营销管理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项目实施进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