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兰花余热锅炉装置水压试验方案_第1页
山西兰花余热锅炉装置水压试验方案_第2页
山西兰花余热锅炉装置水压试验方案_第3页
山西兰花余热锅炉装置水压试验方案_第4页
山西兰花余热锅炉装置水压试验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15万吨/年硫磺制酸余热锅炉装置水压试验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江能源回收扬州有限公司2014年11月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 HYPERLINK l bookmark21 o Current Document 3、系统组成14、技术规范2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5、系统说明3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2、6、主要参数5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7、主要设备5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8、 水压试验目的及范围5 HYPERLINK l bookmark45 o Current Document 9、水压试验曲线6 HYPERLINK l bookmark49 o Current Document 10、水压试验技术准备7 HYPERLINK l bookmark53 o Current Document 11、水压试验准备和条件 812、水压试验劳动力计划9 HYPERLINK

3、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13、试验机具9 HYPERLINK l b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14、水压试验施工工序及方法10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15、水压试验质量标准及效验要求 11 HYPERLINK l bookmark72 o Current Document 16、水压试验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217、水压试验系统图131.工程概况余热锅炉是关系到焚硫炉能否连续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组成部分。余热锅炉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和辅

4、助设备两大部分。余热锅炉本体由受热面系 统组成。锅炉安装大约在1m基础上。受热面系统由废热锅炉、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 锅壳组成。辅助设备主要由除氧水箱、加药泵、给水泵等组成。余热锅炉入口烟温为1060C, 出口温为380C。余热锅炉的汽水系统:锅炉给水经除氧后由给水泵经过省煤器进入锅壳,锅壳内的锅炉 水通过下降管侧向进入锅壳的壳层空间,锅炉水受热后形成的汽水混合物在通过上升管进入 锅壳,形成自然循环回路,在锅壳内进行汽水分离(上升管和下降管同时作为锅壳在锅炉筒 上方的支撑结构,使锅壳与锅壳连接一体),锅壳出来的蒸汽经过低温过热器及高温过热器 行成压力3.82MPa、温度450C的过热蒸汽。

5、本套余热锅炉装置适用于450MTPD硫磺制酸系统。回收制酸系统热量生产中压过热蒸汽 (3.31MPa、250C)。2.编制依据A 、 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 、 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 、 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D 、 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系统组成锅壳I,设在焚硫炉出口;锅壳II,设在转化器一段出口;省煤器3B,设在转化器三段出口;中温过热器4B,设在转化器四段出口;低温过热器5A、省煤器5A/5C,设在转化器五段出口;锅壳I与锅壳I共用一个汽包。技术规范4.1工艺条件表1余

6、热锅炉工艺条件表项目单位锅壳I锅壳II过热器5A省煤器5A/省 煤器5C省煤器3B烟气量Nm3/h40,94637,85834,47534,475139379进口烟气温度C996611406271.5292出口烟气温度C388415271.5135175压力kPa(g)404535.013.05.426.0SO2Nm3/h4,2031,3894.74.7176SO3Nm3/h962,9111721724,123N2Nm3/h32,40632,40632,40632,40632,406O2Nm3/h4,2402,8332,1412,1412,227允许压降kPa3.02.02.03.02.5以上

7、烟气温度参数以产生额定工况蒸汽为条件:3.31MPa、250C4.2余热锅炉规范表2余热锅炉规范自然循环汽包工作压力饱和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给水温度额定蒸发量3.6 MPa246 C3.31 MPa250 C104 C27.7t/h4.3余热锅炉受热面积和全水容积表3余热锅炉受热面积和全水容积项目受热面积m2水容积m3锅壳I337锅壳I11718.5 (操作)/23 (全)汽包中温过热器4B850.23低温过热器5A2860.55省煤器5A/5C1445.10.94省煤器3B1268.80.86总受热面积及水容积3,538.9m221.08(操作)/25.58(全)系统说明烟气流程

8、:来自焚硫炉出口烟道的996C的高温烟气进入果锅壳I,通过锅壳I的烟 管换热,冷却至388C,再经焚硫炉的高温烟气混合到420C进入转化一段;转化器一段出 口611C烟气与锅壳II换热后烟温降至431C后进入转化器二段;转化器四段出口445C 的烟气经中温过热器4B冷却到420进入转化器五段,转化器五段出口421C烟气经过热器 5A及省煤器5A/5C冷却到135C后进入二吸塔,转化器三段出口的-267C烟气通过省煤器 3B冷却到166C后进烟酸塔。汽水流程:自界区来的脱盐水进入除氧器,经过热力除氧产生104。除氧水。除氧水 经锅炉给水泵增压后依次流经省煤器5A/5C、省煤器3B预热到236C左

9、右进入火管锅炉汽 包,经火管锅炉加热产生246C汽水混合物,通过汽包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出合格饱和蒸汽, 流经中温过热器4B及喷水减温器后,产生3.31MPa,250C过热蒸汽送出界区。本系统最终产生3.31MPa (G)、250C的中压过热蒸汽。本套余热锅炉装置设计安装范围:火管锅炉(含锅壳I、锅壳I及汽包)、中温过热器4B、过热器5A及省煤器5A/C、省煤器3B、锅炉阀门、仪表、附件及辅机。表4锅炉范围一览表(一)供货设备数量备注1火管锅炉(锅壳I/II、汽包、进/出口烟箱I/II、管系)12中温过热器4B13低温过热器5A及省煤器5A14省煤器5A/5C15省煤器3B1(二)锅炉阀门、仪表、

10、附件/辅机1汽包安全阀22除氧器安全阀23省煤器5A安全阀14省煤器3B安全阀15省煤器5C安全阀16连续排污膨胀器安全阀17低温过热器5A安全阀18集汽集箱安全阀19汽包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根部阀610汽包放空根部阀211汽包备用口根部阀112压力表冷凝弯管213压力表010MPa214石英管式双色液位计L=600215玻璃官液位连接截止阀816水位平衡容器217平衡容器连接截止阀818蒸汽取样装置219取样冷却器420除氧器121喷水减温器222集汽集箱123连续排污膨胀器124定期排污膨胀器125定排异径接头4锅壳I/II26仪表配套紧固件(紧固件用于卖方供货阀门连接)主要参数6.1本套W

11、HB余锅炉装置适用于硫磺制酸,其主要参数如下:额定蒸气产量:27.7t/h额定蒸气压力:3.31MPa额定蒸气温度:250C给水压力:4.0MPa给水温度:104C汽包工作压力:3.6MPa余热锅炉装置整体水压试验压力:4.5MPa6.2水压试验用水量:100m36.3锅炉系统水容积:火管锅炉23m3;省煤器5A0.4m3;省煤器3B0.86m3;省煤器5C0.54m3;低温 过热器5A0.55m3;中温过热器0.27m3;锅炉附属管道及临时管道等水容积约20m3(估), 根据以上水容积水压试验用水量容积约100m3(可按2倍水容积量储备)。6.4水压试验水温确定:锅炉水压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应在

12、5C以上,环境温度低于5C时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6.5水压试验水质要求:锅炉水压用水为脱盐水。主要设备主要包括:火管锅炉、省煤器5A/5C、省煤器3B、低温过热器5A、中温过热器4B及管 道部分.各系统上的安全阀不参与水压试验,用盲板封死水压试验目的及范围8.1试验目的目的是在冷态下检验各承压部件是否严密,强度是否足够。8.2试验范围锅炉机组水压试验的范围包括受热面系统的全部承压部分,即水冷系统和再热系统。 水冷系统主要包括从给水进口至主蒸汽出口的汽水管道、阀门等。再热系统主要包括从再热 汽冷段进口至再热汽热段出口的管道、阀门等。自省煤器5A进口集箱至中温过热器出口的各受热面系统,包括各省煤器

13、各主体,各过 热器主体、汽包、锅壳及它们之间连接的锅炉范围内管道。加压泵设在省煤器5A进口集箱给水管线上,排气口设置在本装置中最高 点,(mus-5201-150-c6b-h5),排水口设置在最低点,(bfw-5208-80-c6b-h2),与装置相连的连 接口加装盲板进行隔离,确保系统完整。试压完毕,先打开最高点排气阀排气,再从最低点放水,放水时接引导管,引至合适 的地方,严禁自流排放。8.3试验压力锅炉受热面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整体水压试验,超压试验压力按制造厂规定执 行,若无规定,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汽包锅炉一次系统试验压力应为汽包设计压力的1.25倍;直流锅炉一次系统试验压力应为

14、过热器出口联箱设计压力的1.25倍,且不小于省 煤器进口联箱设计压力的1.1倍;再热器试验压力为进口联箱设计压力的1.5倍.水压试验曲线水压试验升压应缓慢,不超过0.294Mpa/分,在0.5Mpa时应停止升压,检查并全面拧紧螺栓一遍,3.6Mpa时停下检查有无异常,待正常后将压力升至试验压力4.5Mpa,关闭一 切阀门,停止升压保持20分钟,随后恢复到工作压力3.6Mpa,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时不得 降压,待检查完毕即减压,压力为零时在进行放水。水压试验技术准备10.1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前监检对现场条件和技术资料的要求。10.1.1现场必须具备的条件:A锅炉钢结构施工结束,并经验收签证;B锅炉本

15、体各受热面和承压部件全部安装结束;C参加水压试验的管道和支吊架施工完毕,各空气、疏放水、取样、仪表、 控制、加药、排污和减温水等管道已接到一次门;D四大管道截止点阀门、附件或临时封堵装置安装完毕;E受热面管子或承压部件上的所有焊接部件,如鳍片、销钉、密封铁件、防磨罩、保温钩钉、门孔座和热工测量元件等施焊结束。焊渣清除,外观检查合格;F受热面上安装加固或起吊的临时焊接铁件均已割去,打磨光滑。且母材 无损伤;G锅炉本体各部件的吊杆、吊架安装完成,并经过调整符合设计要求;H水压试验所需临时支吊架安装结束;I水压试验用的压力表、化学除盐水、废水处理排放系统等准备结束。10.1.2应具备制造厂提供的如下

16、技术资料和文件,内容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标准:A锅炉总体、承压部件图、热膨胀图、基础荷重图等;B承压部件强度计算书;C锅炉质量证明书;D锅炉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E热力计算书和汇总表;F水循环计算书和汇总表;G汽水阻力计算书;H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及质量证明书;I设计修改技术资料、制造缺陷返修处理记录;J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计算书;K锅炉热力系统图。10.1.3锅炉设备制造监检、监造报告和锅炉产品制造质量安全性能监检报告。10.1.4应具备锅炉安装单位提供的以下技术资料,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标准:A锅炉钢结构制造质量证明文件,安装记录及三级验收签证书;钢结构高 强度螺栓质保书及抽验报告;钢结构

17、焊接质量技术记录及钢结构的定期沉降观测记录;B锅炉受热面组合、安装和找正记录及验收签证;受热面及联箱的清理、安装通球记录及验收签证;缺陷处理记录;受压部件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证明书及 复验报告;C有关锅炉安装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设备修改通知单、材料代用通知单及 设计单位证明;D安装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热处理报告,焊接和热处理作业指导书;E现场组合、安装焊缝的检验资料;F水压试验用临时堵头和其他受压临时管道的强度计算书;G所有参加水压试验的主要管道及支吊架安装记录;H安装部门配制承压元件的设计、施工、检验资料;I水压试验作业指导书,应有试验范围、试验压力、升降压过程控制曲线、 组织体系、冲洗要求、

18、水质标准、水温控制、临时加固、安全措施、压力表校验、防腐 措施及排废处理措施等内容。10.1.5对制造、安装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复验。10.2水压试验时,锅炉上至少装两块经过校验合格的精度不低于1.0级的压力表,压力 表的刻度极限值宜为试验压力的1.5倍2.0倍。试验压力以汽包或过热器出口联箱处的压 力表读数为准。再热器试验压力以再热器出口联箱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10.3在炉膛内及不易进行检查的地方,应搭设必要的脚手架,并有充足的照明。炉膛内 外的杂物、灰屑清除干净。10.4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分工检查范围,确定通信联系的方式、成立指挥中心。并准备 好必须的检查与修理用的工具用品,如:12V安全

19、行灯、手电筒、棉丝头、扳手、尺子、刷 子、记录用品等。10.5平台栏杆全炉贯通,达到安全投用条件。10.6如果需要对汽包加热,可以采取加热措施,相对应的设施应准备齐全。10.7锅炉水压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应在5C以上,环境温度低于5C时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水压试验准备和条件11.1人员配备及特殊工种的资格要求11.2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从事过锅炉本体安装,熟悉和了解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程序,并 参加过同类型锅炉的水压试验。11.3水压试验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水压试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并办理相关手续。11.4施工作业人员经过交底后应熟悉和了解水压试验的系统范围,明确水压试验的目 的和重要性。11.5参加水

20、压试验的作业人员应明确分工的检查范围和岗位,听从统一指挥,坚守岗 位,并应有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水压试验劳动力计划12.1成立水压试验领导小组,有业主、监理、质量监督部门和安装单位共同组成,负责 各部门工作的安排和协调。水压试验领导小组:总指挥:陈金祥副总指挥:韩锡久技术负责人:曾祟玉(质保师)成员:胡曦苓、张海峰、王飞、陈新、翟树成、业主等12.2试验小组本体组;负责汽包,锅壳1,2系统的检查,纪录工作.2-3人管道组;负责受压管道条航的检查纪录工作,3人安全后勤组;负责水压工作的安全,环保,文明及后勤保障,2人试验机具水压试验所用机具设备:序号工机具/仪器仪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水

21、箱1立方米1台供试压泵用水2锅炉上水泵h-50m,35m2/h1台拟选用锅炉厂合适的泵3柱塞式升压泵40dy20/401台4活板手12若干5酒精温度计 10C150C若干6压力表010mpa, 1.6 级2块7手电筒3把8对讲机2部9安全行灯2只升压泵:0-20MPa, 1台,海门水泵厂产,4dy-20/40型号水压试验时,锅炉上至少装两块经过校验合格的精度不低于1.6级的压力表,压力表的刻度 极限值宜为试验压力的1.5倍2.0倍。试验压力以5a过热器出口联箱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压力表 010Mpa 两块、1.6 级、编号 1109011338、1109010808)所用机械设备经检修检查后

22、确认状态良好,具备使用条件。水压试验施工工序及方法14.1风压试验:A锅炉水压试验前,可进行一次0.2MPa0.3MPa的气压试验,试验介质为压缩空气。B关闭所有同水压有关的阀门,在汽包和再热器进口集箱安装两块压力表。C打开压缩空气进气阀,当系统压力达到0.3MPa时停止进气。D检查人员用刷子蘸上浓度适当的肥皂水涂在安装焊缝部位,检查泄漏情况。E发现泄漏,检查人员应做好记录,汇报给技术主管人员。F系统气压释放后,统一安排漏点处理,处理结束后重新进行气压试验。G气压试验结束后,便可进行水压试验。14.2水压试验A在向锅炉内进水前,应将所有放空气门、水压试验用压力表连通门打开,将所有 放水门及本体

23、管路范围内的二次门关闭。B开启锅炉进水门,启动给水泵,向锅炉内慢慢进水,当锅炉最高点的放水门向外 冒水并无气泡时,再等35分钟,即可关闭空气门,暂停进水,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看有无泄漏和异常现象。C经检查没有泄漏后,即可启动升压泵进行升压,升压速度应缓慢均匀,不应大于 0.3MPa/min。D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10%左右时,应暂停升压,进行一次初步检查,如未发现 泄漏,可继续升压。E在接近工作压力时,应特别注意压力的上升速度,必须均匀缓慢,并且防止超过 工作压力,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后,应立即停止升压。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5min内 压力下降的情况,对查出的缺陷及泄漏情况应做好记录。F根

24、据工作压力下全面检查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升压,进行超压水压试验, 如检查中焊缝没有渗漏或润湿现象,其他接合处以及个别阀门盘根等仅有轻微的漏水现 象,并且在工作压力下5min内水压未降,则可继续缓慢均匀地升压,进行超压试验。 否则,应放水降压,待消除了缺陷后,再重新进行水压试验。G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值后(超压阶段升、降压速度应小于0.1MPa/min),应立即 关闭升压泵出口阀门,停止升压。压力表监视人员应几下时间,并在此压力下保持20min 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检查完毕后,即可慢慢降压。 水压试验合格的标准是:(1)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无泄漏及湿润现象;(

25、2)受压元件没有明显的残余变形。H锅炉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办理签证。I锅炉在试压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应尽量少做。水压试验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15.1质量标准15.1.1水压试验雨天禁止试验。15.1.2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没有任何水珠和水雾的漏泄痕迹。15.1.3受压元件没有明显的残余变形。15.1.4锅炉水压用水为脱盐水。15.2质量要求15.2.1在试验压力下,压力保持20min没有下降。15.2.2在工作压力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所有焊缝不应有任 何渗漏。15.2.3在检查中,没有发现破裂、漏水、残余变形及异常现象。15.2.4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办理签证。15.3质量控制的关键

26、点15.3.1锅炉试验压力的选定。15.3.2水压试验时,锅炉上至少装两块经过校验合格的精度不低于1.0级的压力 表,压力表的刻度极限值宜为试验压力的1.5倍2.0倍。15.3.3水压试验压力升、降压速度应缓慢均匀,不应大于0.3MPa/min。15.3.4锅炉在试压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应尽量少做。15.3.5锅炉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办理签证并及时放水。15.4质量检验控制点的设置序号作业控制点备注1临时管路的内部清理、管道的严密性。2上水泵及升压泵运行状态控制。3环境温度、锅炉上水温度、受热面壁温。4水质检测。5水压过程升、降压速度及压力控制。6所有承压焊口检查。7所有阀门检查。8水位计在工作压力时必须隔离,不得参加超压试验。9所有人员统一、协调性。10升压泵起、停点的控制。11监表人员报数准确、及时并控制升压速度。12锅炉上水过程中,监视水压试验系统的管道支架、吊架的变形情况。13各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14水压操作卡已编制完毕,落实分工责任。水压试验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6.1凡参加水压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