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3PAGE 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唐华 王河中学 441138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累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透过文字的内涵,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记忆的闪烁。语文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感悟文字魅力的场所,语文的HYPERLINK /Health/教学过程也应是师生情感滋养的过程。 本节课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走进一位作者,走进一个心灵纯美的世界。感悟慈母情怀。在三个层次的阅读中,使学生阅于文字,情动于中。给孩子创造一个主题下的平台,丰富孩子的认知,感悟,品析能力。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
2、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4、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文章,齐读课题怀念母亲2、复习:首先来复习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看屏幕,一起读读: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
3、一斑、真挚。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已有了初步了解,课文以怀念母亲为题,写了哪两个母亲?(板书:生身母亲、祖国母亲)他对这两个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板书: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3、引入: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非常扎实,这节课我们就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研读课文,并在研读过程中用心体会作者对两位母亲的崇高敬意与真挚爱慕。二、整体读文,初步体会1、老师和学生结合朗读课文。2、抽一个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按顺序往后读,大家边听边初步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1、提出学习要求:一边读一边把文中描写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爱慕的词句
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体会,体会深刻的在空白处简单做做批注,如果有问题在旁边做出标记。2、读完的同学快到小组里去,把你读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提出来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把体会深刻的地方跟他们交流。四、汇报交流(一)、体味对生母的情感着重引导理解以下几个句子1、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学生初读谈自己的理解,谈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句话。问题设计:母亲去世,作者为什么会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再读读这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联系上文:“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只活了四十多岁。”体会作者心中的伤心难过。感情朗读联系下文:“我真想随母亲与地下数十年如一日。”问题设
5、计: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愿望吗?补充资料: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指导朗读:而今母亲去世了,即使他大学毕业,即使他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此时此刻,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仅仅是难过、伤心吗?是什么?(遗憾、悔恨、自责)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读读。理解后感情朗读“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语调低沉;二、语速缓慢)感情朗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爱慕,带着失去母亲的
6、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再读读这部分。2、“看到她的神情,我想着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作者为什么真想哭?再快速浏览这则日记,结合课外资料来谈。感情朗读:刚才我们体会到作者伤心母亲去世了,而今他成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更加真挚,更加深厚,所以他连用两个感叹号,来表达心中喷涌的情感。大家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把握,指名读,齐读。下文中还有你关注的句子吗?“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小组内交流。4、在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写出了作者对生身母亲的这种深厚情感,知道是哪句吗?读给大家听一听。过渡:读到这,老师不由得想到了王维
7、的两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国他乡,季老怀念的还仅仅是自己的生母吗?还有谁(祖国母亲)(二)、体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1、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画出的描写对祖国母亲爱慕与敬意的词句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他对祖国母亲的魂牵梦绕?指名读理解“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这句也出现了一个“频来入梦”你是怎么理解的?问题设计:祖国母亲为什么也会一次又一次走进作者的梦中呢?让我们品析作者的日记。在日记里找到了哪些关键句,哪个小组接着来汇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浓浓地糊在心头。在这段的学习中,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吗?预设:作者为什么而凄凉,为什么这凄凉又
8、是甜蜜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吗?师小结指导朗读:作者运用凄凉与甜蜜这一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的词语巧妙的将自己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与想起亲人的甜蜜进行了对比,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的非常充分。因此读这句时要注意前半句“酸酸的、有点凄凉”与“甜蜜的、浓浓的”语气上的区分。指名读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不能忍耐。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思念)这种思念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你积累的诗句来形容吗?指导朗读:艾青曾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借用一下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这种深沉、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怎样通
9、过读传达出来呢?练习读一读指名读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通过刚才学习,联系上文和下文,你能回答为什么祖国母亲也会频来入梦吗?2、引读师:旅居海外的日子,作者的心中不断涌现着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着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这份情感在作者的心头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因地域的距离而变得更加强烈了,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再深情地朗读他的日记,再一次走进老人浓浓的思念生:11月16日日记师: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生:11月20日日记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轻轻地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生:11月28日日记(三)体会寻梦的情感过渡:为了更好的表达对两位母亲的
10、敬意与爱慕,作者除了引用日记外,还引用了他的散文寻梦的开篇、结尾,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文字,用心去体会、感悟。(分男女生读)这样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结合搜集的资料谈)(四)学习最后一段过渡: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许多许多,母亲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内容,快速读读课文做后一段。说说从这一段中的哪个词、哪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朗读五、体会文章写法1、浏览课文开篇、结尾2、你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首尾照应的。3、小结:像这样首尾照应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六、总结延伸这篇课文首尾
11、照应使每一个读此文的人都能深切的意识到作者在欧洲的十一年是对母亲思念异常强烈的十一年,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化为一体,成为支撑他在国外漫长岁月中的巨大精神力量。课后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愿意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同学,可以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板书设计:生身母亲崇高的敬意怀念母亲真挚的爱慕祖国母亲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材简析: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知识目标:、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
12、、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能力目标: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情感目标: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2、教师:西雅图是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来,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
13、想不想去了解?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7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4、齐读课题。5、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词语认读。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2、理解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三、精读课文“神圣”部分。(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过渡语:印第安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1、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3、理解“眷恋”的意思,体会感情,指导
14、读出“深深地眷恋”之情。(二)“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1、过渡语:正因为他们热爱大地,就像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一样,所以他们才说:.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家园”、“兄弟”、“姐妹”说明了什么。(三)“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过渡语:同学们,就是这样美好的家园,就是这样的兄弟姐妹。他们印第安人却永远就要与之分别了。大
15、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背景资料)1、同学们,离别之际,他们想再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请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2、指名读一读,并说说他们留恋的是什么。3、对比阅读:文中连续用了好几个“每一”,什么意思?把他们去掉,好不好?自己对比着读读这两个句子。4、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5、练习读出感情。6、教师引读:在印第安人的眼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难忘的。沙滩美不美?嗡嗡鸣叫的昆虫美吗?他们永远都看不到了。离别之际,他们心中有万分的不舍,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7、齐读。8、想象:在他们眼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四、精读“善待”
16、部分。1、过渡语:西雅图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气、动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想,西雅图要求他们善待什么呢?2、交流。3、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句话,作者反复三次说了一句话,大家把它找出来,好好读一读。“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4、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平时也轻言放弃吗?在什么情况下才放弃?你放弃一件事时,是什么心情?5、引读,是呀!这是深深的无奈呀,指名读;这是万分的不舍呀,指名读;这是不放心的叮嘱呀,指名读。6、他们仅仅是要求善待这三种吗?还有什么?7、教师小结:他们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8、配乐朗读: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无奈,带着万分的不舍,带着真诚的叮嘱,配上音乐,再去读读西雅图的话,齐读。五、结尾部分。1、过渡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一)“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二)“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2、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并好好读读,体会感情。3、教师补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们被西雅图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就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现在,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六、拓展、升华。1、过渡语:大地为人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我们真应该热爱这片热土。2、不少的作家、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热爱土地的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诊断技术考核试卷
-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典当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考核试卷
- 无损检测非金属专用设备考核试卷
- 厨房电器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考核试卷
- 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考核试卷
- 服务绿色发展考核试卷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销售区域差异化策略考核试卷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东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3力浮力答案第1讲难题型密度计
- 地下车库交通标志标线及地坪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专题一电磁感应与电路ppt课件
- 植物界分类检索表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 GDFJ005修改个人信息申请表
- JJF 1363-201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概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