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如东中医院课件_第1页
气血津液如东中医院课件_第2页
气血津液如东中医院课件_第3页
气血津液如东中医院课件_第4页
气血津液如东中医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绪论 6、辨证与护理1、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7、防治与护理原则 2、藏象 8、方药基础知识3、经络 9、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4、病因病机 10、中医常用传统疗法5、诊法(二)、五行学说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液五声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呼薇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哭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藏象一、基本概念 1.藏象“藏”,通“脏”,藏也。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征象、形象之意。脏腑显现于外的生理表现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呈于外,故称藏象

2、。“藏象”就是指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机体外部的征象。 藏象2.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即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一、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二、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藏象二、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脏腑脏腑的定义:是指人体内脏的总称,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1五脏:(1)内容:心、肝

3、、脾、肺、肾。(2)功能:贮藏和化生气血精津液(化生和贮藏精气)。2六腑:(1)内容: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2)功能:受纳、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受盛和传化水谷)3奇恒之腑: 主要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功能似脏(贮藏阴精),形体似腑(中空)的一类器官。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形态特点多近似实体器官多为管腔性器官多为管腔性器官相对密闭功能贮藏化生气血精津液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藏蓄阴精内容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思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藏象、脏腑二、填空:脏的主要功能()腑的主要功能() 二、问答题:脏腑分哪几类?每类有哪

4、些脏腑组成?五脏(心)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2、心主神志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4、在液为汗5、在志为喜6、与小肠相表里心心主血脉:主血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气充沛,血脉充盈,则脉象和缓有力。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总的体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五脏(肺)二、肺(金)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4、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5、与大肠相表里肺1、主气:肺主呼吸之气: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一

5、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全身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调节肺主宣发的体现:1、排出体内浊气2、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3、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将津液化为汗液病理:肺失宣发则呼吸不利、咳嗽胸闷无汗、鼻塞肺主肃降的体现:1、吸入自然界清气2、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3、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病理:肺失肃降则呼吸短促、咳痰喘息通调水道: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病理:聚饮生痰甚或水肿五脏(脾)三、脾(土)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升清2、脾气以升为主、脾统血3、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4、在志为思5、在液为涎6、与胃相表里脾脾主运化:把水谷

6、化为精微并布散至全身1、运化水谷:对饮食的消化吸收2、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化特点以上升为主脾主升清: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病理:脾失健运(水谷)可见食欲不振、肌体消瘦、腹胀便溏。(水液)水湿内停出现水肿、痰饮脾气下陷:久泄脱肛、内脏下垂脾主统血:统摄血液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能摄血五脏(肝)四、肝(木)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2、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血)、开窍于目4、在志为怒,在液为泪5、与胆相表里肝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人体全身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功能。1、协调气血运行(

7、不及、太过)2、促进消化吸收3、调节精神情志4、调理冲任二脉病理:肝失疏泄:胸胁胀痛、烦躁易怒、面红目赤、经行不畅肝肝脏疏泄气机功能1、调畅精神情志2、维持气血运行3、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4、协助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机能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肝血不能上养于目:两目干涩五脏(肾)五、肾(水)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精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3、主纳气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5、在志为恐,在液为唾6、与膀胱相表里肾藏精:肾对精有闭藏作用,防止精气流失。先天之精、后天之精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精能化气,气能生精,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人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是肾中精气自然

8、盛衰的反应2、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肾阴、肾阳;元阴、元阳;真阴、真阳)病理:肾阴不足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虚热 肾阳亏损见形寒肢冷肾主水1、主持水液代谢,调节水液代谢平衡(肺通调水道、脾的运化水液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2、肾阴肾阳平衡,开合有度病理:气化失司:尿少、水肿 关门不利:尿频、尿多六腑(胆)一、胆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决断、助消化贮藏排泄胆汁六腑(胃)二、胃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为水谷之海)2、主通降,以降为和六腑(小肠)三、小肠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盛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食物缓慢下输,消化吸收2.泌别清浊:分清即食物中的精华吸收,经脾运化全身;别浊指残渣下输

9、大肠,水液经肾的气化六腑(大肠)四、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六腑(膀胱)五、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腑(三焦)六、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六腑之一、单纯的部位概念) 1、三焦总的功能 通行元气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 运行水液 上焦:膈以上,心、肺、头部中焦:膈以下脐以下 脾胃下焦:肝、肾、小肠、大肠、膀胱、女子胞、阴部六腑2、三焦各自的生理特性上焦如雾 :宣发卫气,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如雾露之溉。中焦如沤 :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如酿酒一样。下焦如渎: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尿液,有如水浊不断向下疏通和向外排泄一样。

10、奇恒之腑一、脑主要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 主感觉运动 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脑与肾精的关系 脑与五脏的关系 奇恒之腑二、女子胞主要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的关系腑与腑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的关系心与肺 肺与肝 心与脾 肺与肾 心与肝 肝与脾心与肾 肝与肾 肺与脾 脾与肾 脏与脏心与肺:体现于气和血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运血无力心血瘀阻心与脾: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心脾两虚心与肝:表现在血液和精神和情志 心血不足、肝血亏虚心与肾:心(阳、火)肾(阴、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肾不交脏与脏肺与脾: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的输布肺脾两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

11、器肺与肝:表现在气机的协调肝火犯肺肺与肾:体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脏与脏肝与脾:表现在消化和血液肝脾不调、肝脾两虚肝与肾:表现在精血互生和阴液相通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肝肾阴虚脏与脏脾与肾:表现在先后天相互资助和水液代谢脾阳根于肾阳(温煦) 脾肾阳虚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腑与腑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六腑以通为用 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肝与胆肾与膀胱思考练习题一、名称解释:1、脾主运化 2、心主血脉 3、肝主疏泄4、肺主气 5、肾藏精二、填空题: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与()两个方

12、面。脾在窍为(),肺开窍于()胃的生理特性是()()肺主()脾主()肾为气之根,是指肾具有()的功能。受盛之官是指()泌别清浊是属于 的功能()内脏下垂与哪个脏腑功能失常有关()称为娇脏的是()称为后天之本的是()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以升为健的脏是()唾与何脏关系密切()“水火既济”是指()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脏器是()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心在液为()脾主升清的内涵是()心藏神,其主要的物质基础是()与防止出血关系密切的两脏是()肾在志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是因为()三、简答题1、何谓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3、2、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各体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脾与胃的关系?。4、简述上、中、下焦的部位划分与各自的功能特点。三、气血津液(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运动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氣三、气血津液(二)、气的生成 父母的先天之精气 肾 人体之气 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 脾胃 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肺三、气血津液(三)、气的运动 (一)气机的概念(二)运动形式气机调畅气机失调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肝、脾主升,肺胃主降;心火下降,肾水蒸腾等。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肝气郁结,

14、心肾不交等。三、气血津液(四)、气的分类 (一)元气 (二)宗气(三)营气(四)卫气(一)元气 含义 又称原气。即生命的原动力。 生成先天之精气,经肾的化生和水谷精微滋养而成。 分布 功能通过三焦流行全身。推动生长发育。激发生理活动。(二)宗气 含义 生成 分布 功能又称胸中大气。水谷精气+自然界清气。积聚于胸中。助肺呼吸。助心行气血。视、听、言、动。含义 生成 分布 功能又称“荣气”。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之气。水谷精微之气的精专部分。脉中。化生血液。营养全身。(三)营气 含义 生成 分布 功能(四)卫气 又称“卫阳”。行于脉外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水谷精微之气的活力最强卫外最有力部分。脉外。

15、温养、防御、司皮毛开合。五、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二)温煦作用(三)防御作用(四)固摄作用(五)气化作用 (六)营养作用一、血的含义 血是循行于脉内,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样物质。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血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肾中精气营气+津液血二、血的生成 参与血液生成的主要脏腑水谷精微肾中精气脾胃,肺 肾血三、血的循行 循行方式在脉内循环运行,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血三、血的循行 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血液要充盈脉管系统的完整和通畅全身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血四、血的生理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一、津液的含义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

16、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富于营养的液体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一、津液的含义 津的含义液的含义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等起濡养作用。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水谷精微脾胃,小肠,大肠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输布脾气散精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肾主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三焦决渎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排泄汗、呼吸(肺)尿(肾)粪(大肠)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与濡养 化生与调节血液 调节阴阳寒热 排泄代谢废物 气血津液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

17、“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养气血能载气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的作用气对津液的作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化气津能载气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血能化津 津能生血 思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气、津血同源、津液二、填空题能温煦人体的气称(),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称为()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血对气的作用可概括为()气随津脱的生理基础是 ,大失血急用不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元气有 化生,沿 ()运行全身卫气生成的主要来源是()宗气的生成来源是()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功能减退的表现。液的功能是()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方面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 A、心、肝、脾胃 B、肺胃、肝、肾 C、肺、脾胃、肾 D、心、肺胃、肾 E、肝、脾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