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偏向读书报告_第1页
传播的偏向读书报告_第2页
传播的偏向读书报告_第3页
传播的偏向读书报告_第4页
传播的偏向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读书报告09新传王佳逸091050060我用两个星期读完了传播的偏向一书,深感作者伊尼斯对于时间问题的执著,也许这正是他对存在着深层危机的西方文明独特的关怀方式。作为传播学、媒介学奠基的经典,这本书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感,缘其自始至终贯彻着的历史实证精神,往往一页就有横跨几个世纪的复杂,给我们这些从未系统接触外国历史的读者造成了不小的阅读障碍。可是,正如麦克卢汉在这本书初版时为其所作序言中会将其构造的世界与波德莱尔的诗歌和塞尚的绘画并相提及【1】,伊尼斯在这本书中并没有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系统的世界图景,而更像是后现代主义马赛克式的图像拼接。也许这并非他原初的意愿,但确是时代所为。与

2、同时代许多思想家,如柏格森、维特根斯坦、马斯洛等人一样,伊尼斯始终显示出色的原创性和直觉,他呈现给世界的不是思想的体系而是随时产生的令人惊讶的新观点。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尝试厘清传播的偏向一书的大致思想脉络。正是这些思想让我第一次对媒介学说有所认识,给了我不少启发,但也不乏我觉得值得探讨和有待批判的内容,这将构成这篇读书报告的主要内容。1伊尼斯关于传播媒介的主要观点传播的偏向“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纵向传播,尤其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里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2】“所谓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

3、重空间,其涵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3】在伊尼斯的归类中,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和羊皮纸等等,偏向空间的媒介有:纸张、文字、莎草纸等等,当它们分别作为决定性的传播媒介存在时,支配了不同形态的社会。媒介决定论“也许可以假定,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4】偏向时间的媒介便于小范围区域垄断和对时间跨度的控制,有助于权威的敬仰和崇拜,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偏向空间的媒介便于对空间跨度的控制,有利于贸易的开展和政权的巩固,可以协助在广大范围内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西方文明的

4、危机伊尼斯认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危机根源在于忽视了时间偏向,而过于倚重空间偏向。它迷恋自己的独特性,并且“用最狭隘的政治观点取代其他一切人类思考事务进程的办法,把局限于处理紧急事务的办法上升到处理问题的一般原理,这种趋势造成的氛围,削弱了人们的信心和判断力,损害了哲学、艺术、宗教等等的一切”。【5】在伊尼斯看来,这无异于文化的自杀。II.对本书思想的分析和批判“时间观”的争论虽然伊尼斯一再强调文明的持续和繁荣依赖时空观念的平衡,但鉴于他把西方文明的危机归因于对时间的忽视,这本书更多的倾向于对时间的讨论,他本人也说:“我偏向于口头传统,尤其是希腊文明中反映出来的口头传统”【6】,而口语恰是时间偏向

5、性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诸如此类的说法会涉及到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什么是伊尼斯所理解的时间?20世纪上半叶,线性的实用主义的时间观受到来自物理学和哲学的双重挑战。正值经典的绝对时空观面对相对论的攻击甘拜下风之时,倡导生命哲学的哲学家又提出“绵延”的时间观,“时间是生命本身异质性的延伸,是永恒的绵延,不可分割也不可测量”。【7】通过把时间固定住取得的一切认识,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只不过是人为截取了一个僵化的片段,因为这样无法正确把握流变不息的时间。从传播的偏向一书中的种种表述来看,伊尼斯是认可这样一种时间观的,这表现为他对将时间空间化切割的消极态度:“工业主义就是关注技术,这意味着把时间分

6、成精确的段落,以满足工程师和会计师的需要(这)使我们甚至难以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的平衡,求得时间和空间的平衡就更困难”【8】。但奇怪的是,在为其观点引例证明的时候,他似乎又背叛了这个观点,更倾向于把时间看成不连续的拼接。我们可以援引41页、45页和127页的状况,那种满页纸可怕的年代堆砌来发问,这样的引证是否有意义。为什么时间仿佛总要为某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出现而停留?为什么历史总是在一跳一跳地前进(抑历史实证主义的主观性在传播的偏向这本书里,伊尼斯对于他诸多观点的证明,走的是一条历史实证主义的道路。在实证主义经历了19世纪的猛烈批判后,伊尼斯又一次试图将它在传播学领域复兴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7、但实证主义的逻辑根本上是有问题的,如果关于事实的知识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知识永远只能是或然的,不能获得普遍必然性,对于经验的选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这本书中,甚至就出现了很多为论证而论证的情况,很容易让人举出反例来,例如,在谈到西方文明忽视时间向度而造成的危机的时候,他说:“所谓专注于当下的执着,已经严重扰乱了时间与空间的平衡,并给西方文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失去时间的把握后,国家请愿诉诸战争,以实现自己眼前的目标”。【9】然后他举出北美殖民地和大不列颠的例子来论证。我认为那个结论本身就有问题,“专注于当下的执着”,如果我们不把时间作空间化的分割以致过去和未来与当下的关系严重分立,

8、关注当下并不就意味着忽视时间而只强调横向的空间。另外,从其所举的例证看,这两个例子都是非常讲究实用主义的国家,这是英联邦的传统,可伊尼斯为什么拒绝去举德国和法国的例子呢?找出“执着当下”的反义词,即关注历史和关注未来,然后我们可以这样提出质疑:“法国人具有构想未来的惯例,德国人的历史感是无与伦比的,这在两国人的学术和文学著作中都有明显的外化,但他们对于时间的关注,是否阻止了它们强烈的侵略野心呢?”事实证明,这两个国家非常好战,他们曾花了几百年的时间去咬别的国家,同时自己身上也留下了不少牙印;再看看中国,在作者的观念中,中国缺乏时间性的宗教,又诉诸文字,是一种彻底的空间偏向文明,我不否认中国人有

9、时候显得目光短浅,但这似乎并没有导致中国的好战情绪,因此我认为作者的以上推理是不成立的。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我认为这本书中对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理解和叙述方式都有不当的地方。比如,为了证明西方文明从近代以来就有严重的空间偏向而忽视了时间,伊尼斯说:“时间被摧毁,对空间的垄断日益重要,这个趋势彰显于黑格尔的著作中,他认为,进步是永恒的运动和斗争”。【10】对此我深表不解。众所周知,不管黑格尔的哲学有多少形而上的东西值得批判,但我们不应否认其突破性的成就,即将某种动态的生成性因素引入哲学,把他的思想说成忽视历史感和时间向度的范例,恐怕就是最反感黑格尔哲学的叔本华都不会同意。伊尼斯的意思是,因为黑格尔

10、强调“斗争”,而斗争是执着当下的产物,所以他的思想是空间性的;那么让我们把这个推理根据的那句看似合理的话倒过来说,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如果“运动和斗争的结果是是永恒的进步”,那我们还能否认其思想包含的时间向度吗?!我所要说明的是,后一种理解其实更接近黑格尔的原意。媒介决定论的偏颇“媒介决定论”是多伦多学派多年来备受争议的一个思想,在该学派先驱者伊尼斯的著作中,这种决定论倾向也是非常明显的:“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11】“凡尔赛和约通过接受自由权的原则,承认了印刷术的冲击,它摧毁的大型的政治组织,比如奥地利帝国”。【12】这里,媒介通过决定社会心理和社会的认知

11、结构,支配了社会形态。可是,基于我们认为得出这个结论的实证方式不合理,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样的结论并不十分可靠。从根本上来说,把媒介看成外在于历史而支配历史发展的事物,无异于是把技术看成类似于“理型”和“绝对精神”的东西,它通过各种媒介形态不断实现自身,人类历史就在透过不同形态的媒介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又不断更新技术创造出新媒介中向前推进。这样的结论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再追问一句:“那么这个居于决定地位的媒介最初从何而来呢?”伊尼斯没有回答,因为如果必须要在他的那种坚定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基础上来解答这个问题,答案不是诉诸宗教就是神秘主义。在这个问题上,伊尼斯没有超越他的同侪。20

12、世纪20年代,新康德主义者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论,执著地坚持人只可以通过外在媒介把握真实世界(物自体)对我们的表象。不过伊尼斯的同样伟大的后辈麦克卢汉倒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少努力。他那本被认为观点甚为玄妙的巨著理解媒介一开篇就论及“媒介即讯息”,颇让人联想到“思维即存在”之类的说法;紧接着他提出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给了媒介一个来源人的延伸,消除了其外在性(如何延伸?这确实是一个玄妙的过程);又提出应将媒介和讯息看作一个整体来认识。不过他这种主客统一的方式倒更像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一时的形而上的辩证法而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现象学,究其原因,麦克卢汉依然是紧紧抓

13、住媒介决定论不放,媒介和讯息在他那里地位是不均等的,无论媒介为何物,一切讯息都因与特定的媒介形式相对应的特定思维方式对它的把握才会成为有意义的存在;另外,他片面强调媒介对人的生物性“延伸”,又是在以自然科学的模式为范本来解释人的认知活动,或也可以这么说,他总是在片面强调“自我”的延伸而忽视了“本我”的延伸。这一点,他做得尚不如试图以人类历史史实说明一切的前辈伊尼斯。当有一种外在的事物能决定人类的历史进程时,个体(除少数被选中作为这种事物代言人以外)的一切努力和挣扎就会沦落得毫无地位,这毋庸质疑。伊尼斯在媒介决定论的大背景下似乎也有意无意地赞同这种观点,并偏向了一种精英主义。例如他会引证一些话语

14、:“在对人类最重要的诸多事情中,重中之重是支配那些有意志的人的意志”(黑格尔历史哲学【12+A】,“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容许人人读书,不仅会糟蹋写作,而且会糟蹋思想”(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4】,这些话语中的精英贵族立场是毫不掩饰的。我个人认为,伊尼斯一再贬斥空间偏向的媒介,强调限制传播范围的时间媒介,可能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这种立场的影响,这样的话语在媒介大众化的今天,不能说不是在和社会主流唱反调。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媒介决定论在现实中的合理性问题。美国社会学者布克里指出,社会通过环境适应而趋于稳定的过程需要五种要素:“(1)有不断向社会系统内引进复杂性(多样性)的源泉;(2)有既保持系统内的

15、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机制;(3)有将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适当连接的双向传播网络;(4)有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的自主决策系统;(5)有保存并普及意义、象征和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15】对比于决定论,我更倾向于这种要素论,它同样没有忽视传播媒介的地位,而是将它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及,使结论更加完整客观。不过如果我们反思这个问题,即,如果伊尼斯足够冷静客观地不偏狭地将媒介置于要素的地位,他还能成为媒介学的开山祖吗?每个学者不是都有这种保守于自己思想主题的倾向吗?也许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我们才能理解他的种种做法。III.一些附加的思考口语和文字作为媒介的独特性是否

16、可以将口语和文字作为媒介,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争论,但即使我们姑且认为它们是媒介,也不应忽视它们作为媒介的独特性。把口语和文字同纸张、印刷术、电子媒介这样的东西相提并论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它们之间的显著区别只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会很明了:如同纸张、印刷术、电报电视这样的媒介都已随着或迟早会随着新媒介的开发而消亡,然而你能想象吗,什么时候口语和文字会因其它媒介的开发而从地球上消失?口语和文字应该是最高等级的媒介,我们不仅通过它们去认识,还通过它们去表达,所有媒介中只有它们与人的思想意识直接联系,其他的一切媒介都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它们的媒介。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口语是内省性的,文字则是外化性的。麦克卢汉说

17、:“口语出口即逝,文字则不会消逝,然而短暂性也是和生命的那一刻捆绑在一起的”。口语诉诸当下的直觉,文字则需要通过思维整理后被表达,文字是在把某一瞬间的直觉固定住加以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口语(不夹杂任何思维形式的)是比较真实的;文字则更倾向于一种形式,“这种语言表达式的意指意向是空洞的,它打开的意义空间还有待直观加以充实”。【16】最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论口语还是文字,都与人本身的生存状态紧密相连,个人承载着其完满的生命空间来参与传播,通过口语抑或通过文字表达我的存在,来期许获得认可和关注,是我在我积累了种种生命体验后作出的个体选择。把口语和文字简单看作外在于人并支配人的事物,是让人

18、特别不能接受的一种论调。古希腊媒介VS现代媒介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一直延续着向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奥德修斯之旅”,挖掘出无数宝藏。这些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唤起了近代和现代的家园之思,一次又一次为困倦的现代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一书写就于二战后思想界恢复和反省之时,也是所谓“现代的黑暗不祥”被最深刻地揭示之时,西方文明自我否定和向其他文明借鉴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借鉴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即以异种文明为对象,或以本族的原型文明和其历史发展为对象,伊尼斯更倾向于第二种方式,他也理所当然地同他的很多前辈一样,把目光投向古希腊以希求问题的解决。他推崇口头传统,尤其是古希腊的口头传统

19、,认为该传统达到了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相互平衡的理想境界,并且可以给当代的西方文明以非常有益的启示。【17】但是这里有几点是我特别不能理解的,比如关于“口语既关切空间又关切时间”的论证(第86页至第90页)和关于“广播是现代空间偏向背景下的时间偏向媒介,它强调集中性,因西方人经验不足而不能发展”的论证(第155页、156页)等等。几乎不用思考,凭常识我们就可以看出,现代化的媒介,如广播,在解决空间和时间偏向的问题上要比仅仅口头传播成熟得多。一方面,它诉诸听觉,那么,根据伊尼斯的理论,“凭借耳朵的传播,隐含着一个预设的前提,这就是对时间的依赖”,【18】它是关切时间的;另一方面,广播覆盖面之广,可

20、以说任何媒介都无法企及,可见它的空间偏向也是很强的。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像因特网这样的更加现代化的媒介时,我们更会发现其对于时间和空间问题惊人的平衡能力,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传播广泛地域上一切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并且,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把一条过了时的信息储藏得任意久。把诸如广播的许多现代媒介看作劣于远古口语媒介的观点是讲不通的,在理论和实际中都会遇到问题。对于媒介的研究,现象比本质重要(媒介本来就是随时间不断生成不断演变的,有没有本质尚很难说)。如今新出现的媒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一个次生口语时代逐步还原人际口语交流的人性化特征在努力,不应忽视的是,经过了这个原生-次生-再原生的过程之后,我们的新媒介虽

21、还有种种不足,但它们显然是一种包容了多元思维的存在(即融合了直观和理性的因素,人性的和机械的因素等等),这一点它们比以往任何媒介做得都要好。我在传播学的教科书上找到了新媒介的如下特征:“(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19】鉴于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论述,我很质疑,一句“当今媒介执着于空间而忽视时间”是否能很好解释新媒介的巨大优势和因其产生的诸多问题。我很乐意于补充一点我的猜测,我并不认为技术与人性化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我们以如今问题最多的互联网为例,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类似于网瘾、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的问题,可能就是因为网络

22、提供给人的环境太接近人性最原初的交流环境了,比如,它可以消解空间的隔阂,可以允许无组织的传播,强大的双向反馈机制,实行匿名性等等,很多被高度文明的社会阻隔的东西,在网络环境下被复活,特别容易唤起人类长期被压抑的宣泄本能的种种冲动,从而做出一些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无法相容的事情。那么,我们能说这是一个媒介的错误吗?媒介是在顺着一条越来越人性化的道路发展,如何引导这些人性本能合理释放似乎才是问题的关键。伊尼斯忽略的向度伊尼斯说媒介有时间或空间的偏向,如果这个结论到此为止,那我是非常倾向于赞成的,我很喜欢这个命题的形式,并且觉得它还可以增加更多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说:“媒介还可能具有传播功能上的质和

23、量的偏向,即反映被传播事物的精确度和涉及的接受群体的广度方面的偏向”。我准备把实例作为理论证明的附加品,来避免为论证而论证的问题。证明:无论用什么媒介进行传播活动,这个过程(从传播源到达最终的受传者,从“影响受传者认知想什么,到影响其态度怎样想,最后引导其行动怎样做”的全过程)不仅受传播内部因素牵制,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为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与社会关系交互联系。如果我们从广义来看这里的“内部”和“外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们:内部因素包含的是被传播事物真实的形式和内容;外部因素则包括了,媒介自身技术问题导致的信息失真和干扰,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认知经验,

24、传播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总之是一系列能导致被传事物失真的东西,也可以简称为“噪音”。一个媒介,如果它能很好地帮助传播源抵制所谓“噪音”的侵扰,只有一个可能,它本身在可以形成噪音的这些因素上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受传者可以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理解为这样一种媒介理所当然的具有的属性,也以不确定的方式去理解它;具有很高精确性的媒介则不同,它抵制“噪音”的存在,因此,一些必然存在的“噪音”因素,如人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就会对其传播造成很大的限制,并因而控制了这样的媒介触及的广度。此证。我们可以援引音乐和语言的例子。我们说“音乐无国界,语言则是有国界的”,我们想表达的是: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或思想,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有所体会并产生共鸣;但是语言总是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如果我们不挖空心思去学一门外语,那么出了国门就会遇到严重的交流问题。其原因在于,一首乐曲所传达出的情感并不十分清晰,并且组成一段乐曲的音符并没有严格的规律限制,冗余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而这都可以看作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