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十七章皮肤病患者的护理1233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34第四节脓胞疮患者的护理35第五节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下一页第三十七章皮肤病患者的护理6738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第七节荨麻疹患者的护理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39第九节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上一页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一、自觉症状 1. 瘙痒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可发生于局部,也可发生于全身。可见于荨麻 疹、接触性皮炎、疥疮等多种皮肤病。2. 疼痛皮肤病有疼痛症状者较少。可见于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等疾病。二、他觉症状(一)原发性皮损1. 斑疹 为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

2、,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直 径大于2cm者称为斑片。按色泽可分为红斑、紫斑、白斑、褐斑及黑斑等。下一页返回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2 . 丘疹为高出皮面的局限性、坚实性突起,一般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直径小于1cm。病变在表皮或真皮上部。斑疹演变成丘疹的中间阶段称斑丘疹。3. 结节为高出皮面或隐于皮下的实质性块状物,位于真皮内或皮下组织。一般为黄豆至胡桃大小,比丘疹大而深在,如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痒疹等。4. 疱疹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腔隙内含浆液或血性液体的疱。含浆液的疱疹为水疱,含血性液体的疱疹为血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5. 脓疱 局限性高出于皮面的腔隙内含脓液的疱称为脓疱。形似疱疹

3、,周围常有红 晕。多见于化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等。6. 风团 为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性扁平隆起。常骤起骤消,消后不留痕迹。由微血管扩 张渗出所致,多见于荨麻疹。(二)继发性皮损1. 鳞屑 为表皮角质层细胞将脱落或已脱落的鳞片状或糠秕状碎屑。2. 糜烂 疱疹、脓疱破裂后所形成的湿烂面。3. 溃疡 表皮层以下组织的缺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4. 痂为渗液、脓液、血液、表皮细胞、细菌、灰尘等凝集干燥而形成的块状物。5. 抓痕 为搔抓引起的线状或点状损害,发生于皮损或正常皮肤上,表面常附有血 痂,消失后一般不留痕迹;如抓痕深,愈后可留瘢痕。6. 皲裂 为皮肤弹性减低或消失后,外力作用而产

4、生的条形皮肤裂口。多见于手足部 位,常伴有疼痛出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7. 苔藓样变 为皮肤增厚、粗糙、干燥,皮沟加深,皮嵴增高,局限性边界清楚的损 害,外形像苔藓,故名。患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8. 瘢痕 为新生结缔组织及新生表皮修复皮肤溃疡或缺损以后所形成。表面光滑,缺 少正常皮肤所具有的沟纹,所属汗腺、皮脂腺、毛发减少或消失。上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一、内用药 (一)抗组胺药1. 抗组胺药的作用 其药理作用主要是 与组胺竞争靶器官细胞上的受体,从而阻断组胺的作用,致使组胺失活,达到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减轻炎症、解除平滑肌痉挛的目的。2.

5、适应证 H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药疹及其他瘙痒 性皮肤病。H2受体拮抗剂可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3. 禁忌证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在工作中不宜使用。4. 常用药物 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安太静、抗敏胺、苯海拉明、乘晕宁、去敏 灵、赛庚啶、非那根、特非那丁、阿斯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H2受体 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5. 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作用,嗜睡、疲乏、头晕,大剂量服药可致中毒,中枢先抑制 后兴奋、惊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1. 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

6、巨噬细胞向淋巴细胞递呈抗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 细胞因子的产生过程,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信息传递,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抗 炎作用,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趋化及其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的功能,稳定溶酶体 膜,阻止水解酶的释放,抑制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等炎 性因子的释放,抑制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减少胶原纤维和间质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 成;此外,还有抗休克作用及抗肿瘤作用。2. 适应证 急性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多形性红斑、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肌炎、天疱疮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3. 用法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疾病种类、病情轻

7、重、治疗效果和个体差异 而有所不同,一般将疗程分为阶段性。4. 常用药物氢化可的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5. 副反应及其防治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不适当地停药可引起毒副反应和并发 症,甚至危及生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三)抗病毒药1. 无环鸟苷 无环鸟苷是无环鸟嘌呤的衍生物,又称阿昔洛韦。作用机理为在体内转 化为三磷酸化合物,干扰病毒DNA聚合酶,对细胞的-DNA聚合酶的抑制较轻。适用于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2. 缬昔洛韦 亦称万乃洛韦,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口服吸收良好,并在体内迅 速转化为阿昔洛韦,血中浓度比口服阿昔洛韦高35倍,可显著地提高生物

8、利用度,从而提 高疗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3. 法昔洛韦 法昔洛韦是一种新的口服抗疱疹病毒药,对EB病毒感染亦有效。口服吸 收完全,在小肠和肝脏迅速转化为喷昔洛韦。4. 三氮唑核苷 又称病毒唑,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主要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而阻止 病毒复制。5. 干扰素诱导剂 凡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的微生物或其他人工合成的多聚化合物通 称为干扰素诱导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四)抗真菌药1. 唑类药物 本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对酵母菌及丝状真菌如念珠菌、 隐球菌、曲霉菌及皮肤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2. 特比萘芬 属第二代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丝

9、状菌、双相性真菌和暗色 丝孢菌均有活性。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合成步骤中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 酶,从而达到杀灭和抑制真菌的双重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五)维甲酸类维甲酸类药物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药物,是近年来皮肤病治疗的一大进 展。本类药物常用于严重银屑病、鱼鳞病、囊肿性痤疮、掌跖角化病 等。常见的副作用为高血脂、高血钙、皮肤黏膜干燥及致畸作用等。此外,抗生素类、维 生素类等药物均为皮肤科常用药物,因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再详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二、外用药 (一)外用药物的剂型1. 溶液将单味药或复方加水,煎熬至一定浓度,滤过药渣所得的

10、液体。可用于浸渍(湿敷)和熏洗。有清洁、止痒、消肿的作用。2. 粉剂(又名散剂) 即将单味药或复方研成极细粉末的制剂。有保护、散热、干燥 的作用。3. 洗剂(又名混悬剂、悬垂剂) 是水和粉剂混合在一起的制剂,久置后一些不溶于 水的药粉沉淀于水底,使用时需振荡摇匀。有止痒、保护、干燥和散热的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4. 酊剂 将药物浸泡于75乙醇或白酒中,密封730天后滤过而成的酒浸剂(也有用 醋浸泡的醋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5. 油剂 包括将药物放在植物油中煎炸的油剂和用植物油或药油与药粉调和成糊状的 油调剂。具有清洁、润泽、保护的作用。6. 乳剂 乳剂是油和水经乳化

11、而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油包水乳剂,称为脂,用于 冬季及干燥皮肤;另一种是水包油乳剂,称为霜,用于油性皮肤的人。乳剂具有保护、润 泽皮肤的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皮肤病的常用药物7. 软膏 将药物研成细末,用凡士林、羊毛脂、猪脂或蜂蜜、蜂蜡等作为基质调成均 匀、细腻、半固体状的剂型。软膏中所含粉状药物不宜超过25。软膏具有保护、润肤 的作用。(二)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1. 剂型选择 根据临床症状及皮损特点选择剂型。2. 药物的选择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3. 外用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医生必须认真负责,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用法。上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一、单纯疱疹

12、【病因病理】 本病系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当HSV接种于皮肤或黏膜后,该病毒即 在上皮细胞中复制并感染感觉或自主神经末梢,局部形成炎症后,在红斑基础上形成特征 性水疱。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 皮损多好发于口唇、皮肤黏膜交界处和鼻孔周围、面颊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皮损色微 红,其上簇集丘疱疹、水疱,破后糜烂,结痂,自觉痒痛。常发生于热病后期或抵抗力低 时,多在1周后痊愈,易于复发。【治疗】 (一)全身治疗1. 抗病毒药物选用阿昔洛韦、阿糖胞苷、干扰素等口服或静脉注射。2. 免疫调节剂 转移因子对新生儿播散性疱疹疗效较好;左旋咪唑口服治疗复发性疱 疹有效,白细

13、胞介素、胸腺肽等也可选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二)局部治疗. 以吸收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可外用硫酸锌溶液、0.5新霉素软膏。. 疱疹性齿龈口腔炎,以11 000的新洁尔灭水含漱;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可用0.1 疱疹净眼药水滴眼或0.25疱疹净眼膏点眼;生殖器疱疹可用稀盐水坐浴或湿敷为主,辅 以2040氧化锌油外用,或外用喷昔洛韦软膏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二、带状疱疹【病因病理】 本病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此病毒可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并持久地潜 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中,在某种诱因下,如放疗、化疗等,可使病毒再活动, 使受侵

14、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周围神经纤维移动 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 本病发疹前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患部皮肤烧灼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常在 发病后13天患部出现不规则红斑,继而出现成群簇集丘疱疹,迅速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水 疱,内容澄清透明,疱壁紧张发亮。皮疹在25天内陆续不断出现。数日后水疱由澄清转浑 浊,或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可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一般不留 瘢痕。皮疹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好发于 胸、腹、腰、四肢、颜

15、面,眼亦可发生。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皮疹消退 后可遗留神经疼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治疗】 (一)局部疗法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等,每日数次。若疱 疹已破溃,需酌情用0.5新霉素软膏等每日数次。(二)全身治疗1. 抗病毒剂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全身播散性感染者,应及早应用阿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1次/8h,疗程57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2. 皮质激素 以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口服,在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证情况下,早期应用 短程疗法,以减轻疼痛。3. 止痛剂可采用阿司匹林、卡马西平、消炎痛等。神经营

16、养剂可采用维生素B1、B12等。4. 泛发严重病例除上述措施外,还应注意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细菌感染。(三)外治法1. 水疱未破者,可用颠倒散等外搽。2. 水疱已破,渗液较多者,可用生大黄、黄芩、黄柏、苦参、蒲公英、紫花地丁、大 青叶等煎汤冷湿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三、疣【病因病理】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它的类型决定了其感染部位、病理特 征、临床类型及相应的病理,如2、4、7型常引起寻常疣,3、5、8、9、11型常引起扁平 疣,1、3及4型常引起跖疣,6、11、16、18型与尖锐湿疣密切相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

17、 1. 寻常疣 多发于儿童及青年。皮损处呈粟粒至黄豆大半球形丘疹结节,表面粗糙不 平如刺状,多发于手背、指趾、足缘等部位。2. 扁平疣 好发于青少年。皮损处呈米粒至高粱粒大小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孤立散 在,淡黄褐色或正常皮肤色,或微痒。3. 传染性软疣 皮损处为粟粒至绿豆大呈半球形丘疹,色乳白或正常肤色,表面有蜡 样光泽,中心脐窝状,孤立散在,刺破后可挤出白色粉状小体。4. 掌跖疣 发生在手掌、足底或指(趾)间。皮损为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外周有 稍带黄色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表面角质后,可见疏松的白色乳头状角质物,掐或挑破后易 出血,数目多时可融合成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

18、理5. 丝状疣多生于颈项或眼睑部位。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表面干枯粗糙,呈褐色或淡红色,可自行脱落,不久又可长出新的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处理原则】 以局部治疗为主。寻常疣可用鸦胆子散敷贴,先用热水浸洗患部,用刀刮去表面的角 质层,然后将鸦胆子仁5粒捣烂敷贴,用玻璃纸及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扁平疣用鸦胆 子仁油外涂患处,每天1次。传染性软疣用消毒针头挑破患处,挤出豆腐渣样的栓,再用碘 酒或浓石炭酸溶液点患处。若损害较多,应分批治疗,注意保护周围皮肤。掌跖疣用电灼 法,在局部消毒麻醉下进行电灼,但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愈合,或形成过大的瘢痕。丝状 疣可用激光烧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

19、皮肤病患者的护理四、护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损发生有关。2. 自我形象紊乱与皮损在暴露部位影响外观有关。3. 睡眠型态紊乱与神经痛有关。4. 焦虑与遗留神经痛、并发症及疾病反复发作,担心预后有关。5. 潜在并发症可累及眼部引起角膜炎、外生殖器疱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1. 皮疹处理无感染寻常疣可采用刮匙刮除法;扁平疣采用液氮点涂或喷射法;对面疣先削去表面增厚的角质层再行冷冻。2. 疼痛护理伴有剧烈神经痛可用止痛剂,常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扶他林等,必要 时采用神经阻滞疗法。3. 预防自身接种传染扁平疣的特点为自身接种传染,因此避免搔

20、抓,保护原发性皮 损防止新的皮损发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4. 预防继发性感染,减轻疼痛不适发生于手背、指背、颜面、足底着力处的疣,易 受摩擦撞击出血而产生疼痛,感染机会多,应注意保护,避免破损。5. 对频繁发作及重症,注意查找病因、休息,避免精神紧张。营养神经,提高机体免 疫力,常用维生素B1、B12。6. 健康教育清淡饮食,不要吃过烫及刺激性食物。内衣不要过紧,最好为棉织物。 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上一页返回第四节脓胞疮患者的护理【病因病理】 病原菌(主要指金葡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黏附素、细胞壁丝状突起上的抗原 不可逆地粘附于宿主细胞特

21、异性受体上而在皮肤上繁殖。在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 汗较多和皮肤有浸渍现象时,或患有瘙痒性皮肤病时,皮肤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从而导致 病原菌侵入而发病。下一页返回第四节脓胞疮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 1. 寻常型脓疱疮亦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壁薄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 张,与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2. 大疱性脓疱疮 初期为散在的水疱,在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到指头大,水疱内容 初呈黄色而清澈。经1天后疱液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型的积脓现象,成为本型 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

22、成黄色脓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脓胞疮患者的护理【处理原则】 1. 全身治疗 给予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钠、头孢氨苄等,对青 霉素过敏者可给红霉素口服,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浆或肌注丙种球蛋白。2. 局部治疗 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疱未破者,可外搽10硫黄炉甘石 洗剂。脓疱较大时抽取疱液。疱已溃结痂者用15 00011 0000的高锰酸钾液等湿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脓胞疮患者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睡眠型态紊乱与皮肤瘙痒有关2.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脓疱破溃糜烂有关。3. 体温过高与皮肤感染有关。4. 潜在并发症急性肾炎、尿毒症、自身接种感染。上一页下一页

23、返回第四节脓胞疮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 1. 皮疹处理 一般病人如无发热及淋巴结炎,皮损局部用0.1%雷弗奴尔溶液湿敷,脓 痂用抗生素软膏外涂。较大疱疹用灭菌注射器先抽吸服液,再涂抗生素软膏。2. 加强消毒隔离 在婴儿室、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单位发现本病时,应立即采 取隔离措施,消毒被褥、衣服、玩具。3. 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新生儿疱疹疮应加强特护,室内定期通风,注意保暖, 注意遮盖患儿眼部。患儿用物均应消毒。4. 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均可促进溃疡愈合,操作时注意无菌原则。上一页返回第五节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护理【病因病理】 1. 原发性刺激反应 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

24、触该物质均可发生 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炎。2. 接触性致敏反应 为典型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接触物为致敏因子,大多数人接触后 不发病,仅有少数人在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变态 反应性炎症。下一页返回第五节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 1. 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较急,在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 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清亮,水疱破后呈糜烂面,偶尔发 生组织坏死。 2.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可呈亚 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后

25、发病,局部呈慢性湿 疹样改变,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辅助检查】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护理【处理原则】首先要寻找病因,去除有关接触物,并避免再接触。1. 全身治疗 一般可选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等;对重症泛发 性病例可短期口服或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继发感染者,应选用抗生素。钙剂与抗 组胺药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2. 局部治疗 急性期红肿明显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若有大疱可将疱液吸出后湿敷; 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选用湿敷类或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糊剂或氧化锌油,无渗出时 或慢性期可选用霜剂或软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26、第五节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知识缺乏不了解接触物及致敏物,缺乏对本病知识的了解。2. 瘙痒由于皮损,造成痒感。3.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损破溃有关。 【护理措施】 1. 去除致敏物质可彻底清洗接触部位,局部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30分钟,避免热水、肥皂、搔抓等刺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护理2. 急性期有渗液时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做冷湿敷,根据皮损渗液多少做持续湿 敷,每次3060分钟,有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干净,破损处注意无菌换药,防止感染,对 大疱性损害应先抽吸疱液再冷湿敷。3. 急性期无渗液时,外用止痒药。4. 亚急性皮损待干燥后,外

27、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涂抹时不要太多、太厚,以免浪费药 物。5. 慢性期皮损较顽固,外用药可增加涂抹次数,充分揉进皮损内。6. 将明确致敏物质在病历上做好记录并在病历夹上做好标记,避免再次使用。7. 皮损疼痛明显时,可酌情给予止痛、镇静药物。上一页返回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病因病理】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外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物理化学性刺激及某些食物等均可使湿疹发生或加重。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性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亦可使某些病人发病或病情加重。从发病机理上来看,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 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下一页返回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根据皮损特点

28、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1. 急性湿疹 急性发作,自觉瘙痒灼热,初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很快发展成对称性,以 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甚至泛发全身。2. 亚急性湿疹 此时急性湿疹的炎症减轻,渗出减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 为主,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自感瘙痒。3. 慢性湿疹 从急性湿疹演变而来,或一开始即呈现慢性湿疹。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 位,如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等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处理原则】(一)一般治疗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避免过度洗烫。(二)内服药疗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包括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的应用。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 素C、硫

29、代硫酸钠等静注。有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三)局部疗法根据皮损形态特点,选用适当的剂型和药物。1. 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可用硼酸溶液湿敷,渗出减 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2. 亚急性期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类。3. 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对于顽固局限肥厚性损害可用糖皮质激素做局部皮内注 射,每周1次,46次为一疗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痛痒由皮疹引起。2. 焦虑由于疾病迁延多年不愈、反复发作有关。3. 有感染的危险皮肤有破损引起。4. 皮肤完整性受

30、损与产生皮疹有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湿疹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1. 避免搔抓、热水刺激,以免发生感染,婴儿可用纱布裹于患处,夜间加以约束。2. 瘙痒明显时,给予止痒药,口服或外用,也可肌内注射异丙嗪。3. 渗液明显时可进行冷湿敷,铺好护垫,以防浸湿床单、被褥。 4. 多与患者沟通谈心,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法,消除焦虑感,让患者心情舒畅,乐观对 待疾病。5. 禁食海鲜、辛辣食物,少喝咖啡、酒等。上一页返回第七节荨麻疹患者的护理【病因病理】 荨麻疹病因复杂,常见的有食物、药物、吸入物、各种感染因素、昆虫因素、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机理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 变态

31、反应两种,前者大多为型反应,少数为型或型反应;后者可因诱发因子本身是 组胺释放剂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有的则与遗传因素、个人的特异素质等有关。下一页返回第七节荨麻疹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1. 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时孤立或散在,逐渐扩大,融合成片。风团持续时间多不超过24h, 但新风团此起彼伏,不断发生。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 性休克症状。2. 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更久。有 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上一页

32、下一页返回第七节荨麻疹患者的护理【治疗】 1. 急性者,可选用西药抗组胺制剂、钙剂、硫代硫酸钠等。严重者,可短期内应用皮 质类固醇激素;若发疹急骤而广泛,伴有休克症状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并静脉 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2. 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除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外,应立即吸氧,必要时行气管 切开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荨麻疹患者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气体交换受损与喉头水肿症状有关。2. 瘙痒与疾病症状有关。3.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4. 知识缺乏与缺乏荨麻诊知识有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荨麻疹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1. 寻找并消除病因,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促使致敏

33、物质排泄。2. 饮食宜清淡,忌鱼虾及辛辣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酒。3. 避免用力搔抓使皮肤破损,防止继发感染,幼儿患者应包手,夜间加以约束。4. 对有消化道、呼吸道症状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5. 操作时动作宜轻、稳、慢,以防灰尘引起加重过敏。6. 有发热、感染者,做好对症护理,警惕发生败血症,注意观察病情。7. 向患者提供疾病知识、了解瘙痒程度并增加耐受性,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8. 避免冷热环境刺激、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上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病因病理】引起本病的药物较多,如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苯巴比妥类、中草药类等。【临床表现】 1. 荨麻疹样型 呈大

34、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风团,瘙痒剧烈,重者出现口唇、包皮及 喉头等皮肤黏膜等组织疏松部位的血管神经性水肿。2. 多形红斑型临床表现与多形性红斑相似,皮疹为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中央或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发生于四肢。下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3.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 皮肤潮红灼热,主要为针尖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斑丘疹,色 鲜红,散在或密集成片。4. 固定性红斑型 损害为圆形、椭圆形水肿性紫红斑,重者其上可发生水疱。愈后留 色素沉着,若再服同一药物,仍在原处发生。5. 湿疹皮炎样型 常因外用药引起。局部接触敏感物发生湿疹样皮炎,若再服用同一 或类似药物,即可发生泛发性

35、或对称性湿疹样损害的皮疹,自觉剧烈瘙痒,可伴有发热等 全身症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6.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少见而严重。起病急,皮疹初为弥漫性鲜红或紫红色斑片,很 快融合成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其上发生松弛性的水疱及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易擦 破,形成疼痛性糜烂面。7. 剥脱性皮炎型 少见而严重。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 片、广泛脱屑。常伴有高热、恶寒、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严重者有肝肾损害并可出现 昏迷、衰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治疗】 首先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近似的药物。轻度者,一般使用抗组胺药物、 维生素C和钙

36、剂。严重者,宜早期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至 病情缓解;稳定后改用泼尼松(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同时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 疗合并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知识缺乏与缺乏药物致敏知识有关。2. 体温升高与感染和药物热有关。3.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时皮肤产生破损有关。4. 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黏膜产生大面积糜烂面有关。5. 自我形象紊乱与皮肤完整性受损有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1. 向患者讲解易致敏的药物,避免再次使用。在病历显著位置标明致敏药物名称,出院时向患者交代清楚易致敏药物详细名称

37、。2. 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促进药物排泄。3. 高热患者要卧床休息,观察体温变化,禁用酒精擦浴。 4. 重症药疹患者的角膜、口腔黏膜、外阴黏膜损害明显。5. 必要时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勤翻身,协助拍背,促进咳嗽、排痰 及脱落的呼吸道黏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6. 出现严重全身中毒症状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详细 记录病情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7. 加强用药后观察,避免药物交叉过敏。大剂量激素应用时,观察有无并发症及副作 用,做好相应护理措施。8.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告知患者形象的变化只是暂时的,使用激素药物是有助于 疾病恢

38、复的。9. 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给予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温度适中。上一页返回第九节银屑病患者的护理【病因病理】 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及免 疫紊乱等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上述原因导致血液、组织生化的异常改变,造成角质形成细 胞膜的异常,使表皮异常增生而发病。【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四种类型,以寻常型多见。1.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初期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红斑、丘疹,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鳞屑,鳞屑易于剥除,有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下一页返回第九节银屑病患者的护理2. 关节炎型银屑病 皮损同寻常型银屑病。3. 红皮病型银屑病 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初期时在寻常型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